查看原文
其他

法官札记 | 为两位七旬老人拆“心墙”

开栏语

札记,指的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体会及见闻的单篇文章。对于法官来说,案件就像是当事人的人生之书,在其中,读出了人生五味、世间百态,也读出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法官札记”专栏,邀请一线办案法官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审判、一次执行、一次接访、一次普法,通过小切口展现大主题,透过小案子讲述大道理,从而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观可见可触可感。


文 | 鹿城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员额法官 夏晓峰

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路过熟悉的店铺,看到门外崭新的招牌,我不禁回想起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情景……


1

两位激动的老人

这是一起因重新分隔店铺引发的纠纷。

陈老伯和刘老伯年过七旬,分别拥有一间店铺。为方便出租,两位老人在1996年便打通隔断合并,并于当年签订《协议书》,约定双方不合并出租时必须按照原貌恢复,附两间店铺尺寸图纸,且经公证处公证。

这一合并就是二十多年。2022年9月,刘老伯决定自行出租,让“一间”店铺重新恢复成“两间”,但在确定具体分隔事宜时,双方产生了分歧。

针对陈老伯店铺卷帘门宽度问题,刘老伯提出是0.7米,陈老伯提出是2.1米,到底分隔点在哪里?该怎么分?双方情绪激动,争执不下,社区和司法所多次调解,都没办法达成一致意见。

僵持半年后,陈老伯来到鹿城区人民法院,想要解决这件“闹心事”。关乎老年人切身利益,我尽快安排了开庭。庭审时,陈老伯和刘老伯的情绪依旧激动,争辩的声音越来越高,双方还是“寸步不让”。

这个案子不解决,两位老人不仅利益受损,他们的身体也可能会吃不消。当务之急是打破僵局,迈出解决矛盾的第一步。

2

“走,去现场”

为了更准确快速地了解店铺实际情况,我当即决定结束庭审,邀请两位老人一起前往店铺进行实地勘察测量。“我们去店里看看实际情况,但前提是你们不能再吵了,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在我耐心劝导下,陈老伯和刘老伯同意到现场冷静解决问题。

来到店铺,双方再次强调起了自己的观点,陈老伯提出分隔点应在A处,但A在刘老伯店铺里,刘老伯不肯;刘老伯提出分隔点应在B处,但B在陈老伯店铺里,陈老伯不肯。双方确定的分隔点不一致,导致对卷帘门的宽度各有意见。

在现场,两位老人虽然能面对面沟通分隔事宜,但始终隔着一堵“墙”。老人多次提到,本以为当年签了《协议书》,重砌隔断墙的事情好解决,没想到一直“吵”到现在。我再次安抚双方情绪,同时尝试寻找案件突破口。

店铺面积不大,两间合计20多平方米,室内装修陈旧,货架均已腾空,只剩墙面零星海报,展示着这里曾经是一家水果店。

既然双方都认可《协议书》内容,我便拿出其中的附件——当年公证过的图纸,拿起卷尺,尝试寻找当年的分隔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无论我怎么测量,得出的数据都和图纸上的差几公分。眼看就要无功而返,争吵即将再起,海报背后翘边的墙板引起了我的注意。

3

定下分隔点

原来,两间店铺有26年的出租史,几经装修,墙面逢租即贴,到现在早已层层加厚。若双方从各自加厚的内墙面为起点向两屋交界处进行测量,势必会将分隔点确定在对方屋内。

找到问题根源后,我立即引导双方仔细观察墙面,确认墙面加厚事实,并建议双方将室内装修拆除后再进行测量。这样既可以实现精准分隔测量,又可以扩大店铺实租面积,一举两得。

历经半年纠纷,两位老人倍感疲惫,在看到墙面情况并听了我的建议后,觉得与其各执一端、相持不下,搁置分隔、损失租金,不如尝试放下执念,试试法官提出的办法。 

几天后,两间店铺的装修拆除完毕,我邀请两位老人及他们的代理律师一同再赴现场。

我拿出同一根卷尺、同一份图纸,这一次,很快便确定了正确的分隔点,为避免后续再产生矛盾,我建议用钢筋给分隔点作永久标记,同时组织双方协商分隔费用。两位老人采纳了我的建议并达成调解协议,半年心结仅用一周时间就解开了。

如今,两间店铺都有了新租户,门面焕然一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法官心语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涉老民事纠纷多发。囿于老年人诉讼能力普遍较弱,涉及的矛盾纠纷多相对复杂,他们在法庭上往往容易情绪激动,更可能出现“讲不清、理还乱”的局面。在为老年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时,更需要我们能动司法,“换位想一想”“耐心听一听”“伸手拉一把”,积极将适老型诉讼服务落在实处,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让每一个受困老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公正司法的速度、力度、温度。 


END


素材来源:鹿城法院

往期回顾


龙港市人民法院新城人民法庭揭牌!

法官札记丨变更的是抚养权 守护的是舐犊情

 浙江法院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发布,温州法院两案例入选

中国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发布,温州法院三案例入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