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研究要有精品意识 | JVB副主编管延军老师分享科研经验

荷兰心理统计联盟 荷兰心理统计联盟 2023-02-03

不要因为过度追求短期的成功

而导致自己长期的平庸

——管延军老师





个人简介






start



Q

作为生涯研究领域的学者,当初是什么启发了您去做这个研究方向?

管老师:汪默教授在2017年跟明尼苏达大学的Wanberg教授合写过一篇JAP的论文,回顾了职业生涯领域过去100年的研究进展,并且区分了4个历史阶段,我觉得如果大家要了解生涯研究领域的历史进展和研究动态,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材料。


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我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最近几年我和合作者对 “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的生涯适应和生涯建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例如我们在2019年的一篇JVB论文详细论述了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有哪些因素会促使或者阻碍个体取得职业成功。我们发现职场中的跨界和流动确实可以让真正优秀的人实现多元化发展、事业上产生质的提升,但是能够达到这种高度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资源的限制,跨界或职业流动的带来的压力经常让人身心疲惫,顾此失彼、甚至脱离了自己职业发展的重心。这些研究结果特别有助于澄清一些误解,例如片面强调“斜杠”或者“跨界”职业的优越性但是忽视其潜在风险的观点。


(管老师对这个研究的现实意义画了一个二维图)

我个人的研究兴趣比较广泛,在跨文化心理学、职业生涯研究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都有成果的积累,但是这些广泛的兴趣背后有一个共同的主旨,就是希望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个人与组织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且希望这些研究成果最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国民福祉。


Q

在您做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有什么您觉得必须分享的经验?又有什么您踩过的坑希望后来者避免?

管老师:我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因为过度追求短期的成功而导致自己长期的平庸。我博士毕业不到8年就在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升职为正教授,如果用世俗的角度来衡量,我的职业生涯发展算是成功的。我后来总结了一下,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我自己还算努力,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我都在努力去观察别人成功的经验并努力去学习;第二,我确实得到了很多同行、前辈和学生的帮助支持;第三,我擅长去根据每个组织的特点去制定具体的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


这些策略确实很奏效,但也使我过于注重快速发表研究成果,从而使得一些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研究没有做到完美就发出去了。我非常欣赏的一位演员张曼玉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明星只是一时,演员才是永恒”。我现在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在学术圈,“荣誉只是一时,作品才是永恒”;放大时间维度,荣誉和头衔可能终将无关重要,唯有作品的质量才是最关键的。不管是做研究、培养学生还是社会服务,我希望能够用“精品意识”去指导自己的工作。
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厘清自己职业生涯的价值观,并用这些价值观指导自己的生涯发展;短期目标固然重要,但是不要因为过度追求短期的成功而导致自己长期的平庸。正如我国伟大的诗人杜甫所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Q

作为JVB的副主编,在您眼中,您如何定义一个有品位的研究?

管老师:我认为有品位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发现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用独特的理论视角进行解读、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性地提供答案或者提供进一步解决的思路。如果要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理解,并且结合已有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批判性思考,然后去探索可能的理论视角和技术路线。按照这样的标准,做一个有品位的研究是非常难的,我也希望自己能继续努力,去做更多有品位的研究。


Q

老师的科研生涯,从国内(北大就读本科、研究生)起步,途径香港(博士),人大(副教授),目前落脚在英国(教授),请问这些不同环境所体现的学术文化有什么特点和区别呢?

管老师:这个问题我在公众号文章做了详细解读,主要观点概括如下: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式体系的导向是“卓越领先”,追求顶级期刊发表,可以说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英式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体系则体现出“均衡多元”的特点,同时考虑顶刊和各研究领域重要刊物,并强调跨学科研究以及混合方法研究,可以说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两种模式各有所长,“美式模式”最大程度上挖掘研究者潜力,产出的作品质量有保障;“英欧模式”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研究者成长环境,同时也鼓励较为小众的研究方向。中国的商学院则是后来居上、前景无限,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目前中国商学院仍然在探索中继续成长,我希望中国商学院能博采众家之长、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汲取国际同行的优秀经验。了解这些基本的形势对于开拓国内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念博士,我会推荐大家去美式体系的博士项目,但如果是工作上的选择,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欢迎大家去看我公众号文章里面的具体分析。


参见:商学院博士如何在全球化学术环境中发展职业生涯?-兼谈中国还能从英、美商学院汲取哪些经验
(内容简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学院为博士们在求学、访学、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选择。为了帮助大家在全球化的学术环境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管老师结合自己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英国、美国、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工作经历或个人观察,帮助大家深入了解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商学院的求学机会和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些横向对比也会为中国商学院的进一步改革提升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海外经验。这个讲座视频的观看和公众号文章阅读总量就超过了两万次。)


我在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英国的大学都教过书,这些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与外国学生相比,中国有非常多的学生具有优秀的潜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是中国的教育资源却相对薄弱而且分布不均。因此,我这一系列工作坊和公益讲座是想利用互联网平台(例如B站)来促进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公平性,让那些有志于学术道路的中国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学习素材,从而助力更多的中国研究者走向世界。也有其他相同志向的平台做了类似的事情(比如你们“荷兰心理统计联盟”),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共同提升中国研究的品质。工作坊参见:杜伦大学管延军教授《学术写作与国际发表》七堂课公益工作坊,免费学习观看,欢迎转发!


Q

博士在一定程度是自我提升将自己培养独立研究者的一个过程,基于您的个人经验您对于博士生自身如何提升自我有何建议?

管老师:我一般就提三个建议:work hard,work smart,be kind。

Work Hard意指勤奋勤奋的最低标准是能否按照自己的职业目标安排学习活动和论文发表活动,并且愿意付出时间不断提升自己。作为一名博士生,如果连文献阅读、研究方法学习、学术写作技能提升这样的基本功都不愿意去努力,我劝你尽早退出学术圈。


Work Smart意指努力学习也要注意方法和策略。伟大的管理学家Taylor多年前就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到:做任何事情都有更有效率的方法,学会了这些方法就可以少做无用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更大的产出。作为一名博士,除了勤奋之外,也需要学会提升自己的鉴别力,多去阅读优质的作品、多找一些优秀的同行或前辈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效率和作品的质量。


Be Kind是我提出的第三点,与人为善

1. 与人合作,尽量从善意的角度去诠释别人的行为,不要斤斤计较,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经常开玩笑说,“让一对恋人分手的一个办法就是让他/她们一起单独旅行一次(或者一起居家隔离几个月);让学术圈的人决裂的有效方式就是让他/她们合作一次”。在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很容易产生不一致或者冲突,为了保持关系的可持续性,需要保持自己的善意,尽可能地有所贡献、照顾对方的利益,并保持积极的沟通。这些事情看上去容易,但没几个人能做到。

2. 如果别人为你提供了帮助,一定要懂得感恩,并在适当的时候回报。即使对方不需要回报,一定记得表达自己的谢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会低估了“表达感激”对于对方的意义,即使一声简单的“谢谢”都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意义感。在我职业生涯中遇到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学生求我帮忙写推荐信、陌生的同行跟我要研究材料或者课件,一般前几封信都会充满尊敬、非常打动人;然而大部分人在收到我提供的帮助之后就消失了,不少人连个最基本的回复“收到”或者“谢谢”都没有。每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我都会想起钱理群先生提到的“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希望大家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3. 善良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学会尊重弱者、尊重那些地位或者水平暂时比你低的人;不要目中无人、更不要仗势欺人。在我看来,这几种行为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懂。


Q

管老师对于医护人员薪酬待遇的文章相当有见地,令人醍醐灌顶,也引发了一定范围的关注和讨论。在您看来,学者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公共讨论和社会建设,帮助社会进步?

管老师:我做公众号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有感而发,杜绝无病呻吟”。这个原则如何贯彻呢?对于一些研究问题或者社会问题,如果有同行或者其他专业人士已经做了不错的解读,我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观点。但是如果我能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独特的观点或者资源,我会乐意去做。后面还会继续把我觉得有独特价值的研究资源和个人观点分享给大家,但是因为不想做得太勉强,所以更新的频率不会太高。公众号的文章也要道法自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尽量用一颗平常心去经营它。从工作生活平衡的角度来讲,公众号本身也是一个“跨界”的行为,我没有自己的团队,所以在查找资料、文章撰写、编辑排版、读者互动等方面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我不希望公众号影响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除了公众号之外,我也跟国内“问向”公司的团队合作,编写了既体现国际理论和研究前沿、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创教材《与未来通话:28 堂高中生涯必修课》(学生用书上、下两册,教师用书一册)。该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学会多位主管领导亲自作序做了推荐;我们现在还在继续编写初中的教材,希望能够为新时代的中国生涯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Q

很多人常说做科研很苦,根本没有时间发展其他兴趣。但我们发现,老师就不一样,处处挥洒着情趣和幽默,请问老师如何在成为一名优秀科研学者的路上,又保持着灵魂和认知的有趣?

管老师:把科研作为毕生的职业,自己的思维很容易被文献和论文禁锢住,我现在解放自己的方式这么几种:

第一就是保持运动,学会放松。我以前在国内工作的时候喜欢篮球;而到了英国发现打篮球非常不方便,但是英国是非常适合跑步的地方。我经常早上起来跑五公里,速度不会太快,半小时跑完,长期坚持下来对我恢复身心很有帮助。不知是哪一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对于我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跑五公里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十公里”。


第二,在生活中学会安排多样化的事情,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思考。尽量用一种“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精神从影视作品、阅读材料和其他行业的人那里汲取有价值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疫情期间因为时间比较多,我尝试了很多蓝领工作:修了门前的路、补好了院子的台阶、养活了一只菠萝、最近还在家里安了一个不错的卡拉OK系统,事情比正常工作期间还多。

第三,建立良好的社交圈。我跟学生和合作者的关系一直保持得不错,所以也经常请人来家做客或者保持联系,保持这样的一个圈子是支持生活意义感的重要方式,希望大家也能找到自己生活意义感的支点。

第四,人不可能永远处于正能量的时候,但要有学会保持幽默的心态。虽然我希望能做一些对社会改良有益的事情,我也会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的局限、也认识到世界上很多荒谬或者不公正的事情;遇到这些自己无法控制但是又无法释怀的问题,我只能通过保持一点幽默感和自嘲精神来应对。我是虎扑论坛的常客,经常去看JRS最近的帖子和评论;我也喜欢浏览“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这个公众号,并且积攒了大量段子和图片;但是做这些事情一定要防止沉迷上瘾。


采访者后记

对管老师进行采访过程中,一直被管老师谦虚的性格所打动。管老师常说,自己只是众多研究者中很普通的一员,请不要用各种夸张的标签来定义他,自己也在做一个科研工作者该做的事。如老师在采访中提到:

“我必须要声明,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者,在相关领域里面做得比我好的研究者大有人在,光是北大心理系毕业的前辈和同学里面就有非常多比我优秀的研究者。例如我本科同学汪默教授,我认为他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研究者,除了自己的校友,我最近几年也看到很多中国的年轻才俊不断在国际学术领域崭露头角,这些杰出的同行让我一直觉得自己尚需更加努力。我认为,在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圈子里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并且需要不断向更优秀的同行学习。”


end



文字丨袁帅、殷心

排版丨秦雅慧


往期精选

R语言元分析专题第六章:异质性分析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20 年第1期文章独家解析

R语言元分析专题第五章:森林图

结构方程模型(SEM)免费公开课

《Mplus高级班》五天在线工作坊,免费观看,Michael Zyphur教授亲自讲授!

R语言元分析专题:报告与再现性

问卷数据的因果关系推断  —工具变量模型在SPSS, R及Mplus中的实现

荷兰心理统计联盟约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