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凡人的生活值得过

切茄且郄 切茄且郄 2019-10-02


大洋彼岸传来不幸的消息,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病去世;刚过一天,香港那边又传来金庸先生的死讯。


这些消息刷屏是理所当然的,你可以听到从媒体到坊间各种各样的声音,公众人物离开人世,每一次都是大事件。


这两个人我都很喜欢,尤其金庸先生,从小到大我看过由他的小说改编的一个又一个版本的影视剧,显然还有无数人跟我一样。


不少人都在表达悼念,讨论他们的生平,他们的成就,但是逝者已矣,这些讨论对他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自由的伦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活在世间有两样东西是自己全权拥有的,那就是自己的身体和财产。罗斯巴德,或者说我理解的罗斯巴德,认为身体和财产在权利归属上可以完全看为一体。也就是说私有财产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而我的身体就是我的私有财产。


李咏有一个自我意识,他的身体是这个自我意识的财产,他跟我们所有人一样一直在小心呵护这件最珍贵的财产。疾病没有跟人一样的自我意识,跟地震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一样可恶,你可以反抗,但是不能跟法院起诉它侵犯你的身体。病来如山倒,这位主持人还是没能扛得住疾病的高压,放弃了自己的身体。


生者不知道死后的景象,信仰上帝的人相信死后意志仍然存在,而我暂时认为自我意识伴随着死亡一并消散。


所以说逝者已矣,世间的事与他们再无关系。他们可能留下了不菲的财产,不朽的作品,这些东西属于他们的继承者,或者成为无主物。关于他们的一切讨论对他们来说也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已经不存在了。


这些话题听起来遥远、沉重又虚无,让人自然想到“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千古谜题。


我也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但是“死后意志消散”的观念反而让我多了一些积极生活的动力。简单一句话就是,“既然死后的世界没有意义,那就让活着的时间充实而有意义”。


实际上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人的心智结构决定了人永远会有目标,永远不会满足,永远走在达成目标的路上。虽然我的本意并不是说人就一定要忙忙碌碌,但是人确实最容易在忙碌的状态中体会幸福。


我们这种“挣扎在底层的普通人”会经常感慨,“光是生存下来就已经耗尽了全部力气”,但是眼见那些早早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依然闲不下来,甚至比你我更加努力。


因为生命在于运动,为目标而行动是人的本性


没有谁能说得清楚人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勤奋的动物。“经济学第一定律”只说“人的行动有目的”,没有说为什么会有目的,也没有说哪些目的是好的,哪些目的是坏的。


经济学不做价值判断,把最大的自由交给每一个人,除了“不侵犯他人”这一条铁则,各人的价值由各人自己去判断、去寻找、去体会,然后去行动、去追逐、去实现。这就是我理解的主观价值论。


人的主观价值各不相同,同一个人的主观价值也会随时间不断变动。尊重每一个人的主观价值,可以催生丰富多彩的自由人,成千上万的自由人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并没有真正自由的情况下,现在的世界已然可以被称作丰富多彩,足见自由人的能量之巨大。


所以理想的生活由自己创造,“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拥有独特的自我意识加上一具可供驱使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人与世界难得的缘分。缘分也不长,也就几十年,短短几十年用来实现脑中随时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目标,活在过程中,就是给生活赋予了意义。


人都在为自己的主观价值而活,所以名人的生命绚烂多彩,凡人的生活也不逊色。生而为人我很幸运,感谢来到这世界。


最近文章:你真的爱自由吗?【下】

你真的爱自由吗?【上】

爱是一项娱乐活动

从体育产业到综艺限薪令




长按关注,看更多好观念



也欢迎关注本人另一个公号

时不时更新经济学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