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吴宏耀: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发布会上的发言
在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发布会上的发言
吴宏耀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
尊敬的高铭暄教授、樊崇义教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向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感谢!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上线”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这是小包公在智慧司法领域迈出的一大步。
近年来,我一直关注、参与燕玲教授主持的小包公法律智能平台建设,亲眼目睹了小包公平台的一步步成长、一点点壮大。燕玲教授是一位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法学教授。近年来,她矢志不移、自信且执着地探索智慧司法、技术+的法学研究应用之路。作为一个纯粹的文科生、法科教授,燕玲教授如此执着于智慧司法的研发,在我国法学领域是相当罕见的。最初认识燕玲教授,是看她演示“小包公智能量刑辅助系统”——在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背景下,燕玲教授敏锐地捕捉到量刑建议精准化的实践需求。她组织团队,迅速投入“量刑辅助系统”的研发。燕玲教授充满激情、精益求精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段时间,每次电话、每次见面,三五句话之后,一定是听她讲系统的迭代升级,讲技术的创新突破。刚才,燕玲教授关于 “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的现场演示,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燕玲教授这种执着投入、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
关于法律实证分析平台,我想借此机会讲两点感悟:第一,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是我们法律人从事法律实证研究的福音。凡有过法律实证研究经历的人都知道,法律实证研究最大的苦恼就是数据收集与整理。在樊崇义教授指导下,我从2002年就开始关注并从事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实证研究工作。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做出什么成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笨,但更多是因为自己“懒”——每次充满激情地收集了一大堆裁判文书,但是,真要去一份份文书阅读,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却是一项非常消耗时间、考验恒心的工作。因此,在研究中,三五百个案例还可以,想进行大数据分析,离不开技术手段的应用。去年,燕玲教授告诉我她在做法律实证分析平台时,我表示大力支持!
第二,希望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能够在应用中日益成熟,推动我国法学研究范式的“社科转型”。法学研究离不开真正的问题意识。美国法史学家施瓦茨在谈到美国法律制度的演进历程时,强调“法律随着它所调整的那个社会运动的主流向前发展。”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也离不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照。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指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习总书记就社会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 “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二是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就法学研究而言,如何更好、更科学、更准确地“符合中国实际”呢?普通法国家的经验是,在日常司法裁判中寻找、概括“活的规则”。就此而言,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无疑是一种便捷的研究辅助手段。
最后,再次祝贺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顺利上线!同时,也诚挚期待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在应用中不断成熟,更好地服务于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