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师姐经验谈 | 王潇语:以初心叩问,待梦想花开
“我很乐意接触不同的事和不同的人,保持好奇心和接纳、包容的心态,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生活的魅力。”
——王潇语
“师兄师姐经验谈”第十期,让我们一起走近京东特等奖学金获得者、2017级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本科生王潇语。
资料卡片
王潇语,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2017级本科生,辅修法语专业,综合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现已保研至北大教育学院。曾获京东特等奖学金、文学院培优成长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曾获得“大创”国家级优秀结项、“小创”三等奖,并有国际会议论文录用。曾参加“中韩大学生领导力项目”“天津市南开区青年英才实践锻炼”“千人百村”等社会实践活动。曾获得首都高校大学生创意演讲比赛二等奖,曾主持校“五四颁奖晚会”。曾担任外国语学院公关部部长、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班长。
专业学习:寻得所爱,勇往直前
Q1
公益菌:师姐有比较成功的转专业的经历,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转专业的心路历程和在现专业的就读体验吗?
我转专业的原因是对入学专业的兴趣不高,而且在原专业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我期待中的大学生活不一样,心理上有些落差;而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理念非常吸引我——通识教育、阅读经典,所以我后来去了古典班。于我而言,转专业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决定,也是我大学生活的转折点,所以我很愿意分享一下在古典学实验班的学习体验。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古典学,因为很多同学之前可能并没有听说过这个专业。简而言之,古典学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一种通识教育,学习内容包括古典语言和阅读经典,这个“经典”就是那些“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但没有几个人真正读过的大书”,例如《左传》《诗经》《史记》《理想国》等等。在我的期待之中,大学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那这个过程怎么去实现呢?我觉得不只是在大学里学一门技术、一门“专业”,更重要的应该是开阔眼界、磨炼思想、锻炼思维能力,培养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和人生态度。这些恰恰是在古典班阅读经典、通过经典和先贤们对话能够学习到的。
其次,可能很多同学会觉得学古典语言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有用的,而且又很枯燥、很困难,所以这一部分在我们专业学习当中是困难所在。但其实通过古典语言,我们能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们产生一些交集,甚至有时候蓦然发现,原来在那么久远的年代,人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已经达到了这样深刻的程度,那种惊异难以想象。而且学这些语言只是古典学专业课的一部分,难度要求不会非常高,主要是起到启蒙和培养兴趣的作用,学习压力不会非常大,所以只要战胜自己的畏难情绪并持之以恒地学习,都能够一步一步有所收获,而且这一过程可以磨洗人的心性。
来到古典班以后,我突然觉得与老师们还有身边的一些同学的差距太大了,他们知识的广博和求知的热情都是让我望尘莫及的。但我转念一想,转专业是我自己的决定,我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一开始真的很难,但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心态很好,对自己不抱很高的期待但是比较有信心。这种低期待、高信心的状态下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得失心,但会有比较大的行动力,所以能比较轻松地全力以赴,因此我之后的学习过程总体来看比较顺畅。当然,这也得益于我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充分的,老师们非常乐意指导和帮助学生,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大家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总结来说,我认为学好专业课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的兴趣、心态和行动,一个是师友们的引导和交流。
科研路上:思维碰撞,乘风破浪
Q2
公益菌:对于本科阶段参与“小创”“大创”等科研竞赛或项目这方面,师姐可以分享一些你的心得体会吗?
我大学阶段参加课余活动的主要心得是多和跨院系、不同学科思维的同学们打交道。我自己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等都是偏文科的,所以我会尽力和别的院系的同学沟通交流,比如参加全校范围招生的“厚重人才”项目、和跨院系的小伙伴一起做科研等,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
“小创”我是大一参与的,当时是和跨院系的师兄以及三个大一小伙伴一起。参与“小创”时我还是大一新生,什么都不会,主要是靠师兄指引我们。通过这个经历,我们能够了解到做一个研究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是怎么去着手的。
大二时我做了“大创”,对我来说算是大学中比较浓墨重彩的一段经历。我们团队中,两位来自劳人学院,一位来自社人学院,还有一位来自环境学院,再加上我是文学院的,来自四个学院的五个同学在一起做了一个项目。
“大创”从申请、立项到中期考核、结项,历时比较长。我们当时是获得了国家级立项,并且最终优秀结项,还作为全校的三份代表作品之一呈送了教育部。当时我们五个去到了四个不同的地方做调研。我和我的搭档到广州进行了实地调研,广州对于我们俩来说都是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从零开始多方联系、实地摸索,也是一次比较有挑战性的经历。
我觉得“大创”“小创”这些科研竞赛或项目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一定是要做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科研成果,最主要的还是锻炼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关于信息获取,因为“大创”“小创”的讨论度本身就比较高,所以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人大学生共有的生活圈就可以获得这类消息。至于其他我参加过的活动如国际会议、去中宣部编书等,都是我通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渠道参与的。还有,强烈建议同学们多看看微人大,通知公告里有很多“宝藏”资源。可能很多同学觉得校园网只是个工具,不会去找资源,但其实人大很多官方的资源都是发布在微人大上面的。
交换实习:乐于探索,异彩纷呈
Q3
公益菌:师姐有很丰富的国际交流、实习经历,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交换、实习的经历吗?
我有四次交换的经历:一是在德国,和“青马英才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去参加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相关纪念活动,并去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交流;二是在韩国,参加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组织的“中韩大学生领导力项目”,属于校国际交流处组织选拔的暑期项目;三是去年到保加利亚参加国际会议,当时和信管的两个同学以及新闻学院的一个同学合作了一个项目,给一个国际会议投稿并被录用了,之后就由信管学院的老师带领我们去参加这个会议,是在保加利亚布尔加斯自由大学;四是自己参加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暑期课程,属于一个通识课程,对海外留学、英国和欧陆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通过这种短期体验式项目去了解和感受。这些都不是学期交换,并不是修学分的项目,比较适合想体验国际交流但并不想交换整个学期或学年的同学。不过它们当然也有劣势,时间较短可能导致体验和学习都不够深入。
我的实习经历也都属于短期的实习。大二暑假,我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大三暑假,我参加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去天津市南开区的实习实践。建议师弟、师妹们可以关注一些咱们学校官方机构的公众号,比如“人大就业”等,会发现很多学校组织的短期的社会实践或实习项目。可能很多同学不太有时间做三个月起步的长期实习,那么学校组织的这种寒暑假社会实习、实践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与同行的伙伴互助;
与不同的思维碰撞,找多样的经历体验。
感谢王潇语同学的倾心分享,也祝愿同学们可以在大学走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在自我的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中成就最好的自己。
往期 · 回顾
采访 | 常书杰,吴晓雪
文案 | 薛婷文,庄子若
图片 | 由本人提供
排版 | 张琪月
封面 | 张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