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喜欢复制自己作品的基里科为什么创立了形而上学画派却又抛弃了它?
今年夏天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基里科与莫兰迪——意大利现代艺术的光芒”的画展。这是基里科作品首次大规模在国内展出,其作品呈现的丰富程度令人惊喜,其中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插画等作品,是国内观众近距离了解这位个性画家奋斗史的良机。
乔治·德·基里科(1888.7-1978.11)是出生于希腊东部沃罗思的意大利人,他的妈妈是热那亚人,爸爸是西西里人(他父母都是纯种意大利人哦,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很多网页介绍他都说他是希腊裔?)。他的作品中的“保留节目”——空拱廊、塔楼、长长的阴影、人体模型和火车,“孤独和空虚的图像”和“权力与自由的感觉”或许都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基里科12岁时他们全家搬到了雅典,后来他念了雅典工艺学院专攻绘画。他对希腊神话的热爱也使他后来转为新古典主义奠定了基础。17岁时,他做铁路建设工程师的父亲去世了,妈妈带着他和弟弟移居到慕尼黑。基里科的画作中有很多火车的背景,想必都是他对父亲的怀念。
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时,他对德国的克林格和瑞士画家勃克林这样的象征主义艺术家产生了浓厚兴趣。1909年夏天基里科回到了意大利,在米兰过了半年后,他搬到佛罗伦萨,开始研究德国哲学家的思想,譬如尼采、叔本华,还有魏宁格。基里科试着把这些人的研究成果和他的绘画结合到一起,企图在日常生活的平庸表象下创造出点儿有深度的玩意儿来。
尼采文章中对意大利秋天广场的落日拖着长长的影子的神秘性的描述,极大地忽悠了他,这是他日后许多作品的灵感来源。《秋日午后之谜》是在他受到了弗洛伦萨圣十字广场的启示之后有感而作,被认为是他创作的第一幅形而上学画风的作品,也是他“形而上学城市广场”系列中的第一幅作品。
《秋日午后之谜》,1910
1911年7月,基里科来到巴黎,通过他弟弟安德烈·德·基里科(笔名是Alberto Savinio,意大利著名的作家,画家,音乐家,记者,散文家,剧作家和设计师)结识了秋季沙龙的评审之一皮埃尔·拉普拉德。在巴黎期间,他在独立沙龙和秋季沙龙上展出的作品被毕加索和阿波利奈尔注意到,《红塔》是他售出的第一件作品。阿波利奈尔甚至把他称为“今日最值得惊异的画家”。
《红塔》,1913
于是,基里科和阿波利奈尔成为了好友,常常聚会。1914年,他为阿波利奈尔画了一幅形而上的《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肖像》作为礼物:戴着墨镜的古典式石膏像和有鱼和贝图案的石板再加上一个人物侧脸的黑色剪影,一个像是靶子的半圆形弧线刚好位于剪影头像的太阳穴附近,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由前至后地被安排在一个诡异的空间中。巧合的是,两年后,阿波利奈尔竟然真的就像这样在战争中受伤。基里科因此认为自己颇有神见,甚为得意。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肖像》,1914
1915年基里科返回意大利应征入伍,但军方斟酌后认为他不适合前线,于是给他找了个文职,把他打发到了费拉拉的军医院。这段时期,他作品中的无人广场上开始有了由奇奇怪怪的东西拼凑出来的没有面孔的“人偶”。这种去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剔除观者和绘画者的情感来源,让对象成为任何人,使作品更趋于理性和哲学性。譬如最有名的这幅《不安的缪斯》。
《不安的缪斯》,1916或1917或1918
画面的背景是费拉拉的红色埃斯腾塞城堡耸立在一片工业区内。面前的两个缪斯人偶的身体是从古代雕像中脱胎而来,一坐一立。周围有红色面具等不同物体,两个缪斯代表墨尔泼墨和塔利亚(希腊的悲剧女神和戏剧女神)。而右边远处阴影中的人偶则是缪斯女神的“领导”阿波罗。
1917年,从未来主义脱离出来的卡洛·卡拉因伤病被送进了费拉拉军医院,和基里科命运般的相遇了,哥儿俩知音恨晚,一起创立了形而上绘画运动。
《游吟诗人》,1917
基里科在1917年创作了著名的《游吟诗人》,据说游吟诗人是地中海宫廷中的预言者,将所有的诗歌传统融合在一起,从荷马时期到凯尔特人的游吟诗人被赋予了预言的能力。
1917年末,卡拉在米兰办展后,评论界都认为卡拉是这种形而上学画派的创始人,这让基里科十分懊恼。随后卡拉在1919年发表了一本《形而上绘画》哲学的书,在书中卡拉完全自顾自地阐述自己的思想,而对于受到基里科的影响只字不提,这导致基里科先生愤怒异常,立刻割袍断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呀。形而上画派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画派仅仅存在了两年就这么瓦解了,两人随后都受新古典主义影响抛弃了形而上学绘画风格。
卡洛·卡拉
一战结束后,基里科搬到了罗马居住,受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等人的影响,他开始渐渐转变自己的风格。1919年秋,受古典主义的召唤,基里科在《造型价值》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回归技艺》的文章,主张回归传统的方法和图像表现。他离弃了令人困惑的梦境世界,绘出古典庭园、人或马组成的画面。这些作品强调线条,趋于具象。
由于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安德烈·布勒东对基里科的追捧,1924年,基里科访问巴黎时,惊异地发现自己已经变成超现实主义“先驱”了!于是他和第一任妻子结婚后,美滋滋地搬到超现实主义者的根据地巴黎居住,但是他那时作品里的那些学院派的东西让超现实主义者们觉得超尴尬。他与超现实主义者的领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他们公开贬损他的新作品,说他是“现代主义的弱智领导者”。到1926年,分歧升级为谩骂,基里科认为他们是“混蛋和敌对的家伙”,是“一群精神错乱的败家子”,在酸气劲爆的横飞唾沫中,他们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友谊的小船再次打翻。
《岸边的骏马》,1927或1928
爱搬家的基里科在1930年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1932年他们一起在搬回意大利, 1936年又搬到美国。1939年,他受鲁本斯影响,转为新巴洛克风格。基里科的后期绘画作品反应平平,没有像他形而上时期的那样收到过鲜花和掌声。超现实主义者们对他后期作品的不满影响了评论家们的态度。
《圣乔治杀巨龙》,1940
他真心觉得自己后期的作品其实更好,更成熟,却总不被认可。多年后,这老爷子得了个毛病——创作形而上绘画的新视觉版本,还有就是对他的作品倒填日期,假装这些作品是1910-19年间创作的。这种从早期的成功中获利的“自我伪造”行为,除了添乱,对重新提升他的声誉并没有什么帮助。譬如,我们前边介绍过的《不安的缪斯》,他在1947-1962年间复制了多幅。
《不安的缪斯》,1947年基里科自己的复制品
他觉得,这是对人们偏爱他早期作品的报复。他还公开谴责在公共和私人收藏的许多被认为是他的作品是伪造的。然而近年来,基里科的后期作品却吸引了越来越多艺术家、评论家和研究者的兴趣。
《一场慰借 》,1958
譬如,罗马除了他的故居博物馆外,还有一小型私人博物馆里也展出了22件基里科后期的作品。其中一件私藏作品就是今年夏天在上海艺仓美术馆展出,被中国艺术爱好者们熟知的《一条街的神秘与忧郁,推铁环的小女孩》。这是一幅在1914年创作的反战作品。男人的阴影代表了战争的风险和危机,女孩则是对国内民众无助的表达。暗巷是对民众被裹挟着推入战争的暗示。这是“后人们”对这幅画的解读。
《一条街的神秘与忧郁,推铁环的小女孩》,1960年代作家自己复制1914年的作品
不过对艺术的解读因人而异,这幅画的作者基里科先生只是承认,它来自尼采对意大利荒漠广场的描绘的启迪。他将不同灭点的透视法并置,运用多视点非传统式的构图。梦魇般的投影光线及不确定的色调,构成一种单纯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画面,造成神秘和不祥的宁静气氛,引起人们的幻觉。
如果你喜欢,记得游罗马的时候来这家博物馆看看。小编在此奉上其余几件我个人很喜欢的基里科作品,都是这家博物馆的私藏珍品。
《夏天》,1951
《神秘的考古学家,日与夜》,1926
《孤单的奥菲欧》,1973
《内部的形而上和饼干》,1960年代作家自己的复制品
《考古学家们》,1927
《威尼斯传统划船比赛》,1950年代
最后奉上一副作家晚年的自画像,自画像背景中是密涅瓦女神的头像。罗马神话中的密涅瓦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是智慧女神、战神同时也是艺术家和手工艺家的保护神。基里科于1978年11月20日在罗马逝世,享年90岁。若他在天有灵,知道他晚年的作品也备受青睐,想必他一定会很欣慰。这也证明了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自画像与密涅瓦头像》,1950年代
喜欢请转发,爱我请点赞~
欢迎大家阅读转发历史文章。感兴趣的话别忘记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艺游天行”呀。
-END-
更多美文推荐:
榜单丨2018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十佳旅行国家倾情推荐
旅行丨迪拜土豪花1540万欧元买下的托斯卡纳摩尔风格家族宫殿
安全丨自由者之枪成为了美利坚之殇——10月1日晚拉斯维加斯枪击案
音乐丨原版VS不同乐器演奏的西班牙语神曲《Despacito》1
旅行丨圣体节来看鲜花毯——潘菲利家族王子卡米洛试图建立的乌托邦小镇
旅行文章全部原创,欢迎关注分享。转载授权、旅游咨询请联系艺游天行公众号后台。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公众号~
经常出差或旅行的朋友推荐购买无烟随身灸产品,旅途养生两不误,扫下方二维码加微信,咨询交流无烟艾灸产品经验~扫码加微信请注明“艺游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