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aruko港岛漫游 · 夏の伊始

Maruko.Lin MarukoStudio 2019-12-01



Summer for thee, grant I may be

When Summer days are flown!

Thy music still, when Whipporwill

And Oriole – are done!

For thee to bloom, I’ll skip the tomb

And row my blossoms o’er!

Pray gather me –

Anemone –

Thy flower – forevermore!


– Summer for Thee, Grant I May Be

by Emily Dickinson


No Title @ Yifan Li


以艾米丽·狄金思的小诗和本科室友的一段文字作为开篇,这是在北方春的尾声时节发生的一段旅行,却在港岛偶遇夏的伊始。迟来的一篇,追念逝去的春天,同时触摸这比港岛迟来的夏天。


入     港     岛

 E n t e r i n g     H o n g K o n g     I s l a n d




Spring Airlines @ Maruko

Customs @ Maruko

Airport by Foster @ Maruko


Step1:在大陆还处在春天尾声的时间节点上,乘坐春秋航空的航班空降香港,香港已是暑意满满。香港国际机场位于远离港岛的西部位置上,周山环绕,放眼望去并不能感受到传说中的香港密度。反而空旷异常,加之福斯特设计的香港国际机场也并没有大陆新机场那般震撼妖娆的形态,让我对香港的第一印象甚至略有一分台湾般的田园意味。


Timelabel of Transportation @ Maruko

Bus Station @ Maruko

Buses @ Maruko


Step2:浓浓的粤语和英语混杂的味道在人群中窜流,乘坐好似观光巴士的萌家伙可以很方便到达香港岛和九龙,进城价格为大约30-40港币不等。莫名舒服的天气给我特别良好的感受,印象最深刻还是莫过于自由在“墙外”驰骋的感觉。


Hello, HongKong @ Maruko

Containers @ Maruko


Step3:在乘坐大巴进入港岛的路上偶遇大批港口集装箱,接触到第一批次的香港密度。远看颇具乐高大世界的观感,此处真的应该有一张无人机的航拍。


Hongkong Color @ Maruko

Hongkong Color @ Maruko

Hongkong Color @ Maruko

DingDing Bus @ Maruko


香港建筑的立面极度模块化,超高的建筑密度与高度加之相对严整的组合,对本就窄小的街道形成了更强的压迫感,街道的舒适度由于比例的偏差而比之大陆的街道显得略微低下。然而在极窄的人行道和高压的建筑情绪烘托下,却形成了充满人情味的街道情绪,加之周围热闹的店铺鳞次栉比,更加侧向渲染了这种情绪和氛围。


比较吸引我的是一路走来香港的建筑立面用色,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大面积的绿色、靛青色、紫色、橘色甚至橘红色毫无遮掩的出现在建筑立面上。更加加重了街道与城市的热闹氛围,然而这种大面积的艳色在大陆的城市立面中少有出现,这种艳色在城市中的大面积组合和穿插却不透露出丝毫的突兀,不得不佩服建筑师和规划师们的控制力。



香     港     岛

 H o n g K o n g     I s l a n d




香     港     中     银     大     厦

Bank Of China Tower Hong Kong by Ieoh Ming Pei



Bank Of China Tower Hong Kong @ Maruko


Bank Of China Tower Hong Kong @ Maruko

Bank Of China Tower Hong Kong @ Maruko

Bank Of China Tower Hong Kong @ Maruko

Bank Of China Tower Hong Kong @ Maruko


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或许应该算是整个香港岛给我带来最大震撼的一栋建筑物,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中银大厦在1989年就已经竣工,设计工作更是在1982年就开始启动。三十年前的这种超大体量的建筑设计在我印象中,本来应该是没有特别值得感到震撼的地方,因为如今此类超高层建筑在大陆早已鳞次栉比。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超高层密度奇高的香港岛维多利亚湾沿线上,中银大厦依然是其中最吸引眼球且最值得考究的建筑。在此不得不钦佩贝大师的能力和机遇的重要。


巨大的几何图形加减法让整个大体量简洁有力,加之边框的勾勒,让建筑形态极具标志性,成为在港岛横亘数十年而不变质的经典之作。入口处与立面,考究的石材与金属搭配以及不同石材之间的搭配,在极简几何逻辑的组织下达成极佳的比例与视觉效果。石材的打磨与细节的推敲,加之精细的建造,让巨大的体量在细看之下仍然值得品味和揣度。



香     港     汇     丰     银     行     大     厦

HSBC Hong Kong Commercial Banking



HSBC Hong Kong Commercial Banking by Foster @ Maruko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就在中银大厦旁侧,其实港岛的密度奇高,面积过小,横跨维多利亚港沿岸其实也不过几公里。大厦的设计者是“高技派”代表大师诺曼·福斯特,从外观结构上来看,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成为立面的主角。大楼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内空间也尽量开通。首层巨大的玻璃雨棚出挑完成对入口的描述,完全开敞的首层内部只有极其简单有力的扶梯体量,形成沟通首层灰空间与建筑室内的交通核心。如此巨大的体量全面架空,为城市腾出充足的公共空间,这种做法在香港众多建筑中屡见不鲜,无论体量的大小,或许在超高密度的香港,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基本的要求与基本的设计习惯。


是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但又没让人有突兀的感觉。同时,整幢楼的外观丰富多变,与传统的摩天大楼迥然不同:八组参差的组合柱仿佛有贯穿苍穹的气魄,而对称的格局却使它庄重典雅,兼具古典主义的味道。



香     港     君     悦     酒     店

HSBC Hong Kong Commercial Banking



Grand Hyatt Hong Kong @ Maruko


Grand Hyatt Hong Kong @ Maruko


位于香港湾仔海边的君悦酒店毗邻中环、金钟和铜锣湾商业和购物区,与香港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的建筑主体相连,气势逼人。进入君悦酒店内部,还是及其典型的西方高端酒店的内装设计,比较有趣的是经典的门厅两侧分流的曲线楼梯通向二层平台,和《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主厅主轴楼梯分流不同,这也同样是西方楼梯设计中的经典样式。私人原因进入君悦酒店感受了一波内部的小设计,尽显“壕”气。



香     港     大     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aruko


香港大学位于香港岛的西侧,近乎到了坚尼地线的尽端,整个校园处于高差极大的山地,最低点与最高点的高差目测达到几十米,在一个同样面积不是非常大但建筑密度奇高的校园内,这个高差显得尤为夸张。


在如此高差的地块上,设计校园的建筑师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灰空间塑造。结合香港炎热潮湿的海洋性气候,大规模的架空、层次分明且穿插操作高妙的灰空间给校园带来了全面开放,通风良好的生态状态。众多西方近代新古典元素在立面上的堆叠加之现代主义的大玻璃幕墙与新材料的运用,共同塑造了香港大学校园的表情。让中西结合,古今统一的风格元素暗藏于校园的情绪中。



励     德     邨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Bodies in Motion @ Gareth Brown

Bodies in Motion @ Gareth Brown

Bodies in Motion @ Gareth Brown


对于想去但是没去成的励德邨,始建于1969年,历时近7年落成,可以算作全港岛最具特色的公屋(廉租房屋)之一,也是全港唯一一座圆环式建筑。

励德村以港英政府前工务司邬励德Michael Wrigh的名字来命名。每座27层,每层17户,每个家庭空间呈扇形,单个面积不及30平米。如今,仍然有超过七千名香港居民,生活在这两座奇迹般的圆环状大厦及附属方形楼中。这座建筑是极其著名的建筑取景地,然而由于管制的问题并不能随意进出,这里放出几张Gareth Brown的励德邨摄影作品来展示一下这个神奇的建筑。



九     龙

K o w l o n g




香     港     理     工     大     学

The Hong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aruko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aruko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aruko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aruko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aruko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aruko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aruko

Bins @ Maruko


香港理工大学位于香港九龙,校园主体材料为红砖,红砖这种材料在周围大面积玻璃幕墙的映衬下显得尤其突出,加之高密度的绿化,使得建筑体量与自然高度和谐同时在颜色上进行了显著的区分。香港理工大学的面积也并不十分大,南北向步测大约1km左右,校园设计与香港大学校园异曲同工,几乎全范围内所有建筑首层架空,形成极度震撼的首层空间全面解放并归还给公共活动空间。红砖的厚重感与架空的空间形成强烈对比,使得这种空间的力道更加足实。


从入口处便开始展开大面积的层叠退台空间与体块穿插操作,光是空间手法本身带来的复杂度就给远处到来的人以及其强烈的震撼。细看穿差点的衔接也皆咬合明确,没有丝毫奇怪的交接点。整个红砖立面加之巨大的内凹平台形成香港理工大学东侧的沿街立面,对城市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呼应以及区域划分。校园内唯一一处与红砖不是很贴合的建筑就是扎哈设计的这栋曲线楼,然而现场状况并不十分尽如人意,立面的线条也并不是十分值得玩味,总之对这栋建筑还是稍微有点失望。另外,小设计随处可见,无论是海报,咖啡厅,休憩亭甚至是垃圾桶的设计都给人极其强烈的设计感和文化意味。



油     麻     地     警     署

Yau Ma Tei police station




Yau Ma Tei police station @ Maruko

Yau Ma Tei police station @ Maruko

Yau Ma Tei police station @ Maruko

Yau Ma Tei police station @ Maruko


TVB时代的经典建筑,油麻地警署,也就是著名的西九龙重案组所在,同样也是《无间道》中的警署所在。建筑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然而记忆所在有感而发,同样让这个已经破败的警署焕发出深层次的味道。



庙     街

Temple Street



Temple Street @ Maruko

Temple Street @ Maruko

Temple Street @ Maruko

Temple Street @ Maruko


庙街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是香港一条富有特色的街道,同时也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夜市。很多电影都曾以该条街道取景。庙街以售卖平价货的夜市而闻名,被喻为香港的平民夜总会。


每日的傍晚时份开始,庙街路边的摊档便会开始营业。那些摊档售卖的物品相当多元化,包括男性服装、手工艺品、茶具、玉器、古董,甚至廉价电子产品都有。而在天后庙附近亦有不少算命和睇相的摊档,更会有粤剧表演。早年又有一些武师在此表演卖艺及卖药。


除此之外,庙街也有很多售卖特色小食的摊档,例如海鲜、煲仔饭及各类面食等等。价格大概都在30-50港币一份,水准也相当不错,亦深受当地居民甚至外地游客的欢迎。


庙街开设有众多麻雀馆,在这里偶遇胜利麻雀娱乐,从内到外的一份小赌怡情的气质。部分麻雀馆已有数十年历史,甚有传统文化特色,光顾多属老一辈人士。



海     港     城

Harbour City



Harbour City @ Maruko

Harbour City @ Maruko


在海港城购物的中途,偶然发现了海港城的后阳台是一处绝好的观海地点,第一次亲身感受到这种人流聚集的建筑离海水如此之近,所带来的震撼还是无与伦比,即使是生长在海边的我,也是感到震撼的无以复加。海的广阔还是能给稍微劳累的身体带来驻足休憩的时间,更多的是能给心灵宽慰和放松,香港的海更是这样,在一个高度繁华的城市中,钢筋混凝土与海水产生碰撞却又能和谐相融。千年以前的人怎么能想到会有这样一天呢?



在这个春の尾声,我却在港岛遇到了夏の伊始,对我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旅行,同时也或许是人生新12年的一个绝好的序章吧。




———— MarukoStudio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