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吃元宵的元宵节:韩国人的正月十五,和咱们真的很不一样呢!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4-09-1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两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众多周知,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节日,但正如春节在韩国也受到欢迎一样,元宵节在韩国亦有它独特的习俗与文化渊源,也成为了韩国人民所喜爱的节日,今天咱们就来看看韩国人怎么过元宵节的吧!

一:元宵节的起源


古时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内,或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或其部分领土直接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


所以如今韩国的元宵节与中国的元宵节在起源和习俗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


中国人民都相信每一年的初次满月都是一年当中大小和亮度最大的时刻,元即表示第一次的意思,宵则是晚上的意思,元宵即代指了一年内初次满月的晚上,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的满月


而在韩国,农历一月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一是万事的开头,而一月也是预示未来,是对新的一年进行设计和规划的最好时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次升起满月的日子,据《律历书》记载,韩国古人对日月有非常高的敬畏之心,他们把正月看做是人与神、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日子,而十五这天呢又是一个月当中月亮最为圆满的一次,是天人合一最为完美的时刻,所以这一天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一天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二:你不知道的韩国元宵节习俗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韩国元宵节虽然与中国元宵节同根同源,但在受其特色文化熏染后亦发展出带有韩国文化烙印的习俗。


韩国元宵节的习俗--喝耳明酒


在韩国,吃五谷饭是非常重要的元宵节习俗,五谷饭是由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五种谷物为原料做成。传说中要先将五谷饭放在牛槽里,让牛先吃好才能使新年取得大丰收,久而久之吃五谷饭便寓意着人们对丰收的盼望。除了吃五谷饭,喝耳明酒也是韩国元宵节的重要习俗,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要在早晨空腹喝一杯耳明酒,既寓意着身体健康,两耳清明;也寓意着在这一天当中能够听到更多的祝福话语。


韩国元宵节的重要食物--五谷饭


任何节日都有其核心寓意,中韩两国古时都是农耕社会,人们的最大愿望便是每一年都能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因此人们祭祀先祖和上苍,祈求他们的护佑便是许多节日的核心,元宵节也是如此。在韩国元宵节的这一天,焚烧“月亮屋”便是一项带有祈祝含义的活动。为了迎接新年的第一个满月,人们往往会在村落广场用十余根树干搭成圆锥形屋架,上边插满松枝,称之为“月亮屋”,待月亮升起时,人们便会点燃月亮屋,让它燃烧成巨大的火堆。人们围绕着火堆跳舞、奏乐,然后登高向东望满月,谁先见到满月便代表着谁最幸运。


焚烧月亮屋


与焚烧“月亮屋”相似的是“鼠火戏”,人们会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焚烧田间的杂草,寓意祛除鬼神以迎接美好的春天。踩土地神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寓意大地平稳,房基稳定,家庭幸福美满。


韩国元宵节的习俗之一--鼠火戏


除了以祈福农业生产为主的习俗活动,韩国在元宵节这天还有许多祈福身体健康的活动。韩国人会在元宵节这一天对他人说:“要不要买我的‘热’?”寓意夏天不会中暑。在晚上迎接满月之后人们还会去踏桥,韩语中桥和腿发音相仿,踏桥寓意能为自己的双腿带来健康。此外人们还会在风筝上挂上“去祸迎福”的条幅,当太阳落山时人们往往会隔断风筝线寓意祛病驱邪,身体健康。


人们往往会在元宵节放风筝

三:当今韩国元宵节的传承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许多古老的习俗发生了改变或者消失。1999年韩国颁布了法定节假日名录,元宵节并不包含在内。国家节日体系不包含元宵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习俗的传承发展,但是文化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在当今的韩国民间依旧在奉行元宵节的许多习俗,人们会焚烧“月亮屋”,放“鼠火”在济州岛甚至成为了特色节日。在中国古代有礼求诸野的说法,而韩国民间对元宵节习俗的传承发展又何尝不是政府缺位的情况下,对传统节日进行保护的最好的办法呢?


放“鼠火”在济州岛上成为特色活动

文史君说


中韩两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同根同源,都是东方儒家文化圈的一份子。作为中国重要节日的元宵节,自然也成为韩国自古至今的一个重要的节日。但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般,习俗会伴随着其地域的迁移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元宵节再韩国亦有其独有的习俗文化例如焚烧月亮屋、踩土地神等。习俗是可以改变的,但其中蕴含的核心的不变的,都是为了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身体健康,都饱含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向往。


参考文献:


1.申熙裼:《中韩传统节日比较及其教学》,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2.石晶莹:《中韩元宵节习俗对比》,《语文学刊》2015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长按二维码赞赏支持(公众号专用)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关注我们


专业学者团队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号首页点联系我们

稿酬优厚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个都不能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浩然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