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国中蜀国何以最先灭亡?看似铁板一块,内部早就埋下分裂的种子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5-2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先来后到”一词,意在表明先来者较后来者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因此也占据着先天优势。三国时期,刘备带领军队从东方一路西进,借机攻占益州,将其作为日后蜀国的统治基础。以往读者大多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将蜀汉政权视作占据大义且内部团结的一方,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作为外来者的刘备集团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蜀汉政权面临的困境


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成为三国中第一个消亡的政权。有关蜀国灭亡的原因,已经有许许多多的说法,如刘禅无能,信任宦官黄皓,黄皓专权导致蜀国内部混乱不堪,再或者是蜀国内部缺乏人才,以致于有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再或是因为诸葛亮、姜维连年北伐征战,导致蜀国兵疲民困,因此蜀国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面对魏国的南下自然无力抵抗。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尽管人们对于蜀国灭亡的原因有许许多多的研究猜测,但其实任何一种解释都很难说明问题。例如说黄皓专权,其实黄皓在朝掌权不过几年的时间,且以他的身份也并没有像后世的魏忠贤那样权倾朝野,因此很难将蜀国灭亡归结到他的头上。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去探讨蜀汉政权走向衰亡的原因,并就蜀汉政权面临的内部矛盾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


蜀国由刘备一手创建,但刘备却并非土生土长的益州人,他出生于河北,大部分时间并不在益州生活。而跟随刘备一同创业的将领与谋士,也几乎没有出身于益州地区的,简单来说,刘备集团相较于益州来说,是彻彻底底的外来势力。如果说这一点在刘备刚刚进驻益州时还体现得不太明显,那么随着蜀汉政权的建立,作为外来集团的刘备与益州本地士人之间的矛盾便开始显现出来了。


刘备


二、蜀汉的内部矛盾


在刘备进驻益州之前,同为大汉宗室成员的刘璋占据益州多年,可以说是益州的“土皇帝”。在刘备反客为主后,刘璋的原部下以及益州本地的士人豪强依旧存在,且他们表面上完全向刘备势力屈服,但背地里却依旧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刘备集团相较于广大的益州势力来说,其实是少数人,广袤的益州地方其实还是由地方士人占据的。


221年,刘备登基称帝,至263年蜀国灭亡,蜀汉政权一共存在了42年,在这42年里,刘备集团与益州地方势力之间既合作又博弈,双方在合作与矛盾中维持住了蜀汉政权,也使其在走向灭亡。其实刘备在入蜀后并不是没有意识到益州地方势力的重要性,因此他将益州本地的董和、黄权、李严、吴壹、费观、刘巴等人都揽入朝中为官,这也为蜀国的建立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刘备死后,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用人政策,在南征蛮族与北伐过程中,继续使用益州本土士人为官。


诸葛亮南征孟获


用人是一方面,但是否真正化解固有的权力格局,将益州本土势力视作自家人,这又是另一回事情了。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实并不是“士人”集团,像关羽、张飞、赵云等无不是武将出身,只有诸葛亮等才算得上士人。换句话说,刘备集团带有浓厚的草莽气,这使其与益州本地士人格格不入,因此产生许多矛盾。像益州名士刘巴便曾说,他认为与张飞结交是有损身份的行为,而有这种想法的可能不仅刘巴一人。要知道,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大多如此,按这样看来,益州本土士人对刘备集团的整体印象并不算多好。因此刘备入蜀之后,其实在吸收本地士人入朝为官的同时,也在有意打压和限制本地士人,使愿意入朝的入朝,不愿意合作的则予以打击。例如蜀人张裕,在刘备集团刚刚进入益州时,刘备拉拢他时还较为宽容,但随着张裕不断发布蜀汉政权要灭亡的“谣言”,刘备很快将其杀掉。


影视剧中的五虎上将


三、不合作状态下的蜀汉政权


上文已经说到,蜀汉政权对益州本地势力其实本质上来说并不信任,但益州本地士人也不是可以任意拿捏的软柿子。尤其是对于一些手握兵权的本地势力以及益州南部部分少数民族势力来说,他们一直在等待时机发动反蜀活动。220年,刘备在与东吴作战中大败,使刘备集团的势力大量被削弱,这导致益州的本地势力如汉嘉太守黄元、少数民族首领高定等率兵反蜀,这也开启了地方势力反刘备集团的先河。


火烧连营


随着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去世,蜀汉政权的中后期开始一改初期以北方、荆襄人为主导的情况,益州势力大量进入中枢朝廷。甚至像谯周这样的明显代表益州本土势力并向蜀汉政权的荆襄势力发起责难的人,都没有被蜀汉朝廷责罚。而朝内的主要几位负责人如董厥、诸葛瞻、陈祗、姜维,他们虽都非蜀人,但却存在分裂,致使益州本土势力得以将势力渗透进朝廷最高层。263年,魏国伐蜀,此时的蜀国外不再有吴国援助,内存在四分五裂的情况,益州本土势力甚至巴不得蜀汉政权覆灭,蜀国覆灭后,外地势力被魏迁移出蜀,益州本地士人也真正得以“蜀人治蜀”。


谯周


文史君说


蜀汉政权的覆灭并非像以往认知中的那样简单。益州本土势力的反对与不合作,是导致蜀汉政权消亡的重要原因。这也提醒后人,回看历史时一定不能忽略构成复杂历史的蛛丝马迹,唯有抛却现代人的误解与误读,才能尽最大可能还原历史。


参考文献


白杨:《论蜀汉政权的政治分化》,《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


雷近芳:《试论蜀汉统治势力的地域构成及其矛盾》,《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欢迎关注浩然文史的视频号哦↓↓↓↓↓↓



长按二维码赞赏支持(公众号专用)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关注我们


专业学者团队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号首页点联系我们

稿酬优厚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个都不能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