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讲堂No.13|何建坤展望气候治理新形势
11月8日上午,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主讲气候变化大讲堂,发表了题为“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与中国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的主旨演讲。这也是气候变化大讲堂成为清华全校研究生选修课后的第四讲。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可争议的科学事实。基于大量的观测已经表明,近百年以来全球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1℃。
为什么1℃这么值得关注?
“我们平时感知的是局部时间和局部地区的波动,这里讲的温度上升1℃是全球范围内系统性温度的变化。”
何建坤强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使得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加,强度不断增强。如果未来温升速度比较快或者气温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幅度变化比较大,就会给地球生态、人类社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提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同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就是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何建坤教授介绍。
更多进程分享请参阅:
“我们不能孤立看待气候变化,一定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改善民生,又要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走低碳发展的路径。要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结合起来,推进气候、环境、经济、能源的协同治理。”
研究院与UNEP合作完成协同治理报告,相关链接如下:
谈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形势,何建坤教授认为:“一方面联合国和非政府组织推进国家层面强化行动,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行动也越来越多,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是美国近20个州组成气候联盟继续履行《巴黎协定》,这些州占美国GDP60%以上,人口也占60%以上。”
当然,也要认识到身处世界百年大变局,未来气候治理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我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打造低碳发展核心竞争力。”何建坤教授强调。
何建坤教授认为,一方面要突破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危机,全面提升环境的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或者高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气候进程紧迫,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要承担和自身发展阶段及不断上升国力和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制定我们长期目标转型的目标和行动。
研究院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中长期低碳战略研究,点击如下链接了解详情:
何建坤教授认为在打造低碳核心竞争力方面,应该重视如下内容: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并形成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顺应全球能源变革趋势,提升先进能源技术和低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深化能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为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
加强国内经济、能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实力,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目标
深度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和合作进程
现场观众互动
何建坤教授最后强调:“我国对内要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对外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和全球生态文明地发展,体现我们大国的责任担当,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我们中国的贡献。”
更多精彩观点请点击:
往期气候大讲堂回顾
气候大讲堂| 尼古拉斯·斯特恩:加速气候行动 探索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