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
按照“反向“设计思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流程图。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细化到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确定课程体系,再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能力培养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方法。在有效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多元评价,评价人才培养效果的达成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反馈与改进措施,指导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的调适,形成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整改循环改进、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图 1、OBE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过程流程示意图
(一)培养目标制定。每个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培养目标,它是实现“我们想要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的过程,是学生毕业后3-5年应该实现的目标。培养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学校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定位(供给侧),同时要考虑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的社会需要(需求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和谐统一。培养目标的表述要避免抽象,导致达成度难以评价。
案例: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专业培养养目标
1. 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提供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设备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2. 毕业5年后预期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后预期达成的目标:
(1)具备自然科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宽厚的知识;
(2)能在复杂工程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设备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及工程基础知识,并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在多学科多文化合作团队里工作,并能有效地交流;
(4)具备在职业工作和社会环境中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
(5)具备卓越的个人能力、严谨的专业态度和优秀的专业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
(二)毕业要求编制。毕业要求是在学生毕业时应该实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是毕业生3-5年后实现毕业目标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的编制要反映专业特点,并且要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毕业要求要反映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态度)等各方面应达到要求,还要具体、详细、可操作、可测量。
工程论证要求学生毕业时,专业必须提供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有效证明。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将相对“概念化”的表述具体到可以“衡量”的指标点,并明确指出每个指标点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一是能够提出依据说明每一个相关教学活动有合理的评价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给出是否达到要求的评价结论。毕业要求的编制要考虑以下环节:
1. 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掌握及应用
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
专业知识:广、深、厚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2. 个人素质、职业能力
主动性、变通能力、创新能力、抗挫折能力拓展知识、终身学习能力、有效时间管理能力;推理和解决问题;收集、调查、实验和分析信息;思维能力的掌握及应用;展示良好的职业道德。
3. 人际能力
领导能力;有效的团队工作能力;有效的交流能力。
4.在未来岗位上的作为或表现能力
多学科、多角度、全球化角度、文化历史背景、可持续发展、当代价值观考虑问题;理解、融入企业、行业或单位文化;
综合知识-能力-素质,为社会、企业创造价值(包括开发过程、设计过程、建造制造过程、管理运营过程等全系统方面创造价值的能力)。
案例一:汕头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
1. 熟练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理论,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2. 熟练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至少一个领域的土木工程问题;
3. 具备项目建设动态的工程管理领域专业知识;
4. 具备整合思维能力,能够对土木工程问题进行推理、实验和分析;
5. 有效管理时间,具备拓展知识、终身学习能力;
6. 展示良好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
7. 能够有效交流及团队工作;
8. 熟悉当代重要的课题和价值观,理解社会和外部环境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全球化考虑问题;
9. 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认识土木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10. 能够系统性地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建造或运行。
工程专业论证(通用标准,2016版)毕业要求需覆盖以下内容: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将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体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行处表达获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案例二: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毕业要求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掌握与化工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3. 掌握化工专业领域的化工过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4. 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 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7.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发、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 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9. 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化学化工常用软件模拟或分析计算简单的化工问题;
10.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毕业要求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课程体系是达到毕业要求的支撑。构建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注意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纵横向关系(横向,在同一层次课程间建立课程平台;纵向,在不同层次课程间建立课程串)。还要处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及“显性”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的课程之间逻辑架构以及课程与毕业要求矩阵。
案例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矩阵(见附表一)
案例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矩阵(见附表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毕业要求: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掌握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3. 系统的掌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开发新系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4. 受到计算机专业领域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设计、研究与开发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5. 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7.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 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9.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案例三: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矩阵(见附表三)
(四)毕业要求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是通过教学环节实现的。毕业要求可分解成若干个指标点,每个指标点需有若干个教学环节作为支撑。
比如,在工程专业论证通用标准中,毕业要求有12方面,每个毕业要求都可以拆分成多个指标点,每个指标点再通过若干教学环节提供支撑。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类似的其他毕业要求也可以通过相关教学活动实现指标点要求,从而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
五、有关说明
1. 除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环节外,OBE教育模式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和持续改进等环节,由于本导读只是为学校2016版培养方案制订服务,与培养方案制订关系不大的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以及持续改进等环节内容在这里就不再阐述和举例。
2. OBE教育模式是一种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培养学生的技能与能力应以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工科专业应用比较普遍,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也可参照执行;对文科、艺体类以及师范类等其它专业,由于专业特点不同,方案制订过程中可吸收其理念,认真考虑各环节的逻辑关系,注意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之间的矩阵关系,对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能考虑的则尽量考虑,不能考虑的可适当淡化,不必强拉硬扯,机械套用。
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