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运冠军一夜爆红,学历背景曝光:这个秘密,藏不住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樊登读书 Author 澄子

作者 | 樊登读书 · 澄子

主播 | 樊登读书 · 安东尼


转眼间,东京奥运会赛程已过半。


这些天,我们的心情随着比赛跌宕起伏,经历了升国旗、奏国歌的激动时刻,也为了比赛失利而黯然伤神。


与此同时,读书君还发现了一个“秘密”:


在奥运会夺得首金,还是双冠王的杨倩,是清华在校生;


夺得女乒单打冠军的陈梦,是深圳大学学生;

 

为中国队拿下举重项目首枚金牌的侯志慧,是湖南师范大学学生;


摘取本届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之一的施廷懋,是西南大学博士;


蝉联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的马龙,来自上海交大


……


(图片来源于微博@奥林匹克运动会,侵删)


我国的奥运健儿不仅实力强劲,很多还是隐藏的学霸。


拿起书本指点天下,放下书本争霸赛场。

事实证明,运动能力强的人,学习成绩也可以很好。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曾说:

“我强烈建议给孩子培养一个体育爱好,体育项目特别磨砺人的意志,经历多了输赢,对人生也更能淡然处之。”

运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身体、磨炼我们的意识,还能改造大脑,重塑人生。




芝加哥一所中学在每天上课之前,会让学生早七点到操场跑步、做操;


一直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


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的记忆力、专注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运动和思维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


运动可以促使产生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递质,它是“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


运动,是最有效的聪明药。


很多优秀的人,都是运动的狂热爱好者。

 

奥巴马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他每周坚持锻炼6天,每天约45分钟,只有周日才会休息。

 

而精神矍铄的钟南山院士,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体育运动的爱好。

 

他家里有许多简易的健身器材,哪怕工作再忙,每周都会抽出有三四天的时间,用40分钟—50分钟进行锻炼。

 

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说:

“运动对我帮助很大,所谓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什么的,我没什么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美国科学家斯科特思莫博士研究发现: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记忆清晰。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伊利诺伊大学也发现,每天运动60分钟可以有效改善注意力。

 

运动不止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塑造大脑,它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
 
越是喜爱运动的人,从中获得的收益越多。




故事FM有一期关于跑步的节目,其中有1位叫“胖橘”的女孩让人印象深刻:
 

6年前,胖橘确诊了双向情感障碍。


初期适应药物的过程中,她几度想从高楼跳下,但都没鼓起勇气 。


后来她选择跑步,一边想通过运动治愈自己;一边又报名马拉松,故意不好好锻炼,希望自己运动过量猝死。

 

与自己拉扯的过程中,胖橘的跑步一直在进行,这期间她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

 

有老年人、还有坐着轮椅来跑步的人,这些人无形中都给她传递了积极的力量。

  

正式比赛那天,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胖橘不仅没有猝死,还跑到了终点、拿到了奖牌。

 

(图片来源于故事FM,侵删)


胖橘喜欢上了跑马拉松的感觉,那种极致的对身体和精神的磨练,也在一点一点重塑着她对日常的信心。


不去想太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专注于脚下的路,相信行动的力量。


现在的胖橘告诉我们:


人生真的就像一场马拉松,虽然现在很难,没关系,我们都能到达终点,我们都能拿到人生的奖牌。


(图片来源于故事FM,侵删)


法国医学蒂素曾说: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内的神经递质会有一个增多的过程。


这些神经递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物质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港天后郑秀文也曾因压力过大,失恋等原因一度陷入抑郁。


暴饮暴食、体重激增的她,被港媒毫不留情地称为“肥婆”。


后来她在采访中自述:“在这3年中,我每天都有10000个理由去自杀,最后是运动拯救了我。


因为亲友的支持与鼓励,我每天都会坚持跑8公里作为健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运动缓解了她的抑郁症,同时也让她有机会重新审视生活。


不为声名所累,也不再把金钱、容貌当成人生的全部。


如今郑秀文已淡出娱乐圈,但微博依旧常常更新运动状态,整个人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图片来源于郑秀文微博,侵删)

在精神愉悦方面,运动可以轻松超越金钱差额所带来的效果。


每一次抬起又落下的脚步,每一个细小微妙的动作,我们的身心都能感受到。


运动,是治愈一切最好的良药。
 


真正自律的人,都是能够控制自我的人。


运动可以提高我们的掌控感,通过掌控身体,我们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节奏,更稳定的情绪和思维控制能力。


《运动改造大脑》书中,介绍了一位酗酒的单亲妈妈的故事。

 

离婚、跟工人打交道、家里乱糟糟的环境,导致这位妈妈压力巨大。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她开始酗酒。


结果酗酒后收入变低,身体变差,她的压力变得更大,陷入恶性循环。

 

她不得不去救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她:


你在家里放一根跳绳,压力大的时候就去跳一会儿。


这位妈妈将信将疑地买了根跳绳,按照医生的说法去做。


几个月后,她不仅戒掉了酒,精神状态也变得很好。


通过运动,这位妈妈重新得到了征服感和自信心,也理顺了自己的生活。



身体状态的改善,意志力的加强反过来会给你带来很强的自我掌控感,从而促使你更加自律。


村上春树曾说:

“跑步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训练,通过跑步养成自律的习惯,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在做其他事情时,运用自律就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个经验也是他的切身体验,在决定写小说初期,村上钻进书房一闭关就是一年。


由于缺乏运动,精力很难长久保持在一个高昂的状态,也身体吃不消。

 

于是他开始尝试跑步,每天跑步10公里。


不料这跑步一跑就是几十年,成功让生活更加规律,还把自己跑成了一个马拉松运动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美国Bristol大学的研究调查表明,运动后身体敏捷度提高,对时间管理意识增强,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持续提高。


运动让我们变得更自律,而自律,给我们自由。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对122007受试者,进行了历时23年对于锻炼习惯的研究。 
 

研究发现,不常锻炼的人与经常锻炼的人相比,死亡风险仍然高出390%。

 

而久坐不动的人,大部分在跑步机上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与运动能力强的人相比,这些人的死亡风险要高出500%。


运动这件小事,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走向。

 

加拿大公益广告《人生最后十年》中,展示了人生最后的10年,运动和不运动的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前者精神抖擞地穿着运动鞋出去散步,后者踩着拖鞋坐在病床上艰难起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前者推着自行车出发,准备骑行远足,后者坐在轮椅上被推着穿梭在医院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前者与家人欢聚在一起,吃色味俱佳的美食;后者与医疗护工相伴,吞着各式药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前者与爱人一起安享晚年,面带微笑;后者爱人伺候在病床前,流下悲伤的眼泪: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李嘉诚曾说:


“人的健康如堤坝保养,当最初发觉有渗漏时,只需很少力量便可堵塞漏洞;


但倘不加理会,至崩堤时才做补救,则纵使花费更多人力物力,亦未必能够挽回。”


人生最后10年看似很远,其实与我们的当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衰老没人能够抗拒,但运动还是不运动,决定了不一样的人生结局。

 


 

运动,是对抗岁月最好的武器,也是保持健康最好的秘籍。

如果你也准备开始运动,以下3点小建议送给你:

①制定目标


对于新手,一次不要给自己制定太高的目标或安排太难的运动;


哪怕一周3次,一次10分钟也完全可以起到效果。


②社交监督


可以把运动结果发布在社交平台,他人的监督和鼓励更能促使我们坚持下去。


③贵在坚持


无论是什么运动,至少要坚持一个月才看得到效果,不要操之过急。


总之,去运动吧,哪怕运动5分钟、10分钟,也比坐着、躺着更接近你想要的状态。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运动起来,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 | 澄子,半个理想主义。来源:文章来源于樊登读书(ID:eadingclub_btfx),读书点亮生活。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健康环保的高科技 超氧纳米微气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