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杨子曰:“夫信命者,亡寿夭;信理者,亡是非;信心者,亡逆顺;信性者,亡安危。则谓之都亡所信,都亡所不信。真矣慤 矣,奚去奚就?奚哀奚乐?奚为奚不为?”
道家的哲学,《列子》达到了顶巅。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懂了生命的哲学道理,“信命者,亡寿夭”,真正信得过生命的这个真理,真懂的人,也就忘记了自己寿命的长短,不介意这些事了。因为活一百岁死、二百岁死,同三天死一样,这是真懂得生命的道理。
“信理者,亡是非”,一个人真正相信哲学的道理,或者真相信真理,就没有是非的计较了。是非是人为的,哪个对,哪个不对,都是时间空间加上了人为。我们现在认为很对的,古人认为不对,将来的人也认为不对;我们现在认为不对的,也许以后的人认为很对,所以真理面前没有是非。
“信心者,亡逆顺”,真正明心见性了,信得过心,知道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唯心所造的,所以真明白了心的人,也就忘记了哪个顺、哪个不顺。佛家说的是明心见性,《列子》提出来的是心性,属于两重道理。
“信性者,亡安危”,心的后面这个功能叫做性,懂得人性、懂得物性、懂得天性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介意是否平安或危险,没有什么可恐惧的,因为这些都是人性自性的自然规律。
注意哦,四个字合起来就是命理心性。
这四条是道家的信条,也是最高的真理,要特别注意,懂了这个道理可以入世,可以出世;入世可以做大事业,出世可以成圣贤。
杨子说人生的修养如果到达了这个程度,“则谓之都亡所信”,得道就是“都亡所信”,拿佛家的话说就是统统空了,空去了一切,那才能真到达空的境界得道。“都亡所不信”,也可以讲不是空的,没有什么信与不信,所谓宗教家的信仰这样、信仰那样,信仰都是个理啊,到这个时候理都不存在了,无所谓信与不信,空与有都丢掉,这样子才叫得道了。
到了这样的境界,杨子给它定个名词,“真矣慤矣”,就叫真人,这个就是很笃实、踏实。真正得道了,脚踏实地,所以禅宗讲脚跟点地。禅宗祖师骂人,有些人认为自己开悟了,到了大禅师前面,大禅师一笑,嗯!你认为开悟了,脚跟还没有点地啊!脚跟不落地,还在跳啊跳啊,无根的。所以这个慤就是踏实,得了道踏实了。
“奚去奚就”,就是何去何就,没有什么出世入世、出家在家的分别,也没有这样对、那样不对的分别。“奚哀奚乐”,没有什么叫悲哀,没有什么叫欢乐。“奚为奚不为”,也无所谓有所为,也无所谓无所为,得道就是到达了这样的境界。
——南怀瑾先生《列子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