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起学古诗】59《观书有感》朱熹

语文视窗 2021-07-14

2019年,全国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将全国统一,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语文视窗将推出《一起学古诗》栏目,敬请大家关注和期待!诚挚感谢大家对语文视窗的支持。

【一起学古诗】(1~20)集锦

【一起学古诗】(21-40)集锦

【一起学古诗】4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一起学古诗】42《村居即事》 范成大

【一起学古诗】43《 绝句》杜甫

【一起学古诗】44《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一起学古诗】45《旅夜书怀》 杜甫

【一起学古诗】46《观刈(yì)麦》白居易

【一起学古诗】47《 润州听暮角》(李涉)

【一起学古诗】48《山亭夏日》(高骈)

【一起学古诗】4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一起学古诗】50《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一起学古诗】51《望庐山瀑布》(李白)

【一起学古诗】52《小儿垂钓》(胡令能)

【一起学古诗】53《己亥杂诗》(龚自珍)

【一起学古诗】54《画鸡》(唐寅)

【一起学古诗】55《石灰吟》(于谦)

【一起学古诗】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一起学古诗】57《墨梅》王冕

【一起学古诗】58《乡村四月》翁卷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诗大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作者简介

朱熹,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翁,别称紫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诗的首句描写半亩见方的池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描绘了清雅的景色。“半亩”形容池塘的面积小,同时又因书是方形的,所以将书比作“半亩方塘”又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活跃了表达方式。第二句动静结合,天空的光色同云彩的倩影在塘中共同徘徊,渲染了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欢愉、舒畅的心情。第三、四句以设问句的形式抒发了诗人的感叹、惊讶及赞美,同时也让诗人身临其境,感触并思考着池塘如此清澈的原因,使读者的情思融入文章,引起共鸣。这两句寓意深刻,将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阐明了诗人独特的读书感受,也反映了艺术创作的本质。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内。

鉴:镜。

徘徊:移动。

渠:他,指方塘。

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