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米造车,再慢一点

程煜 汽车通讯社 2024-04-19

“汽车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部沙发加一个铁壳吗?”1997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带着这句豪言壮语,正式从摩托车行业跨入了传统汽车产业的大门。那么智能汽车是什么呢?

“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一部手机吗?”2021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说。

不得不承认,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确实存在着极高的相似度,在智能化的大潮下,曾经互不相同的两个产品正逐渐产生交汇,跨界现象也频频出现,例如OPPO、华为,以及本文的主角小米。

截至目前,OPPO与车企联合开发的软件已经上车,华为与赛力斯推出的AITO品牌也声势浩大,而小米的汽车业务目前还是未知数。那么同样走上了造车之路,并且自研、自产、自造的小米,能复刻手机行业成功的经验,最终成为一家成功的车企吗?

 两个相似的行业

 一次大胆的转型 


智能手机厂商向智能汽车跨界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就不提不提到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关系。

1984年,是中国商业力量的初兴之年,也是互联网的萌芽之年。彼时,个人电脑迎来了高光时刻,在之后的数年间,都是互联网的唯一终端载体。

直到智能手机兴起,它可以满足电脑的绝大部分功能。而智能汽车的出现也是如此,出行不再是汽车的唯一属性,它搭载了与智能手机类似的操作系统,成为新的智能终端。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行业赛道正逐渐交汇,如相交线一般不断向外辐射。

这个演变过程可以用前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智能汽车越来越像装着四个轮子的大型智能手机了。如此看来,手机巨头做汽车,一瞬间就变得合理起来。那么它们都是怎么做汽车的呢?

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模式:“OPPO模式”“华为模式”“小米模式”。

选择“OPPO模式”的手机厂商最多,自己并不造车,而是与车企进行战略合作,联合开发车机系统。例如OPPO与上汽、荣耀与比亚迪等等。

而“华为模式”则是华为独有的模式,除了底盘、轮胎、外壳、座椅,所有的智能化技术华为全要。

例如在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过程中,华为提供芯片、操作系统、感知硬件、决策融合算法等能力,甚至是设计、研发、营销,也都由华为主导,赛力斯仿佛只剩制造的属性。

第三种模式就是“小米模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手机厂商亲自下场造车,从一家手机厂商开始具备一家车企的属性。

通过三种造车模式不难发现,手机厂商们正凭借着做智能手机积累的先天软件技术优势,将触手伸向汽车行业,而这也恰恰是当下的智能汽车所需要的。

类比OPPO、华为等手机厂商在汽车圈的成功经验,如此看来,小米汽车的成功似乎已成定局。

但凭着两个行业的相似度,真能断定小米汽车注定会成功吗?

轻易下此结论的人,事实上既不了解手机行业,也不了解汽车行业。

虽然“OPPO模式”“华为模式”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前两种模式下的手机厂商都缺乏了一个汽车的基础属性:制造。

他们并不具备造车的能力,而是凭借着智能手机带来的技术优势,在新能源车中扮演着软件供应商的角色,区别只是参与的程度不同。

但在第三种模式下,手机厂商除了在软件方面做出突破外,还需要具备一家车企的基本能力:硬件的制造能力。也就是说,小米的造车路在手机厂商中是一条全新的造车之路,“小米造车模式”也将是一次大胆的转型。

在这种模式下,小米更像是一家具备软件优势的新势力车企,那么新势力的硬件制造能力怎么样呢?

我们都知道传统燃油车有着三大壁垒: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即使发展到现在,自主品牌在这三大壁垒面前,依然同国外车企存在差距,但这个差距却在电动汽车上被打破了。

首先电动汽车不需要发动机和变速箱,更能节省空间。而在底盘技术上,因为需要布置电池,电动汽车底盘相对更加平整。一句话概括就是: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燃油车企引以为傲的传统三大件,已经没那么重要。

但毕竟汽车与手机不同,一辆汽车需要数万个零部件,它对供应链体系和制造体系的要求极高,而一个没有巨大规模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的车企,它的产品是很容易出现致命的瑕疵的,这对汽车安全来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设计与制造经验、成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都是新势力们无法和传统车企比拟的,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也是新势力车企们所缺失的。

 小米造车,别太心急 


手机与汽车的第二个区别,便是产品节奏不同。

智能手机厂商通常几个月就会推出一款新手机,即使是苹果,其手机换代的速度也是一年一次,而一款车型诞生前,可能需要几年的研发时间。

一位从手机行业转型至车企的管理层人士透露:“车企和手机企业的节奏差异比较大,车企太慢了,走得慢走得稳。过去我们做手机,旗舰机的开发周期也就1年,改型机半年,极端情况下改型机的开发周期只有3个月。而汽车的开发周期往往是3年,有些车型的开发周期要到5年。车机几乎不太升级,要反复的验证跟测试。”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而汽车则不同。也就是说虽然小米造车具有软件优势,同时硬件的制造能力也没有限制,但是依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细节打磨,呈现出更好的产品,才能对得起小米先天的粉丝效应。

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上,小米MIUI系统全球活跃用户达5.64亿,即使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有着1.41亿的活跃用户,如此庞大的“米粉”群体是其他新势力无法比拟的,但如果第一款小米汽车没有满足“米粉”们的期待呢?那对整个小米汽车品牌形象的损伤都是无法挽回的。

例如小鹏汽车,在2015年成立,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历时2年,小鹏汽车的第一款车型DAVID 1.0实现了量产,但这款汽车却因为产品力不足被何小鹏叫停,并没有和用户见面,直到2018年才正式上线了小鹏真正的“第一款”电动汽车,小鹏G3 2019款。

事实上,DAVID 1.0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在安全方面也符合当时的国家标准,但何小鹏还是毫不犹豫砍掉了这一项目,因为他觉得小鹏的首款车型应该可以更好。

可见,第一款车对于备受关注的新势力品牌形象存在巨大的影响。小鹏汽车如此,小米也无法摆脱这一行业逻辑。这件事可以概括为:庞大的粉丝群体是小米的先天优势,也可能是小米致命的弱点。

另外,判断一家车企是否有前途,还可以从几个方面:资金量、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渠道搭建能力等等。归根结底,还是资金量的问题,这也是小米造车的另一个弱点,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能出现问题。

众所周知,小米有三大主营业务: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三大业务构建了庞大的小米商业集团,也是小米造车的源动力。

根据小米集团2022Q3财报,小米三大主营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全面下滑的情况,其中受消费电子不景气影响,智能手机收入下降最为严重。当然,毕竟覆巢之下无完卵,多数手机厂商也都不太好过。

而被雷军视为最后一次创业的小米汽车,俨然已经成了小米在消费电子不景气大环境下的最后反击。如此看来,效仿手机行业的逻辑,不断推出新车型,迅速量产、创收,看似是当下小米汽车的最优解。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汽车行业和手机行业毕竟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况且以小米的资金储备,并不害怕交付慢、量产慢的问题,相比于快速交付,而是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在软硬件上同时发力,将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放在第一位置。

如此看来,被寄予厚望的小米汽车要想成功,或许可以再慢一点。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往期推荐 

七组数据,透视2023汽车行业小趋势|在这里读懂行业

上汽奥迪:2023年能否迎来新生?

回乡见闻丨东北不曾拒绝新能源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