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8年4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一场史无前例的白领破产潮,正在来袭,或许无人幸免!

2018-03-09 水木然smr8700 法莱利法律资讯

最近,我们在上海做一个项目,准备招一个部门经理,于是发了招聘启示,应聘的人符合条件的很少,这不算什么,最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基本上个个都是要求年薪百万以上。


放眼四望,诺大的上海,除去垄断国企/大牌的外企,再去掉正在被整顿的金融行业,给一个小小部门经理开出年薪百万待遇的公司,能有几个?


我仔细查看了手里拿着这些人的简历,发现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很难找到特征化或定位非常精准的东西。


现在开始思考两个问题:

1:如果把名片上公司名字划掉,你还剩什么?


2:如果离开你所在的平台,你还能做什么?


有多少人已经个人破产边缘,却还不自知。他们要么靠所在的苟延残喘的机构活着,要么总以为自己换一个公司就可以度过危机。


却不知,一场专门针对白领的更大危机正在来袭!


不要看现在歌照样唱,马照样跑,舞照样跳。如果看不透这场大变局,等轮到淘汰你的时候,你连叫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01-

其实,比企业“倒闭潮”更惊心的是人的“淘汰潮”。


债务大爆发:30%家庭不堪一击!(点击可阅读)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经常听说“公司”倒闭,而没有听说过“人”的倒闭?

 

其核心原因:公司是传统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切经济反应只传导到“公司”这个基本单元。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需求被整齐划一,在某个阶段全世界都需要某种产品,而且产品也是标准化的。这时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实施“海量、单品”的发展战略,即:把很多人团结起来生产某一种产品即可,比如石油、武器、日用品、手机等等,这就是公司的形成逻辑。

 

这个时候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能,需要在目标和行为上最大化一致,这就要去除“人”的差异化,把“人”机器化,变成千人一面。由上层的少数人发布命令,让下层的大多数人去执行,这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结构,并影响到社会其它团队和组织的结构,甚至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金字塔。

 

于是公司(或其它组织)成了传统社会和商业的基本组成单位。公司的效能决定它存在的价值,效能低下的公司被淘汰,而人只是公司的一份子,如果所在的公司不行了,不过是换另外一家公司。所以,人是永远都有饭吃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惊讶地发现,公司不再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大量个体被解放,个人成了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大工业时代,个人的爱好和需求无法被精准对接,只能被归类和整齐划一,但是互联网却可以精确、高效地将个体需求激发并对接个体的特长,以各尽其才、各取所需为驱动力,努力实现“多个服务个体”对接“多种个性化需求”,让每位个体都能自我实现,把“面对面”变成了“点对点”,这就是互联网变革的基本原理。

大量的设计师、咨询师、会计、美甲师、保姆、司机等等,都开始脱离企业去发展,过去受限于市场规模不能成立的特色小生意,现在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客户;过去受限于信息障碍不能满足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利用互联网找到生产者。


毫无疑问,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定制化水平越来越高,这种趋势演绎也会越来越快。


个体崛起,组织下沉,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大变革,它不仅会让很多公司消失,而且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的组织架构。


-02-

于是,社会从金字塔形状变成了网状,与之相伴随的是“人”的升级:

过去: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我只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现在: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发挥多大作用。

未来:我究竟是谁?我能为世界创造什么?


所以,“人”的主动性、独立性越来越强,可施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光阴里经历“人”的三个时代特征,并开始深度思考,上至对天地万物的迷茫,下至自我存在的反思。

人的创造性,只有这个阶段才能充分发挥。

 

最可怕的是,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人还是那个人。至少还有80%的人总是在等待指令,太缺少主动性,这其实和坐以待毙没什么区别!


既然个体被明晰化了,未来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权力、利益,这才是真正的“三权分立”。


你要用你的长处去创造“权力”,然后你所得到的每一分“利益”,都对应你承担的每一份“责任”。


今后不会有人再告诉你,你该怎么做,你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项任务。


世界要淘汰的,就是那批无力承担“责任”,而无度索要“权力”和 “利益”的人,或者因为找不到自我,而无法定位的人。

-03-

中国经济升级分为三个阶段:

1:制造业升级——旧式工厂关门——部分工人回农村(推动农业升级)


2:服务业升级——吸纳了部分工人(比如快递员/送餐员/滴滴司机等等)


3:经济机构升级——传统企业倒闭——白领失业潮开始


那么,这些因企业转型而丢弃的白领该怎么办?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即不可能回农村,也不愿意从事服务业。


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当工厂里的蓝领已经大规模的被机器取代的时候,再想想那些写字楼里那些整天重复做PPT的白领们,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还能安稳多久?


不要羡慕那些在北上深广的白领们,他们财富积累要么依靠行业红利,要么是前些年攒钱买的房子,大部分发的都是“时代财”,很少有人靠个人能力。虽然很多坐拥千万身价(房产),却都是工薪阶层,收入仅仅只能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开销。


他们应对变化的抵抗力非常薄弱,一旦外界环境有变,而自己由看不透大局,被淘汰无疑。


出路在哪里?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救自己!


-04-

如今,绝大部分白领整日忙忙碌碌,却分文不值。

 

为什么不值钱呢?

 

这就好比淘宝兴起之后,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被拉低了,为什么呢?因为产品的同质化太严重了。大部分产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凭什么你能卖的贵?

 

同理,绝大部分人之所以命比纸薄,是因为人与人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绝大多数中国人一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从进入学校到离开学校的这20几年里,没有一个老师能启发他们如何认识自己: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

 

也很少有家长去有意识的启发孩子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这些长者们完全忽视了我们的内在动能和潜能,导致我们长大之后成为千篇一律的皮囊。


这就是这传统教育和当今时代的错位:我们含辛茹苦地读了20几年的书,本以为自己满腹经纶,时刻准备大干一场,到了社会上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资质平平、平庸无奇的泛泛之辈。

 

其实哪有什么阶层固化,只是人与人之间严重趋同、严重同质化而已。我们的天赋、个性早就被磨平了,产品同质化最多导致产能过剩,而人的同质化导致整个社会都乱了章法:没有兴趣、没有特长、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拥而上、趋之若鹜。

 

以前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它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不需要你有要多想法,只需要你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这个时候人只不过是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

 

现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的个性和特长究竟有多出众,太需要你有自己想法了,甚至你要能超越框架的束缚,善于各种创新。


-05-

我们必须明白,社会上容易赚钱的行业,都不存在了,房地产?金融?互联网?虚拟货币?随着社会的完善,大张大合的动作很少了,未来更多的是各种细节的完善,需要的耐心/匠心/热心,一夜暴富或者一本万利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司其职,您的才华和创造力再也不被琐碎的生活摧残。不管你是想劈柴喂马、面朝大海,还是想周游列国、世外桃源,不管你是想以悠悠岁月立一技之长,还是想宠辱不惊看尽人间花开花落,都可以凭借兴趣和才华过上你所向往的生活。

 

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传统组织会在转型过程中遭受撕裂一般的剧痛,一部分人会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而忿忿不平,他们会因为被沦落为泛泛之辈而倍感失落,这个时代很美好也会残酷:你若不能创造价值,就没有存在价值。

未来,越稀缺、越有特长的人或企业越有价值,无可取代即等同于无限价值。


中国经济的上一波红利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按人头算的。下一波红利是“人心红利”,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出来。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会变得实用。很多小众兴趣、小众价值观、小众梦想都能被成全,这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社会大繁荣的基础。


这一次社会进步,就是人们找回自己、并各归其位的过程。这是中国经济的出路,也是企业的出路,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出路。

 

以此为基础,一切逻辑都将被推倒重建,一切规则都会被改写。

 

放眼四望,全世界都在期待一场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再划分。

 

不管你信不信,这个世界只会变的越来越公平。固步自封、落后守旧者一定会被淘汰,创造者与创新者一定能获得更大的自由.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味这段话: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债务大爆发,30%中国家庭“不堪一击”!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家庭的债务率翻了一倍多。


已经有超过1/3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


前不久,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研发组主管欧某,以最决绝的方式,从中兴通迅大楼一跃而下,与世长辞。虽然事件的发生很极端,也很个案,但从这事件背后,能看出很多残酷的现实。


家有老有少,还有一身债务,此时面临被裁员,未来出路何在?想到这些现实问题,产生焦虑也是可想而知。


为何焦虑,因为债务!



真正的中年危机是穷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元旦在即,春节在望,大家都在期盼着合家团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来自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研发组主管欧某,在 12 月 10 日这一天,面对公司的强制性劝退,他用最决绝的方式,从中兴通迅大楼26楼一跃而下,与世长辞。

 

剖析悲剧,大家讨论的焦点是欧某深陷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两套房贷,而妻子又没有稳定工作,全家的负担都扛在自己一人身上,有些难堪重负。

 

结果屋漏又偏逢连夜雨,单位辞退成了压垮欧某的最后一根稻草,看着自己年近半百却两手空空,情急之下就有些想不开了。

 

斯人已去,伪砖家不好评判什么,只是从这个悲剧中看到了中国中产阶级的脆弱,即便有两套房,也仍旧“难堪一击”。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性的悲剧。

 

谈到人到中年油腻腻的种种心酸,所谓中年危机,最大的原因还是穷——钱不够。大部分的事看起来很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能用钱来解决的。

 

工作上班如此,孩子择校也是如此,父母看病请医生更是如此,腰包硬,腰杆子才能硬。一个钱包干瘪的中年,估计过得也会很憋屈。

 

不难想象,跳楼之前,欧某一定在为钱发愁,心心念念的是这份工作如果丢了,这个家怎么办,下个月的房贷怎么办,思来想去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人很容易就走向极端。

 

一般来说,有房的人多少和中产靠点边了,但很多人听到这个标准还是个个哭穷。

 

因为家里是有几百万的资产,但同时也有数百万的债务啊。



除去债务还剩多少财富



无论是中产还是小康,中国家庭里,房子都是家庭资产配置的重中之重。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的研究,在中国家庭的资产中房地产占比已经达到了68%,而北京和上海更是高达85%。


2016到2017年,是中国人“财富大增值”的一年,在这一年期里,只要买了房,财富就直线上升。一年时间里,全国地产总价上涨了50%以上。也就意味着中国人的不动产财富总值增长了一半。如今北上广深杭多的是资产数百万的中产,而数百万的资产基本就是那套房子。

 

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房子毕竟不是全款买的,基本都有房贷。财富盛宴的背后,是老百姓加足了杠杆。财富升值的背后,是锁定了未来25年以上的现金流。

 

中国城市家庭的负债比例在不断增加,住房按揭贷款成了家庭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简直可以说家庭的债基本都是房贷。当财富盛宴到了最高潮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财富是增值了,但钱没有了。

 

之前网络上还流传一张各个阶段的财务自由标准。第一阶段,菜场自由,想买什么菜就买什么菜;第二阶段,饭店自由,想去哪儿吃就去哪儿吃;后面几个阶段分别是:旅游自由,汽车自由,学校自由,房子自由,国籍自由......

 

在工资不涨,其他都涨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原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菜场自由,后来去了一趟菜市场,看了一眼进口水果和海鲜,还是被自己穷到,原来连自由的门槛都没摸到。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所谓的中产啊,只有有钱的,有点钱的,和没钱的。所谓的中产阶级,听上去非常体面,但是事实上,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苦逼。

 

在中国,已经有超过1/3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财务状况非常脆弱,不堪生活一击。客观地说,大部分人其实是“被中产”的,而高负债才是大家的生活常态。



30%中国家庭“不堪一击”



钱少了,债多了,劳动收入增加却不明显,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极高的债务风险。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自己住的房子,如果不抵押融资、不卖掉,那就是涨到天上去其实没啥卵用。

 


但眼下就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现金流,资产固然增值了,但贷款还是要还的,生活还是要开支的。

 

在过去的好年景里,预期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大家都信心十足,纷纷借钱买房和提前消费,所以,房价和消费都节节攀升。“新中产”、“消费升级”呼之而出,仿佛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表面上看,家庭资产包越来越大了,有钱了。可实际上,这种富裕其实很脆弱,杠杆挺高,现金流挺紧张。普通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除了房子,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一旦有意外,比如再遇到加息或者家庭成员生病、失业,现金流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基本就得歇菜了。

 

最糟糕的情况,家庭可能就不得不变卖房产,到头来一场空。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2022年前,中国整体债务规模将达到355万亿,届时76%的中国城市人口将被视为中产阶层。

 

在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会是还不起钱的债务违约者呢?另外,就算还的起钱,但背负债务的人们会真正感到幸福吗?被冠以“中产”的标签,说的并不是有多荣耀,而是说有多苦逼。

 

有很多年轻人,在毕业之后,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

 

但是等他们真的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要养房子,还要养车必须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

 

目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子和孩子已经把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都拍死在沙滩上了。而作为一个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业,最怕的就是被淘汰,最怕的就是减薪,美好生活的重担都扛在两个人的肩上,上有老下有小,只能乖乖打工还债。

 

被高负债绑架的家庭不堪一击,容不得一丝变故。以为有套房,其实是房子的奴隶。以为自己有大量的财富,其实根本花不了。


中国人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


焦虑的年龄在下沉。认识的不少年轻人都染上了一种“中年人气息”。

 

在二十五左右,本该充满干劲的年纪,却笼罩着原本中年人才有的危机感,眼神涣散、唉声叹气,甚至混吃等死。



90后的焦虑



25岁的中年危机,是因为对现实和未来的无力感。

 

有个读者,现在在三线城市银行上班。她跟我说现在的工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切都很安稳,但一眼就能望到自己20年后的样子,想想就有些可怕。

 

但是,她也不敢轻易放弃现在这份体面的工作,毕竟要养活自己,而且在她们这样的地级市辞了这个工作,再想找个不错的Offer太难了。

 

的确,小城市机会很少。但这并不只是地级市和小县城年轻人们的危机,如果把这个危机放到一线城市,那只会更加残酷。

 

1个月房租顶半个月工资,1套得体的职场西装相当于半个月工资,说得夸张一点,工资无非就是房租加西装。那吃什么,吃土呗,想想就让人心酸。

 

而年轻人群之所以还愿意呆在这么残酷的一线城市吃土奋斗,是因为这里有全中国最多的机会。但即便如此,在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的中国社会,一线城市的机会仍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北大清华的高材生都愿意屈尊了,一想到世事险恶,25岁的你也只好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凑合干。都说年轻真好,但或许你真没觉得有多好,又穷又傻,还特别怂。唯一的口号就是青春万岁,爱咋咋地。可是,青春特么的没有万岁,一溜烟就跑完了。

 

所谓人生的危机,是从你第一天上班起,就能看到你最后一天上班的样子。但更无奈的是,你无法改变现状,任凭被命运的洪流不断冲刷,磨平了棱角,也磨平了朝气。

 

在这种环境下,25岁的年轻人到底是不是中年危机?在这种世界里,25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不焦虑?

 

谁也不想焦虑,只是看不到希望。



所有人的危机



“中年危机”,这既是一个年龄话题,其实更是一个时代话题,是国家经济面临的危机。

 

中国经济的增速正在趋缓。从20年前的两位数,降到如今的不到7%,之后的增速还会持续走低。

 

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看,中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红利、技术红利和全球化红利。

 

人口方面,老龄化日渐严重。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3亿,占总人口的16.7%。以往以人口众多而低成本红利著称的中国,将面临来自印度的巨大挑战,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将更加不可持续。

 

技术红利的减弱,最先出现在IT、通讯、互联网行业,并将逐渐向其他行业扩散。1名中兴通讯的高阶主管表示,中兴的中国手机事业部将有超过20%员工遭到解雇。今年年初,华为也采取了45岁必须退休,大规模派往海外等变相裁员措施。

 

全球化方面,伴随着特朗普的上台,英国脱欧,德国、法国等国家保守主义政党崛起,全球化第一次遭遇重大的危机与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未来将越来越受到反全球化的冲击。如今,欧盟、日本、美国相继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WTO的紧张态势已经众所周知。

 

这些因素都预示着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内忧外患,整体大环境不容乐观。而时代席卷而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危机的中年背后,90后又怎能逃脱?



提前中年危机的中国人


近年来,GDP增速出现明显下滑,2016年前三季度增长仅6.7%。

 

在GDP放缓的背景下,你压根不可能指望社会薪资收入有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房价的在这些年仍旧保持畸形增长。

 

目前,在目前中国的一二线城市里,月入万元是很平常的事情,这比起二十年前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现在的人却感觉比以前过得更苦,生活更穷。

 

因为月入一两万,同时各项开支也在明显增大,尤其是与房产相关的开支,导致能存下的钱越来越少。这种收入赶不上生活成本的感觉,正在向中国广大的年轻族群蔓延,由此形成了“25岁中年危机,35岁财务崩盘”的困局。

 

根据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的数据:今天中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6.91万元,与2015年相比,家庭财富增长幅度为17.25%,然而,看似不低的财富增长完全赶不上房产的增值速度。

 

和2001年相比,我们的平均收入增加了不到4倍,而一线城市的房价增加了至少十二倍。也就是说,收入每增加一块钱,房价就会增加不止三块钱。这个收入与房价差距比,便是造成今天年轻人越来越失去斗志、陷入“中年危机”的重要原因。

 

资产恶性通胀,消费低迷通缩,这两者增长的速度差距,全部由职场中的底层人士来买单。


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别说什么中年危机感,甚至连患上抑郁症也应该是普遍现象。年轻人的生活和心灵在沉重的压力之下扭曲变形,导致没有奋斗的动力,缺乏朝气。

 

有不少人的想法已经变成:反正没有出头之日,奋不奋斗都一样,那又何必奋斗呢?还不如整天好吃好喝,不思进取,去追求所谓的小确幸。

 

但是生活还在继续,也必须继续。很喜欢罗曼·罗兰在其《米开朗基罗》一书中说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温馨提示:对法律交流感兴趣,可加入全国交流群,群主微信号:bestfch001,添加时请备注真实信息:单位+姓名+职业,耐心等待群主邀请入群。

重要建议:如需要法律问题,请关注二维码进行咨询。




推荐阅读:


1、柴静:没有法律保障,谁都可能被冤到死亡边缘!


2、酒后死亡家属怒告同饮者:要求巨额赔偿金,法院:同饮者无责!


3、全国律协:律师不得减少收费或不收费!


4、香港中大校长:如何不负此生!(掌声多得能掀翻屋顶)


5、最高院裁定:小区地面停车位,到底归开发商还是业主?


6、中国企业家们:都在通往监狱的路上?


7、揭秘新中国第一大案:夫妻连杀48人,得573元!


8、盛世下的农村:家乡被色情、赌博、非法集资包围!


9、史上最完美:离婚协议范本及注意事项!


10、夫妻之间签忠诚协议: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