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流派(3)行为主义学派
▲- 点击聆听-▲
▲- 点击聆听-▲
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第一阶段:代表人物是华生
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是华生(J. B. Watson)在1913年创立的。华生说过一句特别著名的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环境,就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他认为是后天因素造就了人的行为模式,并为此做了一个叫做“恐惧实验”的行为实验。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总结出一套行为模式,再对这个行为做出后续的预判和矫正,行为主义心理学潜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如何让你家狗乖乖听话,大到破获价值亿万的惊天大案,行为主义都默不作声地扮演着重大作用。
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作用
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
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
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华生找来了他的实验对象,一个名叫小艾尔伯特的孩子。刚开始,华生向他展示兔子、小白鼠、小狗等动物,小艾尔伯特非常喜欢,不停触摸它们,脸上充满了笑容。
然后,当小艾尔伯特触摸动物时,华生就突然敲击铁棒,制造巨大的声响,让他感到恐惧。
经过一周的刺激,小艾尔伯特对动物产生了恐惧。他害怕兔子、狗等带毛的动物,甚至看到毛巾都会躲避。到了后来,只要一看到动物,小艾尔伯特就会低声抽泣,然后放声大哭。
最终,华生得出结论:情绪,包括恐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由此,他进一步推断出,人的行为是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出来的。(现在是不允许这样的实验的)
这个结论在当时极大程度地颠覆了弗洛伊德所领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并且因其以实验为基础而受到了当时美国社会极大程度上的接受和认可。
不过,我们现在生活中已经几乎看不见这样的理论了。因为这个实验在后来被证明是失败的。在华生亲自设置的程序化王国里的孩子们,长大却这样描述他们的父亲:
“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
他们从小就带着心理创伤长大,成年后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甚至大儿子年仅30岁就自杀身亡了。
而那些听从了华生的教导,使用延迟满足,哭声免疫的家长们,在若干年后面对的是匮乏安全感、有睡眠障碍,甚至是自闭症、精神分裂的孩子。
在这之后,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索行为主义心理学,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了新行为主义。
第二阶段:新行为主义代表斯金纳
他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认为,一个个体在实施某种行为之后,受到的奖励或者惩罚会影响他下一次实施类似行为的概率。
这种对行为结果的奖励或者惩罚被称为对一个行为的强化。
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概念
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反过来说,条件反应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刺激的刺激上。
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由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泛化的表现。
临床症状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例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症状)。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3、分化: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
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刺激物之间的性质差异。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
4、消退: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消退概念对两个潜在的意义。其一是,如果一个行为得以维持,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条件的话,该行为应该已经自行消退了。其二是,可以改变环境变量,使之不再包含强化行为的条件,促使行为消退。
消退并非全面、永久性的遗忘,实验表明,如果对已消退的条件反射重新训练的话,所需训练次数要比原来建立该条件反射的次数要少,这一“节省”现象说明原来的条件作用训练残留了某种永久性的后效。它同时也使人想到消退很可能不是一种消极过程,而是一种对已形成的条件反应的积极的抑制过程。
换言之,对一个已发生消退的条件反应来说,原来的条件刺激(它本来是强化物即将出现的信号)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信号,原来的强化物不会出现,这就导致了对原来反应的抑制。
5、抗条件作用: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例如在白鼠出现后不伴以强噪声,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
例如,让小阿尔伯特吃他喜欢的食物(一种放松的积极的反应)。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与单纯消退训练比较)。这样一种操作程序称为“抗条件作用”。
抗条件作用就是沃尔普所说的“交互抑制”,它是几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如厌恶疗法、系统脱敏训练的理论基础。
操作性条件作用
虽然许多与情绪反应相联系的行为和习惯可能是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更大范围的行为类型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获得的。
操作性条件作用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它的关键之处是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
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的,有适应价值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非适应价值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都会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应有影响,如果事件具有积极价值的话,有机体会更倾向于做出同样的行为,如果具有消极价值的话,则会抑制该行为。
这自然是一种学习,通过这种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
既然人们的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效来塑造的,那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治疗原理就在于此。
操作性条件作用主要概念
1、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核心概念。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
正强化:例如,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进行自我揭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
负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消除消极强化物,这也会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例如,当一只不断受到电击(消极强化物)的老鼠偶然碰到一个杠杆时,电击停止,老鼠以后在遇到类似情景时会增加压杠杆的反应。
这两种强化的原理不难理解,困难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强化物的性质,如何判断强化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有时候,强化物是积极还是消极很容易分辨,例如那些与有机体的生存直接相关的事物如食物、电击,但我们很难说被人爱总是一种积极强化物,被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爱可能是一件令人相当痛苦的事。所以在治疗中,针对一个对象选定一件合适的强化物是一项需要非常小心、仔细,有时要有点想象力的工作。
2、惩罚:惩罚是和强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和强化一样,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惩罚物。这以后个体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
例如,当一个攻击同伴的孩子打人之后,爸爸打他的屁股,这个孩子的打人行为会减少。负性惩罚则是当个体做出特定行为后,他所想望的东西就不出现,这也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工厂规定,迟到三次扣除一个月的奖金,就是利用了负性惩罚原理。
3、消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与经典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很接近。它指的是,在特定情景下,如果某人做出以前被强化过的反应,而现在这个反应没有得到通常的强化,那么,此人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就较少可能再做同样的事。
换言之,如果通过积极强化使一种反应的出现率增加了,那么完全停止强化将导致这种反应的频率下降。
要使反应完全消退,需要进行多次消退训练。如果反应在消退期间不时受到偶然强化,则不仅不会出现消退,反而会使该反应更加牢固。因为这种情况已是一种特殊的强化程序了。
4、强化程序:由于消退现象的存在,要使一个行为保持下去,就必须不断进行强化。但如果每次反应后均须予以强化,不仅实际上难以做到,而且这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强化办法。强化程序揭示了不同的强化安排的后效,它为强化方式提供了依据。
斯金纳研究了四种强化程序的效果,即:固定比率程序、变动比率程序、固定时距程序和变动时距程序。
①固定比率程序:预先确定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当足额次数的行为出现后即给予一次强化,这就是固定比率强化程序。例如每当鸽子啄十次后给一个食物球。计件工资制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
②变动比率程序:依照一个概率(譬如0.1)给予强化,但强化的次数间隔呈随机安排。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平均每10次反应受到一次强化,但强化并不是在10次反应后一定出现。这种强化的典型例子是赌博。
赌徒们即使一直在输钱,却被“下一次没准会赢”的念头驱使着不愿离开赌桌。研究表明,变动比率强化的行为比每次均强化的行为和固定比率强化的行为更难消退。
③固定时距强化:不管被试做出多少次反应,均在一个固定时间后给予一次强化。例如不管动物作了多少次按压杠杆的反应,均在一分钟后出现一次食物。按月发工资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
这种强化的一个后果是被试在一次强化后反应频率急剧下降,直到下一次强化快出现时反应又迅速上升。
④变时距强化:与变动比率强化类似,是按照一个有平均时距,但每次时距随机变化的程序进行强化。
一般说来,按反应比率强化的行为出现频率高于按时距强化的行为;而变动比率变时距的强化效果又优于定时距定比率的强化效果。
但如果是训练一个新的反应的形成,则连续的强化效率最高。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在条件反应形成期采用连续强化,在维持期采用断续强化,尤其是变比率变时距强化。
在利用操作原理制定行为矫正方案时,常会结合使用不同的控制手段和强化程序。例如,在消除一个不适应行为(采用消退或惩罚)的同时强化一个新的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化)。
在塑造一个新行为时采用连续强化,随后改用断续强化以维持这一行为。多种手段和多种方式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矫正方案。
第三阶段:学习论倡导者班杜拉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
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
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
班杜拉认为,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行为的特征。简单、流行的行为容易被模仿,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容易被模仿,行为结果被奖励的容易被模仿。
②榜样的特征。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敬、能力较强的人和与观察者有相似之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的人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注意,成为其模仿的对象。
③观察者的特征。观察者本身的信息加工能力、情绪唤醒水平、知觉定势、人格特点会影响其注意的过程,如低自尊、依赖性强的人更容易去模仿别人。
2、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交互决定论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
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1),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2),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3),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4),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此外,我们应该看到,观察学习对于人的个性形成、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道德品质和社会性行为的塑造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就是教育人的一所人学校,而观察学习就是人们在这个大学校里进行有意或无意学习的主要方式。
一个社会要学会利用这所学校影响和塑造每个社会成员。我们要力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创造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火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最近这几年,国际上对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催生出了许多理论。但这些理论研究无一例外的都逃不开各种各样的实验。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心理学到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一路上的发展也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进行一个实验的时候,究竟是伦理性更加重要,还是探索真理与事物规律更加重要?
这是一个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绕不开的问题。就像我们现在认为华生的恐惧实验是极大程度违背伦理的,却又不得承认他对于心理学开创性的影响一样,也许在时代的局限性下,用一种时代所允许的方法追寻自己所信奉的理念,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好文推荐·点击观看
1、心理学流派(1)精神分析学派2、心理学流派(2)人本主义学派3、千万不要对小孩讲这5句话?
4、抑郁症:简单快速自测【附预防调理方法】
5、北大精神科医生:你们用焦虑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
▍图文音乐转自网络 ▍若侵权·请公众号留言删除 ▍来源:德喜阳光 ID号: dx9313 ▍编辑:德喜/一位有温度的阳光青年!
点个赞或在看 留下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