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种族主义钻了疫情的空子

和丹 观中国 2020-08-25

导读

非洲学者和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需要重视,但并不可怕。相较之下,疫情期间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绪的快速蔓延更值得警惕。种族主义行为不仅对防控疫情毫无帮助,反而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更严重的撕裂,其影响远超病毒本身。只有战胜恐惧,重燃希望,携手合作,才能早日战胜病魔。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for English version




作者:和丹

(Hodan Osman Abdi)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李漪莲(Erika Lee)曾说过:

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在传染病流行时期,连偏见与歧视都跟医学沾上了边。人们会臆想出一些理由,把疫病的根源归咎于某一种族或来自某一地区的人,比如说他们饮食习惯不好,或本身‘不干净’。


这些焦虑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大多来源于恐惧。


破除恐惧心理


不要整天盯着新闻看,因为这是恐慌和焦虑的最大来源之一。互联网上假新闻泛滥,我们社会的每一份子都必须行动起来,阻止假新闻的传播以降低其负面影响。基本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人们需要掌握的必备素质之一。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传统新闻媒体正在重新赢得收视率,成为可靠报道的首选来源。


在当今时代,医学的进步使人类寿命达到100岁成为可能,纳米技术被用于人体内供药和疾病治疗,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在世界各地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害怕新冠病毒。


但我们的确应该认真对待疫情,执行世界各地专家建议的所有预防措施,勤洗手,不扎堆,出现轻微症状时更要与他人保持距离。


抵制仇外情绪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战胜这场病毒大流行,我们需要记住,另一场“大流行”也在快速蔓延,而且可能同样危险,甚至更危险——那就是仇外心理。


在疫病和天灾面前,没有种族之分。种族主义行为对治愈疾病毫无作用,也无法减少其影响;相反,它可能使问题恶化,因为它使我们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变得孤立无援。种族主义和污名化可能导致人们难以寻求他们所需的医疗帮助。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仇外情绪在全球传播的速度不亚于新冠病毒,甚至可能更快。如果不加以控制,其后果可能会对未来几代人产生持久的影响。现在是提高社会意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面对当今世界多种大规模传染病,例如新冠肺炎,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战胜病魔,而不应该屈服于恐惧,更不应该把种族问题拿来说事,任由恐慌使我们走向分裂。我们应该认清恐惧的本质,不要让它控制我们的生活。


我们必须以抗击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那样的力度,来与仇外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负面行为作坚决斗争。


不要放弃希望


科学家警告我们,新冠肺炎可能只是打乱我们舒适的日常生活,重塑我们生活方式的众多传染病之一。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抵御这种大规模传染病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那么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威胁将远超生物层面。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

人可以被希望所激励,也可以被恐惧所驱使,但只有近在眼前、轮廓清晰的希望或恐惧才能产生这种效果。


新冠肺炎并非不可战胜,来自中国的消息令人们着实看到了希望。在中国多地,新增病例数实现“清零”,大多数感染者已经恢复了健康。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尽管今天在世界的某些地方,生活看起来就像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但我们有证据表明,情况必将会变得更好。因此,我们应当重燃希望,远离恐慌。



责编 | 刘毅

编辑 | 张钊



▼往期精彩回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启迪全球卫生治理提升


五条途径,提升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地位


意大利学者:中国抗疫实践给世界上了三堂课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www.chinawatch.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