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中美必有一“战”?内部调整将化解外部风险
导读
美国即将迎来拜登时代,但对华鹰派的影响力仍在。中美是否无可避免地走向“新冷战”?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将长期作为一个不具侵略性的大国,致力于改善而非摧毁现有的全球秩序;美国有望重拾负责任的外交之路。两国内部都在进行的再平衡政策为加强双方协调合作创造了机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for English version
作者:赵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
白宫即将迎接它的新主人,但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冲击美国国会大厦的影响仍未消退,“特朗普主义”仍有很大市场。同样,以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美国铁杆鹰派人士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加紧在各方面打压中国,希望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政治遗产”——固守“新冷战”思维,坚持对华强硬。
图片来源:路透社
而在政府之外,分析人士和学术界正在讨论中美是否已经走进了“新冷战”的陷阱。有人认为是的,而未来拜登政府也只能试图缓和两国关系;但有人则认为不是,中国应该与拜登政府合作,避免出现这一结果。
特朗普时期的美国政府对中国发起了全面的攻击,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场“仗”特朗普没能打赢。现在,他的政府正试图把特朗普时期的对华策略强加给继任者拜登,因此未来几个月,中美双边关系将在一个不稳定的新起点展开。
那些鼓吹“新冷战”的人们似乎已经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准备重启他们曾经在美苏冷战中使用过的“制胜战略”。在他们眼中,一个由共产党统治、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下运作的“修正主义”高科技强国正在崛起。
这个“新冷战”理论有两件“马甲”,一件叫做“修昔底德陷阱”,另一件叫做“文明的冲突”。另外,由于目前的中美对抗始于一场贸易战,所以这场“新冷战”还有一个“前传”,名叫“脱钩”。
总之,在一些人眼中,由于中美在历史文化、价值规范、法律制度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两国之间似乎“必有一战”,问题只是以何种形式进行。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但中美分歧是否注定是对抗性的,甚至会引发一场“新冷战”?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个“陷阱”,使得无论谁掌舵中美,都不可避免地爆发意识形态冲突?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且中美双方都正在搭建新的桥梁,确保两国关系能够涉险过关。
中国已经确立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继改革开放前的“自力更生”战略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之后,又一次重大调整。
过去中国主要是在追赶外国,国际循环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中国为吸引外国投资、赚取外汇,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解决资金短缺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
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外汇储备国,必须实施新的战略来解决国内经济不平衡的问题。由于国际市场容量有限,国外供应链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加大,先进和新兴技术与创新能力发展不足,债务总额风险上升,以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迫切需要转变工作和政策重点。因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重点着眼于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和建立以创新为基础的绿色经济。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在维护地区和世界稳定方面有着强烈意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意识形态来看,中国都将长期作为一个不具侵略性的大国而存在,它的利益诉求在于改善现有的全球秩序,而不是为了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势力范围”而削弱、放弃或破坏现有秩序。
再看美国,如何实现中产阶级的复兴正成为拜登政府的中心议题。
拜登深知,自动化、数字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不能靠建墙、煽动种族主义,和搞“强买强卖”来化解。在华尔街光鲜的统计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不平等,而美国的税收、教育、医疗和司法体系早就应该进行真正的改革。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令美国更难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推进实质性变革。
但拜登政府估计不会白白浪费这次“转危为机”的机会,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涉及加强供应链韧性、加大投资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改善福利体系和税收结构等。如果拜登要先整顿美国众议院,那么新自由主义扩张和特朗普“美国优先”式的单边主义都不可取——他必须找到第三条道路,那就是建立在新型全球主义之上,强调限制权力和野心,但要重拾负责任的外交之路。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和美国的内部再平衡正在为促进双边协调合作创造新势头、新机会:中国扩大开放,可能将使更多美国产品得以进入这个大市场;全球碳减排和能源转型,可能为中美开展绿色科技合作创造新需求;美国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将从中国的投资和参与中受益。此外在很多其他方面,随着两国内部不断自我完善,将有望形成中美良性互动的局面。
在新时代,随着中美追求共同利益的努力萌芽、开花、结果,“新冷战陷阱”之说必将悄然消亡。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Good can come of crisis"
责编 | 布英娜
编辑 | 张钊
▼往期精彩回顾▼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