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中国 | “金砖之父”: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有赖于中美良性互动

Jim O'Neill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2-07-31





导读

过去的历史经验表明,中美两国的良性互动不仅有益于彼此,而且在推动世界发展、抵御全球危机方面共同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尽管中美之间存在很大分歧,但两国仍应设法找到共同利益,否则全球经济发展将持续受阻,复苏前景将完全不同。





作者:吉姆·奥尼尔
(Jim O'Neill)

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


过去20年来,中国与美国的的经济发展,包括其双边贸易关系,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实际上,早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就意识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变得日益重要。这也是促使我在四年后的2001年首次提出“金砖四国” (BRIC) 这一概念的几个因素之一。当货币贬值的恶性循环席卷亚洲大部分地区,中国顶住了压力,它抵御危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而这正是“金砖四国”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的一个显著表现。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改变了自己对于美元兑日元汇率似乎永无止境上涨的立场,他积极的应对举措对阻止亚洲危机加剧起到了关键作用——传闻称,他是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做出此决定的。


自2001年以来,全球约80%的名义GDP增长直接来自于美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性增长,以及中国的飞速崛起——事实上,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贡献甚至经常高于美国。但无论如何,如果将两国的经济增长合并来看,在世界经济当中绝对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图片来源:东方IC

尽管从统计数据上讲,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曾在某些时期发挥过更大的作用,但它们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出口实现的;而它们的出口之所以增长,也是中美经济强劲带动的结果。我曾多次强调,世界GDP增速在过去十年达到3.7%,在上一个十年更是高达3.9%,明显高于再往前20年的3.3%。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这一数据将会低得多。


而如果没有美国的贡献,世界经济也会比现在疲软。如果没有美国巨大的国内需求,没有美国积极促进中国资本流动,帮助中国融入国际货币体系,那么过去2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很可能仅有2%,不可能达到如今接近4%的水平。相应地,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也会比现在更加贫穷。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某种程度上,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直依赖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无论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还是通过当下新兴的资本流动等方式。事实上,如今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其他四个国家总和的两倍多。根据近期各国发布的2021年GDP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18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也远远高于其他金砖国家。考虑到印度的人口结构,及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中的恢复情况较为良好,印度将有潜力对全球GDP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除非中美能够在未来20年内稳住实力并保持密切合作,否则世界经济将会呈现出非常不同的面貌。


例如,欧盟国家,特别是德国,可能将被迫把增长来源转向扩大内需,它们可能转变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态度(当然,这也许不是件坏事);日本不得不进行大规模改革,否则将很难实现GDP正增长。印度可能成为重要的增长来源,可惜它增量虽大,却不太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广泛的带动效应。




《稳定与增长公约》为保证欧元的稳定,防止欧元区通货膨胀而制定。其规定欧元区各国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近年来由于经济衰退,欧元区经济规模最大的德国与法国不顾这一规定,为刺激经济复苏而放松预算控制,导致财政赤字多年超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因此,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两国还是应设法保持经济互利,具体来说以下有几个关键点。


中美两国各自的内需、消费和投资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强劲增长。就美国而言,其所需要的可能是相对于消费而言更强劲的商业投资,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增加国内储蓄就更理想了。而中国则恰恰相反,它需要增加个人消费,减少固定投资,最好能减少国内储蓄。这些目标的实现可能将有利于达成更多国际目标,特别是由此可能将形成一条更加可持续的长期国际贸易路径,即中国的进口相对于其出口更多,美国则反之。


如果中美无法做到以上几点,那么贸易“不平衡”“不公平”的老问题仍将持续阻碍国际经济发展,而且还将会波及其他具有挑战性的领域,如资本流动、敏感行业投资,以及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的地位,比如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中的权重(包括其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份额)。


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如果中美这两个大国能够认识到这些相当重要的基本原则,那么,许多容易导致分歧与争端的其他问题也将会变得易于解决。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原标题为 "Bold open-mindedness essential'"



责编 | 宋平 布英娜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冯小源、赵浩羽、尹康君亦有贡献




关注【观中国】公众号直达往期精选


索尔海姆:中美应再次握住合作的“手”,跨越分歧的“洋”

从50年前那次访问,寻找今日中美关系破局之道

欧洲学者:2500年前的修昔底德,指导不了今天的国际关系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