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专家:新年新目标,让“美丽中国”近在眼前

龙迪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4-05-21


导读

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3月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闭幕。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从气候、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明确目标。过去几年,中国在气候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挑战。绿色转型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在最新出台的这份政策意见指导下,“美丽中国”将从愿景变为现实。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龙迪
(Dimitri de Boer)

克莱恩斯  (ClientEarth) 欧洲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亚洲区主任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明确了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到2027年、2035年以及之后的环保目标,涵盖从控制污染、保护栖息地到减少气候排放的方方面面。面对迫在眉睫的全球环境危机,这份恰逢其时的文件提出了诸多高雄心目标。
常有人忘记,中国其实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切实的环境挑战。在过去的15年里,我一直在为推进中外环保合作尽一份力。但遗憾的是,我的大女儿和她的一些同龄人一样,因为曾在过去北京一度严重的空气污染中长大,患上了哮喘。 
2013年,中国首次公布了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举国上下为之震动。后在中国政府的铁腕治理下,全国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29微克/立方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每年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这也向世人证明,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加强环境治理和法治建设可以取得怎样惊人的成果。


图片来源:新华社

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中国领导层的首要任务之一。该目标将环境保护与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民族自豪感联系在一起。这也表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中国的环保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为中国需要同时解决空气、水和土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丧失、塑料和化学污染等问题。 
最新发布的这份重量级政策文件阐明了一系列关键目标,比如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销售大国,中国将贡献全球新能源汽车60%的销量。这是中国首次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份额提出国家级目标,这不仅将极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促进日新月异的电池行业发展。在此之前,政府还出台了另一份文件,促进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并网协同。 
过去几年,中国大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电瓶车和新能源公交车的普及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大多数网约车以及几乎所有快递车和小型货车都是电力驱动的。如此一来,街道更安静了,空气质量更好了,温室气体排放也减少了。作为北京的居民,当我去到其他亚洲国家时,能明显感受到当地在空气污染和噪音治理方面和中国的差距。


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外,文件还为废物管理设定了目标,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爆炸式的增长,农村地区和水体中的塑料垃圾数量激增,废弃物的问题愈演愈烈。文件规定,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文件规定到2027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35年,应低于25微克/立方米。尽管速度比前几年有所放缓,但仍显示了中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雄心。
文件还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 “面积保持在31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目标,该目标将超过中国陆地总面积的32%,也超过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所有成员国于2022年底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达成的总体目标,即到2030年,地球上超过30%的区域(包括陆地和海洋)应得到有效保护。接下来,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路线图以加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工作重点。
在气候行动方面,文件没有明确提出新的数字目标。但来自独立专家的最新分析表明,随着中国光电和风电产能的快速增长,中国可能将很快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另外,文件中提到了减少甲烷排放,迄今为止,甲烷造成了约30%的全球变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文件还进一步展望了2035年以后的未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一揽子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足以媲美欧盟的“绿色新政”和“减碳55%”一揽子计划,后者也明确了中长期目标,并辅以配套的落地政策。有了明确的目标,如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就能为各级政府部门、制造商、投资者等所有参与主体提供明确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据此制定相应的实施战略。 


中国高度重视绿色转型,即使面临重大的经济困难也不曾松懈。中国人民已经认识到,经济与环境不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绿色转型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可再生能源、电池、电动汽车等绿色行业已在经济增长中占据了重要份额。 


未来几年,我们期待更多详细的政策文件出台,期待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得到积极落实、实现和超越。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英文版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英文版标题为 "Clear targets bring 'Beautiful China' within reach"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袁蓓蕾亦有贡献




往期精选


南非科学家:中非农业合作将实现双赢

能源公正转型,中国有五个优先事项要做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困难与发达国家的责任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