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小吃产业不一般!
据央视新闻,3月23日,正在福建三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同乡亲们亲切交谈,实地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
“小吃产业”从田间地头到茶余饭后一直是被议论的话题。因为它是民心所向,民生攸关。
根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前4月,地方口味食品的消费规模增长超过1倍,因为疫情的原因,饮食行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既然旅行不便,通过互联网吃遍全国也是不错的选择。95后更爱地方特色食品,据统计,特色食品的网上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倍。经过了疫情的困扰,“报复性消费”让(线上)小吃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火了起来。
根据《2019中国小吃产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地方特色类小吃仍是主流形式,80、90后成为消费主体,小吃消费者的“社交”属性随之增强。而随着中式快餐的高速发展,资本进入小吃产业,导致连锁化进程加快。可以预见的未来,小吃产业连锁化是方向,门店升级是手段。此外,报告还显示,从整体小吃餐厅网点来看,广东、江苏、河南及山东的网点数分布较多,门店均超过10万家。从发展趋势来看,分析2019第二季度全国小吃网点增长率,小吃开始向西部扩展。
从小吃地图地理分布看,虽然呈现“东多西少”的总体态势,但自从数字经济崛起,“互联网+”和线上产业不断枝繁叶茂,网络让小吃不再受地域限制,反而增强了小吃产业的“社交”属性,实现了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尝鲜”。那么,对于新时代的小吃消费习惯,《报告》是如何设定的呢?根据《报告》显示,就餐环境更新迭代,不同年龄段人群有不同的消费意愿。对小吃食客就餐行为和就餐态度进行深入洞察后发现,在同类产品同类化严重的情况下,一成不变无法满足消费需求,通过创新升级产品来迎合消费者升级的需求才是当下最重要的策略。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我国餐饮业已从“流量红利”时代进入到“数字化红利”时代。餐企在数字化大环境下,通过商品数字化、流程数字化、顾客数字化,并形成有效的数据沉淀,依靠数字化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实现品牌价值的数字化。
这是一组由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人民星云数据中心提供的有关“夜经济”城市卫星夜光遥感数据图。在图中,城市“夜经济”全景一览无余,尤其是疫情前后的“夜市”对比一目了然。而“夜市”里必不可少的就是小吃。小吃成为构成当地“夜经济”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促进业态新旧动能转换,另一方面带动了就业,促进了民生,从侧面反映了一方经济治理的情况。
既然要把“夜经济”当作衡量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就需要有具体数据作为支撑,有具体的测绘机构为其服务,形成全产业链、跨行业合作赋能来实现。这组夜光遥感数据对比图有效地反映了我国活跃的经济区域内,在疫情发生期间4月到6月的夜间人类活动的信息,通过图像信息可以比较有效地了解本区域内,夜间经济活动变化情况。
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人民星云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人民数据·人民星云“空天地”一体化的大数据平台和“人民号”及其他卫星遥感监测优势,从数据、信息传输和综合分析,为地方产业布局形成赋能的良性闭环,为有效推动“民以食为天”可以贡献巨大的科技力量。
根据电商平台大数据统计,2019年小吃品类店铺数量排名前五的品牌是福建沙县特色小吃、正新鸡排、华莱士、 绝味鸭脖、肯德基;新增商户增长最快的品牌是华莱士、正新鸡排、肯德基、麦当劳、福建沙县特色小吃;订单量排名前五的品牌为福建沙县特色小吃、肯德基、麦当劳、张亮麻辣烫、正新鸡排。从品牌TOP榜单中可以看出,小吃品类的国外品牌主要以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为代表,国内的小吃品牌则更加多元。
“让小吃产业继续引领风骚”
小吃产业作为餐饮业最大的赛道,具有商户数量多、交易规模大、从业人员多、民生联系紧等特征,在促消费、稳就业和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专家表示,小吃产业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强韧性,产业恢复情况好于餐饮业整体。
来源:人民数据 作者:梅亚川
编辑:薛姣
责编:梅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