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约桃花:一年后,打开我的2020时光胶囊

纽约桃花 ANew新大淕 2022-07-20

,


编按:Delta毒株来势汹汹,COVID-19 Scenario Modeling Hub发布预测指出,最差情况是10月中高峰时,每天约有24万起新病例及4000人死亡,几乎与去年冬天一样严重。

此时此地,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新冠疲劳症”的蔓延。本期推出作家纽约桃花的2020疫情日记节选,让我们继续绷紧防范的弦,盼悲剧不重演。


2020年的离去显得这样沉重,完全超越了我们任何人的想象。回首这一年的经历,心里真是充满了太多的悲哀,伤感和失落。2020年开始的时候,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多灾多难,命运多桀的一年,更没有想到这一年到了结尾的时候,我们才发觉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也是生命。

 

2020年3月之前,我们的内心与以往任何新的一年一样充满了期望。然而,这个期望很快就被疫情击倒。三月的纽约忽然变成了美国的疫情中心,每一天的新闻都是疫情和死亡。大家都开始居家隔离,不敢再彼此接触。我们学会了微信群购,然后到指定的地点去集体取货。我记得第一次去取群购的食物时,心里还满是兴奋感。看到隔离了一个月未见的朋友还本能地像往常一样走过去握手或者拥抱。但马上,疫情如同横恒在我们之间的一个无形的篱笆或者河流,把我们彼此冷冰冰地阻隔在对岸,我们只是彼此无力地挥挥手,提起各自的食品就离开了。第一次,心里隐隐有一种类似疏离般的挫折感,却不知如何诉说。

 

在阴雨绵绵的三月末。第一个离开这个世界的朋友就是兰兰,不是疫情而是车祸。这个消息让我震惊,无法想象一个鲜活的生命居然就这么消失了,突然得毫无心理准备。接着,我和其他纽约人一样在新闻和谈论中目睹了更多的人在疫情中去世,医护人员,老人以及似乎很健康的人们。纽约第一次封了州,关了城。平时拥挤不堪的高速公路上空无一车,永远热闹非凡的曼哈顿终于按下了停止键。来美国三十年第一次看到纽约变得如此空旷。

 

 

好像一眨眼,一切都改变了,纽约蓝蓝的突然过世,在整个全球性的灾难上加上了个人深切的悲剧。我记得十九日的曼哈顿夜晚,在空无行人的街道上驶过时看到的暗夜静寂;我更记得二十七日晚上,我得知兰兰去世消息时的震惊和眼泪,以及那个晚上辗转难眠到凌晨四点的哀怮,一夜明白了“时代的灰尘成为落在个人头顶的大山”的含义。

 

一个鲜活的人转瞬即逝,这种悲切真的难以接受。对于我这种经历过同样突如其来丧父之痛的人来说,这种愈合的过程在当年只能交给时间,让时光抚平伤痛。而今天则交给上帝,“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2020年整个的春天都在居家隔离中度过。日子开始变得缓慢孤寂。散步时,我在家附近的一座老豪宅变成的小公园去发现了一株早樱和一颗巨大的木兰树,马上就被粉色的花朵吸引住。如同《花样年华》中梁朝伟的那个可以倾诉内心的树洞,这两株粉色的花树在安抚我情绪上起到了倾诉的作用,连我的朋友也说,我的樱花图让他们在疫情的烦躁中看到美的色彩,从而感到内心的疗愈。这个疫情的春天,粉色的樱花树让我看到了初春最美的景色,以及灰色人生中的一抹亮色。上帝将光与美放置我们心中,即便在最烦扰人心的时刻,我们心中对精神与灵性上的追求如同阳光中的樱花树让我们区分出光与影的不同。

 

 

在疫情蔓延下,时光飞逝的好像不着边际,真有些伤情。这棵树的治愈能力让我暂时忘记了心情的起伏,也许大自然之美是除了时光之外唯一能够缓解人内心伤痛的解药。常常想,如果一直坐在这棵树下看春天,任凭光飞逝,世界改变,我内心更会觉得喜乐平安。

 

 

四月二十四日是一个悲壮却又充满希望的复活节周末,起码,春天温暖湿润的气息充满空气中,阳光灿烂之下,粉白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将湛蓝的天空映衬得更加鲜艳。

 

黄昏无人之际,我在公园看到了我那颗久违的铁木兰,满树的繁花已经坠落大半。我没有走过去,远远的看着那颗给我带来春天最温馨安慰的大树。记得它最初的花骨朵,记得看到因几天风雨凋落一地的花骨朵时,我捡起放在羽绒服的口袋里带回家。

 

铁木兰凋谢之时,我又发现几株紫色的木兰花开始绽放,好像生命的交替,有人幸运出生,有人不幸死去。

 

 

在戒严的四月中,我们冒险开车进了几次城给我的老母亲送东西,所到之处连玻璃窗都不敢摇下来。从城里穿过,我发现我最爱的纽约城中心曼哈顿已经变成了一座充满了坟墓般静寂的空城。纽约城的繁华喧嚣的声音和烟火气曾经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如今,这个标志忽然无影无踪的时候,感觉怪异。我的一位搞电影工作的好友汤姆拍摄了一部微纪录片,记录了疫情让纽约变成空城后,纽约喧嚣声的消失,在社交网上得到了上万的点击。可见,对纽约大都市声音的迷恋让很多纽约人都早已习以为常,如今没了声音的纽约仿佛由彩色变成了黑白,所有的气场和气势都消失殆尽。

 

 

疫情让纽约按下了停止键,马上,一切回归静寂。五月的曼岛,空荡荡的街头随便哪个角度都是美。纽约自身的独特并没有空寂而改变,那些被历史留下的楼宇和道路依然讲述着历史,而留住历史痕迹的城市才有厚重和细微的美。

 

白先勇写过:纽约是一个无限大、无限深,是一个太上无情的大千世界,个人的悲欢离合,飘浮其中,如沧海一粟,翻转便被淹没了。

 

时光在这里也如同沧海一粟,淹没在天堑般的街道尽头。当历史以黑白的形式展现,零星的色彩就变得特别有意思!

 

 

六月八日,经过整整100天的封城,纽约终于迎来了解禁的第一天。虽然,对纽约人来说,解不解禁已经没有什么令人兴奋之处。纽约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繁华喧闹的都市,经过三个月疫情的惨重打击,以及黑人弗洛伊德种族事件引起的示威游行上升到的打砸抢,纽约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欣欣向荣之中,经济繁华、治安有序的城市。

 

市长白思豪说重新开放是“每个纽约人都应该庆祝的时刻”。这个时刻真的值得庆祝吗?经历了三个多月的严重疫情,每天500多人为此丧生,纽约总体死亡人数超过21,000人。一个星期前,因为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致死的种族事件,纽约如同其他城市一样陷入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活动中。白天的示威游行、晚上的打砸抢整整一个星期都让纽约最繁华的都市中心曼哈顿陷入一片阴云密布中。

 

在这样一个不堪回首的时刻,过去三个月的往事如同昨天一般清晰,好像一场噩梦刚刚醒来。我想多少人心中的伤痛,悲哀和愤怒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遣散。经历过的伤痛与恐慌如同一道伤疤,给紐約和纽约人的记忆留下刻痕。

 

纽约下城苏荷区,纽约最时尚最潮流的街区的早晨静悄悄的,所有的店面依然被木板紧紧封闭着。据说今天的游行还要进行,这些商家一刻都不敢怠慢。纽约的解禁似乎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意味着任何起点,商家们依旧橱窗紧闭,准备迎接着即将到来的可能性的打砸抢。

 

眼前看到的景色令人心伤,这里毕竟是世界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呀,如今,封城已经解禁了,但人们心里因疫情、种族、政治以及对生活、工作和未来的担心而竖起得木板和封锁是否已经解除了呢?固然,解禁标志着纽约重新启动的拐点,但纽约人 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纽约公众的信心。全球的目光都聚焦纽约,在关注着这个被新冠及骚乱打击过的城市是否会恢复昔日的荣光。

 

坐在车里,经过曼哈顿市区市区熟悉的景点触动着往日的记忆星星点点闪亮在回忆的大海深处,物是人非的沉重如一块铅饼重压心头,“我无法呼吸!”,忽然想到弗洛伊德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八月,经过几个月的居家隔离,再次相聚在某友的后院吃喝,感觉世上最美好的还是亲情,那种茫茫人海中,总有几张熟悉的脸与你擦肩,让你陌生不再的感觉。大家谈起那些身边人的各色遭遇,新冠病毒,病痛与逝去,忍不住唏嘘。有个朋友邻居的高中的孩子从学校感染了新冠,丧失了味觉与嗅觉,只有吃冰激凌的时候能尝出甜味儿、这种状况三个月过去都没有完全恢复。可见新冠对人体损害的巨大,以及后遗症的可怕。

 

人生只有经过了周边朋友的病痛与死亡才能倍加珍惜,才能感觉人的渺小以及造物主的伟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回想起这几个月的遭遇感觉到几年都不曾感到的人生感慨与庆幸。有一天我们都会在灵魂的国相遇,那时再笑谈此世的人生。不过,我们尚存活在我们现有的皮囊之中,最好珍惜每一刻的相聚和每一刻的快乐。有时候人活着,再苦再累,也是活着,一定要努力去干自己要做的的工作,努力成就周边人的快乐,才能彰显出活着的价值。

 

 

乱世中的爱永远是生命的一大亮点,也最吸引我目光所致。在九月的纽约中央公园里,登上贝塞斯达露台,我一眼就看到对面喷泉下这对新人。在后疫情时代的后遗症中,总统大选造成的两党争斗与选民站队中,这对爱侣仍然选择结婚拍婚纱照,总是让我心有温暖。

 

目前的美国处于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疫情之战,BLM游行示威骚乱之战,两党之战,选民之战,以及这些战乱引起的死亡与伤痛,让所有人心里都充满焦虑。爱就像战争结束的狂欢,让人看到人性迷惘中的亮点。

 

 

这对情侣在喷泉前拍照结束后就走进了贝塞斯达露台(Bethesda Terrace)下面的大厅。这里在1960年代末是纽约人享受的户外午餐餐厅的场所,1970年代沦为贩毒场所。露台于1982年进行了修复,后来成为了纽约游客的聚集地。

 

疫情前,这里总是人山人海、像纽约任何的一个风景点一样。疫情让这里沦为空旷之地,瞬间安静了很多。大厅里,一个音乐家弹奏着风琴,浪漫的法国宫廷乐优雅浪漫地回旋,让我想起初到纽约的年轻时光,以及那时候认识的人。如今、这些人都已零落各方,不知所踪,如同一去不复归的青春。一对新人手执鲜花气球,在大厅里摆姿势,衬着背后逆光中的音乐家,以及四处飘散的音乐,感觉到再差得人生也有快乐存在。

 

  

曼哈顿是一首黑白流动的诗歌,记录了时代的兴衰与荣辱。没有一个城市有如此的文化与血脉相连的混合,有如此汇总一切的能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交融,贫困与富豪的两级都集中在这里,被百年的建筑、城市的框架定格在时代洪流的某一个瞬间。有些历史写给精英,有些人流被岁月淹没,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世界,正义在高楼大厦的角落里冷笑。然而,爱与恨还是聚焦这里,这个城市,这个时代.... 在接近末日的堕落里,唯有上帝在鸟瞰,天使的翅膀,煽动着远天的乌云。

 

 

十月底的法拉盛好像又恢复了一些兴旺的景象,但是比起疫情前人声鼎沸的拥挤,依旧算是稀疏了不少。

 

有一位朋友说,离2020年过去,只有两个月了,心里陡然一惊。今年的开始还历历在目,记得在朋友家庆祝新年时听到武汉疫情爆发。于是,大家就陷入了给国内购买口罩,运送口罩,担心家人等等一系列的行动当中。没想到,三月份纽约疫情大爆发,美国陷入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慌乱时代,然后就是五个月的居家隔离,现在好不容易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是仍然无法从夏天的示威游行,打砸抢完全平静地过渡到现在总统大选引起的各种争吵和纠纷之中。就拿纽约来说吧,这么多的餐馆商店都倒闭了,到现在城里的大部分商店都没有开张。

 

一趟法拉盛行,看到了几个好久都没见的朋友,都是带着口罩,隔着六英尺的社交距离,交换一下物品、聊聊天。仔细一想,果真离2020年的过去刨除节假日,也只剩两个月了。这一年过得之沉重、惨痛、迅速,真的让人万分感叹。

 


法拉盛的黄昏

总有

一种爱恨情仇的意味

飘散空中

生命

那一刻金黄的聚焦

宛若最后的高潮

叠起在看不见的人生。

白日,总在黄昏后

告别夜晚

于是

所有的朝花都被夕拾

所有的逝者都被纪念

而你我

却永在街头的喧嚣

于繁华的深处

被记忆诀别!

 

 

十二月十五的一场席卷美国东岸的暴风雪两天都没有结束。这是2020年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超大的暴风雪,为2020年做了最令人惊讶的注脚。一场白色如圣诞的暴风雪将各处的黑暗肮脏都隐藏起来,一切显得那么美。然而,过去这一年的各种伤痛和悲愤都历历在目,再美的大雪也掩藏不住。这场大雪为2020年的灾难之年做了一个完美的掩饰,也让我们再次看到造物主的大能。


刚刚出了太阳,将周边的白雪皑皑的景色一下照亮起来,蓝天白云下的白屋子显得更加漂亮。到周边走了一圈,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零落的屋主们在忙着个扫门前雪。还看到路边的几个孩子拖着滑雪板准备去附近的公园滑雪。

 

 

2020年即将结束的十二月,当你以为最伤痛的时刻已经过去,却想不到十二月的打击更重,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当你伤痕累累,终于以为快结束的时候,最后的一记重拳忽然将你打倒在地,快得措手不及。月中,周边几个朋友的亲人都相继离世,我的叔叔也在感恩节当天的晚上辞世。似乎,他们的离开看起来都跟疫情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没有疫情,他们未必会在在2020年失去生命。12月似乎成了与亲朋好友永别的时光,在这个时光里,我们怀念2020年每一个如花般坠落的生命,为我们离开的亲朋好友哀痛。

 

当多少年过去,我们这一代也飞灰湮灭,能够接受历史考验的就是我们留下的精神痕迹以艺术作为的呈现。今天的我们也许看不到未来的时间节点,但活在2020年12月的我们经过了这一年的混乱,动荡和失落,也许会明白未来的世界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精神上的灵性上的飞跃。

  

荐读:美国不会崩溃,纽约不相信眼泪



往期回顾





反击仇恨的拳头,我们需要实战武术
华美族移民文学奖:疫情下的美东之旅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美都不怕,然鹅……
7-ELEVEn的“n” 为什么小写?答案你绝对想不到……
译战“成名”:中美峰会“紫发女”外传
从玄幻回归武侠,Amazon好评近五星,金庸又刷脸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ANew新大淕
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