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成果 | 眼睛图片可以减少不诚实行为吗?

蔡頠 亲社会实验室 2022-04-16

Coco有话说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了社会性,即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也能意识到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所以,人们会在意他人的眼光,会在有人观看自己时表现得更好

那么,如果不是有一双真人的眼睛在看着你,而仅仅有一幅眼睛图片盯着你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表现得更好、更规矩吗?即使有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去做坏事吗?



“I am watching you”


心理学上把摄像头或真人的眼睛这种可以明确地表明个体行为正在被观察的信号称为显性名誉线索;与此相对,另一些诸如眼睛图片这样的、虽然也可以表明人的行为可能正在被观察,但却更加隐蔽和细微的信号,则被称为隐性名誉线索。有研究发现,隐性名誉线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比如使人更多地帮助他人,表现得更亲社会。但是,一项发表在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期刊上的研究却告诉我们,眼睛图片这样的隐性名誉线索虽然能够让人们多做好事,却不能阻止人们做坏事。



研究者通过三个精巧的实验,考察了眼睛图片对多种不诚实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不论是否给被试呈现眼睛图片,被试在有诱惑的情况下都会表现出相同程度的说谎迹象,眼睛图片并不能减少他们的不诚实行为。考虑到眼睛图片与名誉的关系,研究者通过给任务完成的优秀者发奖状、排名,以及获得金钱的方式,通过比较以排除被试单纯为了名誉而做出的行为效应。结果依然发现,无论是在金钱刺激下,还是在单纯的名誉影响下,眼睛图片都没有减少被试的不诚实行为(上期自欺欺人的道德伪善: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中也提到,单纯的陌生他人在场也不能抑制个体的道德伪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其他手段与眼睛图片一起来减少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呢?研究者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个体的道德自我概念得分越高,在这项研究中表现的作弊行为就越少。也就是说,个体内在的道德感可以明显制约自己的不诚实行为。



该研究首次检验了隐性名誉线索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发现单纯的眼睛图片无法降低不道德行为。为什么眼睛图片能够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却不能抑制人们的不诚实行为呢?这可能是由于做坏事需要隐蔽的环境,而眼睛图片隐含的被观察可能性并不明显。换句话说,个体面对眼睛图片时,可能不认为自己正在被观察,于是在利益诱惑下会选择说谎。可见,作为隐形名誉线索的眼睛图片可能被不道德的行为者“忽略”了,毕竟它只是一个弱弱的表情包啊!但是做了好事被他人知晓,不仅自己会感到愉悦,而且也更具社会赞许性,因此隐形名誉线索可以促进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


可见,要想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不仅要有好的榜样,而且必须有清晰明确的道德法则和执行力度。



该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亲社会实验室完成,第一作者蔡頠现为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师,第二作者黄祥钦现为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心理老师,第三作者吴嵩现为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原文链接:

Cai, W., Huang, X., Wu, S., & Kou, Y*. (2015). Dishonest behavior is not affected by an image of watching ey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2), 110-116. doi:10.1016/j.evolhumbehav.2014.09.007

推文作者:蔡頠 

插图:郭震

编辑:林靓

排版:董艺佳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亲知,亲善,亲仁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