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EW VISION OF DESIGN 新·生| 创造“凝固的时装”,建筑学视角下的时尚“新生”

时尚内容中心 WWD 国际时尚特讯
2024-08-29



形态关系上,时尚如同在人类身体平地而起的“建筑”;而建筑则是居于身体之外的物质生存环境。活跃于任何时代的设计新生,都无法脱离时尚与建筑二者之间的相依共生。


于设计创意视角中,作为不同领域的创造性表达,时尚与建筑彼此之间常常给予学科方法论、并相互汲取灵感与启发。从建筑的线条到服装的廓形、从墙面的纹理到面料的材质、从空间的配色到衣服的印花,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而成为无数时尚设计师的灵感缪斯。著名时尚设计大师 Pierre Balmain、Gianni Versace、Gianfranco Ferre 都曾修读建筑学,并将所学融入其时装设计语言中,形成独特的社会性美学风格。


回归当代,以建筑师的眼光审视时尚新生,时尚与建筑将如何通过不断迭代的设计纽带,看待未来的产业演变?





建筑,往往更能体现设计学科在物质世界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严谨性,为整体设计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来自时尚领域的美学创意传递,则令不断演变的设计力量,在人文生态中释放更加多元、更具变革性的价值,并与真实生动的人群产生互动。正如黑格尔在哲学著作《美学》中所述:“服装是流动的建筑。具有艺术性的服装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它也要像一种建筑作品那样来处理。” Christian Dior 也曾说:“衣服是把女性的肉体比例显得更美丽的瞬间建筑”。

对于设计领域中充满生命力的建筑行业来说,“新生”是连接历史经典与当代未来的桥梁,并在人类所栖居的不同时代切面,构成了穿越时间周期的物质世界。


谈及对于“新生”的理解,建筑师青山周平提出了两层解读。第一种是完全崭新的物种诞生,比如说新生儿,即新的生命体的诞生;第二种是在已经存在的体系里面出现新的东西,突破现有的社会规则的束缚。他向 WWD CHINA 说道:“设计领域里,鲜有有第一种意义的‘新生’,更多的是第二种的。”


"新生"与历史和未来之间有着一种深刻而奇妙的关系。它既是对过去的致敬,又是对未来的探索。




物柔空间设计研究室主持建筑师严逸飞认为,创造是无法脱离历史的——“我们创造所用的素材,都源于历史,即使是现在的、当代的素材,这些素材本身与历史是延续而不可分割的。脱离历史的创造,在现实世界理论上很难实现。” 


经典范式是当下设计的灵感源泉,与对未来的想象力同等重要。Design Holding 首席执行官 Paolo Bottegal认为,经典为新时代的设计创作提供了一个可突破的框架--正是有了过去的经验,当下的设计才能解决未来之需。


建筑师赖建安将“新生”比作桥梁。历史对于"新生"在时尚、美妆、设计、艺术和非遗领域带来灵感、文化传承、规律、经验和情感共鸣等多方面的影响。它是创意和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为现代创作注入深度和价值。历史的本质包括存在于历史作品、技艺中的成就,也涵盖了历史中的智慧、情感和文化传承。




当我们谈论新生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创造新的事物,而是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重新演绎过去的遗产。历史是我们的根基与灵感之源。ORIA- 和睿设计(巴黎 / 上海)创始合伙人、 建筑师、 艺术家吴文博将“新生”的公式总结为:屏蔽惯性的思维+需求的重塑分析+聪明的设计手段=既符合原始需求又超出意料的设计成果。


时代的变迁催生了新的需求和挑战,而"新生"则是人类通过智慧和创造力的回应。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这些因素为“新生”提供了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新生”则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创新的思维塑造了时代的面貌。

“初代建筑师成长在世纪初,大都留洋学习欧美日本现代建筑设计,然后回国担当起新中国建设的重任,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建筑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代宗师,如:杨廷宝、梁思成。当代建筑师大多数是从 77 级之后的老八校毕业生,有些毕业后再出国深造。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的飞速发展阶段,为国家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新生代建筑师已经开始进入市场,他们成长在九十年代之后,物质生活相对充足,大都受欧美名校的教育,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生”,如何将需求转化为设计力。” 吴文博分享了历代建筑师的变迁:“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新生’都是当时的‘浪潮’,一代一代的‘浪潮’成就了历史,改变了生活。”




战争也深刻地塑造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和个人表达的渴望,进而影响了设计的理念。严逸飞提及,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内因为反越战,大堆年轻人走向街头,他们主要穿着萤光色的衣服、印花图案、喇叭牛仔裤、流苏背心和裙子,这种穿着后来被称为嬉皮。


他说道:“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他是饱满、富有能量的,不单单是形式上的不同,而是拥有明显的别致的内核的,就像 60 年代嬉皮士穿着背后的嬉皮士文化与嬉皮士精神,我想才是嬉皮潮流背后真正硬核的内在。”




时尚史与女性思潮紧密相连,两者都受到时代精神的影响。女性思潮在不同的时代中呈现的面貌,反映了社会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演进。时尚作为一种社会表达形式,承载了这些时代精神的转变,通过服装的载体传递出女性的追求。提及“新生”的标志性人物,青山周平想到了三宅一生与川久保玲。


他认为,三宅一生用一张布做成衣服的创新,本质上改变了衣服的设计,不仅仅是衣服的外观与材质的表面的设计,而是对衣服本身更深刻的思考和创新。川久保玲的这种态度,遇上了女性对于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反思的时代,因此设计不仅是好看与否的问题,更多的是对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的思考。


回望历史,再看向未来。“新生”的脚步不会停歇,它将持续变革,以适应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变化,并为崭新世界赋予希望。如严逸飞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新生作为一种能量,能为这个时代带来很多希望。2023 年对世界、对中国,都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年份,我们亟需看到一种新生能量,打破僵局。”


赖建安列出了诸多层面,包括多元性、可持续性、数字化革新、文化传承、社会影响力、全球视野和文化创新,还有个性化定制、社交互动、跨界合作、反思与创意、数字艺术和虚拟体验、自我表达等多个层面。


对于建筑设计领域来说,“新生”在当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吴文博表示:“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发展到今天,需要有更适合当代城市、当代人需求的城市空间。那么当代的建筑设计师就应该考虑如何设计出既满足城市需求,又提供新的使用效果,还提升审美情趣的建筑物或者城市空间。”


新型科技与数字化的发展将为“新生”带来无限的可能性。青山周平认为新技术正在让设计师们“新生”。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WEB 3、元宇宙、新的生命科学、3D 打印机等技术。以及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也会影响每一个领域的设计师的思维。




Paolo Bottegal 也认为过去的疫情改变了“新生”。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发生了巨变,疫情影响了我们每个人。2023 年,我们的生活终于可以回到正轨,所以,这一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重生的一年。”他认为疫情改变了设计的考量:“我们现在对日常生活与需求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习惯了疫情期间的边界与距离感,通过逐步进化而适应、模糊边界,不再被界限所阻碍。因此,适应性与多功能性被纳为设计的重要考量,以便在不同的时间适应多样的空间。”




无论在时尚还是建筑设计的世界中,“新生”既是基于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它不断地更迭和演变,与时代的变革相依共生。面对后疫情时代人们的需求,以及数字化与新型科技的发展,“新生”展现出无限的创造力和适应力。它是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的见证,永不停歇。通过"新生",我们能够感受到设计的力量和时代的脉络,看到人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交织,共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繁荣且充满希望的未来。WW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WWD 国际时尚特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