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嘉言 | 学海拾贝之六: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本文作者:李葆嘉
一、引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印刷术为书籍的传播插上了翅膀。古代中国发明的印刷术,经历了从雕版到活字的历程。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靠手抄流传,文字的复制有石碑墨拓术和印章反书阳文术等。东晋时期(317-420年),道教徒扩大印章面积,符咒印上刻字多达120个,为雕版印刷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仿照印章反书阳文术镌刻文字于木版,刷上墨汁拓印于纸,则形成最初的雕刻印刷。隋唐之际(590-640年),民间用此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及历书。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印刷工匠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此后出现木质和金属活字排版印刷。中国印刷术不仅促进了中国文献的传播以及语言文化的发展,同时流传到周边民族和国家以及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文献的传播以及文明的飞跃发展。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一)中原的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起于隋唐之际,至唐初(618-714年)进入发展阶段。隋代文献已有刻印佛像、佛经的记载。唐朝的早期雕版印刷以民间印刷的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为主。佛教供养人并非都会写经绘像,于是以雕版技术复制大量印本, 供养人只要填上姓名或发愿词即可。
武则天(624-705年)笃信佛法,在位期间雕版印刷有更大发展,特别是佛教印本种类多、数量大。1906年在新疆吐鲁番(西域古国高昌故地)出土的印本《妙法莲华经》残卷,经文中有武周制字,为武周初期至中期(690-699年)的洛阳刻本。1974年在西安西郊柴油机械厂唐墓中出土的雕版印刷《陀罗尼神咒经》单页,为唐中宗到唐玄宗年间(704-751)的刻印品。
1899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其末尾印有“咸通九年(即868年)四月十五日王价为二亲敬造普施”。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刻本《佛说弥勒上生经》,雕经人王仁珂,国家图书馆收藏。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印本,还有乾符四年(877年)和中和二年(882年)的历书,以及《切韵》等韵书。这些印刷品,反映了唐代中后期的印刷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
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宋代的雕版印刷更加发达,尤以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成都的刻印质量为高。活字印刷发明后,雕版印刷术仍然普遍使用。
(二)周边的雕版印刷
7世纪时,朝鲜半岛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回国时往往带走大批书籍和雕版。1966年,韩国庆州(古称金城,新罗王朝的京都)佛国寺释迦塔塔身中发现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经文中有武周制字,为武周后期长安二年(702年)的洛阳刻本。中国雕版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后,高丽穆宗时(998-1009年)开始印制经书。11世纪初,朝鲜的印刷品《高丽大藏经》按中国官方的《大藏经》用雕版刊印的。
754年,唐代高僧鉴真(688-763年)东渡日本,主持印刷三部佛经,将印刷术传入日本。日本现存最早的印刷物是《无垢净光经根本陀罗尼》等 4种经文,时间是日本天平宝字八年(764年)至神护景云四年(770年),被称为“百万塔陀罗尼经”。11世纪,日本开始雕版印刷。日本宽治二年(1088年)刻印佛经《成唯识论》。日本宝治元年(1246-1247年)翻刻中国宋代婺本《论语集注》。南宋景定五年(1264),日本僧侣从中国携归《大觉禅师语录》刻版。日本正应二年(1289年)招聘中国宁波刻工徐汝舟等前往日本雕刻佛书。日本雕版印刷是宋版书籍携归和中国雕版印刷传入的产物。
越南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出现在13世纪中叶(越南陈朝),现存最早的印刷物是1251年-1258年间刻印的“户口帖子”。1295年,陈朝(1225-1400年)英宗从中国元朝取得《大藏经》的雕版刊行。1443年,后黎朝(1428-1789年)梁如鹄(1420-1501年)曾两度出使中国明朝,学习雕版刻字技术,被遵奉为越南刻字业的祖师爷。雕版印刷技术从中国明代传入,形成汉喃雕版印刷。越南北江省永验寺僧人制作于14世纪初的佛经木质雕版(3000多块),用汉字和喃字书写,雕刻精湛,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阮朝国史馆奉旨编撰的《钦定大南会典事例》,从中国购买木活字印行于阮翼宗嗣德八年(1855年)。
16世纪下半叶,福建漳州人到马尼拉经商,携带印刷书籍和印刷技术来到当地。西班牙多明我会士高母羡(Juan Cobo, 1546-1592年)在马尼拉用中文撰写的《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1592年刊行于马尼拉,由当时最著名的印刷业华侨龚容(1538-1603年,教名约翰·维拉)刻板印刷。
清代中叶,广东茂名人林某在泰国刻印书籍。1815-1822年间,广东刻工梁阿发到马六甲刻书。这些交流活动使雕版印刷术在东南亚各国不断发展。
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一)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雕版工匠毕昇(972-1051年)制成胶泥活字,采用排版印刷技术。北宋沈括(1031年-1095年)《梦溪笔谈》记录:“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用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1990年,在湖北英山县草盘镇五桂墩村田间发现毕昇墓墓碑,为考证毕昇的身世(卒于何年)、家世(是否源自粟特,即昭武九姓的毕氏后裔)、宗教信仰(是否摩尼教神主)、刻印活动(是否与刻印经书有关)等提供了线索,也引发了若干争议。
1965年,温州白象塔发现印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其年代约在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丞相周必大(1126-1204年)记:“近用沈存中法(沈括书中所记毕昇之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北宋用铜版和铜活字印刷纸币(交子、会子)。金代仿效北宋技术,金贞元二年(1154年)设立“交钞库”印发纸币“交钞”,因此北宋将铜活字用于纸币印刷应当早于1154 年。
1241年1250年,忽必烈谋臣姚枢教其弟子杨古用活字印行朱熹《小学》《近思录》和吕祖谦《经史论集》诸书。元代农学家王祯(1271-1333年)是活字印刷术的改进者,以木版制活字,设计转轮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元大德二年(1298年)王祯制造3万余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所著《农书》末附有“造活字印书法”,是系统记述活字印刷术的最早文献。文中还记载:“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说明宋代已用锡活字印书。
(二)西夏文的泥活字和木活字印刷
12世纪,活字印刷传播到中国西北地区。1038年,党项族李元昊(1003-1048年)在兴庆府(今银川)以“大白高国”为国号登基为帝,宋人称为“西夏”。元昊下令创制西夏文字并推广,并开创了其他文字的活字印刷先河。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西夏文泥活字印本《维摩诘所说经》,推定为12世纪中期印本。西夏文印本《胜慧到彼岸要语学禁现前解庄严论显颂》题款中有“御前注补印活字都案头监”头衔,表明西夏已设管理活字印刷机构。
1991年在宁夏贺兰山拜寺口西夏方塔出土的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吉祥皆至口合本续》,共九册,近十万字。方塔木柱上标明该塔建造于“大白高国大安二年”(1075)。与该佛经共存的文物中,纪年最晚的是1180年的汉文发愿文,可证《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12世纪下半叶木活字版印本。西夏王朝在历史上“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西夏木活字版印本的发现,弥补了印刷术从中原到西域—中亚的西传的中间环节。
(三)回鹘文的木活字印刷
大约10世纪,回鹘人已经学会雕版印刷技术。12世纪到13世纪,回鹘文已用木活字印刷。敦煌莫高窟曾先后四次发现回鹘文木活字实物。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年)在莫高窟北区获取回鹘文木活字968枚。1914年俄国东方学家奥登堡(Сергей Фёдорович Ольденбург, 1863-1934年)在莫高窟北区发现回鹘文木活字130枚。1944-1949年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收集回鹘文木活字6枚。1988-1995年,敦煌研究院考古所在掘莫高窟北区发现回鹘文木活字48枚。这四次发现的回鹘文木活字大小、形制、质地相同。每枚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迹和磨损,说明曾经印刷过书籍和文献。这些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实物。这些活字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制作的活字;一种是利用旧雕版按词或音节锯截的活字。
敦煌出土的回鹘文活字包括:(1)字母;(2)词;(3)动词词干;(4)词缀;(5)语音组合;(6)叶面版框线;(7)标点符号,还有表附加符号的活字以及用于排版填空夹条等。在吐鲁番古代遗址发现过大量回鹘文印刷品、用于印刷的印版。根据敦煌地区回鹘人活动史料及莫高窟兴衰的历史等因素考虑,敦煌回鹘文木活字的年代应在12世纪到13世纪上半叶之间。
这些回鹘文活字开创了拼音文字活字印刷的先河,为中国活字印刷术进一步向西传播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在波斯语中,凡是与印刷有关的词都用回鹘语词根bas-表示,这说明可能是回鹘人曾经把印刷技术传到了波斯。
(四)高丽的铜活字印刷
元朝统治者征服朝鲜后,中国和高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活字印刷大约13世纪传到朝鲜。朝鲜文献记载:“活版之法始于沈括”,也曾用泥活字印过一些书。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1260-1294年)加速属国高丽的蒙古化进程,铜版和铜活字印钞技术传入高丽。据朝鲜史籍记载,高丽高宗时(1234年),崔怡曾铸铜活字刊印《详定礼文》。1239年前印行铸字本《南明证道歌》。1298年印行铸字本《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朝鲜现存最早的铸字印刷品是宣光七年(1377)清州牧兴德寺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新体要节》。宣光七年为中国北元年号,相当高丽辛禑王三年。该文物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1537-1598年)出兵征伐朝鲜,将朝鲜的铜活字印刷器材带回日本,铜活字印刷开始在日本流传。日本铜活字版古籍最早者有:日本文禄五年(1596年)甫庵道喜印的《蒙求补注〉;庆长四年(1599)敕印“四书”等。除汉字外,日本还制作了假名活字。
四、中国印刷术的西传和谷腾堡的机器印刷技术
(一)雕版印刷术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
1219年至1260年四十余年中,蒙古大军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蒙古人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使用纸钞,13世纪末,纸钞印刷技术传入中亚伊利汗国,中国雕版印刷术随之传到阿拉伯和波斯地区。13-14世纪,一些欧洲传教士和商人来到中国,法国传教士鲁布鲁克(Guillaume de Rubruquis, 1215-1270年)的《东游记》(Itinerarium ad Partes Orientales, 1255年)中记载了中国的印刷术,《马可·波罗游记》(1298-1299年)记录了中国印刷的纸币,也有把中国的印刷品带到欧洲的。1300-1310年,波斯伊利汗国宰相拉希德丁(Rashid-Din Hamadani, 1247-1318年)主编的《史集》(Jami Tawarikh)中记载了中国雕版印刷术。尽管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地区,但是印刷古兰经有违伊斯兰教义,以致印刷术在此地区未能大力发展。
1880年,在埃及法尤姆发现了五十余幅从900年至1350年的雕版印刷品残片,都是用墨汁印在纸上,采用的是中国雕版印刷。中国宋朝发明的纸牌,先传到西域,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前已传入西亚。1377年西班牙和德国出现纸牌,1379年意大利和比利时出现纸牌。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版和铜版雕印,纸牌和宗教画促成欧洲人接受了印刷技术。现存最早的欧洲雕版印刷品是1423年在德国南部印制的《圣克利斯道夫像》(St. Christopher),还有1460-1470年印制的《穷人圣经》(Biblia pauperum)。
(二)谷腾堡的机器印刷技术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最有可能通回鹘人传入中亚,再经过阿拉伯世界传播到欧洲。15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宗教书籍及多纳图斯(Aelius Donatus, 320-380年)《拉丁文法》的雕版印本,采用的是与中国雕版相同的方法。1423-1437年,生于出版世家的荷兰制图师詹森纽斯(Johannes Janssonius, 1588-1664年)制作木活字刊印《拉丁文法》,标题大字印刷得可以,但正文小字不及雕版。1426年,意大利医生和印刷家卡斯塔尔迪(Pamfilo Castaldi, 1398-1490)在威尼斯用大号木活字印刷大型对折本。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人们认为卡斯塔尔迪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明人。
卡斯塔尔迪的徒弟富斯特(Johann Fust,1400-1466年)将木活字印刷信息泄露给德国金银匠、印刷商谷腾堡(Johann Gutenberg, 1397-1468年),并且合作研制金属活字。由于拉丁为只有26个字母,比汉字更适合活字印刷。1440-1448年间,谷腾堡总结了前人经验和当时印刷技术成果,发明了哥特体金属活字印刷技术。1455年2月,谷腾堡印刷的180本《圣经》出版,表明这种“新的书写形式”在美感上可直追当时的手抄书籍,在西方标志着广泛传播知识、传播科学的新时代来临。
谷腾堡用铅、锡、锑做活字材料,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铜字模,用油脂调制的油墨大大地提高了印刷质量。谷腾堡制成了木制印刷机,把“刷印”方式改进为“压印”方式,为现代印刷术莫定了基础。
五、17世纪缪勒制造的中文木活字
德国汉学家缪勒(Andreas Müller, 1630-1694)在担任选帝侯腓特烈·威廉(Frederick William, 1620-1688)的图书馆(藏有几百本中国典籍)馆长期间,看到许多中文书籍和早期来华传教士著述。1667年,他想到要打造一把学习中文的“钥匙”,也就是把汉字部首作为学习汉字的窍门。1674 年,撰成《中文之钥方案》(Propositio super Clave sua Sinica)。缪勒将其方案呈选帝侯并申请资助,但所给资金不足。1685年卸职离去,晚年将其手稿付之一炬。为了印制《中文之钥方案》,缪勒投入大量资金,用榉木制作的3287个中文木活字(约2.5厘米见方)却保留下来。1684年,缪勒将这些中文活字捐赠给柏林的选民图书馆。2016年7月,在柏林工艺博物馆举办的“称颂伟业——柏林宫殿收藏的热拉尔·达格利漆器艺术”展览上,“中文字模”(Typographia Sinica)作为作品展出。这套中文木活字,体现了17世纪西方学者研习中国语言文化的执着精神。至于选帝侯腓特烈·威廉配有中文的图像,同样显示了当时的德国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神往。
六、用西式铅字排版和印刷设备印刷中文书籍
1813年,在英国印刷工和汉学家马士曼(Joshua Marshman, 1768-1837)的主持下,印度赛兰坡伦敦布道会印刷所刊行了第一本用西式铅字排版技术印刷的中文书籍《若翰所书之福音》。
接着,又出版了马士曼的《中国言法》(1814年)和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的《通用汉言之法》(1815年)。书中的大量中文例句均用中文铅字排印。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1876年北京同文馆设立印书处,1865年上海江南制造局设立印书处,引进西式铅字排版技术和印刷机械设备。
往期回顾
比特人文
投稿邮箱:dhbase@126.com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