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膨友说丨有些人,二十来岁就没了欲望

膨友 膨胀青年YOUTHGANG 2023-05-12


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因为疫情,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他们开始看淡一切,崇尚一种更纯粹简约的理念,成为一名快乐的低欲望青年


关于欲望,有人说 “无欲则刚”,也有人说 “无欲则无达”。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低欲” 究竟是为了逃避激烈的竞争,还是寻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是 “成刚”,还是有了更多 “无达”?




“90 后”、“Z 世代”、“一线城市 18~24 岁的白领”......这些名词,都是近年来行业报告的重点 TA。似乎在资本眼中,年轻人的头上一直顶着两个大字——好骗。


 


商家们用 “生活美学” 编制出美好的梦境,从情怀、品质、理想、身份标签等看起来很有品味的信息,让人沉浸在通过购买而营造出的生活方式里,沉沦在消费陷阱的快感中。



但面对层出不穷的购物节、全年无休的营销活动、复杂的优惠算法和单薄的余额,以及疫情冲击下的现实,年轻人们不得不直面生存困境,低欲望也就由此渐盛。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从什么时候开始选择低欲望的生活方式?


Erato

大概是前年的 618,感觉大家都在为买而买,很无聊吧,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除了简洁的基础单品)。


五一

大概是疫情开始之后,三年前吧。


埋土

没选择,自然演变而成。


布鲁

疫情开始后,发现那些昂贵的服饰根本没有上场机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观。


还会在购物节买买买吗?


Erato

不会了,不是很喜欢购物节,那时候买也只会买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而已。


五一

活动力度大的时候会购买一些生活用品。


埋土

我都忘了有购物节了。如果买东西前预告有优惠,那我会等等再买,然而一般是 “等等” 就等到忘了买。


布鲁

不会。一是实在没有心思去研究里面的 “满减规则”,二是平时生活里也不会去刻意囤货,所以购物节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看到非常喜欢但非必要的东西,要怎么去抑制购买呢?


Erato

会在购物车里放几天,如果忘记了或者感觉不值,就会放弃。


五一

看到要花钱就会不那么喜欢了。


埋土

放购物车里,然后忘了。


布鲁

我会去想一下它的使用频率,一般 “非必要” 的使用频率都很低,就会说服自己不去消费。



如果去豆瓣上搜索 “抠门”、“攒钱” 等关键词,你将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豆瓣「抠组」,一个神奇的存在。



这里的成员们过的比爷爷奶奶还要节省,但他们认为自己 “抠门” 是对消费主义的反抗。他们每花一笔钱都要反复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在这里,低欲望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更轻松的存下钱。



科技的升级,让交流变得非常简单,视频、语音、打字,晚一秒都嫌慢。但线上社交并未拉近彼此距离,甚至很多人自称精神芬兰人,对社交感到恐惧。



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害怕与迎面走来的熟人打招呼;面对过度热情的销售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些客套话,面对不得不的社交只想拔腿就跑......是什么让年轻人在现实生活里越来越小心翼翼?



现代社会高压力与高成本,让社交变得奢侈。快节奏的生活,常态化加班,让人的身体与精神都充满疲惫,没有精力与膨友再进行聚餐。而飞涨的物价,也让吃饭、看电影、喝咖啡等社交活动的成本不断增加。所以比起社交,现代人更需要用独处休息,来修复身心。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什么样的社交才是舒适的?


Erato

能不社交当然是最好的了。


五一

躺在床上,网线社交。


埋土

自己一个人想去哪去哪,家里瘫。


布鲁

我不是社恐,但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社交的人,所以对我来说,有距离、有空间的社交是相对让我舒服的。


刷手机算是独处吗?


Erato

算也不算,看怎么定义喽。你在微信上和人说话,这不算独处吧?


五一

不与别人聊天的话就算。


埋土

不和别人聊天算。


布鲁

算吧。这么想,就算是两个人面对面,但各自都在刷手机,其实是一种独处行为。


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觉得无聊吗?


Erato

不会,书和电影那么多没看呢,都看不过来。


五一

如果有手机的话,不会


埋土

为啥会有这种疑问,有书有手机有电脑。


布鲁

完全不会,我非常喜欢、也更愿意花时间和自己相处。



年轻人并非不愿意社交,只是很多 “形式化” 的社交,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内耗。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无论是积极社交、拓展圈层,还是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都无需焦虑,接受当下的自己就很好。



大数据时代,年轻人的时间被各种 App 撕得粉碎。互联网上密集的信息正通过各类渠道推送到你面前,新鲜内容正快速满足你的 “求知欲”,但信息碎片化带来的只有片面的 “事实” 与谈资,而非知识的增长。



所以有一批年轻人正试图抵抗这股席卷而来的潮流,他们或卸载抖音或关闭膨友圈,努力减少互联网信息对自身的侵害,将目光从屏幕中拉出来,重新回到身边事物。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减少看互联网信息后,会觉得和时代脱节吗?


Erato

会的,工作关系,我必须和网络保持一定的密度,我现在没有少看信息,但我觉得如果少看,会和时代脱节。


五一

我没有减少过,但大概率会的


埋土

会有一点吧,但是脱节以后...那就脱节吧


布鲁

脱节不至于,只不过会少一些谈资。但对于不喜欢社交的我,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




当代社会,注意力已经成了最昂贵的奢侈品。


去放低对那些宽泛内容的所求,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或许能得到更长久的快乐。



在这个社会架构下,人被异化成了工具,做着同质而盲目的重复工作。面对一眼望到头的未来,低欲望成为了一种别样的出路。



低欲望是降低的生理物质方面的欲望,去除资本打造的欲望牢笼,追寻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 “成功” 这个词被奉为人生法则的今天,低欲望让生活多了一种可能,选择低欲望的生活,降低所有期望值,精神才能自由。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低欲望的生活方式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Erato

最直接的就是省钱,逐渐也实现延迟满足,现在就带着目的去看购物网站,没事不会去逛。


五一

和不熟的人更不熟了,说拒绝的话更硬气了,存的钱更多了,开启贤者模式。


埋土

没啥变化,被社交狂魔妈妈念叨得多了一些算吗?


布鲁

更简单的生活,做最真实的自己。


会一直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吗?


Erato

说不好,人都是会变的嘛。当下舒服比较重要。


五一

除非我一夜暴富/我爸妈一夜暴富,不然大概率会保持很久。


埋土

不一定,可能会变,但不会社交(换个地方瘫,还没确定好去哪)。


布鲁

会。对我来说,少即多。




在多元化的今天,这届年轻人开始学会自己创造新的价值观与幸福,抛弃商品对人的定义,他们终于找到了最舒适的生活状态,获得充实而满足的精神愉悦。






幕后膨友

监制|卡卡/甘甘
主编|捷伦
撰文|even

设计|朋朋


更多膨胀

膨友你好

今晚可以关机约会吗?

膨友你好

据说,跳舞的人走到哪儿都在发光

膨来仙岛

试试带着偏见玩飞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