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历丨于飞:1978年初春的第一场舞会

于飞 新三届 2019-08-25


作者简介

于飞,名字典出《诗经·邶风·燕燕于飞》与《雄雉于飞》。他从1973年回到北京,到1981年出国留学,在北京住了8年多时间。在这段期间他除了上学、插队、上学,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摄影、跳舞、看内部电影、逛琉璃厂、逛旧书店,没事儿还老爱骑自行车满世界瞎逛。要是赶上天气太热了,他喜欢在路边小店门口买一升散装啤酒,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完,然后晕晕乎乎地继续骑车。


原题

舞  会



作者 | 于飞

 

1978年春节除夕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舞会,预示着禁舞初开。摄影李晓斌


粉碎四人帮以后,风气日新。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文革期间早已绝迹的舞会也重新恢复了。本人有幸参加了文革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一次舞会。舞会是在宴会厅里举行的。不像现在大家豪华甚至超豪华的地方去得多了,当年我一进宴会大厅,见到那种金碧辉煌的气势还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宴会厅有7000多平方米,中间的舞池超大,想来在北京也没有这么大的舞场了。舞池四周摆满椅子,供大家休息。宴会厅两侧和后方的柱子上是三个贴金的柱廊,可以俯视整个舞场。


当晚这三个柱廊里进驻了三四个北京最负盛名的交响乐团,记得有中央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总政歌舞团管弦乐队,至于有没有第四个乐团记不清楚了。舞会中他们轮流演出,广播宣布下一个舞曲由哪一家交响乐队演奏。


舞会结束后,我听到扩音机里广播,说这次舞会音乐现场录音成功,效果很好,下一次舞会时各个交响乐队就不需要再来演奏了。一场舞会由三四个全员交响乐队演奏,对我来说是唯一的一次,就全国范围来说,我想也一定是唯一的一次,堪称绝响。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人民大会堂》,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下同)

 

舞会中间还安排了休息时间,由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郭全宝表演相声。这段相声名字就叫《舞会》,中间详细介绍交谊舞的趣事、掌故和规矩。印象深刻的内容有男士的右手应该放在哪里,怎么放,说讲究的方法是要仅仅用右手大拇指外侧触碰女士的腰部。侯宝林还说跳舞的时候不能直愣愣地盯着舞伴看,引得哄堂大笑。这段相声我以后再也没有在侯宝林的任何演出和广播里听到过,也算是一个绝响。

 

参加这次舞会前我从来没有跳过交谊舞,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到过,所以舞会一开始我只有在一旁观看的份儿。其实在这文革后的第一场舞会上,和我一样不会跳只能看的人居多。会跳舞的大多是年老的先生和年轻的女士,前者显而易见是文革前甚至解放前舞场的老手,后者也许是各类文工团的舞蹈演员,或者是所谓的“兵漂”,这么几种三步四步自然不在话下。几场舞曲观看下来,我对基本步伐多少有所了解。而恰在这时我巧遇一位学弟,我们就商量怎么着也要找两位女孩跳舞。几经观察,我们发现了有两个女孩一直在一起跳舞。看中目标以后,我们打起精神,趁着一曲结束,同时走到她们俩面前,分别邀请她们跳舞。我这个舞伴,到底是来之前学了一阵子,比我的零水平强了许多。她一步一步地教我,算是我交谊舞的启蒙老师了。


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

 

舞会的高潮到来的是那么突然。在一段舞曲之中只见所有的人都从四面八方往一个地方聚集,我们也奔向那一个聚点。挤入重围,我赫然发现原来是王光美和一位先生在跳舞。王光美风姿依旧,身着长裙非常得体。那位先生我不认识,身材有些微胖,西装笔挺,风度非凡。大家围着一个大圈儿,对王光美行尊敬的注目礼,而她一直跟着音乐继续跳舞,同时反复对大家说:你们一块儿继续跳舞吧。但是大家没有人愿意离开,而且人越聚越多。看到这样下去无法继续举行舞会了,王光美和她的舞伴在众目之下离开了舞场。

 

当最终舞会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都对这场舞会意犹未尽,大家都说下次再来之前一定要先好好地在家练习。这就是所谓的开风气之先了。

 

没有过了多久,清华学生会就在第二食堂也就是地下食堂举办了清华第一次舞会。我到了之后,发现整个舞场上只有一位女生在教别人舞步,其他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我好歹也是在人民大会堂和王光美同一个舞会上跳过舞的,所以大步上前邀舞,和她跳了许多支舞曲,绕着地下食堂转了好几个大圈。整个舞会就是我们两个人在跳,真算是跳过了瘾了。


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

 

受繁忙的学业所迫,我并不是每场清华的舞会都能到场,也从来没有抱着椅子在宿舍里练习。听同学们说,清华早期有个舞会先到场的全是男生。好容易等到有几个女生前来,众女生一看全场黑压压的全是男生,啊唷叫了一声就都给吓跑了。当然后期举办的舞会要成功的许多,只是清华当年到底还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女生比例很小。我有的时候和其他班的女生跳舞,总会发现有许多男生一直盯着我们看,心里猜想他们大概都是这位女生的同班同学。

 

舞会当然还是校外的更有吸引力,但是参加这些舞会需要舞票。我已经和我爹我妈说了舞票一定得要两张,否则一个人去找不到舞伴。每当他们找到了舞票,就给我打电话。那时候只有宿舍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安装了电话,会议室如果有人接到电话后要在楼道里大声喊叫才能把被叫电话的人叫出来接听。经常我舞会的电话打来的时候正好是学生领导们的会议时间,每次我在他们的注目之下询问出舞会的时间与地点,都非常内疚地感到耽误了他们开会。

 

校外舞会常去的地点有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这个大厅有3600平方米,大约是大宴会厅的一半大小。护墙和地面用各色大理石铺砌,四周有二十根汉白玉明柱。这个中央大厅2009年重新装修过,深圳工艺,弄得金碧辉煌,改名金色大厅,bling-bling的,俗不可耐。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柱廊 

 

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政协礼堂,那里三楼的一个大厅有800平方米,中国科学院在这个大厅的舞会是定期举行的。中科院舞会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们有现场乐队演奏,而且有一个小女孩驻唱。这位小女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程琳。程琳1967年出生,她驻唱时的嗓音据说正是介于童声与变声之间,轻柔细腻,真可比作天籁之音。每当她的歌声响起,我们的舞步都情不自禁地向她靠拢,好近距离地享受她那每一句美妙的歌声。

 

我认识的一位学数学的仁兄入学清华后很快就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专攻数理逻辑。他到了北师大,多次叫我去参加他们数学系的舞会。还是因为学业太紧,我只去过一次。可是这次舞会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出当时的每一个场景。尤其记得我的舞伴告诉我,她们北京想要学数学的同学,77级高考的三个志愿都是清华、北师大、北师院(即现在的首都师范大学)。

 

当年来去舞会都得骑车。首先要去舞伴家接人,那时还没有规矩要请人吃饭。在人民大会堂或政协礼堂跳完舞会,还要负责把人家送回家去,若非周末,再骑车回到清华,经常就要到后半夜了。好在空气清新,在舞会的余味中骑夜车一两个小时也很舒畅。要是在同班同学里请了舞伴当然也就省却了去她家的接送。半夜三更一块儿骑车回到清华,校门也还都能叫得开。那时也不像现在每个宿舍都有严厉的宿管大妈搞得门禁森严,我们回来多晚也都能进得去。


政协礼堂,1950年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网站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图片选自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改开时代亲历记

周小川:"人民币先生"这十五年

温铁军:"三农"往事,世纪困境应做何解?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吴南生口述:亲历经济特区决策过程

吴晓波:如何评价改革开放这40年?

马雅:父亲马洪在改革开放年代

温铁军的"三农"往事:世纪困境应做何解?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赵树凯:九号院与中国农村改革

柳红:还原1980年代被遮蔽的历史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翁永曦忆杜润生:“守住底线,敢讲真话”

朱嘉明:程秀生与"中心"故人点滴

19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功之臣

文一:工业革命,中国做对了什么?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冬天衣服上都是恶心的粘毛?

用一下这个粘毛神器,

轻轻一吸,

所有粘毛瞬间被静电吸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