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弄潮丨张扬:胡耀邦批示为《第二次握手》平反

徐炯权 新三届 2019-06-17




原题

我写第二次握手前前后后




作者:徐炯权



 深秋的浏阳河水,显得更蓝更深。越过浏阳河大桥,穿过繁华闹市区,七弯八拐来到安然静谧的浏阳马鞍山郊区,记者要去拜访居住在此的一位老朋友——著名作家张扬先生。


与周围的洋房别墅相比,张扬先生的住宅略显老旧。但屋门口却是花树环绕,生机勃勃。进屋后,但见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先生和胡耀邦的合影。我们的交谈,就从这张合影开始。


    “耀邦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人民的好公仆,同时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回首自己因写《第二次握手》身陷囹圄,最终在胡耀邦的两次过问下得以平反昭雪的往事,张扬唏嘘感叹。


作家张扬


身陷囹圄,
只因写了一部爱情小说


张扬于1944年生于河南长葛县(今长葛市),在湖南长沙长大。


“1960年代,在人们习惯于阅读以工农兵为主角的文学作品时,我的《第二次握手》却是一本描述知识分子曲折的事业生活爱情的小说,它塑造了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三个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形象。”张扬透露,主人公苏冠兰的原型就是他的舅舅。


1963年初,19岁的张扬到北京去看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物与研究工作的舅舅。临行之前,母亲和姨妈说起舅舅的一段往事。


一天,舅舅下班回了家,舅母将饭菜端上桌,推开书房门叫舅舅吃饭,只见舅舅全身像凝固了似的,两眼深情地望着窗外。舅母返身拉开客厅门,发现外面站着一位未曾谋面的女客人。女客人很有礼貌地说出舅舅的名字,问是否住在这里,舅母答“是”,并邀请她进屋。但这位女客人进屋后站了一会儿便向外走。走了几步又在门口停下,转身问随后相送的舅母:“您是他的夫人么?”舅母答:“是呀。”女客人轻叹一声:“您多幸福啊。”转身离去。

舅母回屋问舅舅:“刚才那位女客人是谁?”舅舅说:“她就是XXX呀!”舅母恍然大悟:“原来是她!唉,你为什么不请她进家来呢?”……


带着一份好奇,张扬在北京期间有意从舅舅那里收集素材。回到湖南,他立刻动手,以舅舅为原型写了篇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浪花》。小说的开头,用的就是母亲和姨妈讲的那个“神秘来客”的故事。



1965年9月,张扬到浏阳县(今浏阳市)大围山区的中岳公社南岳大队中塘生产队插队时,利用闲暇时间把小说《浪花》改写成了10万字的《香山叶正红》,着力描写了周恩来总理与我国科学家的情真意笃。小说改写后,他拿给几位好友看。在大家的提议下又进行多次修改,将其扩充成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归来》,且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各地,后来北京一位修理工将其命名为《第二次握手》。

当时,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中国大地上,包括《XX之心》这样的“淫秽”读物,也以手抄本形式暗中流传着。《第二次握手》因为描写了爱情和歌颂了被“四人帮”视为眼中钉的周恩来,也被“四人帮”划入坏书之列,遭到查禁,姚文元等还下令抓捕作者张扬。

1975年元月,张扬戴上手铐,被一辆警车拉到了曾关押过杨开慧烈士的长沙鹿洞里监狱。他的母亲、舅舅和姨妈,也被打成了“教唆犯”,挨批受斗。全国各地凡阅读和传抄过《第二次握手》的人,几乎都被公安机关传讯、搜查过,有的还遭到了拘留。

为了置《第二次握手》及其作者于死地,办案人员煞费苦心:先是炮制了一份“广大贫下中农一致要求”判处张扬死刑的《控诉书》;后又邀请湖南某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几十名教师和“工农兵学员”,以“帮助、鉴定”的名义,对张扬展开了全面的批斗与围攻。最终,《第二次握手》被定下四大罪状:一、利用小说反党;二、吹捧臭老九;三、鼓吹科学救国;四、明明不准写爱情了,还非写不可。

1976年8月31日,厚厚一大摞的“张扬案卷”交到了湖南省法院审判员李海初的手中。深知《第二次握手》并非反动书籍的李海初心想,“如果经自己的手给张扬定死罪,是对不起党和人民,也是有违道德良心的,将来会后悔一辈子。”于是,他故意找借口拖着不办。

 


平反昭雪,
《第二次握手》公开出版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彻底粉碎;1978年7月,全国广泛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湖南省政法领导小组会同省文联对《第二次握手》进行研究鉴定,肯定这是一部好书,不是毒草,要求给予青年作者张扬保护和培养。

10月,刚刚复刊的《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要求为被打成毒草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平反昭雪。随后,《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安排编辑外出调查,决心为这本书及其作者的平反奔走。

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主张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2月下旬,北京两位女编辑来到浏阳,深入到张扬插队的公社、大队、生产队调查,证实所谓“广大贫下中农一致要求”判处张扬死刑的《控诉书》,完全是强奸民意的污蔑不实之词。与此同时,湖南某师范学院中文系也向省里写出新的书面意见,否定了原来认为《第二次握手》是“反动小说”的看法。

1979年元月7日,《中国青年报》以《〈归来〉是本好小说,作者张扬应予平反释放出狱》为题,报道了张扬及其作品横遭污蔑摧残的情况,强烈呼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党中央和有关部门,火速平反这一波及全国的文字狱。这一呼吁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秘书长、中纪委第三书记胡耀邦的重视。他在电话中要求中国青年出版社就此写个书面材料,还说在对这个书面材料作出批示后,报社和出版社可以先电话通知长沙,尽快结案放人。

1979年元月18日,随着长沙鹿洞里监狱门哐啷一声打开,33岁的张扬终获释放。两天后,胡耀邦批示中宣部宣教局、高等法院和公安部同湖南省委省政府商量,认真落实张扬的冤案问题,并将结果报告有关部门。

就在胡耀邦作出批示的同时,《中国青年报》在头条显著位置发布了一条加有编者按的消息:《手抄本〈第二次握手〉是本好书》。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对这条消息进行了转载。




紧跟着,张扬家狭窄而寒酸的小屋,就被许多来访的朋友和报社、电视台的记者挤得满满的。此刻,正在发高烧的张扬,躺在自家的病榻上,强打起精神接受朋友们的祝贺和记者的采访。接连两天,他都处于这种高烧与亢奋的共振状态。

为了让张扬尽快恢复身体,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将他带到北京治病。医院检查的结果是:由于长年的饥饿、冤狱之苦,加上极度的营养匮乏,以及连续20多天的重感冒,张扬感染肺结核并日益恶化。医生说,如果再耽误两个月,就没法治了。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尽快出版《第二次握手》。张扬在北京一边治病,一边再次修改小说。1979年7月,25万字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7月22日,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大门前,人们排成长队,争相购买。7月25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都刊登了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报道:《正义得到伸张,冤案得到平反,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正式出版》。

随后,这本与作者一道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的小说,一下子轰动了全国。

出版社一版再版,陆续发行了430万册,为全中国短时期内单行本小说的发行量之冠。《中国当代文学史》评论说:这是第一部描写周总理光辉形象的作品。

张扬光明正大地出了《第二次握手》这本历经磨难的书后,首先想到并一齐邮出的,是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老法官李海初和后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胡耀邦读了这本书后,对一位负责人说:“看来张扬这个人读过很多书,你见了他,告诉他,好好干!”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张扬心中的创作激情与欲望。为了不辜负中央领导的厚望,他不断深入生活,剖析社会,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金箔》、《绝症》。同时,他还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委员,并兼任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1989年元月,刚刚卸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回到湖南。在省委“九所”,张扬有幸见到了这位大恩人,两人留下了一张合影。张扬后来把这张合影照冲洗放大,一直挂在自家客厅的正面墙上。 



携手仙妻,
浏阳河畔迎来生命春天


时间飞跃到2002年。此时,年近六旬、刚和前妻分手的张扬,认识了一位小他十几岁的沈阳女律师陈丽。陈丽曾经连着三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律师。虽然她获得过许多荣誉,但从来不放在心上,非常超脱,把名利看得很淡。因志趣相投,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2003年大年初三,历尽坎坷、年近六旬的张扬携妻子陈丽住进了浏阳市郊的新家。张扬说,“选择到浏阳居住,一是,自己43年前插队到浏阳,直到1979年平反才离开,户口落在浏阳14年,这里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在我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二是,浏阳是胡耀邦的故乡,我对这里充满感激之情。”

为了提高丈夫的创作效率,陈丽不但自己熟练了电脑操作,还专门买了一台手提电脑给张扬,教会他用电脑写作,发电子邮件,写博客。

陈丽深爱丈夫,同样在孝敬婆婆方面也有许多感人细节。入住浏阳不久,她就对张扬说:“不能再让妈妈老跟保姆呆在一起了,她需要亲情,必须24小时有我们在眼前。”她说的妈妈并不是自己的亲妈妈,而是指张扬的母亲。听了这番话,张扬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想,在今天这个社会,有几个当媳妇的,特别是那些文化素质高且事业有成的女性,乐意跟婆婆住在一起呢?

把婆婆接到家里后,陈丽给老人安排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卧室,买来软软的席梦思床和崭新的被褥,还请裁缝师傅上门,为老人量身定做了既美观又穿着方便、冬暖夏凉的新衣服。

妻子把老人照顾得如此周到,让张扬的心情很是复杂。“母亲在战争年代生养了自己,历经了无数艰险。特别是‘文革’中,自己身陷《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后,母亲也遭连累,被打成‘教唆犯’,吃尽了苦头。母亲为儿子付出了特别大的代价。如今,80高龄的她已是风烛残年了,白发稀疏,身躯佝偻,走起路来都颤巍巍的,基本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她身体的极度衰弱与我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即使在‘成名成家’之后,自己长时期仍然无法对母亲尽点孝心。”

现在,有了陈丽这位孝顺的儿媳,张扬的老母亲终于可以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了。老人动不了,陈丽买来轮椅,经常推她出去晒晒太阳,散散心。老人肢体僵硬,往往十几天、几十天不能洗浴,很难受,陈丽每天给她洗澡洗头,一洗就是几十分钟,非常认真细致,一面洗还一面陪老人说说笑笑。

除了每天给婆婆洗浴,陈丽还给患病的婆婆治病,跑医院,跑药店,请医生,煎药、敷药、伺侯服药,等等,每天耗费几小时。她还不时给老人理发、修脚、剪指甲。时间长了,张扬见她很累,很憔悴,心疼地劝她好好休息,陈丽却说“不碍事”,继续干,毫无半句怨言。每逢外出办事、购物,陈丽总是要给老人带点好吃的;做饭做菜,也要照顾到老人的胃口、喜好,让她吃饱吃好。

“她将对我的爱,倾注在我母亲身上;她在帮我弥补过去的缺失,代我做本该是我做的一切。”张扬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激,他说在他的弟妹及他们的配偶之中,陈丽年龄最小,却位居“大嫂”,又具有相应的威信和风范。为了共同的母亲,他们都尊敬她,感激她。


张扬和他的“仙妻”一起快乐地生活在浏阳


一天,张扬突然想起多年前一部名叫“家有仙妻”的电视剧,情不自禁地当着全家人的面,把陈丽比作“仙妻”。一旁的弟弟随口接道:“家有仙嫂。”母亲听了,也咧开只剩两三颗牙的嘴,呵呵笑道:“家有仙媳!”

生活在美丽的浏阳河畔,有贤淑体贴的妻子,张扬的创作激情高涨。

继完成长篇报告文学《谎言重复一千遍》及其它伸张正义的作品后,2006年他又将《第二次握手》改写,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当年创作这部小说时,由于自己非常年轻以及环境等原因,有许多写作素材无法掌握,重新改写后的小说,仍以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为主题,主要情节没变,只是在内容上进行充实,使作品更臻完美。”

张扬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还要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72个吻》。“有贤妻相伴,有可爱的儿女,还有挚爱的文学事业,我感到很满足。”张扬脸上洋溢着幸福,说现在是他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原载《中华儿女》2009年第1期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弄潮儿

吴晓波:如何评价改革开放这40年?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习仲勋南下广东,走进改革开放元年

习仲勋:广东改革开放的奠基人

习仲勋主政南粤, 力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

吴南生口述:亲历经济特区决策过程

 破题1984:马洪与"商品经济"概念的正名

1978年12月18日,那一年这一天

马雅:父亲马洪在改革开放年代

温铁军的"三农"往事:世纪困境应做何解?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赵树凯:九号院与中国农村改革

柳红:还原1980年代被遮蔽的历史

柳红:不应忘却的1985年巴山轮会议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翁永曦忆杜润生:“守住底线,敢讲真话”

朱嘉明:程秀生与"中心"故人点滴

19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功之臣

杜润生文革后一招终止高层激烈争论

胡耀邦主导中央党校"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

王彦君:马文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詹国枢:我为什么佩服万里

孟晓苏:我给万里当秘书的日子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多功能弹力隐形腰包

将手机、钥匙、钱包等

通通藏在腰间

两手空空就可以轻松出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