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史记丨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真的有一腿?

何锬坡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何锬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毕业生,广东某传媒集团资深媒体人。


原题

孝庄皇后与多尔衮

是不是真的有一腿?




作者:何锬坡



 

近来闲看2015年很火的电视剧《孝庄秘史》。起初以为是戏说之言,细看之下才觉得编剧水平很好,很多演绎出来的故事情节是有历史合理性的。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之间的感情戏被处理得荡气回肠,这当然不是实有其事。


历史上的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有关多尔衮和孝庄皇后之间的香艳故事,遍查史料,都是没有。可是后世认为他们有故事的,却不绝如缕。因为史料无记载,孝庄与多尔衮的故事便仅止于传说。然而在我看来,他们的故事确有其事。史料虽然没有写,却已是写了。


先看看孝庄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本名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博尔济吉特这个蒙古科尔沁部落位于现在的内蒙古通辽一带,地处内蒙古与东北吉林的交界地带。离满洲发源地长白山非常近。这个部落与满洲联姻的非常多,彼此互为犄角。所以在康熙皇帝之前,满清帝王的后宫几乎都是博尔济吉特所把持。



孝庄皇后出身在这样的政治世家,对于宫廷里的那一套权力争夺从小不免耳濡目染,较之常人,有更多的先发优势。后宫里,一个女人要谋求进步,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孝庄的野心和欲望从顺治皇帝福临出生时就显露出来了,只是她做得很巧妙,常人不易察觉罢了。


在顺治出生前不久,孝庄对皇太极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人把小孩塞进自己的怀抱,说这是统一天下之主。皇太极听后十分高兴,因为这个梦十分贴合他入主中原的政治志向。清史稿中还记载,顺治皇帝出生时,红光满天,香气经久不绝。


也许读者会认为,皇帝出生后有异象的描述不绝于史书,并不足为怪。可清史稿中皇帝出生明确描述异象的却只有顺治。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乾隆这些能力远远高于顺治的皇帝,本纪中均没有异象描述。


史学家写史料不会自己瞎编,总会有某种依据。顺治出生的异象描述最早的来源只能是生母孝庄皇后,哪怕起初仅仅是口头传说。孝庄从顺治出生时就营造这种特殊的氛围,和她本人的政治想法是有直接关联的。从她之后的表现看,她有这种想法毫不出奇,因为她的政治能力不逊色于任何帝王。



有这种政治想法的孝庄在皇太极驾崩后,就不可能不和多尔衮发生联系,因为多尔衮是大清国后皇太极时期最有实权的政治人物。在皇太极驾崩后的第五天,满清帝国召开了一次贵族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最高领导人。


当时高层有两种推举方案,一种是从皇太极的儿子中推举产生一位,另一种就是从皇太极的兄弟中间产生一位。明确支持第一种方案是以索尼为代表的大臣派,支持第二种方案的是以多铎为代表的亲贵派。


而最为吊诡的是,在亲贵大臣里资格最老、实力最强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和睿亲王多尔衮均持两可的态度。清史稿中记载,多尔衮犹豫不能决。实录则记载,多铎等人私下里已经到了跪求多尔衮即位的程度。


多尔衮犹豫不肯即位的记载传达两则信息,一,他自己当皇帝肯定也是心目中的备选项之一;二他内心中还有另一种方案可供选择,而这种方案与他自己当皇帝竟然拥有同等的份量。


清史的记载很有意思,会议最后的结果是大家决定拥立庄妃的儿子福临。虽然这个决定是集体决策,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拥立福临没有多尔衮的坚决支持,是不可能通过的。


那么,这就间接告诉了读者,当初多尔衮“犹豫”的另一个备选项就是拥立福临。多尔衮为什么会有这个备选项?是自己当皇帝有阻力吗?



当初满清并没有严格的即位制度,一定要父死子继,也可以兄终弟及。多尔衮是名正言顺的候选人之一,而且在大会上,代善也并不反对多尔衮即位,多铎一派更是力挺。担任会场警戒的军队是正黄、镶黄两旗,镶黄旗正是多尔衮所控制的嫡系部队。


天使、地利、人和,多尔衮称帝也许会有舆论阻力,但绝不会有形成政治阻力。他为什么放弃称帝?是因为顺治天生英明,有帝王气象,就像乾隆皇帝自小被康熙所青睐,以致成为传位其父雍正的砝码吗?从顺治之后的作为看,其帝王资质十分平庸,且和多尔衮关系一直不好。这说明至少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手腕远不够成熟,也不存在自小与多尔衮有特殊关系的可能。


再有便是,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其母庄妃既不是中宫正位,也不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皇太极最宠的是她的姐姐海兰珠),既非长子,又非嫡出,多尔衮要拥立顺治,甚至比自己称帝,阻力更大。要冲破重重妨碍,拥立一个仅只有6岁的小孩,其唯一的可能性只有这个小孩背后的女人:布木布泰。



在拥立顺治之后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多尔衮率军入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了北京、大同等地区,并且在顺治还在沈阳时,就已经拟定了国号、首都以及税收、财政、军事等诸多军政大事。其政治实力有增无减,权倾天下。


顺治即位后,推选的摄政王有两位,一位是多尔衮,一位是郑亲王吉尔哈朗。吉尔哈朗非常明确地发话:以后所有文牍要先请示睿亲王,很快摆正位置,从而确立多尔衮乾纲独断的地位。两人的封号中,多尔衮是叔父摄政王,吉尔哈朗是辅政叔王。


吉尔哈朗的号前后不变,多尔衮的封号却经过了多次变化。先是给叔父摄政王加了一个皇字,变成皇叔父摄政王。拥立大臣的说法是,加一个皇字,更显与人不同,能够突出多尔衮虽然比皇帝低一格,却又与其他任何亲贵大臣不同的独尊地位。同样的配套措施还包括,多尔衮见皇帝不用行跪拜,使用的车马之礼也远比其他皇族要高贵的多。



到此一步,位极人臣的多尔衮除非自行称帝,其地位、权力都已到达顶峰,无可复加。但其尊号却出现了另一场风波。他要求尊号为“皇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变“皇父摄政王”,并不会给权力添加更多含金量,却会平添许多口舌。可以肯定的是,顺治皇帝对这个称号心内持反对态度。“妄称皇父摄政王”成为多尔衮死后的主要罪状之一。


多尔衮为何如此在乎虚名?从皇叔父到皇父,其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和孝庄的叔嫂关系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夫妻关系。有此虚名,民间遂有传说。野史记载多不可信,在众多野史中史学界公认较有参考价值的《清稗类钞》中明确有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的记载。


只是类钞中不明确是哪一位皇太后下载摄政王。顺治时期,大清有两位皇太后,一位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也就是孝庄皇后的姑姑,孝端文皇后,另一位就是顺治的生母孝庄。想知道是哪一位皇太后并不复杂。孝端文皇后去世于顺治六年,当时已51岁。多尔衮当时只有36岁,不可能让命在顷刻的孝端下嫁。这里的太后唯一的可能便是与他同龄的布木布泰。



《清稗类钞》中传说写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连皇帝诏书都有。但这种事终究没有对外公布,其中内情,已不可考。顺治入关称帝后,他和多尔衮的关系始终是不冷不热,时有矛盾。例如多尔衮生病期间,就因为顺治不上门探望而十分生气。


而在顺治六年以后,多尔衮的诸多行为十分反常。他先是率兵出征大同和蒙古,顺治十八年期间,清政府始终未能完全平定中国,各地都在打仗。作为垂拱而治的摄政王,不可能去亲自领导一场局部战役。他的出走一方面是与顺治皇帝的关系恶化有关,而最令他纠结和担忧的当然不是未成年的顺治,而是顺治背后的女人,与顺治关系恶化,无疑就是与布木布泰交恶。


在局部战役结束以后,多尔衮又做了几件让外人十分不解的事,一是娶侄子豪格的妻子,这种在后世看来的乱伦程度比他娶孝庄还要大,二是他抽调了九省人口税共200多万两白银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兴建一座新的城池供自己避暑。200多万两白银在清初是一笔极大的数字,相当于国家一年的盐税收入。



在执政初期,多尔衮一再强调要不扰民,要安民,尽量少折腾。而不过数年之后,就如此大兴土木,其目的一方面是显示自身无争权之意,为自己的下一步隐退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有做给某人看的心理,这里的某人当然不仅仅是顺治。


基建项目还没有大规模启动时,多尔衮就已经抱病。而他又竟以抱病之身组织大规模狩猎,最终客死在会猎场。这种孩子式的赌气行为,毫无疑问与他和顺治的紧张关系有直接联系,但他不可能针对一个10岁的小孩赌气,其赌气对象依然只能是布木布泰。


孝庄皇后去世于康熙二十六年。她的临终遗言更加令人震惊,去世前她要求不回葬沈阳,而是在北京孝陵附近安葬。她提出的理由是“心恋汝父子”。努尔哈赤在吉林长白山当古惑仔小混混的时候,后金尚没有明确的墓葬制度,努尔哈赤的老婆去世,也不过是找座大山下葬。但在皇太极天聪年间,后金就逐步确立了陵寝制度,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昭陵、福陵等陵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葬在关外。


孝陵是清政府入关后兴建的,也并没有在其中预留孝庄皇后的位置。这样一来,康熙不得不兴建一座暂安奉殿来接纳祖母,直到雍正时期,清政府又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昭西陵。昭西陵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这个地方看作是昭陵的一部分。这样,从名字上看,孝庄皇后和皇太极虽然在地理上相隔千里,但仍然在同一个陵墓系统。



皇家陵墓制度非常严格,不是你想说埋哪里就埋哪里。明朝嘉靖皇帝为了让老爸是老爸,和大臣争了10多年,演变成巨大的政治风波。作为老练的政治家,孝庄皇后想安葬在北京附近,而非沈阳,应该是早就有的想法,不可能是去世前的心血来潮。既然如此,她为什么不早早的下令兴建陵墓,以致康熙手足无措,要弄一个暂安奉殿?


理由很简单,孝庄如此精明,当然知道,一旦提出下葬北京,势必引起巨大的猜疑,索性临终前提出,以康熙对她的感情,这个要求自然不可能被否决,而人已故去,免却世人口舌。这种死也不肯跟老公葬在一起的做法,“心恋汝父子”自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只怕恋的也还有另一个人。


孝庄与多尔衮有私人感情,也是政治同盟,情与权日益交融,已难分哪些是情,哪些是利。斯大林去世后,毛泽东曾写一篇纪念文章,题目叫《伟大的友谊》。我看二人,孝庄想起多尔衮,想必也会有“伟大的爱情”之感慨。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图片和剧照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微史记

胡尉新:明朝是被跳蚤灭掉的

茅海建:清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把清朝这个饥饿、恐怖的时代

歌颂为“盛世”是可耻的!

陈湘安:历史研究中的文明尺度

吴思:德国人如何对待历史

萧功秦:华夏国家起源新论

我的祖先是如何从非洲蹭到中国来的

葛剑雄:中国在近代边疆问题上吃了哪些暗亏?

王毅:为什么对付敌族要"辱其妻女"

王毅:民族自大神话膨胀与幻灭的历史教训

王毅: 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根源

及其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许小年:为什么只有商鞅和邓小平改革成功了

顾土:中国穿和服的名人都是谁?

顾土:五百年卧虎藏龙

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