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5年前的今天丨张为申与妻子双双自杀:他是中国抗菌素的奠基人

王友琴 新三届 2022-10-07

作者简历

大学时期的王友琴


王友琴(英文名:Youqin Wang ),1952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师大附属女中,曾作为知青下放云南。1979年以全国高考文科状元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得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学位。1988年赴美,曾在斯坦福大学教授中文,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教授 、知名的文革研究学者 。

   

原题

文革受难者
张为申和谢瑞瑾



作者:王友琴
转载微信公号熊窝2



写在前面:

曾几何时,盘尼西林(青霉素)是救命神药,在中国一剂难求。现在而今,中国的抗生素(抗菌素)产量与出口量,都是全球第一。被誉为中国“青霉素之父”的生化学家张为申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出了筚路蓝缕的艰难开拓。他为中国研制和量产青霉素等抗菌素,立下汗马功劳。

1966年初,张为申先生还随团赴瑞士和英国考察制药工业;1966年8月28日,他却偕妻子谢瑞瑾同赴黄泉,成为文革初期夫妻双双罹难的第一对高级知识分子。

作者王友琴教授是在大病初愈后写下这篇文章的。她说:在疫情时期,追思制造抗菌素的专家之死,令人特别难过。

张为申先生(1909~1966.08.28)


张为申,1909年生,苏州人,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清华任助教。1932年与谢瑞瑾女士结婚。曾随清华大学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他得到奖学金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学习生物化学。1950年6月他取得博士学位。1951年他回到中国。先在西北农学院工作,后被借调到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1931年,张为申的清华大学毕业合影


1957年张为申正式调到北京,担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副所长。他参与和领导 了在中国大批量生产制造青霉素,也制造了链霉素,土霉 素,红霉素,还试制了灰黄霉素,巴龙霉素和卡那霉素。我们都知道抗菌素是非常有用的药物。大概每个现在活着的人一生中都服用过抗菌素。张为申对医药业和中国人健康的重要贡献是无可怀疑的。


1956年,毛泽东会见张为申(中)等科学家


1966年文革开始。8月,红卫兵组织广泛建立,暴力行动大规模升级。8月5日开始打死人。8月23日后,每日打死人的数字达到两位数和三位数。在北京,内部统计,从八月下旬到九月上旬,有1,772人被打死。文革结束后《北京日报》公布了这个数字1,772人,但是没有公布受难者的名字,也没有处罚打人者。多年来,我采访文革经历者,收集文字资料,做了调查和记录。有关情况,可以到我的网页上(ywang.uchicago.edu)观看。


1954年,张为申在海滨休养留影


张为申在工作单位受到“揭发批判”。


1966年8月28日,在北京天坛附近的抗菌素研究所,张为申和妻子谢瑞瑾一起在家中上吊。他们的门上有气窗,他们把绳子系在门框上。夫妻两人用的是一条绳子。张为申掉了下来。然后他赤脚站在金属暖气片上,抓住台灯电线,触电身亡。夫妇二人都身亡。


1964年的张为申、谢瑞瑾夫妇


张为申死时57岁。在美国,所有的博士论文都长久保存着。图书馆员很快帮我找到了他的论文。想到他已经去世55年,几乎无人知晓,特别令人悲哀。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合影


三十年来,我一直收集文革受难者的名字。我听说过他们夫妇的死,可是无从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死亡日期,他们的工作单位也改了名称。2021年1月,我联系到了宋铭恩先生,宋先生是张为申的妹妹的孙子。他在张为申夫妇死后出生,2020年又得了一场大病。他做了调查,编了一本书。我对宋先生的工作十分敬佩,因为我自己的经验让我了解调查书写文革历史的艰难。


张为申先生纪念文集


在我的2004年出版的书《文革受难者》中,有659名受难者的名字和他们的受难经过,在2019年翻译出版的日文书中,增加到850名。


几年来有人试图否认这些受难者的存在。他们说我写的是虚构“故事”,不是真实“历史”。“故事不是历史”成了否认文革暴力杀戮的新理论。


1959年在捷克出席学术会议,左起方纲、张为申、钱恩(青霉素发明人之一、诺奖得主)、胥彬


2500多年前,孔子路过泰山,听到哭声,让学生子路去看发生了什么。原来,痛哭的妇人的公公、丈夫都被老虎吃了,现在儿子也被老虎吃了,所以哭得非常悲痛。孔子问那你为什么还住在这里?回答是,这里没有苛政。


于是,孔子对学生说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话:苛政猛于虎。


张为申夫妇的死,在我心里引起的第一句话就是,文革猛于虎。


1959年,张为申所长与研究所同事合影


在我的《文革受难者》书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夫妇一起“自杀‘的案例。


可能很多人读过鲁迅的小说《药》。一对贫寒老夫妻的独生儿子得了肺结核,当时无药可医,所以买“人血馒头”吃(当时有些人认为肺结核病患者吃沾了人的热鲜血的馒头的“人血馒头”可被治愈。)但是这对老夫妇的独生子还是死了。现在说的“人血馒头”就典出于此。


张为申与同事同游颐和园


鲁迅去世以后,1940年代发明了抗菌素,并随之进入大批量生产。抗菌素能杀死细菌,治好肺结核。抗菌素的发明者们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文革害死了为中国人研制抗菌素的人。


谢瑞瑾与越南专家


这里还要指出,就在张为申家的楼下,1958年,另一名发明了治疗沙眼的方法的医学家汤飞凡, 在紧随“反右派斗争”的 “拔白旗”运动中“自杀”。在“自杀”上加了引号,因为这根本不是我们在平常意义上说的“自杀”。他在他家中的床上吊死了。


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杀了良医华佗,曹操遗臭万年!文革和之前的“政治运动”害死了医药学家张为申和汤飞凡,作恶者也该遗臭万年!


张为申所长在车间检查工作


张为申曾和他的老师高崇熙教授合作英文论文。高崇熙是清华大学建校时期最早的教授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系主任。高教授也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1951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他不再担任化学系主任,去清华化工厂劳动。他服了氰化物,去世了。网上有资料说他于1952年去世,在他去世前曾去他家的著名学者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先生一起)记得是1951年去世的。


让我们记住受难者。


谨以此文纪念恐怖的“红八月”55周年。


 2021年7月17日


张为申先生塑像



延伸阅读
国产青霉素的功臣——
张为申先生


作者:青宁生

转载《微生物学报》

2015, Vol.55



西南联大时的张为申


张为申,字福东,号伟森,英文姓名Wei-Shen Chang,1909年6月21日生于苏州,1966年8月28日卒于北京。


张为申出生在书香世家,受家族熏陶,自幼好学。193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他继续攻读研究生,1932年留校任化学系助教、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4月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学院生化系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留校任研究员。


1932年清华化学会合影


1933年清华化学会合影


张为申1951年4月归国,先在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农化系任教授,1952年2月被借调到北京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抗生素研究室任主任技师,后调任中央卫生实验院抗生素系副主任、一级研究员,1958年10月任新成立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所长。他曾任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抗菌素专业组常务副组长和新抗生素筛选工作组组长。他还是《科学通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2年,张为申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张为申于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是第4、5届北京分社委员,他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列席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二次会议。1953被评为北京市一等劳动模范。


张为申为加入九三学社写的自传


张为申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实验场所是威斯康辛大学农业试验站。1949年,在W.H. Peterson指导下,研究酵母菌细胞内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细菌学杂志》上,这可能是他研究微生物化学的开始。这篇论文的题目是“影响酵母菌细胞中维生素含量的因子”(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tin content of yeasts),其目的是探讨维生素进入酵母菌细胞后的状态,即是否有游离状态和结合状态。


1954年西北农学院农化系三年级学生欢送张为申教授(第二排中)赴北京工作


在当时,美国市场上有“富营养酵母菌”的保健产品,为人们补充维生素,因此他的研究既可探讨作为辅酶的这些维生素在细胞中的存在状态及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又对用糖蜜生产富含维生素的酵母菌体的增产有一定实际意义。这篇很可能是张为申的博士论文的研究报告,说明一个经过十几年化学专业训练的学者在用微生物作为材料进行试验时表现出的精细与严密。


1956年6月,参加全国十二年科学规划医学组的科学家合影


也许得到的结果并不很重要,但他在美国的前两年中,已经掌握了当时在国内尚无法接触的许多技术和方法,例如通气培养装置(摇床)和大量的酵母菌菌种。这对于张为申归国后试验青霉素发酵培养基较快取得成绩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张为申归国后,先应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之邀在该校讲授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不到一年时间,便到北京参加了国产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研制工作。


1957年9月,张为申(左二)与夫人回西北农学院与同事合影


国内关于青霉素的最早信息,据汤飞凡(见《微生物学报》2006年46卷第6期)的叙说,是1941年魏曦(见《微生物学报》2008年48卷第3期)在昆明中央防疫处的文献报告会上提供的,他在会上介绍了由佛莱明、弗罗瑞和钱恩在柳叶刀(Lancet)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研究论文。汤飞凡此后即开始自己分离和收集产青霉素的菌种,直到1944年,在由多途径获得了一批菌株后,开始获得产青霉素的菌种,效价为每毫升培养液中含20-30牛津单位,随后克服种种困难,在1944年9月5日于昆明得到了提纯的干燥制剂,但为量极少,总共不过25000单位。


1957年,张为申(左)等在苏联出席会议


由于当时设备与试剂极度缺乏,因而直到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由童村(见《微生物学报》2008年48卷第10期)在北京和上海小规模试生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应战争需要,我国开始加紧青霉素的大量生产。但当时发酵生产青霉素需要的乳糖和玉米浆国内无法或很少自行生产,而进口又遭禁运,因而原料的国产化成为必须迅速解决的问题。


张为申等在列宁塑像前合影


1952年2月,张为申从西北农学院被借调到北京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承担了寻找青霉素生产原料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他不仅熟悉微生物发酵又是化学专家,还因为他从美国带回了高产青霉素并在发酵液中产生的是色素较少的W49-133号无色青霉菌菌株,此前童村、马誉徵和汤飞凡等曾用过棉籽饼的水解液代替玉米浆,效果不错,但制备工艺复杂。


1959年,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址落成典礼


在一年的时间里,张为申首先在实验室试验了多种玉米浆的替代物,证明直接采用棉籽饼粉即可。随即利用当时国内仅有的4个100升发酵罐进行了扩大试验,得到验证,每毫升发酵液中青霉素效价可达1400单位。后经反复试验,提高了青霉素的发酵单位,因此1953年得以在上海第三制药厂开始大量生产青霉素。


1959年,张为申(中)和同事在捷克


上海第三制药厂于1953年5月正式投产青霉素。因为使用了张为申带回来的菌株作为生产菌种,提取过程因改进了脱色而大为简化。随后,由于生产扩大而面临发酵所需的碳源——乳糖的供应问题。由于乳糖能被青霉菌缓慢利用而维持一定浓度的生物量,此时才能大量分泌青霉素。但当时国内乳糖仅能少量生产,大部分需要进口。


1959年,张为申(中)等在捷克出席国际会议


为此,张为申领导的研究小组试用多种来源的淀粉代替乳糖,并改变原有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多方面的试验。结果发现多种淀粉原料,如小米面、白玉米面和甘薯粉都可以代替乳糖,但青霉素的效价有所降低。后来发现白玉米面加少量乳糖可以使青霉素效价不低于原有配方,但发酵时间延长了。于是又通过补充无机盐和增大通气量等措施,缩短了发酵时间。


1959年,在北京火车站送别苏联专家维赫诺娃


后来第三制药厂的科技人员进一步改进,以玉米面为碳源发酵产生的青霉素效价比原来用乳糖的还要好,到1959年第三制药厂青霉素的发酵可达5000单位,当年青霉素产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上海第三制药厂原貌


 试验人员在车间试制抗菌素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纸上色谱技术在国际上刚使用不久,张为申在青霉素效价测定中便采用了这些先进的分析技术,在国内是较早的。张为申关于青霉素发酵生产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实验室工作,在1950年代初期出版的《微生物学报》都有报告。


1959年,张为申(前排左7)等在北京火车站欢送苏联专家


1956年开始,张为申领导的抗菌素研究室还与来华帮助工作的苏联专家列维托夫一起开始研究青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发现青霉菌在生长初期也会产生青霉素;还发现青霉菌利用淀粉原料时是通过菌自身的淀粉酶水解淀粉而不通过磷酸化酶的作用。张为申在青霉素国产化的过程中作出的贡献,不仅是对生产和应用的实际效果,还体现了实验室结果的可靠。为此,他在1956年和1957年参加国际抗生素会议时所作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欢迎朝鲜实习生


在对青霉素生产进行有效的研究后,张为申从1953年开始,先后试制过土霉素、红霉素等当时重要的医用抗生素,还通过菌种的选育和培养基的改进,将链霉素发酵液的效价提高了5倍,他还开发了一种化学测定链霉素效价的方法,可以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追踪其变化。华北制药厂在链霉素投产后,其生产控制和临床应用中还存在着产品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1962年,张为申等与来访的日本专家合影


1959年,张为申根据沈其震院长的指示,组成链霉素质量研究工作组,该工作组由国内有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指导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该工作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直到1966年,在最后一次会议上作出了国产链霉素和世界各国产品质量近似的结论。


1964年,全国抗菌素学术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1958年张为申担任我国第一个抗生素研究所首任所长后,他积极罗致人才,开展新抗生素的菌种筛选和选育工作,先后得到多种当时国际上正在研制的抗生素产生菌,例如曲古霉素、万古霉素、灰黄霉素、巴龙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等;同时,他早在1960年代初,已经觉察到,以天然抗生素为基础加以化学改造的半合成抗生素是抗生素工业的发展趋势,他领导了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研究,遗憾的是文革浩劫使这项工作中断,直到1980年代我国才逐步投产半合成抗生素。


1964年张为申发表的论文


张为申作为有成就的抗生素专家,曾多次率团参加当时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举行的国际抗生素会议,因而他有广泛的国际联系,据说他曾在捷克召开的某次抗生素会议上结识了青霉素发明人之一、诺贝尔奖得主钱恩。1961年5月,通过张为申的联系,钱恩应我国邀请到中国访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1966年初,张为申参加了化工部与卫生部联合组织的考察团,赴瑞士和英国考察两国的制药工业。


张为申与抗菌素专业培训班学员合影


1956年,张为申曾参加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对该规划第50项国家重要科技任务的起草和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受沈其震之请,在筹建中国医学科学院抗生素系(以后被称为抗菌素研究所,即今天的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曾在1957年到1958年作为中国专家与苏联联合举办过全国性抗生素讲座。会后出版的《抗菌素讲演集》一书和他主持编写的《抗菌素研究》系列丛书,在当时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张为申先生的抗菌素演讲集


张为申作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优秀毕业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十几年中,由于战乱频仍,没有条件发挥自己的才能。从美国深造回国后,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他以自己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在美国学到的新知识,从事微生物发酵,特别是为我国抗生素的科学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抗生素事业发展的初期肩负了奠基的历史使命。他治学严谨,工作负责,待人诚恳。


遗憾的是,他在文革之初未能经受冲击,不幸在盛年时便与夫人一起自尽谢世。


没有抗生素,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英文版)


抗生素是什么原理?(中文版)


插图视频选自网络
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王友琴专列

王友琴:女性的野蛮

王友琴:15岁女同学在学校死于非命

王友琴:她的名字叫关雅琴
王友琴:北京第三女中校长沙坪之死
关于宋彬彬道歉的访谈
王友琴:于光远为何避谈前妻?
相差45年去世的孙历生和于光远
 王友琴:读《一滴泪》中文新版
王友琴:巫宁坤先生的《孤琴》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熊国胜:重温王友琴《未名湖,你听我说》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