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再思考

胡昌勤 药通社 2022-10-07


对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再思考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年3月第45卷第3期

微信排版:凡默谷

作者



胡昌勤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摘要



药物注射剂可分为普通(水溶性)注射剂和特殊注射剂,特殊注射剂应更重视对其体内疗效的评价;通过对已有的临床/质量数据、文献资料的系统梳理,揭示国产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质量/关键质量属性差异;评估国产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疗效/安全性的一致性;并通过提高产品的工艺控制能力,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一致性,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对国内独有的品种,应在明确其临床价值后再进行评价研究。

关键词



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


_

正文


_
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为标志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经走过了4年历程。国家大力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其目的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目前,对固体口服制剂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经步入正轨。
然而,对注射剂的一致性评价,自2017年12月药品审评中心(CED)一致性评价办公室发布了《已上市化学仿制药(注射剂) 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后,却迟迟没有迅速推进。
目前,我们正在承担“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药物一致性评价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 课题的子课题,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探索研究(No. 2017ZX09101001-007),我们曾以抗生素注射剂为例,对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再评价的主要关注点和评价策略等进行过讨论[1],本文通过介绍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探索研究课题的整体思路及课题组近两年来的研究进展,结合2019年10月15日国家药监局新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2019年11月5日CDE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特殊注射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讨论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的关键点及评价策略。

1

“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探索研究”课题的整体思路

化学药品注射剂按其原料药的属性可分为可溶性注射剂和难溶性注射剂,按其制剂特性可分为普通注射剂和缓控释注射剂等,按其治疗属性还可分为放射药品注射剂等。
从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角度,评价仿制药与参比制剂工艺、处方差异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关键;由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对“现实药品”的评估,因此,所采用的策略、方法应与新仿制药的研发不完全相同[1]。
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对不同类型的注射剂的重点关注点应有所不同,但关键点均为要首先明确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质量差异,进而明确其改进方向。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每年组织全国药品检验机构开展的一项针对上市药品的质量评价工作。如何客观地评价国内药品的质量现状,分析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而明确产品质量提高的方向,是评价性抽验重点关注的问题[2]。
多年来的评价性抽验工作揭示,国产化学药品的处方、工艺是制约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对处方、工艺的合理性认知不够,产品的工艺控制能力差等[3]。
针对化学注射剂的特点和关注点,“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探索研究”课题,将注射剂分为普通注射剂和特殊注射剂两大类:
前者包括各类水针剂和水溶性粉针剂;后者主要针对难溶性药物注射剂、缓控释注射剂和放射药品注射剂。
整个课题分为3个任务:
①普通(抗生素)注射剂的评价,以抗生素注射剂作为代表性药物,探讨评价药物水针剂和水溶性粉针剂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②特殊注射剂(难溶性药物、放射药品、缓释药品)的评价,主要针对难溶性药物注射剂、肽类激素缓释注射剂和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注射剂开展研究,以解决任务1中没有涉及的特殊共性问题;
③注射剂风险预测与评价系统与相关数据库的建立,该任务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基础,拟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药物/杂质风险预测和评价模型并与药物不良反应等数据库相关联,形成药物/杂质风险预测和评价系统,以解决对仿制药中出现的新特定杂质的安全性评价问题。课题将通过对代表性品种的示范研究,形成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共性策略与方法(图1)。

图1 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探索研究课题的整体思路

Fig. 1 The overall view of the project of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 of chemical injections

内容由凡默谷小编查阅文献选取,排版与编辑为原创。如转载,请尊重劳动成果,注明来源于凡默谷公众号。

2

普通注射剂与特殊注射剂

我们已经对普通注射剂中辅料、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有较详细的讨论[1]。普通注射剂中的溶剂(水)和辅料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忽略,但特殊注射剂处方中的溶剂、助溶剂等关键辅料能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在一致性评价中除了要对活性成分(API)进行充分的研究外,对关键辅料的研究亦同样重要。
如紫杉醇注射液,过敏反应是其主要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揭示,增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的质量可能是导致产品致敏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其中关键辅料的质量可显著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待发表)。
对缓控释注射剂如脂质体、静脉乳、微球、混悬型注射剂等,其处方中辅料的组成(Q1)和用量(Q2)与药物体内的释放、分布、代谢等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在脂质体质量标准中,不仅通常要对磷脂中的杂质溶血卵磷脂进行控制,对聚氧乙烯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MPEG-DSPE)、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HSPC)和胆固醇的组成也要精准控制。
当特殊注射剂中的关键辅料与参比制剂不同时,如注射用伏立康唑,原研制剂采用磺丁基-β-环糊精钠(SBECD)为包合剂,国产制剂多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剂,此时,不仅要从药学评价的角度,采用相平衡溶解度法[4]对伏立康唑与不同环糊精的包合常数进行比较,更应重视对其体内等效性的评价,关注体内疗效是否可能具有差异。
对特殊注射剂的工艺控制是一致性评价的重点。虽然难以采用物理化学手段对特殊注射剂的工艺控制情况进行全面表征,但粒度分布、孔隙率、表面电势、包封率、体外释放度等指标依然是重要的工艺评价指标。
其中,建立具有体内外相关性的释放度测定方法是关键。如课题组建立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释放度测定方法,其体外释放曲线可体现产品120h以上的缓释特征,更能反映产品在体内的释放特点[5];建立的醋酸戈舍瑞林微球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6]。
针对微球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点[7],中检院已经建立了微球注射剂关键质量属性评价技术平台,可用于发现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质量差异,进而评价产品的工艺控制能力等。

3

一致性评价与再评价

在2018年3月CDE发布的药物注射剂研发技术指导意见中,将已上市化学药物注射剂的评价分为一致性评价和再评价。理想的一致性评价首先需选择参比制剂。参比制剂作为实物标准,仿制药通过与参比制剂处方、工艺的比较,保证其关键质量属性与参比制剂一致,进而保证仿制药的疗效与参比制剂一致。
鉴于在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成员国上市的原研药物通常均通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且处方明确,工艺相对稳定,因此,常作为参比制剂的首选。
但国内尚有部分注射剂无法选出适宜的参比制剂,包括国内独有品种,如注射用头孢硫脒、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等;国内特有规格,如小规格的注射用阿奇霉素;国内独有处方,如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复方制剂;原研产品由于非安全性原因退市但国内仍广泛使用的品种,如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等,这些品种属于再评价范畴。
对再评价品种,首先要评估产品的临床价值。临床专家形成的专家共识是产品临床价值评估的最重要依据。如注射用阿奇霉素在国内儿科广泛应用,但原研上市的注射用阿奇霉素并没有适用于儿童的小规格制剂。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专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制订了《儿科阿奇霉素注射使用的快速建议指南》[8],对注射用阿奇霉素在儿科中的应用形成了明确的共识[9],其也成为评价小规格注射用阿奇霉素临床价值的重要依据。此外,主流专业临床单位的应用情况对评估具体再评价品种的临床价值亦有参考作用。
当明确产品具有临床价值后,对产品的处方、工艺和工艺控制水平进行评价是关键。课题组已经阐述了利用参比制剂作为实物标准与仿制药品进行比对研究的一般策略[1],对没有参比制剂作为实物标准的再评价品种,与同品种的比较是关键。
建议:首先,利用多变量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企业自身产品进行分析,发现产品关键质量属性(CQAs)。
通过评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异性,可以快速发现产品的CQAs[10]:①将产品常规质量控制项目(标准检验项目)定义为 “质量属性”,其它非常规方法揭示出的产品工艺特性定义为“工艺属性”,二者综合构成评价产品生产过程一致性的目标属性;②对企业历年来连续多批次产品的变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变异较大的目标参数即可能是产品的CQAs,称之为特定质量属性;③在此基础上再与引起变异的生产工艺相关联,明确产品的关键工艺过程,并建立表征关键工艺过程变异的评价指标(图2)。该过程有助于企业对生产工艺的深入理解,并完善其工艺控制参数。

图2 利用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评估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

Fig. 2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control level of products
第二,当明确了产品的CQAs后,再利用国家评价性抽验数据,通过比较该企业产品与其它企业同品种产品CQAs的差异,评价自身产品的质量水平。最后,再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和风险分析方法[11-12],评价这些CQAs可能引入的风险,确定该品种的理想且符合国情的工艺控制水平。
当发现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差异,但无法简单判断不同工艺的产品临床效果是否具有差异时,较理想的方法是将其与不良反应数据相关联。
如依替米星注射液,其杂质谱分析揭示产品的质量与原料合成工艺密切相关,两种工艺得到的产品的杂质总量虽然差异不大,但杂质种类明显不同,且呈互补趋势(图3)。

图3 两种合成工艺对依替米星杂质谱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the two synthesis processes of etimicin on the impurity profiles
将两种产品与其有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相关联,工艺1和工艺2产品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约为9.7%和8.1%,差异并不明显,但二者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类型明显不同:产品1的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约为15.7%,产品2为22.7%;产品1的呼吸系统损伤约为12.3%,产品2为7.1%(待发表);上述不良反应均认为是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提示不同产品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部位不完全相同。
文献报道,小分子药物与机体的MrgprB2和MrgprX2 受体结合,可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过敏介质,进而导致机体出现过敏反应症状(anaphylactoid reactions )[13-14],即发生类过敏反应(pseudo-allergic drug reactions)。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小诺米星)可以导致机体发生类过敏反应[14]。两种合成工艺得到的依替米星产品的杂质谱不同,不同的杂质与MrgprX2受体的结合能力及其在体内的分布差异,是否与二者导致的主要不良反应的差异有关?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因此,对依替米星原料合成工艺的评价,应综合考虑杂质结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关系(耳毒性反应、类过敏反应)、合成工艺的可控性(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4

杂质谱分析与毒性评价

杂质对药物安全性的影响依然是当前药品注册关注的重点。药物中的杂质包括工艺杂质和降解杂质,揭示仿制药与参比制剂杂质谱的差异是一致性评价中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
基于药物的结构、来源、工艺等特点,按药物类别思考同类药物的杂质谱分析策略,再考虑具体品种的杂质谱分析方法,在产品质量的对比中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如对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杂质的分析,应用液相色谱脉冲安培电化学检测方法(HPLC-CAD)具有明显的优势[15]。
因此,在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体品种进行对比研究时,有必要分析目前中国药典中的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HPLC-ELSD)与HPLC-CAD测定结果的差异。
对头孢菌素具体品种的质量对比分析,由于不同的头孢菌素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其杂质谱也具有相似性,如均可能有△异构体、差向异构体、反式异构体和聚合物等,因此在分析时,不仅要关注各国药典各论中该品种项下已经收载的杂质和方法,还要关注相似品种各论的要求,并结合生产工艺和文献等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确定分析对象。
如对头孢菌素聚合物的分析,目前中国药典多数采用Sephadex-G10凝胶色谱系统,少数品种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方法,但最新收载的头孢唑肟钠已经采用HPLC方法将产品中的二聚体作为特定杂质控制。
鉴于Sephadex-G10凝胶色谱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质量控制的要求,高效凝胶色谱方法的专属性也越来越受到挑战[16-17],而利用柱切换结合LC-MS技术,将聚合物杂质作为特定杂质进行控制,是当前药物分析的发展方向[16-18]。因此,按此策略对头孢菌素聚合物进行控制是较理想的方法。
按照当前新法规的要求,重新对老品种原料药中的杂质开展毒性评估,特别是遗传毒性的评估是当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点。
据文献报道,每一种药物原料平均需要经过6步合成反应,每一条合成路线平均涉及4种反应中间体;烷基卤化物、酰氯(acid chlorides)、芳香胺和迈克尔受体(Michael acceptors)是最后合成步骤的4种常用反应中间体,因此对原料中可能残存的基因毒性杂质进行评估,并进行合理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9]。
磺酸盐类药物在成盐过程中,磺酸盐与低级醇如乙醇等可能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烷基磺酸酯类杂质,目前各国药品监管部门均认定该类杂质是一类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
因此,要求必需对磺酸盐类产品中是否可能残留有烷基磺酸酯类杂质进行评估。然而,根据形成烷基磺酸酯的反应机理,Snodin等[20]认为,从热力学角度,磺酸盐在醇中极难发生酯化反应,仅在强酸性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少量的转化;在乙醇溶剂中,药物碱基与等摩尔的磺酸根可即刻成盐,进而阻止了磺酸酯的形成;虽然合成过程中容易形成氯代烷烃,但其极易被清除,且氯代烷烃在生物体内的烷基化作用较磺酸酯弱很多,按照ICH M7(R1)的规定,采用磺酸酯的安全限量控制氯代烷烃也是不科学的。
因此,建议监管部门重新评估对磺酸盐相关工艺管理方式的科学性。可见,在对文献进行系统检索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艺对可能的基因毒性杂质进行科学的评估,较简单的测试评估更重要。
在对药物降解产物进行基因毒性风险评估时,虽然基于理论预测有助于发现可能的降解产物,但更应重点关注那些在强制降解试验、加速或长期稳定性试验中确定的降解途径和主要降解产物 [21]。
一致性评价中应特别重视对参比制剂中不存在的新杂质的毒性评估。当杂质的结构确定后,应首先判断杂质是否为已知的致癌物或致突变杂质;再判断其是否具有“警示结构”;如具有“警示结构”,则进一步分析该结构在API中是否存在,及杂质与API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是否相同;当采用计算毒理学方法对“警示结构”的基因毒性进行预测时,应分别采用基于专家规则和统计学方式建立的QSAR模型,如OECD QSAR Toolbox和Toxtree软件进行预测,如果两个预测模型均认为该杂质不具有基因毒性时,则该杂质可作为普通杂质控制;当预测该杂质可能具有基因毒性时,可采用Ames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确证,或按基因毒性杂质对其进行控制。
可参考的决策树见图4。

图4 化学药物杂质毒性评估决策树

Fig. 4 Decision tree for toxicity assessment of chemical drug impurities
如对头孢他啶及杂质的预测结果提示,3位侧链上的季胺基团为“警示结构”,杂质D和杂质B可能是基因毒性杂质,由于杂质D的亲脂性较强,不容易被机体清除,故建议将其作为基因毒性杂质进行控制或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确证[22]。
当杂质被认为不是基因毒性杂质后,通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其是否具有其它的特定毒性作用,以便确定质量标准中是否应将其作为特定毒性杂质进行控制。根据药物结构-毒性关系,利用计算机(in silico)预测杂质与API的ADMET特性差异,评估杂质与API的相对毒性作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22-24]。
近年来中检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完善了斑马鱼药物杂质毒性评价平台(图5):

图5 化学药品杂质毒性评价与预测平台[28]

Fig. 5 Platform for toxicity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chemical impurities
课题组
①  完成了对C-7位含有氨噻肟结构的头孢菌素结构与神经毒性[25]、心脏毒性[26] 的关系探讨,C-3位含有巯甲基四氮唑结构的头孢菌素结构与胚胎毒性[27]等的关系探讨;
②系统总结出头孢菌素结构与急性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的关系,形成了对头孢菌素杂质毒性评价的策略与方法[28];
③完成了对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与神经毒性[29]、心脏毒性等关系的探讨(待发表)。通过比较杂质与API的相对毒性作用,不仅为质量标准中制定合理的杂质限度提供了解决方案,且有望解决将药物/杂质毒理学信息与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相关联,将不良反应信息与产品质量相关联等一直困惑杂质谱控制的难题,进而实现通过质量控制,降低仿制药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目的。

5

产品的持续一致性与工艺控制

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一致性是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通过对药品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的深入理解,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关键原辅料属性(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s,CMAs)和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的精准调控,进而控制成品的质量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图2亦可作为发现CMAs和CPPs并进行工艺过程控制的一般方法[10]:
①  采用适宜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如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对企业内控标准中所有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甄选出与产品质量变化显著相关的质量属性;并通过权重赋值方式,明确每个CQAs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建立QCA函数,对产品的质量属性进行风险评估。
②  将CQAs与工艺过程相关联,通过分析其对生产过程变异的影响,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如结晶工艺等;并针对性的建立分析工艺变异的方法,对工艺属性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适宜的过程控制参数(PrCA)。
③  根据QCA和PrCA结果,构建表征生产过程一致性/产品质量一致性的风险警戒线和预警区间;精准掌握生产过程的变异情况,用于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对生产过程的调控,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隐患。
针对多数头孢菌素产品的结晶过程为关键控制点,课题组提出了评价结晶工艺一致性的一般方法:首先通过粉末X衍射、显微拉曼等方法确定多晶型产品中是否存在不同的晶体;如产品为混晶,则利用该品种的单晶数据,通过固体核磁分析或计算化学等方法揭示不同晶体结构的可能差异[30];再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解析不同晶体比例与NIR特征峰形、峰位的关系,建立NIR快速分析模型,用于评价每一批产品的工艺稳定性[31]。
利用该策略已成功地实现了对五水头孢唑林钠和头孢硫脒结晶工艺的一致性分析[31],结果与利用图2策略得到的工艺过程评估结果相似。
按上述策略建立的NIR快速分析模型还可以用于制剂企业对进厂原料的快速判别,以解决国内多数制剂企业不自己生产原料药,无法快速甄别进厂原料质量这一难题。如针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原料的关键控制参数,课题组建立的NIR模型可以快速判断原料的含量、水分和晶型是否与参比制剂一致(待发表)。
将杂质谱分析与生产过程相关联,不仅可深入理解生产工艺与杂质谱的关系,亦可实现精准地对关键生产工艺的控制。
如国家评价性抽验揭示,制剂过程中阿莫西林三水合物的脱水与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的产生呈正相关[32];头孢拉定颗粒生产中,对制粒前温湿度的控制是工艺控制的关键[33];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中的杂质A为水解杂质,主要在制剂的冷冻干燥过程中产生,杂质B和杂质C为醇解杂质,主要与原料合成中使用的低级醇类有关[34]。
而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中的杂质谱的差异主要与氨苄西林钠原料的生产工艺有关,冷冻干燥工艺产品较溶媒结晶工艺产品更不稳定,制剂中更易受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35]。在药品质量标准中将与工艺直接相关的杂质作为特定杂质控制,亦可实现对生产过程一致性/产品质量一致性的控制。

6

对产品无菌保障程度的评价

注射剂生产过程的无菌保障水平是保障药品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药品是否可能在生产环节被微生物污染,不能仅依赖于对终产品的检验,而应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通过对生产过程无菌保障水平的全面评估来确定。评估内容通常包括对原辅料、包材和中间过程产品微生物载荷的控制情况,对水系统和生产环境的监测情况,对除菌/灭菌工艺的验证情况,无菌检验实验室及相关SOP的合理性,以及OOS调查程序等。
与国外药品生产企业相比较,国内企业的生产设施已经与国外没有差别且部分设备更先进,国内的现行cGMP标准等也已经与国际接轨,但管理水平特别是在数据完整性、OOS调查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生产企业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控制体系(图6),通过合理的抽样、测试和评估管理,为微生物的污染控制提供完整、综合和科学的数据。

图6 药物生产过程微生物污染控制策略

Fig. 6 Strategy for control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during drug production
当前完善必须的污染控制体系文件;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与警戒线;建立OOS调查快速响应程序应是药品生产企业的重点,而严格地执行监控、评估计划是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关键。

7

结论

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探索研究课题揭示,在药物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对普通(水溶性)注射剂和特殊注射剂的关注点应有所不同,前者溶剂(水)、辅料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忽略,后者应更关注其与参比制剂在体内疗效的差异。
对国内独有品种的再评价,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是关键。具体的评价策略可概况为:通过对已有临床/质量数据、文献资料的系统梳理,利用多变量数据分析、杂质谱分析/评估等技术,结合临床不良反应数据,揭示处方、工艺差异对国产仿制药质量/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进而评估国产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疗效/安全性的一致性;并通过提高产品的工艺控制能力,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一致性。

参考文献



详见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年3月第45卷第3期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均为促进制药界同行的交流与学习;未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作品。选取的文章已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内容由凡默谷小编查阅文献选取,排版与编辑为原创。如转载,请尊重劳动成果,注明来源于凡默谷公众号。

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封面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