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年,高新民教授带领的逸华人只做了一件事

2017-11-12 桂子 桂子先导

无论是出资人、受助人、志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逸华人!


无论是企业老板、大学教授、山村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逸华!


温暖、温情、温润,感动、感谢、感恩。11月11日,第十二届湖北省慈善总会逸华教育基金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办。之所以说隆重并不是说有多大的领导出席参加,而是因为这是逸华教育基金一年一度的盛会。



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举办一个这样的年会,把逸华教育基金的资助人、志愿者和受资助人邀请到一起,汇报一年的工作和成绩,分享一年的温暖和感动。对所有逸华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时刻!


今年是第十二届,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逸华教育基金的发起人之一、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灵哲学教授高新民说,12年来,逸华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助学,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逸华人助学的过程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受资助者都走向成人成才成功。12年来,逸华筹集善款近600万元,资助各类学生2500多人。



其中,资助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有很多考上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资助的大学生有很多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外名校硕士、博士,受逸华资助的毕业生就业都很好,因为他们更懂得珍惜、感恩和回报。


下面我们就听听4位逸华人的年会分享,看看逸华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逸华教育基金的发起者——高新民的心声



今天是逸华教育的第十二个年会,大家聚在一起,机会难得。我今天只说四点:


一是感动、感谢、感激、感恩


今天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几个词,这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家都是含着泪分享自己的人生和故事,台下的大家也是含着泪在听。


我们敢感激感恩爱心人士,为逸华教育基金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商向军、严景阳、关向东、施双苟、汪敏萍、孙革、安容,等等。他们资助逸华,不求任何回报,所以我们很感动,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感谢。


世界上做好事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哲学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三类,即三种做好事的动机,被迫(社会的谴责),功利性(商业动机,得到更大回报),做好事本身就是目的。


我认为,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准,不管是哪个动机,都值得肯定、学习和点赞。只要出来做好事都值得肯定,值得鼓励,值得表扬。最高的境界是不图回报,把爱作为目的,相信逸华就是带着这种动机。


感谢爱心人士,华师学工部和湖北慈善总会的平台。感谢志愿者的大量付出,随着受资助者人数增加,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各种申请材料、贫困证明、身份证号,等等,志愿者不止一次打电话,所以要感谢志愿者。感谢受助者使我们获得快乐与幸福感的机会。


二是介绍下逸华教育基金,简单概括其最有特色的东西


第一个是理念与追求。传递爱,帮助青年学子成人成才,完善自身,去凡成圣,从凡夫成为圣人。不仅要成功,而且成为人格完善、有责任担当的人。圣人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人格模式,真善美福吉祥等具备,就是圣人的状态。获得具备这些价值的就是圣人。


第二个是精神。有两点,一个是自立立他,追求个人幸福个人利益,同时追去立他,立他本身就是自立。自立与立他,二者并不矛盾,立他是自立最好的方式。另一个是自匠匠他。匠就是规划自己管理自己建设好自己,同时也要帮助他人做好自己。


第三个是原则。务实低调。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是逸华的目的,再没有其他。逸华为受助者提供实在、务实的帮助,不追求名利。


第四个是特色:温暖有缘人,温暖有志者。让逸华的孩子有回家的感觉,让逸华的所有人都家的感觉。逸华物质帮助与心灵的安抚、转化并举,让受助者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心灵得到成长。逸华零成本运转,不花资助人的一分钱,不提取任何管理费。逸华运行费用是我和志愿者自己承担的,这就保证了善款效用的最大化。


三是逸华教育基金做的几件大事


12年来,逸华募集善款将近600万,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大事。


帮助对口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比如安装太阳能,让孩子能洗个热水澡,洗个热水脸。


告别咸菜关爱学生健康,至今本活动已持续开展12年,投入善款共计50多万元,有6000多孩子受益。


冲刺名校助推成才工程,至今有524名寒门学子受益,考上全国名牌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想。


资助贫困研究生大学生和中学生,如今很多受到逸华教育基金资助的学生已经顺利完成学业,其中一大批考上国内一流大学读硕读博。


资助刘明海家庭,刘明海是逸华的主要资助人,去年突然离世留下三个孩子,我和一些博士专门成立一个教育基金,资助三个孩子接受教育。


设立心灵哲学研究基金,推动中国学术研究创新,这个基金是个人捐款和一些毕业生捐款设立。


四是我以老师、家长的身份向大家提几点建议和希望


第一,珍惜。大家受资助的钱不多,每个人只有两千元,但来之不易,希望大家珍惜。钱全部来自于个人捐款,实属不易。不乱花钱,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用在读书上。


第二,要尊重。志愿者与受助者互相尊重。现在坦然接受资助,但可以在有成就的时候再回报,大家人格是平等的。志愿者要尊重受助者各方面的权利;受助者也要尊重志愿者的劳动与付出。


第三,做名副其实的逸华人。我们每个人都是逸华大家庭的一员。逸华人都有自己的坎坷经历和人生故事,但我们要换一种方式去看苦难,这是我们人生前进的动力,正因为我们经历很多苦难,所以才对幸福敏感,珍惜幸福,放大幸福,所以我们才快乐。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有个性能够特立独行的人,做社会的少数派,不要做大多数,不随波逐流。

希望逸华人不要做一个势利主义者,看重利益,追求钱财和名利地位。希望逸华人成为有爱心的人、乐于奉献的人、不求自己的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人,有事业心自我实现的人(成为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将自身潜能最大化的人),有责任敢担当的人,做平凡事、做小事、做实事的人。


逸华教育基金最大出资人——商向军总裁的心声



逸华助学基金会到今天是第 12年了,逸华有了今天的成果,要感谢受逸华资助的同学们,感谢历届的逸工们,特别感谢高老师、刘老师还有孙革、安容老师这些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因为有了你们,逸华教育基金会才有了今天,谢谢你们!我呢,实际上是付出最少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只做了最简单的事——给点钱,但是其他的事都没有做,所有事都是刚才我说的这些人去做的,所以我才是最大的受惠者,我要谢谢你们。


听了很多同学的分享,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事,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吧。其实我跟刚才分享的同学以及在座的受资助的同学一样,我也有过跟你们一样的经历,一样的人生的心历路程。我出生在浙江一个贫困县,家里有两个哥哥,我最小。文革结束后爸爸受牵连,妈妈一个人养活一个家,家中负担不起,把六个月的我寄养在乡下,所以我长在农村。印象中到杭州市要花一整天,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养父母对我很好,七岁的时候我就能帮大人做很多事。从我懂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是捡来的,没人要的,所以周围有很多人笑话我,所以小时候我一般不怎么说话。


八岁左右,有一次去河边玩水,玩得很晚,养父母回家没饭吃,就把我从河边抓回来,一顿打,当时很委屈,就站着不动,让他们打,我越不喊越不叫,大人打得越狠,最后打断了两把扫帚。那晚我一夜没睡,想:我一定要改变,不能这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我的人生。从那个时候起,我小学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


小学是在村里上的,初中是在镇上上的,因为很远,所以住校。从初一开始我就在琢磨着怎么挣钱,暑假我买冰棒,当时个又小又瘦,骑不了自行车,我就走着推着自行车买,一个暑假大概能挣一百多,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家里。上了高中,没有了补助,我觉得读书不重要了,就琢磨着去挣钱吧。我摆过地摊,做过保姆给人家带孩子,车工。


以前讲到我的故事都会觉得很心酸,现在我讲故事只是分享,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告诉我,总以受害者的方式去讲故事,那永远都会觉得难过,传递的也都是负能量,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去看问题,如果当时家庭条件很好,我也没有被寄养到乡下,没有那些遭遇,我哪会有今天。我的意思就是要大家换个方式看问题,不要永远以悲观的方式去看待问题。


今天我还要讲一下逸华教育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我们是为了爱,为了感恩。对我而言,真的用心去付出,用心去对别人好,收获的那份快乐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付出是有索取的,那你的付出就不是真的付出,你的爱就不是真的爱。爱是没有回报的,只有这样的爱才是最真的也是最有力量的,爱出自爱,当你真心付出的时候,你得到的会远远大于你付出的,这是我的体会,所以逸华这个大家庭传承了这份精神。我们要把这份爱,这份感恩传承下去。


最后要分享的是活在当下,什么年龄阶段做什么阶段该做的事。工作的时候就守住工作,回家就要守住家。你们现在在学习,就要守住学习。只有把每个当下做好了,你们才能成功。不要在学习的时候想着去做其他的事,这样什么都做不好。


每个人都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只要你想,只要你坚定信念,去努力,全力以赴,你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所以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干好眼前的每件事,你们以后一定会比我强,一定会比我更好,因为你们基础好,你们现在读大学还有的是研究生,所以我相信你们以后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逸华教育基金志愿者——曾紫微的心声



我是曾紫微,来自华师16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免费师范专业。今天很荣幸能够作为一名志愿者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我成长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充满了幸运的故事。

    

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我想要告诉大家我的现状。我现在不但是咱们逸华教育基金会的志愿者,还在今年的五月份竞选成为我们城环青协的会长。虽然我的志愿工作很忙碌,但是我并没有丢下学业,我在大一学年的专业成绩排名年级第四,获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以及咱们学校的“博雅银桂”奖学金。除此之外,我还有幸入选了“16级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跟随两位优秀的导师学习。在学习之余,我还参加了我们院的篮球队,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分开了,一夜之间我就变成了奶奶不疼,爸妈不要的状态。那个年代,离婚的家庭是非常少见的,我们村也就这一个。理所当然,我们家变成了左邻右舍口中的谈资。听他们总是和我调笑我父母的事,我心里是刺痛的。别的小朋友不和我玩,理由就是:“她可坏了,连她爸爸妈妈都不要她。”我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变得更加敏感内向,甚至好几个月不说话。这个时候,是我的老师帮助了我,她每天和我聊天,总是给我买一些小礼物,带着我去她家吃饭,甚至是抱着我睡觉。她让我感受到了我妈妈都不曾带给过我的关怀。我渐渐开始变得正常,也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我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努 41 36847 41 15289 0 0 4058 0 0:00:09 0:00:03 0:00:06 4058帮助别人的种子——我要成为老师,像我的老师对待我一样对待我的学生,我要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走出困境。


转眼我升入初中。虽然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但我的心仍然是敏感而多疑的,我会莫名其妙地多愁善感,然后就任性地不去上课,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哭泣。这个时候,我又幸运地遇上了我的另一位良师。他会纵容我小小的任性,专门来找我,然后安慰我,听我哭诉,再鼓励我。他允许我不去上自习,然后私下里帮我补课。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决意要好好学习,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成为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幸运的。后来,我考到了我们市最好的高中,并且还有一位社会好心人士在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决定资助我完成高中的学业。但是在高中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我的身体太弱,刚住进寝室就由于过敏生了一场大病,一个多月才见好。舅舅心疼我,让我住进了他家,但是舅妈却十分不情愿,两人天天为我吵架,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地步。于是,才一个多月我又搬回了宿舍,又是一场大病过后,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答应让我住进他家,住了没多久,他家媳妇回来了,家里太小住不下,我睡了一段时间沙发又搬回了宿舍。外公外婆本想来照顾我,但是他们还要照顾我舅舅的孩子,没有时间过来。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块浮木,找不到任何依托,心情也一直很压抑。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我的干妈,也就是那位资助我读完高中的人,将她的一个单身公寓让给我住,还总是过来给我做饭,陪我聊天。在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我总算有了人样。我很想回报她,但是却有些无以为报的无力感。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做出了选择:我要好好读书,还要在大学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虽然没办法回报她,但我不能辜负她。我也可以把她对我的好变成爱心传递给别人。


现在,我在华师,不但实现了我当初的愿景,还幸运地成为了逸华教育基金会的志愿者。在逸华,我首先得到的是一笔助学金,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助学金只是意味着让孩子们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学习。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能感受到有人在关心我,即便只是来自一个陌生人好意,也能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缕阳光。在逸华,我还遇到了善良热心的学长学姐,还有温柔慈爱的老师。还记得安容老师在讲座上耐心地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还记得文龙学长总是和我聊天,开导我;还记得明秀学姐为了让我去吃饭而帮我值班;还记得刘旭学长为了帮我借书而四处奔走……这些都只是小事,但是每次都能带给我温暖。正是因为在逸华,我才在大学的生活里收获了这么多阳光般温暖的橙色,少了一些冷冰冰的白色。


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多数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但是生活总是要向前看的,去铭记那些令我们感动的,甚至是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美好,就会让我们不断获得勇气朝着有阳光的方向走下去。而我,希望自己能给别人带来这样的一种美好。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到:“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心的传递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就是一个人能感受到树的轻抚,云的温柔和灵魂的呼唤,然后自己化身为打动别人的树和云。


我的讲话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让心中那颗充满爱的种子发芽、开花。谢谢大家!


逸华教育基金的受助者——张如星的心声



我叫张如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首先,我想对湖北省慈善总会逸华教育基金的各位爱心人士致以衷心地感谢,谢谢你们能在那么多人中选择了我并给予我资助。同时,我也很开心可以代表各位受资助的同学在此发言。


回首这十余年的求学经历,我其实非常开心能够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进入大学,接受更高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我经常问爷爷奶奶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都有妈妈,我却没有啊?妈妈去哪了?”爷爷奶奶往往会闭口不谈。而在我的记忆里就没有关于母亲的印象,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父亲又因为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和心脏病,不仅丧失劳动能力,还需要常年服药,所以自幼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小时候,小朋友们都不愿意跟我玩,嫌弃我是没有妈妈的孩子,自己最怕的就是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那个时候是孤独和无助的,只敢自己躲在被窝里哭泣。


但是或许就是这样的家庭才锻炼了自己,我比其他更多的小朋友都更早懂事,会帮爷爷奶奶烧火、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生长于这样的家庭,自己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自己都在刻苦、努力地学习。还记得在初中的每个周末,别的小伙伴都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我则在家里钻研数学题目。因此成绩优异的我多次被其他家长问道“你学习是有什么窍门吗?怎么学习这么棒啊?”我通常会笑而不语,心想“哪是有什么窍门啊。只不过是我的身后空无一人,只能靠自己努力刻苦罢了。”


那时的我是多想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可以让父亲和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然而祸不单行,在自己高二那年父亲又因为心脏病发作突然过世。家中剩下的是父亲过世带来的悲伤和常年为父亲治病留下的大笔欠债。而爷爷奶奶都已年过七旬,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且奶奶因为白内障长期得不到恶化到眼睛已经几乎看不到东西。毫不隐瞒地讲,当时自己的内心是崩溃的,自己也曾埋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所有不幸的事情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当然,自己也曾经动过辍学打工的念头。感谢自己村里的父老乡亲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不仅帮我料理了父亲的丧事,还捐款让我可以完成高中的教育。


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欣喜的也是沮丧的,欣喜的是自己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眼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沮丧的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负债累累的家庭早已无力支撑我上大学的费用,自己也不忍心看到爷爷奶奶再用自己的养老金供自己读书。感谢社会上像湖北慈善总会逸华教育基金这样的好心组织给了我帮助,让我可以圆梦大学!


我进入大学深知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不断告诉自己要加倍珍惜,学习应该是首要的任务,所以自己刻苦读书,在去年一年中自己专业课学分绩在90分以上,总成绩排名在前20%。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很清楚自己以后的责任和使命,所以会抓住每一次老师给的课堂展示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师范生技能,在历史文化学院迈向名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营中获得二等奖。所谓“苦心人天不负”自己还在本学年有幸入选了我们华师的“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同时我深深体会到,不能仅仅依靠社会的帮助,而是要自立自强。所以现在我不仅在图书馆做兼职,还在校外做家教,努力为家庭减轻一些负担。


作为一名寒门学子,自己也意识到,如果想要在以后帮助像自己一样的贫困学子,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自己在大一就进入了华大学生会,还获得了年度“校会之星”的荣誉称号。而且还凭借自己的踏实和认真成为我们围炉分享社团的副社长,在过去担任副社长的一年当中带领社团成员在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银奖”!当然,我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在大学期间自己参加了“爱心宿舍 废物利用”活动、“讲国学·诵经典”卓刀泉小学国学教育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将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不过,就过去一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觉得自己最大的困难仍旧是经济层面,生活中的拮据倒是可以忍受,然而在历史专业的学习中,需要有大量的书籍来阅读,图书馆的借阅额度有限,为了阅读更多的书籍,我选择在图书馆做兼职助理。但是也经常出现相关图书被其他同学借走的情况,花钱购书却又囊中羞色。自己在经济上的困难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学习。而湖北省慈善总会逸华教育基金对我的这次资助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让我可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安心读书、学习。


我向各位爱心人士和在座的各位同学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利用好这笔资金,不和其他同学比吃比穿,而是将它用到学习,用到我真正需要的地方。我会不辜负各位爱心人士的希望,用这笔资金去获得更多的学识、更好地提高自己,从而将来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会在自己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学习中继续尽自己所能,为社会作出一些应有的贡献!


推荐阅读

厉害,大学美女辅导员卧底不良网贷群揭露黑幕,震惊大学生!

章开沅:我才刚刚91岁,不算老

在华师工作32年,刚刚她的作品在卢浮宫展出

厉害,华师一附中这次排名又是全国第一!

陈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华师美女网红登上《人民日报》

厉害,这4位大学普通老师干了一件极不普通的事!

华师物理系81级的校园情歌

华师要做一件大事,请您投上宝贵的一票

厉害,华中师大本科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只要心中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曹冠玉:我是一朵小小的桂花

张耀灿:我在大学怎样学习?

中国首批文科博导和博士生全名单

章开沅:怀念早期华师几位老校长

著名学者张厚安90寿辰 300学人举办学术研讨会庆贺

董泽芳:痴心为教育 桃李满天下

太燃了!华中师大桂花节主题歌MV《桂香》惊艳全世界

厉害,华大桂花首次登上《人民日报》!


学风是世风的反映,学风又应成为世风的先导。学风随世风堕落,随波逐流,乃至同流合污,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不嫌夸大的话,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章开沅

1998年11月5日


《桂子先导》颇受各界关注,深感欣慰。今后希望能听到更多年轻人的声音。何事最令老头乐,喜听雏凤吐清音。我虽曾自喻为领着一群小鸡到处啄爬觅食的老鸡,但更期盼年轻人能够成为与暴风雨相搏击的矫健海燕。青年不能仅限于偎在火炉边听老爷爷讲故事的温驯子弟,应该努力成为引领潮流的强者。因为你们才是未来百年的真正历史创造者,理应拥有勇立潮头的胆识与明辨是非的智慧。试看历史上众多有所作为者,哪个不是在青年时代就立大志干大事,乃至成为时代先锋。

章开沅

2017年3月16日


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大学是社会的灯塔——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一个追求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高校微信公众号,投稿请发至449215551@qq.com。点击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