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 | 七旬老人持续高烧40℃,一个月后,他给了医生大大的拥抱
连续20天高烧40摄氏度,
不到一个月暴瘦20多斤,
浑身虚弱无力,
站都站不起来,
皮下还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出血点,
被确诊为高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后,
又出现了败血症……
这样危重的状况,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对任何医生来说,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不久前,大医一院血液科上演了一幕患者信任配合、医生甘冒风险,最终转危为安的“生命奇迹”。
老人高烧不退
祸首是淋巴瘤
数月前,68岁的孙大爷(化名)突然高烧40摄氏度不退,在社区医院输液消炎药,但效果微乎其微,仍然高烧。很快,患者日渐虚弱,一个月暴瘦了二十多斤,甚至虚弱到站不起来,一般状况特别差,家属这才带他到外院检查。经抽血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血象特别不正常,随后连忙来到大医一院血液科就诊。
血液科副主任孙秀丽发现,患者血象特别低,白细胞正常,血色素只有正常值的一半,约60g/L,而血小板只有几千(正常范围10万~30万),初步考虑为白血病。于是,立刻为他进行骨髓穿刺。
但在显微镜下,医生发现细胞形态并不像原发白血病细胞,更像淋巴瘤细胞,怀疑淋巴瘤。但一般情况下,淋巴瘤患者会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这名患者淋巴结不大。为了明确诊断,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建议患者进行了PET/CT检查。结果提示,其全身有多处代谢异常,肝脏大、脾脏大,骨骼代谢活性高,还有睾丸受累,深部小淋巴结也有问题,伴胸腔积液,整体状态都非常差。随后经骨髓活检、基因检测等,确诊患者为高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四期,十分危重。
血液科日常查房(资料片)
全身状况堪忧
治疗一波三折
更令患者、家属及医生不安的是,患者的病情持续进展,越发消瘦,生命垂危,一分钟也耽误不得。尽管已明确诊断,但如何制定治疗方案令医生犯了难。
“既怕方案不奏效,又怕他身体受不了。”孙秀丽介绍,对于该种高侵袭性、疾病恶性程度极高的淋巴瘤,通常要采用强有力的治疗方案,后续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以期治愈。
但患者年龄大,全身状况差,营养状况差,根本无法耐受太强的化疗。经血液科专家会诊讨论后,决定折中治疗,采用标准剂量的化疗方案,同时联合靶向药物治疗。
刚开始用上化疗药后,患者体温慢慢趋近正常,证明治疗方案有效。他自己也感觉舒服多了,饮食跟上了,全身状况开始改善。
但由于患者本身血象特别低,年龄大,化疗相应的副作用出来后,反应较其他人更为严重,随后血象就更低了,因抵抗力差,合并了严重的感染,出现败血症,危及生命。
“医生,我相信你们。”患者家属的一句话,给了医生们勇气和信心。经全力抢救,加强支持治疗等,患者转危为安,顺利结束第一个周期的治疗,体温完全恢复正常,出院回家休养前,给了医生一个大大的拥抱。
孙秀丽率团队讨论病例(资料片)
一周后,按照与医生的约定,患者及家属回到大医一院进行第二周期的化疗。此时,其状态比第一次明显好转,复查血象也在逐渐恢复。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患者又出现了大量胸腔积液。医生既担心患者抵抗力低合并感染,如结核、细菌、真菌、病毒等,又担心积液是因为肿瘤原发病导致。医生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为他反复排查胸腔积液的具体原因。在除外感染等原因后,继续开展化疗,此次患者基本没有不良反应,顺利出院。此后的第三、四次化疗,患者都积极配合,检查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依据患者疾病的危险度分层,随着患者体能的恢复,逐渐增加了如腰穿注药、大剂量甲氨喋呤等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防治疗。
第四次化疗结束后,孙秀丽为他进行了一次比较完整的中期评估,没想到在标准剂量化疗下,患者恢复得如此之好,经PET/CT等检查复查完全缓解。治疗有效,医护人员信心倍增,为其制订了后续的治疗方案。如今,患者体重涨了,身体状况不错,满哪儿溜达,患者及家属特别高兴。
孙秀丽坦言,没有什么能比治好一名危重患者更有成就感。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给了医生很多勇气。为了提高疑难重症的诊治水平,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科室接诊每一名患者,都会在制定治疗方案前上网查阅最新的文献,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医生们也不断参加学术会议,不停学习,更新知识。有时遇到疑难重症病例,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同行也会回访追踪病情反馈。如今,大医一院血液科在血液疾病的治疗方案、理念、技术上,与国际前沿水平接轨。
稿件来源 | 大医君
编辑 | 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 | 大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