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为什么不撒钱,美国为什么不扶贫?

一念观云 观云者 2022-04-13

以文会友,公众号新算法,请大家点击上方 “观云者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就可以及时收到最新文章!




疫情期间,很多人在问,为什么中国政府不多印点钱发给老百姓?你看美国政府,给民众发那么多钱。


确实,疫情以来,美国政府主要靠发钱度难。去年4月份,疫情刚在美国蔓延,美国政府就迫不及待地给民众发钱,每人1000美元,共发了2500亿美元。12月份,美国国会再次通过一笔9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给每个美国人发放600美元救助金。



今年1月份,拜登上来后,又宣布搞一轮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再给每个美国民众发放1400美元,还为每周失业救济金增加300美元额外福利,扩大失业救济范围,并将适用时间延长至9月6日。


看到这是不是很羡慕?


发钱多好,大家都开心,那咱们为什么不学?

01

撒钱救谁?


面上的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超发货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这是政府洗劫民众钱包的搞法,会引来反噬,当年民国后期就是如此。


所以,但凡脑子正常的都会慎重使用。


美国之所以敢这么任性,那是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


说白了,就是全世界来帮美国分担通胀风险。


但中国不行,人民币还称不上国际货币。今天,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才2.02%(美元是40%)。


如果中国多印钱,绝大多数会停留在国内,将直接导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到时候发的钱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


而美国印的钱会流向全世界,这也是近一年来国际大宗商品持续暴涨的原因之一。



当然,就算全世界帮忙消化也受不了。今年4、5月份,美国CPI连创新高。而且,这种搞法还严重透支美元信誉,俗称“败人品”。


可美国政府还是干了,因为除此之外,其他的路都不通。


所有国家扩大货币供给量都是为了拉动经济。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增加货币供应量,货币贬值,增强出口竞争力;给民众撒钱,刺激消费;放松信贷,增加投资,拉动实体经济。


这些路看起来都不错,可适合美国走的路并不多。


疫情一来,谈增加出口那就是个笑话,制造业严重萎缩,出口指望不上;


要增加投资,以两党扯皮的尿性,蛋糕切不好,经济完蛋了也不见得能出台统一方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瞌神雄心勃勃的4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现在缩水到1万亿也谈不拢。


唯一能使两党快速达成一致的就是“撒钱”,刺激消费。


其实,就算撒钱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发消费券,二是发现金。相对来说,发消费券更能拉动社会经济。但美国政府却只能选择发现金,因为他们要拯救的不是美国老百姓,也不是美国制造业,而是美国金融。


疫情一来,国家封锁,经济运行暂停,对于从上到下靠信贷过日子的美国来说,大量民众一个月以上没收入,首先出现的不是民众大面积饿死,而是金融系统猝死。



去年底,我在分析蚂蚁消费贷时曾说过,蚂蚁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搞法,在民众普遍有偿还能力时风险不大,就算局部出现违约也能挺过去。


可一旦出现疫情这种极端情况,多数年轻人忽然失去偿还能力,就很有可能导致系统性崩盘,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金融体系。


太平洋对面的美利坚就是加强版“蚂蚁”,全民消费贷,储蓄率极低。


所以,疫情一来,突然封锁,民众没了收入,势必出现集体违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整个金融市场,进而是整个经济体系,瞬间完蛋。


这就是懂王、瞌神能快速拿到钱的原因,也是他们发现金的原因。


发现金才能偿还到期的信贷,发现金才能继续十个瓶子九个盖的游戏


所以,撒钱可不是为了民众。

02

爱吃萝卜的兔子


有人说了,就算出发点是为了金融体系,那撒钱不也能让民众受益吗?而且人家只给穷人发钱,难道不香吗?你这是酸葡萄心理。


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到了实际生活中,却没几个人能坚守。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两只兔子帮农夫干活,完了,农夫为了感谢兔子,各送他们一筐萝卜。一只兔子抱着萝卜兴高采烈回去了,而另一只兔子却提出不要萝卜要种子。


几个月过后,抱萝卜走的兔子抱着空筐回来找农夫,而要种子的兔子却给农夫抱回一筐新萝卜。


我们都嘲笑要萝卜不要种子的兔子。问所有孩子,如果是你,你要萝卜还是要种子?100%会回答,要种子。


道理很简单,可成人世界却并非如此,很多人会选择要萝卜。


给萝卜的农夫是好心吗?他有可能只是想等到冬天把那只有求于他的兔子宰了顿火锅。


美国政府在之前的发钱计划里,确实把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富裕阶层都排除在外,这看起来是照顾底层民众。


可这只是个圈套而已。


发现金是财富最快从底层民众回到资本家手里的方式。


投资基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资本会滋润整个工业链,最终让社会各个环节受益。


而发现金,或者消费券,那就是给资本家送钱。


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底层民众来说,拿到钱,要么消费掉,要么买股票,他们不可能存储,更不可能投资实体。


买股票不用说了,就是直接将钱交给金融家。


买东西也差不多。如果中国发1万亿消费券,这些钱将很快被“二马一刘”等消费领域巨头赚走,留下一地的包裹盒。


所以,如果你是“二马一刘”或者金融大佬,你会不会支持撒钱?当然支持,而且坚决支持月薪1万以上的都不能领。


因为越在底层的人越没有投资能力。


这就是所有美国政客、资本家都支持撒钱的原因。


来看看撒钱之后的效果。



美国税收公平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3月中旬至12月,651名美国亿万富豪的财产从2.95万亿美元激增到4.01万亿美元。


在2020年GDP增长为-3.5%的情况下,富豪们却比过去更富了,神奇吧。


与此同时,《福布斯》网站统计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2000多万美国人失去工作,很多人陷入无家可归的处境。



2020年美国无家可归者约为58万,较2019年(56.77万)增加2.2%。平均每1万人口中,有18人为无家可归者。


这就是撒钱的效果。


所以,中国能撒钱吗?


中国老百姓是该要萝卜还是要种子?


那有的人又说了,你也不敢确定农夫就会给种子啊,骗兔子怎么办?

03

什么是种子?


其实,是不是种子只要用心就能看出来。


前段时间去粤北出了趟差,也解答了我心中一个疑问。


广东省是个经济差异很大的地方,通俗点说,全国最富的地方在这里,最穷的地方也在这里。


粤东西北和珠三角比起来,差距非常明显,很多地方还处于脱贫边缘。



最主要原因就是地理条件差。以粤北为例,南岭虽没西北山脉那么雄壮,但也足以阻挡工业文明的脚步。



每次从粤北经过,看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我就会想,为什么国家不把山里的人都迁出去?


从发展角度来说,这是最经济的,而且还有利于保护生态。


花那大力气给山里通水、通路、通电、通网,还要安排专人驻村扶贫,成本和产出能成正比吗?


那次我遇到一个扶贫干部,跟他聊起这个话题,他一脸苦笑,然后跟我说了他的看法。


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是因为之前能发展的都发展了,剩下的地方要么鬼偏,要么老百姓观念陈旧。其实两者也是统一的,越是偏的地方观点越是陈旧。


老人的“安土重迁”、“叶落归根”、“世代守灵”、“传宗接代”思想先不讲,山里的老人可能会因为一条路的方向角度和自家大门不符,说坏了风水就直接阻碍道路施工。


帮他修路尚且如此,更别提搬迁。


总有人不愿意搬,有的联合本家同姓人一起抵触,甚至一两个老人做不通工作,全村的工作都很难开展。很多时候“大村建,小村迁”方法是很难实施下去的。人家不愿搬既不违法又不犯罪,年轻基层工作人员也不可能硬来。


那不管他们吗?任其自生自灭?显然不可能,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尽管无法达到绝对公平,但肯定不容许太多人掉队。


既然那里的老百姓观念陈旧,就先想方设法转化他们的观念,方法就是让他们和外界联通。


把封闭在大山里的百姓,连接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把路修好,他们走出去更容易,把水、电接上,让他们感受到工业文明的魅力,网通上,见识到大千世界的精彩。


就改变落后地区进取心而言,改变认知才是关键。


当村民们习惯了接受新鲜事物,扶贫工作者很快就能调动他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放性,也使他们早日改变家庭贫困的状态,实现脱贫致富。


这就是扶贫的整体思路。


再者,通过改善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就能把乡村教育抓上去。


有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了,但老人在山里,孩子在山里,国家帮他们把路修好,把电通上,孩子就能走出山上学,就能把希望播撒出去。



当一座又一座的大桥在沟壑纵横的崇山峻岭之间完成修建,一座又一座电塔、信号塔拔地而起;



无论多偏远的山区,中国邮政邮递员都能翻山越岭把孩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



无论多偏远的山区,哪怕只有十几户人家,电网、信号塔都能覆盖,哪怕因此一直亏损也仍然运营。


从那一刻起,底层老百姓就已经收到萝卜种子了。

04

伟大的工程


在和扶贫干部聊天的时候,我忽然想明白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干部不是深入到一线扶贫,他们会了解底层百姓的真实想法吗?


就像我一开始的观点,搬迁不是最好的扶贫方式吗?


如今,因为扶贫,我们的干部对老百姓了解更多了,也把底层百姓的真实想法反馈给了决策层,最终形成更加科学的决策。


我意识到这会是国家培养干部的又一轮“上山下乡”。



上世纪5、60年代,新中国掀起过一轮“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运动。


运动有诸多历史背景,也留下很多叹息,但不可否认,1700万知青中的多数人用青春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同时,这部分人也真正地融入了农村,成为真正了解基层的人。


等他们回到城市后,不会再对基层一无所知。


后来他们又成长为国家的管理者。


目前我们的决策者中,大部分是那一时期的知情。


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果不了解基层,怎么为人民服务?长时间与基层隔离,绝对是执政施政的大忌。


今天,在中国扶贫一线,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挺进一线,近200万名乡镇干部、数百万驻村干部倾力奋战,用八年时间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为这个国家培养了新一批来自基层、懂基层的干部。


等这一批干部成长起来,他们又会是这个国家的栋梁。


要了解基层,不是作秀式地走一下,调研一下能做到的,必须像“上山下乡”那样,像扶贫那样,深入底层几年,一起生活,一起思考,一谋发展。


这点美国政客是做不到的。


美国为什么不扶贫?有人说美国没穷人,呸,那满大街的流浪汉不是穷人?那住在贫民窟的黑人不是穷人?


有人说他们不扶贫是因为他们相信“社会丛林法则”“适者生存”。


其实这都是西方话语体系里的借口。


真实原因是他们不需要为底层培养干部,因为他们压根不是替底层服务的,他们所谓的走近选民只不过是作秀而已。



去年“黑命贵”游行的时候就有媒体讽刺睡神,说他会向黑人下跪,会和黑人握手,赠言“欧力给”,但绝不会走进黑人社区,更不会生活在黑人社区。


一个从未在底层生活过的人,他怎么可能制定出有利于底层百姓的政策?


所以,他们用“社会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来掩饰自己的无知。



他们永远体会不到扶贫干部离开时农民拥抱里的深情



也永远理解不了中国共产党和老百姓的那种血肉联系。


更理解不了这片土地上正发生的一切。


全文完,谢谢阅读,认可还不错的,期待你的转发支持。


加入本号,看更多深度文章:

往期推荐:

让扭曲的审美上线,清华为何要跪着挣钱?

星辰大海,他们没能把中国束缚在地球上

未富先躺,是谁在利用你的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