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朴”到“初心”,潘松雕塑的意蕴解读

方言 艺周快讯 2023-12-07


雕塑 / 绘画/ 设计/ 书法/ 摄影/ 装置/  公共艺术

《初心》— 完成篇



读潘松的雕塑——《初心》


 艺术家潘松继 “朴”系列雕塑之后,其东方风采、汉唐神韵的艺术风格日臻成熟。他的雕塑新作《初心》,以独有的艺术语言解读中式哲学,引领我们体悟着中国文化对“心”的解读,走进中国人的生命与精神世界。
潘松选用石鼓文“心”字为雕塑的基本型,匠心独具地将空间与时间织成经纬。中国古文字“心”是象形字,象征人的心脏。“心”的字形结构,左右基本对称,艺术家对其图形进行解构与重构,将二维平面的古文字巧妙地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以新的图像构成雕塑。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圆融浑劲,古茂雄秀,古老的文字折射出的是时间,是历史。《初心》将历史与现实无痕地联系在一起,在城市广场中奏响时空的共鸣。
潘松将建筑艺术的形式和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多年探索古代建筑“榫卯”结构,转化形成了他的独特的雕塑语言。《初心》与其说是一件艺术品,不如说它更像是建筑,浑厚凝重,气势恢宏,充满着构成感和力量感。雕塑以巨大的红色花岗岩构筑,粗粝的肌理透着质朴之美。金属燕尾榫将块块巨石连接一体,彰显着古老中华文明与智慧,雕塑形似一颗心、也像一朵即将绽放的花,其所寄寓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文化内涵,得到完美而艺术化的呈现。


文山
《当代公艺术丛书》编委会主任  艺术评论家






"朴"系列:潘松雕塑解读(1)

潘松,“70”后雕塑家,他的作品质朴、内敛,有着极其浓郁的东方色彩,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抒写了当代雕塑的新篇章。观其作品,不仅使人感受到久违的汉唐之风扑面而来,而且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思考。


《朴》系列1

材质:铜

尺寸:68cm×32cm×35cm

创作年代:2009年


“朴”字源于老子说的“见素抱朴”,意思是去掉一切附着的浮华而展现其本质。其作品创作灵感汲取自中国古代的建筑、器物、书法的元素,作品中蕴含的文化意象带有古朴的、空间的、粗砺的、沧桑的色彩。这样的作品呈现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件雕塑艺术作品,它更像是一个恢弘的建筑,稳重、大方,烙上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


“朴”系列包含多件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直接地将古代建筑中的“斗拱”和“榫卯”转化为雕塑语言,另一类作品,除了运用斗拱、榫卯因素外,还注重书法因素的运用,它们更加完美地将传统图式和元素进行了一种个人性的转化。



《朴》系列3

材质:铜

尺寸:35cm×88cm×34cm

创作年代:2009年



《朴》系列 5

材质:铜

尺寸:39cm×31cm×35cm

创作年代:2010年


《朴》系列8

材质:花岗岩、铁

尺寸:79cm×42cm×27cm

创作年代:2010年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结构之一,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国内现存传统建筑中普遍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像位于山西的著名的中国唐代建筑--佛光寺,就是现存采用木斗拱结构的最大、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木斗拱结构


山西佛光寺


榫卯,是在两个部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质和石质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例如大家熟知的隋代的赵州桥就大量采用了这种方式拼接而成,不仅稳固结实,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赵州桥



赵州桥局部的铁质燕尾榫卯结构



《朴》系列10

材质:铜、花岗岩

尺寸:80cm×57cm×31cm

创作年代:2010年



《朴》系列11

材质:铜

尺寸:78cm×34cm×34cm

创作年代:2011年


潘松通过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将古代建筑语言转化后,进行了户外空间的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种效果是可以预料到的。试想,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这种形式样式已经内化成为稳定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将它们的局部加以变形,进行雕塑形态的转化,自然会成为大气、凝重、沉雄,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空间构筑。



《朴》系列之一作品(地点:清华大学)

材质:大理石

高度:4.8米

创作年代:2010年



《朴》系列之一作品(地点:安徽芜湖)

材质:花岗岩

高度:4.6米

创作年代:2011年


潘松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看到,潘松将目光放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处,感受我们的先人那种与天地同在的精神气质,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物质欲望,与大自然更为和谐一体的精神境界。







"朴"系列:潘松雕塑解读(2)


在潘松的“朴”系列作品中,有一类作品直接地将古代建筑中的“斗拱”和“榫卯”转化为雕塑语言,还有一类, 就是鹿、鼓、家等,此类作品更能代表“朴”的成就,更出色地表现出了潘松对传统创造性转化所取得的成果。这类作品,除了运用斗拱、榫卯因素外,还注重书法因素的运用,它们更加完美地将传统图式和元素进行了一种个人性的转化。


中国古老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如甲骨文,它写或刻在龟的腹部、背甲,以及牛肩胛骨之上,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象形性,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来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


鼓--甲骨文


甲骨文象形文字“鼓”,上部是鼓上的装饰,如旌幡,中部是鼓面,下部是鼓的支架。


象形文字的由来是我们先人把三维的自然物体转化成二维的平面的文字,如甲骨文,而雕塑家潘松则用自己的雕塑语言,把平面的象形文字重新解构,再转化为三维立体的雕塑,这无疑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转化,也是一种很新颖的视觉语言。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家的空间架构关系、逻辑关系等,并且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包含其中,给人以古朴而奇特的想象。这种独特的效果要求艺术家有源于传统,驾驭传统,并超越传统的创新意识。



《朴》系列鼓

创作年代:2011年 材质:铜、金箔

尺寸:45cm×100cm×36cm


《鼓》的外形不仅吸收古建筑的榫卯和斗拱的结构特征,而且,包含了书法的因素,显露了古朴多姿的无限乐趣,似乎用一种来自远古的语言述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


金文--鹿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具有古朴之风格。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所以“象形性”尽显其中。


《朴》系列鹿

创作年代:2011年 材质:铜、金箔

尺寸:60cm×90cm×30cm


《鹿》的外形来自于金文“鹿”,内在已经不再是文字本身,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来自中国远古时代的那种浑朴大气,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的力量感和构成感,感受到榫卯结构的生命力。这成为了一种“新的综合”,它达到了自身的完整统一。


金文--家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


潘松的作品《家》,外形来自金文“家”,同时也吸收了古代建筑中榫卯的结构特征。它既有西方雕塑中的体积与结构,也有中国传统书法的线条意识与间架结构的味道。立体状的人物与支撑框架,间有榫卯结构,如同古代建筑的飞檐与斜顶。



《朴》系列家

创作年代:2011年 材质:铜、金箔

尺寸:50cm×65cm×50cm



《朴》系列家(局部)

创作年代:2011年 材质:铜、金箔

尺寸:50cm×65cm×50cm


潘松的作品《家》,并非对古代文字与书法的雕塑形式的再现,而是从中吸取某种中国文化的气息,寻找中国式的空间结构与表达方式。



朋--金文


金文的“朋”字延续了甲骨文的字形,像“两挂贝”的形状(贝为古代货币计量单位)。而潘松的作品朋则是用立体语言塑造了古文字的生动形象。



《朴》系列朋

创作年代:2012年材质:花岗岩、铜

尺寸:62cm×85cm×59cm


潘松的“朴”系列作品有一种特有的空间构成感,有别于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结构和构成主义的东西,而植根于我们非常深远的和优秀的民族传统,包括书法和建筑。并且,它不是在表象上单纯地去再现比如说燕尾榫、斗拱的形式,而是有一些突兀的变化,带出一点超现实的感觉来,带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它在一个非常稳定的、恒久的结构当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对比和变化。






扫码关注    艺周快讯





【 往期回顾 】


刘艺杰雕塑作品“飞龙在天”的美学意蕴

国际雕塑节International Sculpture Day

四月艺术赛事资讯 |『艺周快讯』

『万簇生成』| 中国最有影响的女画家闫平

世界顶级人体雕塑作品欣赏 |『艺周影像』

人像摄影的背景|『艺周影像』

“袭”已为常|从王筱丽到叶永青

三月艺术赛事资讯 |『艺周快讯』

艺术界政协委员为艺术发声|聚焦北京

各地筹建公共美术馆项目需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协委员吴洪亮

别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画出来的

二月艺术赛事资讯 |『艺周快讯』

『艺周快讯』|名家画笔下的中国牛

“牛”转乾坤 | 【艺周快讯】给您拜年啦!

《临空之门》扮靓大兴机场 |艺周快讯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及12位副主席作品欣赏

征稿:“古中国·古文明”2021第二届

中国·万荣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展征集公告

2021常沙娜设计奖作品征集

一月艺术赛事资讯 |『艺周快讯』

“丝路驼声” 中国·民勤第四届沙漠雕塑创作营 

『重磅发布』丨2020年中国公共艺术十大事件

想跟你五柳去看雪|研山行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文创建筑产业峰会

时代盛景.大地新生 | 北京地景艺术节琐谈

12月艺术赛事|艺周快讯
开荒的牛、真正的硬汉|哀悼潘鹤先生

11月艺术赛事|艺周快讯

10月艺术赛事资讯|艺周快讯

曹智勇雕塑艺术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9月艺术赛事资讯|艺周快讯

塑以载道 水滴成湖|滴水湖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

8月艺术赛事资讯|艺周快讯

798,别来无恙?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人员名单|作品征集说明及往届作品欣赏

归去留兮?——宋庄国外艺术家的2020

最新艺术赛事资讯|艺周快讯

体态性感妖娆却又丝毫不觉情色|读懂常玉 便读懂了人间向往高洁的灵魂

北京2022年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征集启动仪式暨作品方案征集公告发布

丰满是一种态度,胸大就是幸福|美国风情画家杜安笔下的微胖美女

身在宋庄|变迁时代的痕迹

洋楼:一段尘封的往事

走进藤甲谷 走进歪寨古村

《当代公共艺术与区域发展》视觉下的夜郎谷模式

◎吴为山:讲好中国故事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生态文明+低碳雕塑研讨会在兰考召开

◎生态文明+低碳雕塑研讨会在兰考召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