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很少说粤语的印尼广府人及广肇会馆
以“话”取人的广府人
前两期分别介绍了印尼广东籍的客家人、潮汕人以及他们的社团。
本期说说广府人。
印尼各地华裔族群中的广府人氏,都把他们的同乡会组织统称为“广肇会馆”。这原本是是古代广州府和肇庆府商人的会馆,后来广府地区的华侨下了南洋,也约定俗成把自己的同乡会叫作广肇会馆。
那么广府人,都包括广东省的哪些地方呢?
按照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汉族广府民系,主要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是广东省三大民系中的第一大民系,人口所占比例近60%,聚集的地方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东莞、博罗、中山、珠海、江门、肇庆、阳江、云浮、清远、英德、韶关、茂名等地。
当然也包括香港。
上述地区有一个共同点——都讲粤语。
因为足够古老正宗,广府人便成为一个以语言认同为标志的族群。
换言之,广府人不是以貌取人,而是以“话”取人,你只要粤语白话讲得好,他们就把你看作自己人,反而血统、祖籍比较次要,这同广东的历史有关。
广东作家,中国近代史与广东地方文史研究者叶曙明撰文分析:
中原人在岭南定居后,他们带来的文化,便一如水银泻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处于弱势地位的土著语言——古百越语,很快被逐入深山老林、穷崖绝谷之中。祖宗的语言,是他们在远离故乡,不得不挣扎求存于“瘴疠之地”时,仍然抱着庙宫未改,城社尚存的心态,坚守强势文化优越感的精神支柱,成为维系一个族群世代相传的重要纽带。
在广东人心目中,粤语的位置就是这么高。其功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工具,而且是重要的感情交流工具。“亲不亲,故乡人”。当我们在举目无亲的异乡漂泊时,忽然听见从茫茫人海中传来熟悉的乡音,能不激动得热泪长流?
以前,北方人把广东话一律称之为“禽声鸟语”。大清皇帝召见广东地方官员时,被他们一口一个“我哋、佢哋”搞得头大如斗,一怒之下,诏令闽粤两地都要设立正音蒙馆、正音书院,以驻防旗人为正音教师,全力推广普及官话。可惜驻防旗人本来就懒,又碰上广东这样的方言死硬派,推广了半天,广东人的舌头没有卷起来,正音书院却荒废倒闭了不少。五岭之外,依然是一片鸟语花香。
由于广东文化一开始就是融合而成的,同时广东历来海贸发达,比较能够包纳外界事物,于是形成了有海洋文明特征的包纳传统。
如此一来,大批广府人前辈漂洋过海、出国打拼也就顺理成章。
尽管国内珠三角一带以及香港等地,粤语广东话乃是“铜墙铁壁”的强势语言,但在印尼华人族群中却并非如此。
笔者这些年接触过不少印尼广府籍的华人朋友,他们一般上很少讲粤语,相互之间沟通,或者用印尼话,或者用中文普通话,就是没有听到广东话,倒是很多广府人、尤其是苏北棉兰的广东人,也都跟着福建人讲闽南方言。
这可能和早期印尼华人生意场上,以福建人占主导地位有关。可是很多印尼的广东客家人大都会讲客家话,潮汕人也都会讲揭阳一带的潮汕话(河婆方言),而大名鼎鼎的粤语为何在印尼华人中基本消失了?
或许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千岛华人这种语言流行的格局,究竟是怎样演变形成的?
我暂时还不得而知,以后有机会深入了解一下再说。
印尼广肇会馆前世今生
在美丽的千岛之国,有五六百万勤劳善良的广肇乡亲居住于全国34个省;有30个广肇社团以印尼广肇总会为纽带,巩固团结,互助互惠,步伐一致,为同乡谋福利,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印尼广肇总会所在地——雅加达广肇会馆。
印尼广肇总会正式成立于2002年8月26日,其所属成员从分布在全国12个大城市的广肇同乡会馆,现在已发展到30个分会。
印尼广东人的祖先南来印尼,根据可考的历史文载,最初始于晚唐(约公元875年)。十九世纪前后,中国移民海外人数日益增加,华侨组织也以各种地缘、族缘或宗教的形式逐步发展起来。
印尼各地的广肇同乡会大约在1890年前后纷纷成立,其中雅加达广肇会馆成立于1892年,与潮州、客家或其他外省人设立社团或庙宇,守望相助。
印尼广肇前辈注重华人子弟文化教育,雅加达广肇会馆很早就集资兴建了广仁学校,有口皆碑。除致力于传承中华儒家文化,在岭南传统的舞狮民俗文化方面,印尼广肇乡亲的继承和弘扬也堪称一绝,其高超技艺享誉国际。
农历新年雅加达街头的舞狮表演。中华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在印尼,都是由广府籍华人传承的。
20世纪50至60年代,是印尼华社团体的高峰期,可惜好景不长,1965年的一场政变,导致全国改朝换代。新政权上台后,所有华人社团和学校全部被封锁被没收,甚至庙宇也难逃此劫。最极端发展至华文及华人风俗皆被禁绝。
从1966年至1998年,印尼华人社团活动进入了长达32年的冬眠期。
随着苏哈多政权的倒台,印尼全国进入新的时代,民主替代了专制,瓦希德总统上任后不久,初步解开尘封的枷锁,接着由第五任总统梅加瓦蒂正式宣布农历新年为过定公假日。
当时虽然还有许多旧政权所遗留下的一些岐视法令规定,尚未全部撤除,但是禁锢既解,华文报刊书籍以及传统中国文化习俗都已恢复自由,甚至还容许华人政党成立参与国会选举。
于是默默沉寂了32年的华社,又如雨后春笋般重又活跃起来。不但原有的社团恢复了活动,还不断增添成立新的社团,印尼广肇总会就是在这欣欣向荣的环境下加入到这个行列。
成立印尼广肇总会的构想,最初萌发于2000年8月24日椰城雅加达广肇安良会馆成20周年联欢之时。
印尼其他10个城市的广肇会馆主席来此座谈,初步达成共识:印尼各地广肇同乡组织必须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机构,作为各地广肇社团的联系中枢,以巩固团结,互助互惠,并能协调大家步伐一致,为同乡谋福利,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几位印尼广肇社团侨领和部分乡亲在鲁班庙前的合影。鲁班庙位于雅加达老城区槟榔社一街47号广肇会馆院内,是一百多年前由印尼广府籍华侨前辈修建的。节庆时是祭祀活动场所,平日则供广肇乡亲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使用。
经过两年的努力筹备,椰城广肇社团领导多次专访各地会馆,在力求吸收及沟通各方意愿后,于2002年7月20日,在首都雅加达召开了印尼全国广肇会馆代表大会。
各地与会的40多位广肇社团领导人一致同意:立即成立印尼广肇总会。
当时有11个分会出席的会议,并以民主方式投票选出椰城安良会馆的陈伯年为首届(2002-2005年)总主席,就职典礼在雅加达举行。
印尼广肇总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9月26日在苏门答腊岛之楠榜广肇会馆百年会庆时召开,当时已有16个分会出席。
本届大会,陈伯年乡贤再次以多数票蝉联第二届总主席,就职仪式移至爪哇岛古城日惹,趁着日惹广肇会馆举办复会庆典同时举行。
印尼广肇总会首任主席陈伯年和夫人陈泗云,均系华社知名人物。陈伯年也是印尼“玻璃大王”,他的PT. Sinar Rasa Kencana集团在同业中出类拔萃,多年前曾因加工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长7米宽2米14的钢化玻璃,入选世界纪录。
2009年3月14日,在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第三届广肇总会监事就职典礼时,该省玛琅市的广肇社团正式加入总会,成为本会的第20个成员。
此后,印尼广肇总会在第四届总主席谭栢叶乡贤领导下,又有很大发展,至2015年已有30个广肇社团加盟总会。
印尼广肇总会所属各分会分布的城市如下:
雅加达、泗水、棉兰、巨港、楠榜、日惹、万隆、三宝垄、泗水、玛琅、日惹、峇厘、龙目、三马林达、麻里巴板、马辰、坤甸、亚齐、先达、錫江、哥伦达洛、万鸦佬、占碑、邦加、亚沙汉、奇沙兰、巫劳、打拉根,以及印尼最东部的巴普瓦省梭隆市。
自成立以来,总会以团结乡亲,敦睦族群,建设印尼祖国为原则;有序开展各项会务活动,积极参与赈灾救灾、扶贫义诊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与友族保持良好关系;继续发扬中华文化和广肇人的优良传统美德,为下一代人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并在努力发展印尼经济建设的同时,为促进海外华人社团与祖籍国的合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11月29日,总会假座雅加达红顶酒店会议厅,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暨改选新届总主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分会代表一百多人出席了大会。
本届大会继续推举谭栢叶乡贤为候选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结束,谭栢叶众望所归,当选为2011-2014年度第四届印尼广肇总会总主席,并于2014-2017年连任了第五届总主席。
在谭栢叶总主席领导下,诸理监事勤奋努力,总会之会务更上层楼,对外交流及乡亲联谊活动愈发频繁,广肇会馆日益壮大。
2015年,富丽堂皇的广肇会馆华厦落成,这是谭栢叶总主席和时任雅加达广肇会馆主席黄一君乡贤等主要领导,以其人格魅力和卓越的组织才能,发动广大乡亲群策群力筹建完成的,其建筑面积与附属设施,在雅加达各华社会所中堪称一流。
2013年10月,印尼广东社团联合总会在隆重举行第二届会员代表特别大会,谭栢叶以广肇总会总主席身份获得与会代表一致支持,光荣当选印尼 “广联”第三届总主席,开始领导这个印尼著名的华社联合机构踏上承前启后的征程。
2017年4月29日,拥有百年历史的印尼广肇会馆,又迎来了总会第六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年富力强,政商两界举足轻重的黄一君乡贤众望所归,从谭栢叶乡贤手上接过会旗,当选为印尼广肇总会第六届总主席,继续带领广肇总会迈向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