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6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特稿 I 这里是你需要警惕的疫苗骗局

ChineseInNY 纽约时间 2021-03-05


《纽约时间》原创文章,转载须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编辑/文:Schnappi


【导读】

严峻的疫情促使许多美国人都渴望能够尽快接种新冠疫苗。与此同时,不少骗子利用互联网,利用这些疫苗寻求者的心理,窃取他们的金钱和个人信息。

与疫情早期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地发布“治疗方法”广告、伪造冠状病毒测试盒以及兜售稀缺的个人防护装备类似,现在,网上的诈骗者正在出售假的疫苗,甚至是假的预约和仿制的接种卡,以下是人们需要警惕的各类网络骗局。



假疫苗

据正在调查这类欺诈案的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称,1月底,华盛顿州一名男子在网上出售假的冠状病毒疫苗,售价高达1000美元。

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在一份新闻稿中说,55岁的约翰尼·斯廷(Johnny Stine)在金县(King County)经营着他的北海岸生物制品公司(North Coast Biologics),他自称是一名生物技术专家,以400至1000美元的价格为全国各地的人们注射他所谓的新冠疫苗。

美国检察官布莱恩·莫兰(Brian T. Moran)称,斯廷的“疫苗”是一种“未经检测的、未知的物质”,在注射了该物质的人当中,至少有一人因感染冠状病毒而住院。

早在去年3月,当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正式宣布冠状病毒的暴发为大流行时,斯廷就在脸书(Facebook)上宣传他的假疫苗,招徕潜在客户。他声称自己在生物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是研制攻击癌症肿瘤的疫苗,他用类似的方法开发了新冠疫苗。

华盛顿总检察长办公室记录了斯廷去年3月在脸书上发布的一篇帖子,他在帖子中以每人400美元的价格出售所谓的疫苗。

根据华盛顿总检察长办公室的说法,在去年6月第一次提起诉讼后不久,斯廷同意赔偿大约30名受害者,同时被永久禁止在没有测试和证据的情况下销售疫苗。然而,他并没有完全遵守这一命令,而是将其重新命名为“免疫原”再次在网上兜售。

8月,斯廷前往爱达荷州为一名卧底特工接种疫苗,他的产品在那里被查获。

负责此案的特工罗伯特·哈默(Robert Hammer)谴责斯廷的行为“不仅是卑鄙的,而且是潜在的致命行为”。

“令人震惊的是对脆弱的患者及其家属的剥削,他们迫切需要治疗,”哈默说,他负责监督太平洋地区的国土安全调查行动,“像这样危害消费者的无良推销员,应该把这次逮捕作为一个严厉的警告。”

目前,只有莫德纳(Moderna)和辉瑞(Pfizer)两家公司的新冠疫苗获得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的批准,由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开发的第三种疫苗最近也提交了紧急使用授权申请,最快可能在3月初可用。


去年12月,欧盟犯罪机构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曾就网上销售假疫苗发出严重警告。欧洲刑警组织发言人奥斯(Jan Op Gen Oorth)称:“随着疫苗开始供应,大量的需求势必引发不同的犯罪活动。这包括在非法市场上流通伪造疫苗或将其引入合法市场,贩卖脱离冷链的假疫苗或劣质疫苗,甚至是盗用空瓶等医疗废物。

世卫组织负责人佩内特(Pernette Bourdillon Esteve)认为,自我诊断和自我处方的文化导致出现了数千个不受监管的网站,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不合格和伪造医疗产品的途径,他表示,尽管有些人可能认为假药物只存在于较为贫穷或卫生保健系统薄弱的国家,但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曾经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面临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所有国家的问题。

佩内特称,“通常这些产品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但不能预防或治疗疾病,有些产品会对人造成伤害甚至死亡”,正因为很难评估不合格和伪造的医疗产品造成的危害,他提醒人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推动这种贸易的另一个因素是起诉风险低。大多数仿冒药品只有在到达零售商或患者手中时才会被发现,而且通常很难通过复杂的供应链来追溯它们,或者证明犯罪活动发生的地点。

另外,宽松的判决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大多数国家,伪造医疗产品的刑期远低于毒品走私者,后者可能被判长期监禁,并没收其犯罪所得。就斯廷的案件为例,对他的指控是轻罪联邦罪,最高仅判处一年监禁。


假接种卡

假疫苗接种卡的目标受众是那些想要更快速地旅行或者逃避注射疫苗的人。住在夏威夷的特雷西·沃克(Tracy Walker)称,她的邻居一直在使用个人脸书页面向其他人提供假的疫苗接种卡,这些卡是用激光在卡纸上印刷的。

接种卡记录了接种疫苗的人接受剂量的日期、疫苗制造商及其批号,它们被视为接种疫苗的记录。目前,这些卡主要用于记录人们自己的接种历史,卡片也确实提醒用户要随身携带,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不排除这种卡片可能会被用作其他用途的证明。

一名卫生保健工作者向疫苗接种者出示疫苗接种卡。

沃克说,她向脸书报告了这些帖子是“欺诈或骗局”,结果却收到通知说,这篇帖子并没有违反脸书的规定。她还向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和所在的警察局报告了此事。但截至发稿,该帖子仍留在脸书上。脸书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除了脸书,这些骗局还出现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包括eBay、谷歌广告以及推特(Twitter)等。记者发现,在推特上,声称销售疫苗和接种卡的账号很容易被找到。推特同样没有对这些账户发表评论。

根据eBay网站上的一篇帖子,至少有一个卖家售出了近60张的假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卡(售价每包35美元,一共售出了四包)。这篇帖子已经被平台删除。在记者询问后,eBay还撤下了另一个售卖假疫苗卡的帖子。公司发言人阿什利·塞特尔(Ashley Settle)称,该公司一直在努力下架接种卡的销售,一旦有人在网站上发布假信息,他们就会使用人工搜索和其他技术手段来进行查找。 

在记者联系谷歌公司后,谷歌撤下了它为两家声称出售此类卡的网站投放的广告。其中一个使用这些广告的网站以50美元的价格提供了四包冠状病毒疫苗卡,而另一个网站则声称出售一种“证明卡”,可以同时接种疫苗和抗体。

谷歌发言人称,他们很早就实施了针对冠状病毒的敏感事件政策,屏蔽了大多数涉及该病毒的广告,以保护人们免受不良分子的侵害。他补充说,该公司正在调整其方法,继续拦截欺诈广告。


马萨诸塞州BlueCross BlueShield欺诈调查高级主管珍妮弗·斯图尔特(Jennifer Stewart)警告说,一些诈骗者甚至给美国的老年人打电话,要求他们提供个人信息,以换取一张特殊的冠状病毒医疗保险卡,这种卡并非合法的医疗保险福利。

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公司DomainTools的高级研究员查德·安德森(Chad Anderson)担忧假接种卡的业务很可能会蓬勃发展,他表示他已经在从Shopify支持的商店到暗网等所有的地方都看到了它们打出的广告。

“你可以去 Instagram,套取人们的批号,然后直接印在你自己的假接种卡上。”他表示,“在今天的美国,我们依赖这些卡片,它们又极易被伪造,任何人都可以用适当的卡纸打印一张出来。

假疫苗文件尤其危险,因为它不太可能报告给国家卫生当局,并可能加剧疾病的传播。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监察长办公室的一位发言人称,他们已经收到了几起涉及虚假疫苗接种卡的诈骗报告,“骗子利用人们的恐惧,利用当前的公共卫生危机谋取私利,这是不合情理的。”


窃取信息

假的疫苗接种卡只是一系列网络疫苗骗局的一个例子。研究在线药品市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教授蒂莫西·麦基(Timothy Mackey)指出,其他的手段还包括创建假的疫苗预约注册网站,以及预约的电子邮件钓鱼计划,它们存在的目的都是窃取人们的金钱和个人信息。

“我们对骗子利用这个机会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每个州推出疫苗的方式都略有不同,”商业改善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的桑德拉·古丽(Sandra Guile)说,该组织是一个专注于消费者和市场信任的非营利组织。

该组织警告人们,为了庆祝接种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疫苗接种卡的照片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这些照片不仅使复制卡片变得更容易,而且社交媒体用户也暴露了他们的个人信息,使得身份更容易被盗窃。

"他们中的一些人直接向你收钱,"斯图尔特说,"其他人只是想收集你的医疗保险和/或财务信息,这样他们就可以向你的保险机构开具虚假治疗或处方的账单,或在暗网上出售你的信息,暗网上有庞大的出售网络。"



结束语

疫苗的推广因每个人生活的地方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会给整个过程增加了很多混乱,也更容易让不法分子制造骗局。因此,随着疫苗接种继续在美国加速推进,重要的是要睁大眼睛防范潜在的骗局和假冒药品,在仔细检查所浏览的网站或收到的电子邮件的合法性、安全性之前,避免分享个人信息。


此外,疫苗的分发是由州机构而非个人来实施的,要警惕那些以能让你提前接种或帮你预约为由而向你要钱的人,并拒绝提供你的信用卡号码、 银行帐户信息或社会安全号码。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真正的预约,请先检查自己是否有资格,然后再访问当地公共卫生部门的网站。





纽约华人资讯网+特稿 I 为了两个被抢走的中国孩子 整个城市行动起来 这个关于爱与团结的故事还在继续
深度 | 在一个共和党明日之星危险的崛起背后(万字长文)
特稿 I 探秘停工的川普墙
重开学校  CDC详述安全五大策略
特稿 | 突如其来的账单:巨额新冠医疗费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