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在3D打印技术开发打印构建载有特殊抗HPV病毒蛋白的可植入个性化宫颈修复体取得重要突破

材料化学快讯 材料化学快讯 2022-05-28

来源:生物医用材料

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诱发的宫颈癌病发率以及致死率极高,宫颈锥切术目前是临床上最常规的治疗手段。但是锥切手术会引发组织缺陷,且术后复发率很高,给女性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开发了打印构建载有特殊抗HPV病毒蛋白的可植入个性化宫颈修复体,可以在修补组织缺损的同时通过可控释放抗病毒蛋白抵御HPV感染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诱发的宫颈癌,是妇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低于乳腺癌。全世界每年发现460,000例新病例,其中约250,000人死亡。最普遍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经腹子宫锥切术,然而宫颈锥切术会导致宫颈部分组织缺损,进而对女性正常生理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术后不孕、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另外,由于阴道中游离的HPV病毒未完全清除,宫颈锥切术术后还存在HPV感染易复发的临床痛点。因此,如何在有效抑制HPV的同时,保留患者生育、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妇产科及相关学科共同努力的目标及研究热点之一。为抑制和治疗HPV诱发的宫颈癌, 锦波生物成功研发HPV病毒抑制蛋白-JB蛋白。
随着对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3D打印技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制备技术,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有望成为组织或器官修复的潜在方法。基于仿生建模,3D打印技术可以构建病患缺损的生理组织结构,并搭载适当的药物,从而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改善治疗效果。

近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中心的孙伟教授团队同锦波生物合作,创造性地使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了载有锦波特殊抗HPV病毒蛋白(JB蛋白)的可植入3D个性化宫颈修复体,通过抗HPV病毒蛋白的体内可控缓释,在修补组织缺损的同时抵御和治疗HPV病毒感染

根据临床影像数据以及宫颈的生理构造,研究团队将宫颈修复体设计成多级孔隙的个性化仿生结构体,使用FDA批准可植入的聚氨酯,将锦波抗HPV病毒蛋白通过可控缓释机理包裹设计在宫颈修复体的拓扑结构中,通过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打印制造设计载有抗病毒蛋白的仿生宫颈修复体,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和蛋白释放等特性进行了表征。

图 (a)仿生宫颈植入物的3D建模,3D打印以及多级孔隙的SEM表征(b)不同丝间距的载蛋白仿生宫颈的释药曲线以及抗病毒蛋白的活性表征

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表征结果表明3D打印的仿生宫颈修复体可以支持细胞的粘附和生长,且符合国标对植入物的毒性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弹性的医用聚氨酯和可调节的多孔结构确保了仿生宫颈重构体具有和体内宫颈组织相匹配的机械性能,并可以承受妊娠期的组织变形率,有助于降低患者流产早产的风险。蛋白释放结果表明载蛋白仿生宫颈修复体可以在体外依缓释设计持续释放抗病毒活性蛋白,其释放速度与蛋白负载量可以通过控制修复体拓扑结构进行可控调节。

该成果于近期在线发表于Biomedical Materials杂志。本研究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个性化载抗病毒蛋白仿生宫颈植入物,并通过材料选取,结构设计和蛋白包裹等方式实现力学性能和蛋白释放的可控定制,在治疗HPV诱发的宫颈癌方面具有应用价值。此外,3D打印可构建制造复杂载药(蛋白)及可控缓释系统,此创新技术可将功能蛋白推广应用于更广泛的个性化医疗。

庞媛:博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研究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制造、生物三维打印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及新应用探索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近年来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40余篇。

孙伟:博士,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美国Drexel大学阿尔伯特•苏珐讲席教授(Albert Soffa Chair Professor),国际生物制造学术杂志Biofabrication主编,国际生物制造学会创任主席,上普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推荐阅读

1. 最全!国产5分以上化学、材料、能源、纳米类SCI期刊最新盘点(附IF2020预测)
2. 16篇《Advanced Materials》看生物纳米材料未来!Langer、Mirkin、Kataoka等大咖们指路精准医学
3. 《Biomaterials》:基于铋-腐植酸异质结增强光催化活性诱导NAMPT调控疗法抑制肿瘤增殖/迁移/炎症
4. 《Biomaterials》:生物仿生纳米体系调控癌细胞焦亡用于实体肿瘤免疫治疗
5. Biomaterials主编在MedComm发表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工程化生物材料的论文
6. 《Biomaterials》:三维各向异性光催化结构作为周围神经再生的生物活性神经导管
7. 沈国芳教授/刘昌胜院士《Biomaterials》:基于粘弹性聚乙二醇-聚癸二酸甘油酯共聚物的双层支架用于全层关节缺损中软骨修复
8. 《Biomaterials》:载siRNA的各向异性配体修饰的杂化阳离子纳米盘具有不同的纳米-生物相互作用及抗肿瘤效果
9. 南京工业大学董晓臣教授《Biomaterials》:CO原位释放协同米托蒽醌肿瘤诊疗智能纳米平台
10. 《Biomaterials》:基于抑制肿瘤氧代谢并同时产生氧的肿瘤智能上转换光动力诊疗
11. 《Biomaterials》:基于磷酸钙纳米针构建体内基因转染体系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12. 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团队《Biomaterials》:负载二氧化硫前药的金-银中空纳米三角上调线粒体Bax表达用于深部肿瘤治疗研究
13. 中山大学巢晖团队《Biomaterials》:靶向线粒体的磁热纳米酶实现基于磁诱导的肿瘤协同高效治疗
14. 唐本忠院士/丁丹教授《Biomaterials》:具有最优发光亮度的“蜻蜓状”近红外AIE材料用于精准手术导航
15. 《Biomaterials》:负载聚多巴胺涂层的核酸纳米凝胶用于siRNA介导的低温光热治疗
16. 《Biomaterials》:AIEgen-短肽体内原位自组装,实时、高效、长效杀菌
17. 沈阳药科大学Biomaterials循环肿瘤细胞及外泌体双捕获的仿生纳米杀伤海绵有效治疗乳腺癌转移

材料化学快讯建立了“二维材料”、“水凝胶”、“天然大分子”、“可逆共价键”、“3D打印”、“MOF/COF”、“自修复”、“肿瘤免疫治疗”等交流群,添加小编为好友(微信号:Damon_yazi,请备注:名字-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邀请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