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院:上诉期间将涉案标的物转让不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法者心声 2022-12-05



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52辑


问:甲将自己的房子卖给乙,后又高价卖给丙,房屋尚未过户,乙起诉甲,一审法院判令甲将房屋过户给乙,涉案房屋并没有办理财产保全,甲不服上诉,上诉期间又将房屋卖给了丁,并办理了过户。甲的行为是否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能否对甲的行为进行处罚?


答:甲的行为并不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并不能对甲进行处罚。


理由是对于公民不论实施何种处罚,必须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3)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4)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据上述规定,由于涉案财产并未办理诉讼保全,甲的转让行为并不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不能对其处罚。但乙可以要求甲赔偿损失。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规避执行行为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一年至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履行,采取故意转移财产或者为法院处分财产设置障碍并对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将下列行为认定为规避执行行为:

(一)被执行人将财产无偿、低价或者通过虚假交易方式转移至他人名下的行为;

(二)被执行人与案外人串通,虚设债务的行为;

(三)被执行人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明显不符交易习惯将房产长期出租的行为;

(四)被执行人与关联企业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转移财产的行为;

(五)被执行人恶意签订夫妻财产协议,将财产转移至配偶一方的行为;(六)被执行人与案外人为规避执行进行的诉讼、仲裁行为;

(七)其他规避执行行为。

转自:民事法律参考

大家都在看


1、法院判决交警队败诉:不能提供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的证据,扣车行为属违法行为
2、最高法:对一审裁判未提起上诉的当事人因缺乏再审利益,人民法院不应支持其再审请求3、最高法:不得以当事人的诉请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没有相应案由可以适用为由,裁定驳回起诉4、书记员要“失业”了?“人工智能”替代书记员出庭录音录像代替庭审笔录,这庭咋开?5、最高法:抵押权预告登记是否具有阻却法院强制执行的效力?

长按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法者心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