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碳中和」基建——指状公园系统
文 | 李海涛 摄影 | 李忠
动画 & 分析图 | 李民 设计 | 王冰
关键词:
城市绿楔 | TOD网络 | EOD | 公园系统
城市更新 | 碳中和 | 创新产业
国家:丹麦
区位:哥本哈根
面积:约23平方公里(市中心区绿地面积,不含郊区)
人口:约133万(2021年)
特色:指状构建公园系统,增强城市「碳实力」
01
奔向「首个碳中和城市」
哥本哈根的「碳、绿」融合战略
MEASURE THE WORLD
「碳中和」
是国内外近些年最热门的议题之一,
众多城市已着手实施自己的碳中和战略。
不过,有一座城市距离实现
「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
的目标近在咫尺(2025年),
这就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 哥本哈根城区俯瞰
自2009年,
哥本哈根提出碳中和目标后的10年间,
其城市人口增加近20%,
碳排放量却从230万吨减少至140万吨。
▲ 融入低碳技术的ARC垃圾焚烧发电厂
这意味着人口不断增加,
碳排放却在急剧降低。
哥本哈根如何做到的?
这又与本文公园系统有何关系?
▲ 城市增长与低碳排放并行的哥本哈根
众所周知,零碳排放、碳补偿
是碳中和实施的两大核心,
前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后者与城市的生态环境紧密联系,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要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哥本哈根正是通过「绿手」,
也就是「指状」公园系统,
促使两者融合——助力城市产业转型,
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增强城市的碳补偿实力。
▲ 哥本哈根「指状」公园系统示意
接下来,我们一同深入指状公园系统,
一探哥本哈根环环相扣的碳战略。
1. 抓住「刚需」,凝聚共识
(20世纪初—1947年)
哥本哈根所属的北欧地区,
冬季漫长、缺少光照,因此只要有阳光,
人们就会进行户外休闲,是不折不扣的刚需。
20世纪初,哥本哈根快速扩张,
新增建设区域均会配有一定比例的公园绿地,
满足市民户外休闲。
即使在二战时期,
城市依然在北部区域进行休闲网络建设。
▲ 1939年哥本哈根城区内的公园绿地(来源:wikipedia)
二战后,城市面临
老城区保护与经济复苏的双重压力。
1947年,「指状规划」草案公布,
规划中的「手指区」是对老城区的保护,
「手指区」承载着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
而「指间」绿楔则考虑了市民休闲需求,
因此规划获得从政府到市民的一致认可。
▲ 「指状规划」草案示意
2. 各自为战,「失落」的首都
(1950年代—1970年代)
「指状规划」作为草案,
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随着战后经济高速复苏,
哥本哈根与周边地区
展开各自为战的竞争式发展。
城区开始无序蔓延,
临城而建的制造业逐渐摧毁城市环境。
▲ 城市向北侧的无序蔓延形成绿斑,导致该区域的「绿手指」名存实亡
雪上加霜的是,
老城过度保护、居住环境恶化
与汽车普及形成「合力」,
致使富裕人群、中产阶级
向自然环境优良的南北两侧聚集,
形成多座「睡城」,
巨大的通勤潮汐加剧城市交通负担。
▲ Ishøj新城是哥本哈根南侧的「睡城」之一
哥本哈根逐渐形成
「强边缘弱中心」的结构,
一度沦为北欧各国中首位度最低的首都。
3. 六指琴魔,奏响生态曲
(1970年代至今)
1973年,
石油危机爆发、制造业大迁移,
进一步加剧老城的衰落。
作为应对措施,
政府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
扶持再生能源产业,
由此奠定了哥本哈根「低碳」发展之路。
▲ 哥本哈根附近的海上风电场
1974年,成立不久的
大哥本哈根委员会公布新的指状规划:
以老城区为核心,通过放射状交通
与大哥本哈根区域形成联动发展。
1992年,采用TOD模式*的
指状交通网得以确定,
并生长出第六条指状网络。
*「TOD」:美国规划学者彼得·卡尔索普1989年提出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该模式强调车站为中心,以步行尺度(半径400—800m,步行5—10分钟),组织工作、商业、居住等混合功能,核心是构建功能完善的站前区域
▲ 如今哥本哈根放射状的TOD网络
至此,由「掌心绿道」「指间绿楔」
构建的指状公园系统成型:
掌心绿道依托老城区绿廊体系,
构建低碳生活网,
这成为城市今后发展创新经济的必要条件;
指间绿楔重塑城市生态多样性,
承载着大众性户外活动,
这是如今城市碳补偿能力的主要区域。
▲ 指状公园系统示意
02
掌心绿道
从空间绿色到功能绿色
MEASURE THE WORLD
1990年代,
哥本哈根虽有规划的指导、行政指令的加持,
但打破「强边缘弱中心」的局面,
依旧举步维艰。
例如,在老城区环境重塑方面,
面临着保护区域众多、公共空间零散、
无地可用的现状。
▲ 老城区无地可用,且建筑多为19世纪工人住房
在多轮发展规划的促进下,
一个由城市古肌理、老空间、
旧网络构建的掌心绿道渐渐成型,
老城区开始向生态宜居的城市中心转变。
1. 古肌理,焕发新活力
哥本哈根老城区被称为中世纪城,
历经几个世纪的演化,
城市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护城河、运河构建的水网环绕四周,
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下,多条河段几近消失。
老城区围绕河道展开绿地恢复工程,
再现「蓝网绿环」的古肌理。
▲ 如今老城区的「蓝网绿环」肌理
环状结构使居民更方便的到达休闲空间,
发展过程中这些空间
与兴起的绿色出行功能结合,
成为主打休闲调性的「绿色自行车道」*。
更重要的是,滨水区改造可谓是
「城市大事件」,吸引全民关注,
这使城市面貌的改善得以广泛传播。
*哥本哈根自行车网络分为三类:都市休闲的绿色自行车道、跨区域的自行高速路、提升内部通勤效率的城市自行车道
▲ 河道改造为线性公园,方便沿线市民使用
▲ 河道即是公园,也是绿色自行车道
①. 从负面印象到都市度假区
修复滨水空间,并不意味着空间具有活力,
特别是那些有着「负面印象」的工业区。
哥本哈根「蓝网绿环」的结构内,
占比最大的是那些衰败的工业航道,
这些灰色空间进行过一系列的商业开发,
但难以改变人气不足的局面。
▲ 工业航道沿线大规模的更新,并没有带来人气
2000年后,滨水空间改造转变思路,
码头岸线不是休闲绿带而是都市度假区。
在实施层面,优先改造已建成的区域,
通过建设4座夏季户外休闲中心——
海港浴场,形成多个休闲组团。
这样一来,市民们不必跑到远郊,
即可享受滨海度假生活。
▲ 通过海港浴场的再次提升,水岸变为度假区
2. 老空间,激发新动能
老城区吸引力的衰退,
一定程度由于建筑群落的老化
(19世纪工人住房为主)、
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年久失修、
功能落后于时代需求所导致。
▲ 老城区面临着亟待更新的建筑众多,公共空间稀少,部分被征作停车场等问题
1990年代初至2005年,
老城区开始「精耕细作」式的城市更新,
作为配套环境的公共空间,
更新目标从满足户外活动需求
向促进市民相遇、激发互动转变。
「只要有人存在,无论是在建筑物内,在居住小区,在城市中心,还是在娱乐场所,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们为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
摘自《交往与空间》丹麦建筑师扬·盖尔著
①. 从附属空间到城市广场
以老城地标性的旅游景点
「新港」再更新为例。
1960年代,
衰落的新港面临拆除改为公路桥的处境,
虽然最终得以保留,改为博物馆区发展旅游,
但对于市民来说,这里主要作用是停车场。
1990年代改造中,停车场被移除,
滨河走廊改为步行空间。
▲ 再次更新的新港,成为城市广场
其次,滨水空间划分为滨水景观、
交通走廊、互动交流区三个层次。
其中,互动交流区
由统一设计的遮阳伞长廊构成,
这里既是底商服务区,也是游人的休息区,
人们在此相遇交流。
现如今的新港不只是旅游景点,
还是线性展开的城市广场。
▲ 滨河走廊改造示意
②. 从城市更新到创意产业
1990年代中期,
丹麦大力扶持文化创意,
促进新产业发展。
哥本哈根以正在进行的
大规模城市更新为契机,
全力培育本土设计产业,
城市成为他们提升设计能力的
实践基地、作品展示区。
▲ 滨水区城市地标哥本哈根歌剧院,由本土的Henning Larsen建筑事务所设计
由此诞生了BIG、
Henning Larsen、SHL、COBE等等
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计公司。
作为伴生的绿色建筑技术,同步突飞猛进。
如今,建筑、景观设计已成为
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兴产业。
▲ 位于奧雷斯塔德新城的「8字住宅」,是哥本哈根明星设计公司BIG建筑事务所的早期代表作品
▲ Lundgaard & Tranberg设计的蒂特根宿舍
此外,
20世纪末在科技回归都市的大趋势下,
越发宜居的城市环境,
使哥本哈根成为丹麦-瑞典
生命科学集群「药谷」核心承载区,
推动城市进入高科技产业赛道。
▲ 药谷是丹麦、瑞典两国跨境合作产业带,生命科学领域企业超过400家,哥本哈根生命科学园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聚集区之一
3. 旧网络,孵化新技能
哥本哈根是自行车之都,到20世纪末,
市内自行车网络已接近300公里。
▲ 哥本哈根自行车网络示意
在2002年颁布的《自行车政策》中,
要求自行车网络建设要符合环境需求;
同时,城市环境战略也提出
「街巷等公共空间的绿化覆盖率达到20%、
市民对绿化满意度达到50%」的发展目标。
于是一场借助交通网络,
发展「出行绿色」「环境绿色」
的新改造由此开始。
▲ 哥本哈根老城区自行车网络很多路段,有功能无景观
①. 由「退路还林」到技术实践
哥本哈根自行车网络的拓展,
特别是以通勤为主的自行车道,
主要来自于对汽车行驶空间的压缩。
例如,布鲁格万根街改造,
减少9,000平方米的沥青路,
改造为自行车道、步行道路,
还改造出3,000平方米的
「城市自然化」的绿地,
让市民可以随时回归自然。
▲ 布鲁格万根街「退路还林」改造
在改造的表面之下,
是韧性城市的技术实践。
这里包含了地面雨水渗透、滞留、
蓄存、净化、使用、排放,
以及与景观的技术组合,
实践可行后将向城市其它区域推广,
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
②. 由技术孵化到产业集群
哥本哈根再次重现
通过城市更新孵化设计产业的模式
——自行车网络的更新进程,
是设计产业的再提升,
更是本土清洁技术企业的孵化过程。
▲ 哥本哈根的海水曾经受到严重污染,这也是人们避开水岸的重要原因。如今的水技术让人们重返滨水生活
海绵城市、水敏城市、
韧性城市、水智慧城市等,
一轮又一轮新理念在这里得到技术实践,
本土清洁技术企业快速成长。
▲ 哥本哈根通过城市水净化技术,让工业港成为生活港
目前,城市的清洁技术企业已形成
「哥本哈根清洁技术集群」
(超过350家企业、3万个工作岗位),
成为哥本哈根发展碳中和的技术储备库。
▲ 哥本哈根的丹麦技术大学为「哥本哈根清洁技术集群」提供人才,其国家水资源实验室、环境资源实验室等为技术集群提供了技术支持
03
指间绿楔
从绿色战略到碳补偿实力
MEASURE THE WORLD
指间绿楔,
在早期规划中的核心作用为
引导城市带向腹地广袤的西部、西南部发展,
分流涌向北部、南部区域的人群,
以保护北部、南部的自然资源。
▲ 哥本哈根指间绿楔
1990年代的新规划中,
指间绿楔成为控制TOD节点避免连绵发展,
促进多中心发展的绿色屏障。
近些年,随着
《树木政策(2018—2025年)》
提出种植10万棵新树的目标,
绿楔的碳补偿实力再次获得提升。
▲ TOD节点周边的绿楔起到了防止蔓延的作用
1. 造自然,重塑指状格局
哥本哈根所处的麦西兰岛地势平坦,
最大的地势变化、自然资源
都集中在城市北部,
优质的海岸资源则集中在南部。
而西部除了农田外,
可谓是一树难寻的荒原,
自古以来市民就对该区域形成「偏见」。
▲ 哥本哈根周边地势为北高西平,北侧有丘陵、湖泊,西侧为平原
西部要与天生丽质的区域竞争,
翻天覆地的改造必不可少。
1960年代末,丹麦历史上首次以国家为主导,
通过征用农田植树造林,
打造户外休闲目的的大型工程
——西部森林,在指间绿楔展开。
指状结构也真正开启了向西延伸的发展之旅。
▲ 哥本哈根西侧绿楔内,人工打造的西部森林
①. 从森林到自然
西部森林建造全面「复刻」北部自然风貌,
采用草地与林地相间的种植方式,
并建造了人工地形
以弥补当地平坦地形的缺陷。
与北部不同的是,
苏格兰高地牛被指定为标志物种;
野味十足的湿地、河道得以完整保留,
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 绿楔内经过重新打造的微地形自然风貌
此外,
森林里保留了部分农场以及户外功能,
以上种种成为其它绿楔提升改造的标配。
▲ 绿楔内的自然见学学校、儿童农场等休闲设施
2. TOD网,低碳发展「新」基建
指状规划中,
希望TOD网络促进多中心发展,
缓解主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规划对于TOD节点建设有着严格原则:
车站600米的半径内,为TOD核心区,
放置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
节点最大半径为1,200米,可放置制造业。
指间绿楔作为TOD边界守护者,
一方面防止城市连绵发展,
另一方面是各节点宜居的保障。
▲ TOD节点建设原则不只适用于「手指」部分,同样适用于「手掌」,并且手掌节点最大半径缩小至1,000米
需要强调的是,
正因TOD节点「满足人节能需求」的特点,
形成的「节能」网络,
才会有哥本哈根如今的绿色出行、
去汽车化的低碳交通发展。
城市空间应该满足人的节能需求,缩短步行路线、制造省力「假象」缩短心理步行距离并微调气候让人体适应。
摘自《交往与空间》丹麦建筑师扬·盖尔著
①. 从交通结构到功能走廊
「手指」是「手掌」的空间拓展,
也是城市功能的延伸,
更是宜居宜业、各有分工的经济带。
例如,南北两侧手指为度假带,
西侧手指则是生命医疗、
清洁技术等高端制造的产业带。
而第六指,则是哥本哈根
与瑞典马尔默一体化发展的纽带。
▲ 第六指中依托TOD网络建设的奧雷斯塔德新城
第六指中的奧雷斯塔德新城,
是采用EOD(生态导向开发)模式
建设的新城,
从绿色建筑到生态景观在这里处处可见。
▲ 建筑与绿楔紧密结合,奧雷斯塔德新城实现「5分钟内对接自然」
▲ 奧雷斯塔德新城的自然见学学校
新城中的大学、研究机构、文化场所、
住宅等功能分布在六个站点周边,
吸引老城区与马尔默的市民在此聚集,
加强两地深度融合。
3. 「指状」公园系统
即「碳中和」基建
「指状」公园系统
绝不是指状规划的形象化表达,
实为塑造宜居环境、发展新经济、
实现城市吸引力的加速器。
「指状」公园系统也不只是哥本哈根
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技术路径,
更是对外输出系统化碳解决方案的
「品牌展示区」。
在冲刺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之际,
哥本哈根又开始谋划
「气候中和」与「零碳化」的新目标。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 | 转载开白
请添加微信:Moli198891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文章版权或相关权益一律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所有,非经本公司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以摘抄、改编、复制、发行、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本刊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及传播,否则,可能面临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本公司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