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你揭开卡地亚基金会与建筑师们长达35年的缘分!

卡地亚基金会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2024-09-07


 你也许知道,

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于1994年

搬至巴黎蒙帕纳斯街区的建筑

就是由法国著名建筑师

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的,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

我们与建筑师们最早的缘分

要追溯于1992年呢!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巴黎 

©Jean Nouvel / Adagp, Paris  Photo ©Luc Boegly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自基金会创立以来,在这35年间,我们与不同的建筑师们都进行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吧!



以丹尼尔·李博斯金为首,

与13位建筑师的初次合作


Daniel Libeskind 


1946年出生于波兰罗兹,丹尼尔·李博斯金(Daniel Libeskind)在决定进军建筑界前,还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音乐家。李博斯金曾在知名的建筑学校担任过老师,而现今,他是柏林和纽约两家建筑事务所的总监。他的作品通常建立在对于感受和回忆之上,由拼贴画和装置艺术入手,从而表达出对于时空转换的思考。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便是他的知名建筑代表作之一。李博斯金一直引领着建筑界,不断试探和突破理论和物质理念的边界。1992年,他来到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并作为核心力量,集结了13位国际知名建筑师,联袂呈现展览“建筑机器”。


展览“建筑机器”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茹伊昂若萨(Jouy-en-Josas,伊夫林省), 1992年. 图片©D.R.


1992年

展览 “建筑机器”


1992年,以丹尼尔·李博斯金(Daniel Libeskind)为首,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向13位世界知名建筑师发出邀请,联袂呈现了一个“超越建造艺术本身”的建筑展览——“建筑机器”。此次展览希望通过一种更加清晰的形式展现建筑所具有的创造力和创新维度:建筑,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看待世界,将理念与现实相联系的方式。建筑师们的作品,超越了“建造”本身,超越了对于物质、材料和形制的简单选择。


展览“建筑机器”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茹伊昂若萨(Jouy-en-Josas,伊夫林省), 1992年. 图片©D.R.


而建筑师,更是一位通过作品去观看世界的艺术家。展览中的一些作品,是建筑师们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创造而出的结晶:他们努力地去涉及尽可能丰富的创作形式,去延伸和拓展我们对于建筑的理解——建筑,一种独特的观看和审查方式;“建筑机器”,一种超越无用之空想的传译机制。


展览“建筑机器”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茹伊昂若萨(Jouy-en-Josas,伊夫林省), 1992年. 图片©D.R.


此次展览其他参展艺术家/建筑师:Donald L. Bates, Kenneth Rabin, Raoul Bunschoten, Bruce Dunning, Pieter Versteegh, Meton Gadelha, John Hejduk, Daniel Libeskind, Ben Nicholson, Jesse Reiser, Nanako Umemoto.



让·努维尔

Jean Nouvel


Jean Nouvel 图片©Edouard Caupeil


毕业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曾作为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助手一起共事长达7年,让·努维尔(Jean Nouvel)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他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法国建筑大师,以其独具特色的“去神圣化”、“脱离物质形态”的建筑作品,在法国和中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经创作的建筑作品,分布于世界各地:像是法国佩里格(Périgueux)维纳斯艺术馆、美国明尼波利斯(Minneapoli)、古特里( Guthrie)戏院、法国巴黎非西方艺术博物馆(Musée du Quai Branly)(原始艺术博物馆) 、DR城的哥本哈根音乐厅、阿布扎比古典美术馆(Classical Museum , 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等。当然了,还有我们引以为傲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建筑!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巴黎 

©Jean Nouvel / Adagp, Paris  Photo ©Luc Boegly


1994年

独一无二的诗意建筑: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卡地亚基金会决定邀请让·努维尔来操刀基金会建筑的设计,这一次,努维尔用一种看似极端的做法,设计出了一处大胆、开放、透明的展览空间。三组平行结构错落有致,形成了一处视觉差:建筑师将所有墙面都设计成了玻璃墙,让展览空间有了无限创新的可能性。穿过入口,游客便置身于一个宽敞明亮的展厅内,展厅层高8米, 内部空间可以随意布置。透过层层精心布置的玻璃隔墙,看展的游客无论身处哪一层,都可以看到蓝天白云,看到内部的自然风光和外部的城市风景,使得展览更加妙趣横生。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巴黎 

©Jean Nouvel / Adagp, Paris  Photo ©Luc Boegly


整个建筑相对拉斯帕伊大道(Boulevard Raspail)略微有点距离,由于其高度中等,加上半透明结构以及各种自然光反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座建筑几乎没有具体的物质形体。 四面延伸的玻璃墙面让整个建筑看上去像一个完美嵌入四周自然环境的半透明珠宝盒。 建筑共有六层,顶层有一个绝佳观景平台,巴黎美景尽收眼底。其实,卡地亚基金会的这栋玻璃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超越了时间的艺术品: 从日出到日落、再到深夜,在不同的时刻变幻出不同的形态,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巴黎 

©Jean Nouvel / Adagp, Paris  Photo ©Luc Boegly



迪勒尔·斯科菲帝欧

+仁弗洛设计事务所


Elizabeth Diller(左), Ricardo Scofidio(右) 

图片©Olivier Ouadah


迪勒尔·斯科菲帝欧+仁弗洛设计事务所(Diller Scofidio + Renfro)是一所由迪勒尔和斯科菲帝欧于1979年在曼哈顿创立的“实验性”建筑事务所。查理斯·仁弗洛(Charles Renfro)于2004年加入该团队。作为首批获得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Prize)的建筑师,他们除了从事各种建筑业务外,也涉及其他跨界创作,如: 与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相结合来呈现一些装置和演出作品。2019年,经过长达10年的施工建造之后,他们参与设计的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文化艺术中心“小屋”终于落成。


迪勒尔·斯科菲帝欧+仁弗洛设计事务所、马克·汉森、劳拉·库尔甘、本·鲁宾,与罗伯特·杰拉德·皮特鲁斯科、斯图尔特·史密斯联合制作,《 出口》, 2008-2015年. 装置作品《出口》现场,东京宫,巴黎,2015年 图片©Luc Boegly


2008年

装置作品《出口》


2008 年,受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故土: 此处即彼处”展览的倡导及法国哲学家和城市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的理念之启发,由美国艺术家及建筑师团体—包括迪勒尔·斯科菲帝欧+仁弗洛设计事务所,艺术家、建筑师劳拉·库尔甘(Laura Kurgan),统计学家、艺术家马克·汉森(Mark Hansen)共同构思,并与一支由不同学科的科学家组成的核心团队齐心创作了《出口》这件作品。该作品由统计数据生成的一系列动态地图组成,配合令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装置,以360°的全方位投影,描绘了人类的迁徙历程及其主要原因。地球的影像围绕着房间不断旋转,以地图、文本和路线等形式,连同六种不同的场景,具象地展示着各种迁徙数据。2015 年,为了纪念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二十一届缔约方大会),此作于2015 年全面更新,揭示了自第一次展出以来令人震惊的数据演变。


迪勒尔·斯科菲帝欧+仁弗洛设计事务所、马克·汉森、劳拉·库尔甘、本·鲁宾,与罗伯特·杰拉德·皮特鲁斯科、斯图尔特·史密斯联合制作,《 出口》, 2008-2015年. 装置作品《出口》现场,东京宫,巴黎,2015年 图片©Luc Boegly


2014年

装置作品

《玻璃盒子上的遐想》


除此之外,2014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首次将让·努维尔(Jean Nouvel)的设计的建筑当作主体素材之一来举办了展览“Diller Scofidio + Renfro”。这一次,迪勒尔·斯科菲帝欧+仁弗洛设计事务所将玻璃和钢铁建筑转换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表演者,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复杂且富有想象力的装置作品——“玻璃盒子上的遐想”。建筑师们将底层空间彻底清空,在立面上进行干预,从而突出视觉和听觉的体验。通过触发天花板中的扰动元件来引发的一系列惊奇的反应 – 水流渗漏 – 装置在建筑空间中扩散、蔓延,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觉和声音效果。由此产生的沉浸式环境,包括由作曲家 David Lang 和声音设计师 Jody Elff 所创造的听觉效果,都从整体上建立了一种与建筑的对话,巧妙地把玩透明和知觉的理念,同时审视着我们与空间的关系。


展览“迪勒尔·斯科菲帝欧+仁弗洛设计事务所”,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4.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图片© Luc Boegly. 



加布里埃拉·卡里欧

+毛里修·罗查事务所


Gabriela Carrillo(左),Mauricio Rocha(右) 

图片©Thomas Salva Lumento


毛里修·罗查(Mauricio Rocha)1965年出生于墨西哥,之后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修读建筑学。199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与墨西哥建筑师加布里埃拉·卡里欧(Gabriela Carrillo)合作,创立了加布里埃拉·卡里欧+毛里修·罗查事务所(TALLER Mauricio Rocha + Gabriela Carrillo)。他们所创造的当代建筑,通过对本土材料和先进设备的结合运用,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于当下环境问题的敏感。他们也凭此夺得了很多建筑界的知名奖项,其中包括两次墨西哥建筑双年展的金奖。


展览“动物大乐团”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6年 图片©Luc Boegly


2017年

展览《动物大乐团》

展陈设计


2017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展览:“动物大乐团”,由墨西哥建筑师加布里埃拉·卡里欧与毛里修·罗查担任展陈设计。二人通过探索基金会这座独特的建筑特点——“玻璃屋”所提供的不同的视觉体验,根据让·努维尔(Jean Nouvel)所建造的花园和室内空间,创造了“陶瓦式”的展陈设计。


展览“动物大乐团”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6年 图片©Luc Boegly


展览围绕两个部分展开,一部分由十位艺术家的作品组成,其中包括一幅中国艺术家蔡国强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18米长的画作,另一部分展现的是由美国音景生态学家、音乐家和科学家伯尼·克劳斯(Bernie Krause)所执导的动物录音装置。这次展览的初衷,在于唤起人们对于动物这个生命体的脆弱的关注。加布里埃拉·卡里欧与毛里修·罗查所设计的展陈使得展览各部分相互联系,并通过弧形结构隐喻再现了交响乐团中音乐家们排列而成的形制。


展览“动物大乐团”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6年 图片©Luc Boegly



弗莱迪·马马尼

Freddy Mamani


Freddy Mamani. 图片©Lumento


生于1971年,现工作、生活于玻利维亚的埃尔阿尔托(El Alto)。在其瓦匠父亲的陪同下, 马马尼从童年时代便开始对建筑、建筑结构展示出极大地兴趣。90年代初, 他只身来到埃尔阿尔托(El Alto, Bolivie),定居在拉巴斯(La Paz)高处,边学习工程与建筑的课程边从事一些独立承包项目。作为一名新兴的中产阶级艾马拉人, 马马尼尝试着通过作品来寻找自己玻利维亚土著血统的身份认证。2014年毕业于埃尔阿尔托一所私人建筑学院之后,弗莱迪·马马尼将自己的大量精力花费在重新试图给予故乡: 埃尔阿尔托,这个长时间被玻利维亚人们摒弃的城市: 一个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上。仅仅20多年,马马尼在埃尔阿尔托陆续改造了约60座建筑,给这些通常由穷人居住的住所带来了一抹欢快现代的色彩。


工作中的弗莱迪·马马尼. 图片©Lumento / Thomas Salva


2019年

展览作品 《宴会厅》


2019年,我们邀请了玻利维亚建筑师弗莱迪·马马尼(Freddy Mamani)参与了展览“南美几何:由墨西哥至火地群岛”。在此次展览中,走进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便是一个“夺目”、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宴会厅》(salón de eventos),它便是建筑师弗莱迪·马马尼带给我们的首次将自己作品“搬”到异国他乡的惊喜。层高超出普通室内两倍的《宴会厅》,通常用来承接举办一些婚礼或庆典活动。尤其在周末的时候,此时的“宴会厅”常常是最为忙碌的时段,因为会被不同的家庭、工会集团、教会或是其他的组织用来举办各类活动。


展览“南美几何: 由墨西哥至火地群岛”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8. 图片©Thibaut Voisin


马马尼的建筑作品,无论是建筑外轮廓或是室内装饰, 多巧妙地使用了前哥伦布时期与美洲印第安人的几何文化语言,通常给人一种极其大胆果断之感。这个主要由砖和混凝土组成的《宴会厅》,包含了前哥伦比亚时期最具精髓的文化、传统几何形式,空间里复杂却简洁整体的特征一览无遗。


展览“南美几何: 由墨西哥至火地群岛”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8. 图片©Thibaut Voisin



索拉诺·贝尼特斯

+格洛丽亚·卡布拉尔


(Solano Benítez(左),Gloria Cabral(右) 

图片©Thibaut Voisin


索拉诺·贝尼特斯(Solano Benítez),生于巴拉圭亚松森,1986年毕业于“亚松森国立建筑、设计与艺术大学”。 一年之后,贝尼特斯与其他两位建筑师共同创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自1989年以来,贝尼特斯在南美、北美、乃至欧洲获奖无数,在南美洲的建筑界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20多年来,贝尼特斯身上与生俱来的“正义感”,促使他不断地鼓舞着拉丁美洲建筑师们共同创造带有“社会公平性”的建筑。他常常与人文学家、社会学家一起合作,意图打破建筑中的条条框框,在研究与探索中找到新的建筑规律与结构。


作为南美洲女性建筑师领军人物之一的格洛丽亚·卡布拉尔(Gloria Cabral),不但与索拉诺·贝尼特斯毕业于同一所学校(虽然晚了17年),同时也是贝尼特斯的建筑师事务所: “Gabinete de Arquitectura”的成员之一。卡布拉尔在建筑界也曾获得不少奖项,她与贝尼特斯共同创作的《冲出重围》(Breaking the Siege),更是获得了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2019年

建筑作品《6x8》


展览“南美几何: 由墨西哥至火地群岛”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8年. 图片©Luc Boegly


在2019年的展览“南美几何:由墨西哥至火地群岛” 中,来自与南美、并曾获得威尼斯建筑金狮奖的建筑师索拉诺·贝尼特斯(Solano Benítez) 与格洛丽亚·卡布拉尔(Gloria Cabral)用天然材料为我们带来了一座长8米、高6米的纪念性建筑物——《6x8》。整个作品由破碎的砖块以及混凝土制成的壁板组成,以三角形为基础叠加而成的“纸牌屋”形式呈现;作品试图在节奏、光线与平衡中寻求支点的同时,也间接地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建筑通透的特征展现出来。 


展览“南美几何: 由墨西哥至火地群岛”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8年. 图片©Luc Boegly


在通过几何图形、三角形来给大家带来一种“平衡感”的同时, 建筑师们还将它与空间互融,利用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建筑的本身特征,把展厅与室外花园相结合,最终使得作品在这座透明的建筑中看起来有着无限循环,观众们驻足作品前时,会有一种与其同时在室内、室外相遇之感。两位建筑师更将生活环境因素添加到作品中来:大自然中的雨、风、太阳正是人们期初为了建造“庇护所”的初衷,但这并不妨碍阳光透过砖在展厅中穿梭;贝尼斯特与卡布拉尔用砖和水泥,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靠近自然、又远离危殆的原始之感。


展览“南美几何: 由墨西哥至火地群岛”现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2018年. 图片©Luc Boegly



Upcoming Exhibition in Shanghai!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即将再度回归上海

展览:“石上纯也: 自由建筑”海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再度回归上海! 


7月18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今夏的“一抹清风”正在等着你!

Save the date!




 实用信息(巴黎) 

 Practical Information(Paris) 


开放时间 / Opening hours:

周三-周日/Wed-Sun: 11:00-20:00 

周二:11:00-22:00


票务 / Tickets :  

11€ (全价)

7,5€ (优惠价)


T:+33(0)1 42 18 56  50

M:info.reservation@fondation.cartier.com 

A: 261, boulevard Raspail, 75014 Paris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查看过往系列微信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账号

长按上图点击识别二维码

将艺术藏在手机里!


网址

www.fondation.cartier.cn


微博

www.weibo.com/fondationcartier



点击 “阅读关注我们官方微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