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经济展望:趋势与扰动

经济机器 经济机器 2022-03-15
2021年临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经济展望时节。实际上,截至12月中下旬,各大机构的年度策略会基本进入尾声,明年展望工作大多以完成。决定新的一年宏观和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变量是政策,而政策定调往往在12月中下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能确定。因此,年度展望工作也不是越早越好,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反而是较佳的时点。

回顾2020:疫情下的宿命与反抗

年度宏观与市场的展望,从来都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即便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之后,知悉了明年宏观政策的基调,但突发性的黑天鹅无处不在,往往会“喧宾夺主”地改变宏观经济及市场的走势。2016年初的股市“熔断”事件、2018年的贸易战和刚刚过去的2020年的新冠疫情,都成为影响当年宏观或市场走势的最主要变量。


如果说,需要一个关键词来总结2020年,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疫情”(图1)。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谓百年一遇,彻底打乱了经济和政策基调。上半年,经济因为疫情而陷入“骤停”,一季度国内GDP同比下滑6.8%,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和社会零售销售当月同比最高降幅高达25.6%、31.5%和20.5%。工业企业利润和税收收入同期也大幅下跌。

图1、疫情变化主导了2020年宏观及市场走势



和其他灾难/突发事件一样,面对疫情冲击,人类也经历了“初期惊讶-轻视与大意-极度恐慌-全力应对与反抗-适应或控制-最终克服/战胜”等几个阶段。疫情暴发伊始,舆论上也曾出现“这次和当年SARS没啥不同”的声音;但随着疫情扩大,人们认识迅速深入,并动员大量社会资源予以应对与反抗。一方面是动员全社会资源,全力进行抗疫。采取追踪、隔离、治疗等手段,以最短的时间将疫情控制起来;二是在疫情被控制后,全力复工,修复社会活动。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自去年2月份触底后,迅速走出一波强劲的“V型”复苏。尽管去年下半年,各地出现一定局部性、区域性的疫情反弹,但随着对疫情防控认识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人们已不再恐慌,实现了复工与防疫的平衡。



防疫领先强化了我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过去一年,由于将疫情“政治化”,美欧等国家疫情形势处于持续恶化中,经济活动在“封锁-开放”之间反复摇摆,供应链受到极大破坏。我国经济率先恢复,承接了海外因供应链破坏而外溢的需求,出口尤其是对美出口强劲增长。中国整体出口和对美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从2019年底的+6.3%和-14.2%,大幅反弹至2020年11月的+25.4%和+46.1%。

图2:中国整体出口及对美出口:当月同比


影响2021年宏观走势的主要变量

结合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认为,影响2021年宏观及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主要有几个:


    ——宏观政策。整体基调是转弯,但不转急弯。因此,基础情景下,宏观政策将边际收紧,但出现类似2018年激进去杠杆的概率降低。当然,由于政策紧缩和去杠杆已形成某种“正确”,因此加大转弯力度的诱惑始终存在。从这个角度讲,拐弯力度的拿捏成为关键,其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将不时出现。

政策转弯中,黑天鹅仍最可能出现在房地产领域。实体经济整体不好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就成了那个时不时拿出来“修理”的“坏孩子”。去年下半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三道红线”,给房企负债率上了“紧箍咒”。去年底,相关部门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涉房贷款和按揭贷款设置了上限,约30%的上市银行存在超限(图3)。超限的银行必须在2-4年的期限内完成整改。2020年,房地产贷款新增大约6万亿,占全部新增贷款(约20万亿元)的30%。因此,整改尺度的拿捏,会对房地产投资,乃至整个经济的短期走势具有重要影响。
图3、部分商业银行涉房贷款比例及整改年限


    ——疫情与疫苗。仍将是2021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基础情景下,今年秋季前,美欧通过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海外供应链在下半年基本恢复正常。国内疫苗信息相对较少,基础情景下,我们假设国内疫苗效果与海外无实质性差异,接种节奏同步。则随着海外供应链恢复,我国外需增速在下半年逐步回落。当然,如果出现海外接种滞后或者国内接种滞后等情景,则会对我国外需形成一定短期扰动,进而影响“V型”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

    ——内需。内需是今年不确定性较大的变量。去年,生产端和外需复苏快于国内需求端,投资和消费的复苏不及预期和整体。如果说,2020年看出口和房地产,那么2021年则主要看投资和消费能否接力复苏。投资增速中,基建投资受制于政策拐弯和财政收入,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制造业投资和采矿业投资主要受更长期因素影响,可能会有一定反弹,但力度不会太大。

    因此,内需的关键在于消费。在去年乃至过去几年的各项政策文件中,扩大内需被反复提及,但整体看无论出台的措施,还是实际效果,整体是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或是由于整体政策立场偏稳健,刺激动力不足;或是由于财政收入状况较为困难,以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不够。望2021年,扩大内需被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但多以结构性政策为主,进行实质性刺激的概率并不高。

    ——中美关系。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谁上台都改变不了竞争对手的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节奏不会变化。拜登上台后,将一改特朗普极限施压方式,将联合盟友来施压。这种施压更可能是渐进式的,中美关系将更理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双方在多个方面角力不断,中美关系在2021年或将出现一个边际上的缓和,有助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

2020年宏观走势:三种情景

如前面所分析,基础情景下,政策保持基本稳定;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外需逐步回落,内需出现修复性反弹;中美关系基本缓和。在此情景下,经济强劲增长持续至明年上半年,然后逐步回落,全年增速在8%-10%之间;CPI前低后高,波动中枢在1%以内,房租等非食品通胀出现一定反弹,但力度不大,无法实质性缓解通货紧缩压力(图4)。
图4、基础情景假设及宏观走势


乐观情景下,
  • 政策转弯力度较小,呵护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扩大内需出台实质性刺激政策,或者

  • 外需强劲向内需传导,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出现内生性(而非修复性)反弹。

  • 或者海外经济刺激力度较大,使经济V型复苏的持续性和速度超预期,推动我国外需扩张势头超出预期。

在此情景下,我国经济扩张势头将持续更久,回落斜率更缓慢,四季度增速回落至7%附近,全年增速有望突破10%。


悲观情景下,

  • 政策转弯力度过大,在抑制房地产、去杠杆方面力度过大,打断复苏进程,或者

  • 疫情防治形势复杂程度超出预期,疫苗效果、进程显著低于预期,或者

  • 扩大内需力度显著小于预期,内需复苏进程和力度显著落后于预期,或者

  • 中美关系出现超预期恶化;

在此情景下,经济扩张势头一季度到达顶点后,会出现快速下滑,四季度增速回落至5%附近,全年增速将回落至8%以下。


中长期看,疫情只是扰动,增速仍在探底


2018年以来,宏观政策重心整体转向鹰派和去杠杆,叠加中美贸易战,2016-2018年刚刚起来的扩张(新)周期被强行中止。疫情暴发前,经济增速回落至6%以下,专家和市场预期,增速将进一步向5%回落。疫情暴发以后,去年一季度GDP大幅负增长,下半年出口强劲复苏,今年一季度可能出现高双位数的正增长。但从3-5年中周期视角看,这些仍然只是扰动。


无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始终将重心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淡化需求侧刺激,不追求过高增长速度。一种很强硬的主张似乎深入人心,即在某种情景下,宏观政策应该比基本面所要求的”偏紧一些”,勒紧脖子,倒逼改革出清。这种观点对错不想在这里展开,但其影响力和诱惑力不容小觑。在大的变量没有逆转之前,经济在疫情的短暂扰动后,大概率会继续向下探底。目前,各路经济学家都对这一情景进行充分的预期,开始了调低潜在增速的新一轮“竞赛”。比如一些较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测算,十四五和未来十年内,我国潜在增速将降至3.5%,为经济进一步下台阶做好了铺垫。


这种情景下,经济增速将继续向下探底;通货紧缩现象将进一步恶化,周期下行仍将是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征,增量蛋糕变小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结构上来看,大周期行业和传统(实体)经济仍将继续萎靡;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替代因疫情而加速,在整体蛋糕变小、份额下降双重影响下,传统经济的获得感将严重下降,其反应也将更加激烈。


原创不易,如果觉得不错,欢迎收藏、转发、扫码二维码关注,也欢迎通过右下角的“点赞”、“在看”进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