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提降准,啥信号?

李宗光 经济机器 2022-03-15


经济周期动态追踪系列之②



昨晚,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降准,引起全市场的注意:
“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的整体政策基调是拐弯,即由松转紧。尽管中央特别强调不转急弯,但再提“降准”这一宽松大招,还是超出市场预期的,难道政策要再次掉头,转向宽松和刺激了吗?

从会议表态看,不会。会议特别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内部环境看,不搞大水漫灌是新时代宏观政策的“底线”,去年那么大的疫情冲击下,我们都没有搞大水漫灌和全面宽松,今天在经济率先复苏的情况下,似乎更没有理由搞政策转向和宽松刺激;外部环境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讨论何时收紧流动性,甚至加息的大背景下,基本面好的多的我国,政策转向宽松,不仅“违和”,而且没有必要。

相机抉择 & 预调微调?

大的政策基调保持稳定,并不妨碍政策根据形势的变化而“相机抉择(Fine Tune)”。今年以来,经济复苏势头整体不错,工业生产和进出口数据持续处于较高景气状态(图1)。今年以来,尽管发达国家疫苗接种持续推进,但
图1、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当月同比

新兴市场接种缓慢,导致供应链中断超预期,航运价格指数持续创新高(图2),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供应链率先修复的优势,意味着我国外贸出口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高景气状态。
图2、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但另一方面,年初以来,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关注。一个是,内需复苏滞后、迟缓,后劲不足。以社会零售销售为例,5月份数据仅相当于疫情前2019年12月的92.7%。作为对比,5月份当月的出口额已经达到2019年12月的110.6%。扣除疫情扰动因素,社会零售销售两年复合增速仅为4.5%,复苏非常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同样恢复非常缓慢,两年复合增速不到4%。内需不足意味着,一旦海外供应链恢复,我国经济复苏势头将缺乏持续性。
图3:社会零售销售和出口复苏对比(2019.12=100)

另一方面,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暴动”(见前期文章《昙花一现or超级周期,如何看待“周期暴动”》),已经对中下游制造业和消费行业造成严重伤害。更要命的是,去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经吃掉了中下游出口企业相当一部分利润。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叠加人民币升值,使中下游小微企业遭受“双重挤压”。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内需复苏乏力,想涨价转嫁成本几乎不可能,处境十分糟糕。

本次会议再提降准重点放在“增强(政策)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根据会议精神,本次降准很可能是结构性降准为主,即对中小银行和普惠金融业务达标的机构定向降准,对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精准滴灌”?

对冲性降准?

不少分析师提到,降准很可能是以对冲性的方式进行,即降准的同时,回收等量规模的流动性,主要是指中期借贷便利(MLF)的自然到期。我们认为,这个是有道理的。下半年MLF到期规模确实较大,用降准置换到期MLF,可以用降准的长期低成本资金置换MLF高成本资金,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从而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某种程度上,本次降准的重心在对冲操作上。
图3:央行MLF到期规模(亿元)


政策信号?

没有大水漫灌,但不可否认,降准是向市场释放了一个较友好的信号。实际上,今年以来,决策层已经多次释放“友好”信号。从最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不转急弯”,到政府领导人和易行长3月份对“增长”的呵护,再到最新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性”,都释放一个信号:尽量延长经济复苏的时间,绝不搞猛烈转弯,强行中断经济复苏形势。

这个立场里面,既有对2018年去杠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是非常科学和正确的。决策层早已认识到,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良好的经济复苏,去杠杆、结构性改革等只能是空中楼阁。

从这个角度看,政策无疑向市场释放了一个“友好信号”。

原创不易,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击右下角“收藏”、“再看”,欢迎转发和扫码二维码关注。
经济周期动态追踪系列之
①会有通胀吗?应该紧缩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