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2014年10月23日《南方周末》
原题《【记忆碎片】芒果烟的来历》
作者马云龙
一个年轻人正在吸烟,“芒果”牌的。绿色的烟盒,上面画着个盘子,盘子中央摆着一颗金光闪闪的芒果。一个问题突然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问他:“这烟是哪里产的?”
他回答:“河南新郑。”
“河南出产芒果吗?”
回答:“不出,听说是一种南方水果。”
“河南不产芒果,为什么河南烟用芒果来命名?”
他被难住了,一脸茫然,说:“还真没想过这问题,到底是为什么呢?”
唉,历史真的这么容易就被忘却吗?当年那个曾让亿万中国人如醉如狂的“盛典”,如今,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中居然连一点影子也没有留下。
我给他讲了芒果的故事,他瞪着眼睛,像听天书一样,将信将疑。
时间过去了四十多年,不算太久,但已经隔了两代人。
那是1968年的夏天。北京红卫兵的“天派”和“地派”之间正在武斗,各大学里到处是战地工事,用长矛、盔甲武装起来的大学生们正打得津津有味,超强的高音喇叭不分昼夜地互相谩骂着,震耳欲聋,大家都声嘶力竭地证明着自己才是正宗纯粹的“毛主席的红卫兵”。有的学校(如清华大学)还不时传出激烈的枪声。此时全国各地也到处是战火硝烟,江青最早提出的口号“文攻武卫”取代了早期的“要文斗不要武斗”。
“大联合”的口号几乎没有人真心响应,谁也不甘心解散自己的组织,放下手中的武器,因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已经深入人心。
于是,最高统帅走了一步大棋:抛出了“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口号,派8341部队和“工人宣传队”一夜之间接管了学校,用铁扫帚把红卫兵扫下历史舞台。
为了显示自己对军宣队和工宣队的器重和支持,在那年的8月5日,毛泽东亲自批示,把巴基斯坦总统赠给他的一些热带芒果,转送给了北京的工人代表。
这个消息在电台和报纸上一公布,北京城像是爆炸了,上百万的工人连夜涌上大街,敲锣打鼓,狂呼万岁。紧接着,北京各大工厂都举行了盛大的迎接芒果大会,成千上万人对着一颗摆在盘子里的金黄水果顶礼膜拜,高呼万寿无疆。
很快地,这股狂潮便席卷了全国各地。一批蜡制的仿真芒果被紧急制作出来,用火车和飞机运往各地,各省市都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人们在山呼万岁后,又排起长队,争先恐后地瞻仰这颗来自中南海的“圣果”。
各地迎芒果
世界上的水果怕有千百种,其中得到过如此无尚殊荣的,大概只有芒果了。
如今说起“乒乓外交”,人们还津津乐道,其实在那之前,还有个更精彩的“芒果内交”,只是因为后来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这事就没人再提起了,如今的年轻人听了像听神话一样,无法理解,也无从想象。
我是北方人,从小熟悉的水果是苹果、桃、李、杏、梨和大枣,在那之前,从来就没听说过芒果,也没见过芒果(只见过蜡制的模型),更没尝过芒果是什么滋味。在河南农村插队劳动时,精明的新郑卷烟厂赶了个时髦,抢先拿芒果当了自己的牌子,生产了“芒果”牌香烟。这烟属中档货,两毛多一盒,不算贵,比那些一毛来钱的低档烟好抽,所以我经常买来吸。
记得有一次在田间休息时,和几个农民一起吸烟,有个老头看着芒果烟的烟盒,感慨地说:“芒果这东西到底是个啥滋味?咱这辈子能尝尝就好了。”
当过兵的民兵连长说:“肯定好吃,要不外国人会送给毛主席?”
好抬杠的生产队长说:“不一定。说不定是毛主席尝了觉得不好吃,才让送给工人吃了。”
接着就抬起杠来,直争得脸红脖子粗也没个结果。
还有一次,信息灵通的小学民办教师张黑子问我:“你们北京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才被下放到农村来改造?”
我不愿谈这个话题,就说:“一言难尽,说你也不明白。”
他诡秘地一笑,说:“你不说我也知道。听说是蒯大富把毛主席给工宣队的芒果给偷吃了,毛主席一恼,就让你们都下放了。”
我哭笑不得,无言以对。
说实话,这些年来,我从没听说过有谁真的吃过毛泽东的芒果。当时,分到芒果的北京大厂,最多一个厂一个,谁敢吃啊。我的表哥在东郊一个大厂当技术员。他说,他们厂分到了一个,用蜡封起来,想永远供奉起来,传之子孙。无奈这种水果不耐放,没几天就开始腐烂了。厂革委会只好把芒果切碎放到一个大锅里,煮了一锅水,让全体工人排着队,一人喝了一口煮过芒果的水。据他说,喝不出什么味道来。
据说,有人把工人喝煮芒果水的事跟毛泽东说了,他听了哈哈大笑。
吾生也有幸,终于吃过芒果了。那是在三十多年以后,我到海南岛旅游,见到街上有卖芒果的,没有我见过的蜡制模型那么大,但形状颜色都相像。就买了几个,兴致勃勃地吃了起来。
很甜,黏糊糊的,有点我适应不了的怪味……
当年很想尝尝芒果味道的老农民早就去世了,他到死也没见过真的芒果。然而,时代终究起了变化。
如今,北方的城市里到处都有芒果卖了。
但我再也没有去买过。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互联杂谈多次被封,为防止失联,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