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也无法击落我们的声音
互联杂谈按:
封号后,会将部分文章重新补发,已经看过的朋友请忽略。
图:1968年8月20日深夜,20万苏联与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的武装入侵捷克首都布拉格,捷克人民走上街头,以血肉之躯与坦克大炮抵抗。
不管怎么说,如果某一天,你捧着一本杂志,沏了一杯茶,正打算消磨人生里又一个无关痛痒的下午。这时候,你翻到一篇文章,你看着看着,眼泪就这么突然涌了出来。你默默地哭,动也不能动。这世界万籁俱寂,只剩下你的心跳和被视线模糊的纸上的文字。那么我想,这多多少少会成为你生命里值得记住的时刻。
那天,我手上捧着一本三联生活周刊。那篇文章的名字叫《1968年8月的布拉格电台》。
1968年1月,陷入经济困境数年之久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新的领导人杜布切克的带领下,发起了后来被名之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这是包括建立党内民主、公民投票普选内阁、取消新闻审查制度和推行经济自由化等一揽子的政治经济改革方案。而这一脱离苏联模式的改革尝试,为这个当时仍然身处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同年8月20日晚11时,布拉格机场被数十名苏军“暴风”突击队员迅速占领。与此同时,苏军及其华约联军共25个陆军师,分别从捷克的北部、西部和西南边境兵分四路,入侵捷克。
21日拂晓,苏军迅速占领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仅持续了半年了政治改革,在苏联及其华约联军的“兄弟式的帮助下”被迅速扑灭了。
《1968年8月的布拉格电台》这篇小文,讲述的正是21号拂晓以后,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广播人身上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语言和勇气的故事。
苏联的入侵是突然的。早上八点,从酣睡中醒来的布拉格市民听到了来自布拉格电台突然插播的消息,苏联军队正在逼近电台大楼。女播音员的声音依然控制得很平稳,她说:“他们要让我们沉默,但他们不能让我们的心沉默。”然后,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军队把大楼包围了。”听上去他拿着麦克风站在一扇敞开的窗前,外面传来机关枪的声音,听上去很近。女播音员的声音依然平稳:“他们已经进入电台大楼,但我们还在这里,我们还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永不放弃,永不。”电台里忽然沉默了,听众听到了哭泣的声音。然后,捷克国歌响起,《我的家乡在哪里》的旋律通过微波覆盖了这座悲情城市。这时的布拉格,无数的市民听着自己的国歌,失声痛哭。
接下来的两天,捷克电台的媒体人让包括入侵苏军在内的全世界,见识了什么叫永不放弃。
在一段沉寂之后,布拉格电台的播音又得以短暂的持续。因为听到了入侵苏军包围电台大楼的广播后,越来越多的市民涌到了电台,穿着迷你裙的姑娘和穿着牛仔裤的小伙子在电台大楼前组成了人墙,他们迫使坦克停了下来。苏联军队第一次遭到了抵抗。
在市民与坦克对峙的时候,布拉格电台的驻入点记者仍然持续发回来自其他城市现场的报道:“这边也有成列的坦克,离他们远点,攻击他们是愚蠢的自杀。”当天晚些时候,就在电台大楼终于被攻破之前,市民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来自布拉格电台最后的播报是:“那些待在夏令营里的孩子是安全的,父母们不要担心。这里是自由的、合法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台。”
从21号清晨直到23号凌晨5点04分,捷克境内最后一家官方电台被包围,播音员和记者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而令人惊奇的是,在国家的最高首脑被拘禁之后,在武装力量全部被瓦解之后,在所有官方电台被苏军占领之后,“自由的、合法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台”仍然在不同的频率间此起彼伏的传送着。有些播音员的声音是观众熟悉的,有些则是新人,背景有些嘈杂,敲门的声音,隔壁房间讨论选题的声音,每隔几分钟,播音员就会重复一遍“这是自由的、合法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台”,以便让刚刚加入进来的观众明白。
50万苏军正在搜查这些电台,常常是一个电台消失了,另一个电台就加入到广播网中。这些媒体人宣称,有1400万同胞的支持,这样的广播将持续下去。苏联军队陆续摧毁了大量发射机和电缆,但广播网仍然在有效率的运行:德国一位小说家正在捷克访问,他接受了来自“自由、合法的捷克电台”广播网的电话采访,很快就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自己的谈话;捷克学生拿着自己的小收音机,靠近停在路上的坦克,想让那些士兵听到真相;除了新闻报道,电台还依然会不时播放音乐。在瓦尔第的交响乐后,播音员说:
“我们的国家曾被占领过几个世纪。我们的历史是悲伤的历史,我们的武器是我们的尊严。”
接下来,另一位播音员说“我们并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我们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希望那些待在街道和广场上的人赶紧回家,街上并不安全。”依靠听众的信源,广播网有时还会向某个电台的秘密地点发出警告:“赶紧带着你们的设备撤退,军队正在向你们的方向进发。
8月27日,一位电影明星在电台里谈话:
“每个人都在历史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未来的演出、报纸都会经受审查,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让我们的思想保持飞扬。”
8月28日,广播网发出最后的呼吁:
“教师们,你们对于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你们要本着自由和人性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记住这些天发生的一切,把真相告诉给孩子们。”
8月29日早上,只有一家“自由的”电台还在播音,在950千赫,市民们守着自己家里的收音机,努力搜寻这个频率。声音渐如耳语,接下里,便是一片死寂。。。
从发动突袭到逮捕捷克最高领导人,苏军只用了不到一宿的时间。而从苏军成功入侵,到最后一家“自由的、合法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台”被查禁,50万苏军花费了整整八天八夜。
这是一篇平和客观的文章。作者苗炜先生有着行文时惯常的平稳的语调。但是读毕全文,可以说,这里的几乎每一个文字,都会让你痛彻心扉。比如这一段:
苏军知道播音员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家庭住址,但并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工作。而在危急的时刻,这些电台的从业者不但将生死置之度外,甚至没有忘却仍然尽力给听众带来收听的美感。一位记者从被包围的捷克军队的营地里发回的报道说:“营地已经被坦克包围,捷克士兵从营房的窗子里往外张望,他们好像置身于卡夫卡的小说之中。”有主持人发出这样的评论:“这些天我们接触了许多无法翻译成捷克语或斯洛伐克语的单词,他们来进行兄弟式的帮助,我们所做的是反革命的。我们太聪明了以致难以理解这座巴别塔,但我们知道巴别塔还是会倒塌。布拉格终将成为一座沉默之城,但我们的语言还在空中,他们的子弹无法击落我们的声音。”
【补记】
本文收录在苗炜先生的散文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中,这本书,现在就在我的书桌上。
因为这篇小文,我将比较长久的成为苗炜先生的读者;也因为了这篇小文,我认识了45年前,居住在伏尔塔瓦河岸的热爱自由的友善又坚强的人民,和他们中间那些令人敬畏的我的同行。他们在覆巢之下,虽明知大势已去,仍不惊不惧,恪守本分。他们在铁蹄下坚守的不仅是良知和责任,他们竟然仍然保有着灿烂的诗意和高昂的头颅。
读完了这篇文章,作为媒体人,你很难不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回到40多年前的布拉格,那个坦克车碾压的八月,我是否也可以保有这样的勇气,面对着话筒,面对着已经开进电台大楼的坦克和已经很近的机关枪的声音,平稳的说出:“这里是自由、合法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台。”我是否也可以保有这样的诗意,面对着千万的听众,我的同胞说出这样的语句:“布拉格终将成为一座沉默之城,但我们的语言还在空中,他们的子弹无法击落我们的声音。”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互联杂谈多次被封,为防止失联,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