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BC跟拍了14个孩子63年,原来我们的人生是被这样改变的......

猫妙妙 2019-10-12


来源: 华人瞰世界 


有人说:这个世界对于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是真实存在的,富人的孩子最终都成为了富人,而穷人的孩子却可能难以翻身。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BBC纪录片《人生七年》选了14位7岁的小孩,用63年的时间,以每7年为跨度,跟拍了他们最真实的人生轨迹。


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



如今,时隔七年,《人生七年》的第9季终于问世,在获得9.6分的豆瓣评分同时,人们也发现时间如白驹过隙,当初的人都已经是花甲之年了。


7岁的孩童都变成了63岁的老人,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导演也变了78岁的迟暮老人...


岁月流逝、沧桑变幻。

在荧幕上他们半生的缩影,比任何虚构作品都更残酷!




01

每个孩子都曾憧憬过未来,

或鲜衣怒马,或平淡无奇


1964年,第一部《人生七年》开拍,14个来自不同阶级孩子在镜头前展露自己。


14个孩子中有10个男孩,4个女孩。其中5个孩子来自上流社会,2个来自中产阶层,4个来自工人阶层,1个来自农村,以及2个来自孤儿院的孩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部纪录片就是在对14孩子“以七看一生”。


看看在不同的阶层下长大的孩子,究竟有什么不同,又会朝着怎样的人生轨迹发展!




·  正  ·  文  ·  来  ·  了  ·



虽然当时14个孩子都还只有7岁,但在家庭背景差异下,阶级层次就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约翰、安德鲁、查尔斯作为上流社会的准“高富帅”,从小就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每天坚持读《金融报》、《观察家》、《泰晤士报》,去高等学校学习。然后,他们会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自己事业,过上优渥的生活...


年仅7岁的他们,

就已经学会像大人一样规划自己人生。



与之相比,中产工人阶级的孩子,生活的就相对更自由自在一些。


7岁的Jackie、Sue、 Lynn会凑在一起谈论喜欢的男孩,交换彼此的小秘密,或者幻想一下未来的生活...


像大部分同龄的普通一样,整日无忧无虑的。



而,那些生活在底层阶级的孩子,则对这个世界还很懵懂。打架,玩乐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对于“大学”更是不明白其含义...



也许拥有23个新硬币,就能成为他们快乐源泉...


孤儿院长大的保罗


西蒙是唯一的少数族裔,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至于谈到更深层次的梦想时,不同阶层的孩子,反差就更明显了:


上层阶级的小孩的目标非常明确符合实际,当律师、创业,或者继承家业。



而中低层阶孩子的梦想大多还是只处于“梦”的阶段,不能够结合自身,从实际出发。



直到14岁,他们中的大部分才开始对未来有了实际的规划,比如想从事打字员、出租车司机之类的工作。


能够挣到钱,

就是他们梦想的出发点。



仅仅只是在纪录片的初期,原生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就已经直观的展示了出来。


上层阶级可以培养出同样优秀的孩子,而中低层孩子则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向父辈人生轨迹靠拢。


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从事着简单的工作,挣着勉强养活自己的工资...


难道,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了吗?




02

原生家庭严重影响

孩子们的未来



为了找寻答案,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节目组每隔七年,都会把这些孩子重新聚集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人生不同阶段采访。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如今已经63岁他们,最终能突破阶级壁垒的,真的少之又少。



上流社会的孩子,不出预料,都按照既定的人生道路一路顺风顺水。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成为电视制作人,也有的创业成功。


也许有人会问:是他们的父母帮他们铺的路吗?


答案并不完全是,如果孩子自身不够努力,父母费再大力,花再多的钱也都是枉然。



孩子自身努力,再加上有优秀的父母做引导。这就是为什么上流社会的孩子普遍在眼界、格局、能力和人脉等方面,都要比普通的孩子更加优秀的原因。


就连富二代安德鲁也这么说:


“给孩子好的教育,才能让其一生受用”!



富家公子说出这样的话,可能会让人觉得他“不知人间疾苦”,但现实却真的如他所说!


那些不重视教育,在中低层阶级长大的孩子,后来陆陆续续被曝出,过着辍学、早婚、多子、失业、为生活所迫,靠政府救济金为主的生活...


几乎每个人都如同自己父辈一样,

在阶级生活里挣扎。




Tony



出生在孤儿院的Tony,因为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14岁就早早的辍学。


长大后,他变得愤世嫉俗,有着强烈的仇富情结。



21岁时,他参与赌博,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赛马上。有时候,他还会因为盗窃被送进警察局。


最开始的时候,Tony也曾幻想过,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马术运动员,但最后他只能成一名出租车司机。


没能成为自己喜欢的人,在面对镜头,他只能假装轻松的笑着说:我没那么出色。



梦想破灭,失落停留在了这个少年的脸上...


好在成为出租车司机后,Tony的生活来源有了依靠,他开始变得乐观随和,褪去曾经稚气和狂傲。



慢慢有了点积蓄后,他开始尝试做生意,再次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曾贷款到西班牙投资,买下了一片地,计划建造一个大的卖场与酒吧,但不巧的是,赶上经济危机,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再一次变得一贫如洗的他,只能回来开出租车...



后来,他又尝试着做投资,虽然没挣到什么大钱,但也可以保障自己一家衣食无忧...


磕磕绊绊,也算是把一手烂牌,

打了个翻盘。


如今历尽浮华万千,已经63岁的他,对自己生活非常满意。面对阶级问题时他坦然表示:


“出生在上层阶级的机会可能要多一点,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也还是要努力。”




Neil



同时经历诸多坎坷的还有,出生在中产阶级,在利物浦郊区长大的Neil。


从小活泼开朗的他,在最开始的纪录片中,就像天上闪亮的星星一样,深深的抓住人们的眼球。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生活却越来越不如意...



身为教师的父母,早早就给他做好了职业规划——成为大学讲师或银行经理。认为他的人生必须按这个模子去走。


除了学习,父母从未教授他任何社会生存、人际关系的知识。



21岁时,Neil因考试发挥失常,进了个自己和爸妈都看不上的大学。


父母给的期望也变成了压在他身上的大山,自卑、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开始慢慢蚕食着他骄傲的内心...


最终,在学校待了不到一年后,他就因为精神压力退学,去了工地打短工。



本以为逃离学校、逃离父母,就可以“新生”,但现实却把他的所有骄傲都粉碎的彻底!


离开了父母庇护的Neil就像温室里花朵,在露天里被狂风暴雨摧残。复杂的社会,辛苦的工作,残酷的生存环境让他完全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孤独感,失败感再次席卷而来...


Neil说:“我是个失败的人,我不配结婚生孩子,孩子会遗传我的失败。”


精神病也找上了他,失业后,无脸面见父母的他在28岁时成为了一名依靠低保为生的流浪汉...



一直流浪到40岁,他才在朋友的帮助下,重新站了起来。


开始建立起自己稳定的社会关系,并在后来成功当选议会顾问,以及成为一名业余牧师。尽管生活不宽裕,但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一路兜兜转转,

他又回到了最初的阶级层次。



而其他的孩子,虽然没有Neil这样起起伏伏的人生,但也基本都还生活在自己的阶级层次。


上流社会阶级的孩子,长大后依旧生活在上流社会。

中低层阶级的孩子,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变化都不太大....



Nick



在14个孩子中,只有Nick一人算是成功跳出了自己的阶级层次。



出生在英国农场的Nick,腼腆、内向。就连面对镜头时,也都会把头埋起来。


14岁时,他依然对未来充满迷茫,但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除了学习他找不到更好的兴趣爱好。



本着一腔热爱,21岁那年,Nick顺利考入了牛津大学就读物理系。学业上的成就也让他变得自信勇敢。


28岁的时候,曾经内向腼腆的他结果摇身一变,成了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里侃侃而谈的教授。




可以说,Nick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从乡下小子到大学教授,他克服了出身的局限,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让人羡慕,也让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能像他这般幸运的却只有极少数人。


在纪录片里,除了Nick,剩下的孩子几乎都是跌跌撞撞大半生,或者撞得头破血流后,回归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阶层。


阶级固化就像一把锁链,

大多数人都挣不开,也斩不断。




03

阶级层次已经固化,

寒门子弟只有一条路走


14段人生之旅,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人生七年》给我们展现了最真实的生活现状,里面的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缩影...


富家子弟一生无忧,平民孩子止于平庸!


就像我们每年的高考一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成功上岸的究竟又有几个人?


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说我们和别的孩子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必须要努力冲,超过别人。但现实却是,有些人一出生就在我们赛道的终点。


距离,从一开始就被拉开了!



这就是阶级固化,我们当今社会的现状!寒门子弟想要跳出自己的阶层,就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要问这一过程苦吗?真的很苦...


但苦后的甜,也真的会让人心甘情愿。如果我们怕苦,就轻易放弃,随波逐流,那我们一生必将过得艰辛无比,甚至下一代也是如此。



拼一把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拼就一定不会成功。


这么说也许有“灌鸡汤”的嫌疑,但小编真心觉得大家有空去品一品《人生七年》,从中你会有很多感悟。


人生时间短暂,

若是不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岂不太可惜?



荐读 | 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读完我泪流满面

荐读 | 《易中天中华史》:一部价值被远远低估的巨著

荐读 | 资中筠89岁生快,这样的先生才是值得追随的女神

荐读 | BBC纪录片丨《意大利歌剧》(全三集)

荐读 |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是谁?

荐读 | 朝鲜战争全纪录,不愧是大片

荐读 | 北大最短毕业致辞,535字,3分56秒,9次掌声!

荐读 | 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可能也包括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