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1年2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乱世佳人:张灵甫遗孀王玉龄(特附口述实录:我的丈夫张灵甫)

猫妙妙 2019-10-12

戳一下上方 猫妙妙 ,又不会怀孕:)



一个是身经百战的抗日名将一个是豪门深闺、绝色佳人


张灵甫和王玉龄,虽然只做了两年夫妻,他们之间的故事却成就了贯穿20世纪的一段传奇。




【人物介绍】


张灵甫(1903-1947),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人。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1945年2月授陆军中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中将军长。1947年5月,张灵甫率国民党整编74师与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对垒,全军被歼。



王玉龄,1928年出生,17岁嫁给张灵甫。1949年4月,王玉龄先到台湾,之后又远走美国,读书打工,寻找新的生活。在此期间,王玉龄一直孑然一身,始终未再嫁。她在航空公司工作了20年,直到退休后,才随儿子再次回到中国。


荐读 | 抗日战争简史,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敬请转发!



1928年,王玉龄出生在长沙,原籍安徽舒城。她是抗日名将张灵甫的遗孀,她不是电影明星,却有着和电影明星一般的美貌和气质,但了解王玉龄身世的人,都会不禁感叹,她真是“红颜薄命”!



1945年,抗战胜利后,年仅17岁的王玉龄和抗日名将张灵甫结为了夫妻,她曾说过:“结婚的时候太匆忙,所以很多请帖都是有一个人在门口发,来宾找到自己的请帖进来。我记得结婚的当天就帮我赶制出了两件新娘旗袍,婚纱稍微改小一点就穿了。倒是我先生,因为衣服做小了,结果穿着朋友的衣服就参加婚礼了。”





婚礼前夕,张灵甫接到升迁令,要他即刻前往南京报到。婚礼结束当晚,两人就匆匆坐上了前往南京的火车,“一个在上铺,一个在下铺,度过了新婚之夜。”







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向张灵甫残部发起总攻,张灵甫殒命于山洞中,此生无缘再见到他的儿子和亲爱的妻子。



她一直不知道丈夫已去世的消息。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丈夫生前的部下杨参谋来到家中,递给了她丈夫的绝笔信。“信中说,‘不管我太太想做什么,你们都不要违反她的意志,你们爱戴我的话,也一定要服从她。’”



这个消息让王玉龄惊在了原地:“那时候好象天垮下来了,始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以为就是老天跟我开的玩笑。当时我真的很后悔,为什么当初那么矜持,连一句‘我爱你’都没有对他说过。”



1948年,王玉龄在拒绝了身边众多的追求者后,扶母携儿,离开了南京的花园别墅,到了台湾。回忆起,她曾说:“当时日子过得很苦,每个月只能领取抚恤的几十斤米。”



1952年,王玉龄在当时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系王玉龄的姨父)的私人帮助下,留下老母和6岁的幼儿,只身去了美国求学。“我当时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就是要去美国念书。想在那边站稳脚跟,再把母亲和儿子接出来。”



1953年,王玉龄考入美国纽约大学财会专业。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她上午做文秘工作,下午和晚上到大学听课。通过四年的苦读,毕业后进入美国航空公司,服务了20年,直到退休。她说:“人的潜能有多大,有的时候连你自己都难以相信”。



1973年秋,周恩来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回来观光旅游,欢迎她叶落归根。同年9月,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和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她终于踏上了阔别25年的故土,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秘密接见。



2003年,王玉龄在上海浦东玫瑰园为丈夫立了一座衣冠冢,碑铭是她为丈夫题的一首诗:“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



2005年,她意外地接到了当年华野指挥官粟裕大将之子粟刚兵的邀请,前往孟良崮。王玉龄知道,当年与丈夫对垒的解放军一方的指挥官,正是粟裕。对方原本担心王玉龄不答应,但她却说,“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能恨谁?我的先生是职业军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2007年4月,王玉龄来到孟良崮,在丈夫殒命的山洞里,她放上了一束花环。当她得知丈夫的墓将被建在山洞上时,她半开玩笑地提出,“也给我留一个位置。”



点击上方蓝字“iMorning”订阅;

2.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王玉龄和张灵甫的夫妻照   王玉龄和儿子的母子照


口述/王玉龄  整理/周逵


 2007年5月,孟良崮战役过去整整60年。我回到了他战死的地方。


天下着些小雨,山路有些滑。我已经79岁了,爬上那个山坡,感到非常吃力。回想六十年前的情形,我就想到他当时瘸腿爬山的那样子,真是很难为他。


60年前的战役,我没有亲眼目睹,每每遇到电视、电影里有关的镜头,我总是一看再看。


别人告诉我,孟良崮从前又叫石头山,上面根本没有水。战斗打到最后的时候,他和他的兵只有喝自己的尿。机关枪打得通红发烫,不能再打了,就拿那个马尿泼上去,再接着打。


几十万人围着你,车轮战地打,而你就只有这几个人,坐守空山。粮食没有补给、弹药物资紧缺,周围友军也只顾自保,不来救援。这个仗是打得真得很绝望。


当地人在埋葬他的洞上方立了一块墓碑。我对他们说,留一个位置给我吧。他们说,你还早咧。我说,放在那里等着吧,也快了。


我从来没有对他讲过、告诉过他我爱他。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像现在这些男孩女孩在一起那么亲热啊,爱不爱的。他对我来说很普通、很平常。他战死以后,我一直很后悔,责备自己说,你这个人怎么会这样吝啬啊,连这样一句话都没有讲过。


六十年过去了,我已经79岁了。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在他最痛苦、最绝望、最无依无靠的时候,我没有跟他在一起。



抗战期间,张灵甫南征北战,恶仗无数,书写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25年,22岁的张灵甫从黄埔军校毕业,踏上北伐征程。三年后,屡立战功的张灵甫升为连长。也就在这一年,湖南长沙的名门望族王家新添了一个女婴,取名王玉龄。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为了躲避战火,9岁的王玉龄随家人迁出长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此时的另一个地方,张灵甫随51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张灵甫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民党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1938年,张灵甫奉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是役,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德安大捷之后,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在《中央日报》上,并编写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张灵甫在前沿指挥所指挥战斗,不幸右腿被日军机枪的两颗子弹扫中,受了重伤。军医检查后说:“腿要锯掉!”张灵甫对随从副官说:“如果我昏迷了,你要阻止医生锯腿!”说完,他给了副官一把手枪,厉声说:“谁锯我的腿,你就枪毙谁!”结果右腿一直未治愈。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


综观张灵甫在八年抗战中的表现,自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至1945年抗战胜利,屡立战功,被誉为“模范军人”、“常胜将军”、获得过“自由勋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这一年,王玉龄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经过战火洗刷的家园早已没了当初的模样,而当初的小姑娘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抗战时期,携手张灵甫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为躲避战火,我随家人迁出老家长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离家的时候父亲找来两部大卡车,把里面的座椅全部拆掉。车厢里放满背包、箱子和轻便值钱的家当。全家早已乱作一团,而对于我们这些在屋子里长大的小孩们来说,哪里懂得时局的紧张、也听不到慌乱的嘈杂声。女孩子们在一起,玩啊、笑啊、聊天啊。加微信wnel2002,天天看猛料。


进入中学读书后,为了躲避战火,不能再到教室上课。而将上课的地点临时迁到附近的山上。起初的时候,男孩、女孩们还很新鲜,觉得好像郊游一样。早上洗了脸、吃了早饭就到山上去,在大树下读书。到了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才回来。回来的路上却看到日本人轰炸过的地方,满目疮痍,景象凄凉。炸断、炸飞的人体残肢,像手啊、腿啊,挂在电线杆上面,我们吓得大叫起来。还有一个手榴弹就打在我的旁边。不过所幸没有开花,否则我们就都被炸死了。


母亲告诉我,日本人欺负中国人,打得我们没有地方好跑、好退了。我听了是又气又怕,问母亲我是不是也应该去付出一份努力。母亲反问道,你能做什么呢?什么都不会,去了还不是给人家添麻烦。


我对军事方面是一点不了解的。所以后来连张灵甫是个多么有名的将军,我都不知道,没听说过。


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全家的心情也跟着好转。


周末,家里的几个女孩子约好出去理头发。在理发店,我们坐在椅子上,唧唧喳喳地说着话。


那天,他穿一身军装,带军帽。碰巧坐在我椅子的背后。我发现他透过理发的镜子,盯着镜子里面的我打量。我心说,这个人真是讨厌,怎么能这么看着人家,就差把头贴到镜子里面看,于是就瞪他一眼。


后来他对我讲,他说幸亏你瞪我一眼,不然的话,如果你要对我笑一笑,我就没兴趣了。我说,你臭美。


不久后,他就托他的朋友张处长请我们全家吃饭。饭桌上,我自顾自,只管吃菜吃饭。他的朋友张处长就讲话,问我伯母多大年纪了?我伯母说她32岁。张处长就接过话,说张灵甫副军长你也有32岁啊,你们两个同年的,干一杯吧。


灵甫那年实际42岁还多。这一下,就冒掉了十岁。后来他告诉我,自己从脸到脖子,一直红到底。


张处长继续说,我们副军长还没有结婚啊,王太太你在长沙,老长沙了,你认识好的小姐给我们副军长介绍。我伯母讲,那当然,有好的我一定给你介绍。张处长说,你们家那么多小姐,也可以介绍嘛。我伯母讲,大的呢,都名花有主了;小的呢,年纪又都太小了。张处长讲,那就找那个不大不小的嘛,眼睛就朝我看。


我坐在那里当然听得懂嘛,不大也不小的就剩我了。于是我生气了,就把脸一板。


我对他一无所知。


他老是穿军服,像是个军人吧。我心里猜测。


伯母告诉我,张军长可是抗日的名将。可别人越是这么说,我就越不把他当一回事、越不理他。而他呢,大概也是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吧,可能就是觉得我傻傻地耍着小性子很让他喜欢。


那次以后,他就越发频繁地到我们家里来,几乎每天都要来。刚刚开始,我看见他也不讲话,有时候还故意出门避开他。慢慢地,跟他熟了。英俊?我不觉得,就觉得看着还顺眼。


有时候,他给我讲故事。他告诉我,战争爆发前,他在北大读历史系。每一朝每一代的文化名人、野史传奇,他如数家珍。他喜欢讲,我也喜欢听。


而他自己抗战时打仗的故事,却从未讲过。


图为武汉会战中腿部重伤的张灵甫在医院卧床看杂志。


人家说他是跛子。一次战斗中,他负了伤。机关枪扫到了他,子弹留在他的脚里面。当时的医学不是很发达,打完石膏后,那个脚就不能弯了。可是从他走路的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来,只是走得久了会很痛、很累。


他从来不讲他得意的事情,也从来不会告诉我他最痛苦的事情,可能他觉得我太单纯了吧,不想拿这些事情来烦恼我。我只觉得他很可靠,有时候就觉得他像我爸爸、有时候也像我的好朋友,所以对他很信赖。


很快,他就对我求婚了。我的母亲对此是很反对的。一方面,觉得我与他24岁的年龄差距始终很难逾越;另一方面,我的母亲守寡半生,她不喜欢自己的女儿嫁一个军人。她说军人的生命是不可靠的,她不想我也重复她的命运。


对嫁给一个军人是什么样的想法?如果有一天他走上战场会怎样?不,当时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我相信日本人投降,战争结束了。


尽管母亲反对,这门亲事还是定了下来。就在两人决定结婚之际,张灵甫接到了升迁令,他被提升为74军军长,即刻前往南京报到。于是,两人将婚礼地点定在了上海。因为时间紧迫,王玉龄穿着大一号的鞋子,张灵甫穿着借来的西装结了婚。婚礼结束的当晚,两人就坐上了前往南京的火车,一个上铺,一个下铺,度过了他们的新婚之夜。


1945年8月28日,国共双方开始会谈。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两党矛盾暂时得以缓解。在南京,张灵甫与新婚妻子王玉龄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快乐的时光。  


 短暂而快乐的时光  


他的胸口有一条长长的伤痕,头上也有。


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脑袋旁边嗖地飞过,流下一道弹痕。他说,那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结婚后不久,他被提升为74军军长,即刻前往南京报到。我与他在南京度过了一段平静快乐的时光。


他教我骑马。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学,还不大会骑。他驾着马在前面跑,我的马不知怎地也在后面跟着他跑,怎么拉缰绳都停不下来。我吓得死叫,大喊:别跑那么快。他就在马上回头冲我笑。年龄的隔阂我从没感觉到。他也从来不讲什么很肉麻的话。但是他会说:我讨了一个好老婆,这比什么财富都重要,我要讨饭的话我老婆可以给我拿碗。他有时候讲些话,就会让我很感动。


有一次我与他闹矛盾闹得很严重,我说我要跟他离婚。这可把他吓坏了,他说假如我要真的离开他的话,他宁可老死于山沟。他向我赔礼道歉,最后干脆在我面前立正,站得毕恭毕敬,向我敬礼、敬军礼。看到他这样,我是又好气又好笑,说我又不是你的上司,跟我敬什么礼啊,还不理他。他说你不原谅我,我手就不放下来。 


他身边的人告诉我,张军长如今在南京地位显赫,是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因为驻扎在南京郊外的74军充当着守卫南京的角色,身为74军军长的张灵甫,地位自然非同一般。


抗战结束后,国共开始和谈。南京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他不喜欢交际,这个请那个请他很讨厌的。最让他高兴的事情还是让他去带兵,好像解放了他一样。  


19岁的王玉龄没有想到,这会是她最后一次与丈夫见面。王玉龄生下一个男婴,她打电话给前方的丈夫通报了这个喜讯。放下电话,王玉龄将儿子的照片寄给了丈夫。她不会想到,丈夫此生都无缘见到他的儿子。 



最后一次见面  


1946年8月,张灵甫接到命令,率部队出南京投入华东战场。


走之前,我为他收拾行李。听到过别人讲的他在战场上的那些英勇经历,我相信他是不会死的。甚至就觉得好像是出去旅行的样子,还告诉他,觉得饭菜吃得不好的时候,要记得用维他命补充。还把他行囊中的衣服列了个清单,写了个条子给他。很平常的心,他让我一点也没有觉得紧张,也没有觉得难过。


10月中下旬,他指挥部队和粟裕的野战军对垒。


期间,他时常给我写信,他也不讲他怎么想念我,就说家里养的鱼要死了,花也要浇水了,还有就什么时候回来,其他什么也没说。他还给我画了一个图样,设计我们家的花园。在图里画了什么花要种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种什么花,他都写给我。


在我面前,他从来没有将战争当作一件很大的、很了不起的事情,他让我也没这种好像恐惧,也没这种感受。


1947年的春天,我去前线看他。当时我已经怀了9个月的身孕。怀孕让我一下子长了40磅,走路也很吃力。我说哎呀怎么得了,长得这么胖。他说忧愁就会瘦,就像哄孩子一样叫我睡在床上,闭着眼睛去找忧愁。你说我傻不傻,19岁不晓得什么叫忧愁。闭着眼睛找忧愁,忧愁没找到,结果我睡着了。  


此刻的我并不知道,忧愁马上就要来了。来得太多,太快了。


家里突然派来了两个卫士在门口站岗,所有的报纸也都停掉不再递送。  


十天前,我们的儿子出生了。他打电话来,跟我说话。听得出他很高兴。在听筒里乐得哈哈大笑,问我儿子声音响不响亮,还说我心地善,将来一定多子多孙。并让我赶紧把儿子的照片寄给他看。


此后,他再没有打过电话回来。我在家坐月子,有人来看我的时候,卫士也跟进跟出。我隐约觉得有些奇怪。周围的太太们告诉我,从前跟日本人打仗的时候都是一两个月没什么消息,很正常,没事。


我一听好像大家都这样说,就觉得应该没有事情。  


几个月后的一天,他的部下杨参谋突然来到家中,一进屋就一下子跪倒在我的面前。


我一下子就懵了。杨参谋哭着告诉我,孟良崮一役十分惨烈。张军长打了一辈子的仗,知道是撑不下去了,友军根本不来。最后没有办法了,一死难逃,打了电报给蒋介石,说他将决战到最后,以报国家,请蒋介石照顾家人。


副军长蔡仁杰跪在他面前,求他带些人冲下去,冲出重围还是可能的。并说:到了南京以后,你就在蒋介石面前,报告这个战争的惨烈情形以及友军的冷漠。如果蒋介石坚持还要怪罪,你就在他面前自杀。灵甫说,回南京,看到我夫人,我就不想死了。



他把一封信交给参谋,说一定要交给太太手里,并说以后不管太太想做什么,你们都不要违反她的意志,一定要顺着她。“余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绝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部属与人民。老夫来京,未见痛极,望善侍之,幼子望养育之。玉龄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5月16日,孟良崮。”


很长时间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每一天,我到我们从前去过的地方,去坐一坐。在此之前我是根本不知道忧愁为何物的人,这一下天都塌了。差一点就成神经病了,连讲话也不会讲。 


王玉龄和儿子


后来,宋美龄要来接见我们这些寡妇。到了总统府,我们坐在外面,等啊等,等了很久很久。一个秘书跑出来讲,今天夫人身体不太舒服,所以夫人们你们请回吧,就这样。


那一刻就觉得心里有一种很凉的感觉,觉得很生气,我觉得好像人怎能这样,人家好像都是为了你把这个性命都送掉了,你却这么不把别人当回事情。不过过了一会,我也觉得无所谓,其实没什么。加微信wnel2002,天天看猛料。


我从来没有怨过他,有人讲,你不要想念他,他连你都不顾了,就去死掉,这算什么,我觉得这个话好像也是不对。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职责,他要吃了这碗饭,他就要做好他这一份事情。   


2005年,我和儿子来到上海,颇为意外地接到当年华野指挥官粟裕大将之子粟刚兵的邀请。他说他想请我吃饭,想见见我,怕我不会去,只有通过别人委婉转达。我说那有什么关系呢,谁叫我的先生是职业军人呢。历史的事情,我不会计较,也没办法去计较。你说你能恨谁啊,对不对,这个问题太大了吧。战争就是残酷的。


王玉龄和儿子


2007年4月,我去了孟良崮。在我丈夫殒命的山洞里,放上了一束花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他在最痛苦的时候,在最无依的时候,我没有跟他在一起,所以看到那个山洞的时候,我是心里感慨很多。


我从来没有讲过,告诉过他我爱他,他死了以后,我一直后悔莫及的。我就觉得我这个人怎么会这样吝啬啊,连一句简单的话都不会讲,不曾讲。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后台留言或加微信号512783660),立即处理。本公众号的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以下爆款好,免费阅读——


荐读 | 抗日战争简史,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敬请转发!

荐读 |香港民众为救大陆饥民,组成人墙挡住了军警驱赶的警棍

荐读 |印度正式吞并中国领土拉达克,相当于40个香港

荐读 | 世界顶级艳照200张做成动图了,高清无码,不能我一个人私存

荐读 |麻省理工试验: 男女配对的真相!

荐读 | BBC纪录片《如何减缓衰老》火了:三条真言,道出青春永驻真谛

荐读 | 我把儿子送到美国,一篇引发国人深思的热文

荐读 | 诺贝尔奖得主科斯:给中国的10条忠告,扎心!

荐读 |划重点:香港的红与黑

荐读 |韩寒游台湾,我们失去的他们都留下了

荐读 | 北大博士致信女儿:爸爸有钱了给你办美国户口

荐读 | 做爱的经济学分析(神文,别不好意思看

荐读 | 绑架李嘉诚之子后,绑匪与李嘉诚的对话细节竟然是这样

荐读 | 美国科学家教你感冒后必做这9件事!太实用了

荐读 |龙应台北大演讲: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

荐读 | 易中天北大演讲 : 我们都是土匪的后代

荐读 |我绝不相信香港人是坏人


以下为口碑好物,免费阅读——


荐读 |8000句美国亲子英文!从起床到睡觉,99%英语环境你家也可以有!

荐读 |史上第一部获诺奖的儿童文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荐读 |柏杨:《chou陋的中国人》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


荐读 |鼻炎界的“印度药神”,热卖83年!也有儿童专用的

荐读 | 美国科学家教你感冒后必做这9件事!太实用了

荐读 | 比博物馆更详细把博物馆搬家里,6-15岁最该读的一套书

荐读 |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

荐读 | 易中天: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这才是本质原因

荐读 |蒋介石日记解禁:老蒋曾三次反对美国对大陆使用原子弹


有一种爱叫做点右下方在看

转发朋友圈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