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沉:柴窑之用——景德镇丙丁柴窑回访录

AP Magazine 建筑实践 2022-04-24


余沉 YU Chen


大学在北航就读,曾在沿海城市的十几个企业从事多种行业,2009年到景德镇学习制瓷,主要研究现代陶瓷茶器的制造,烧造出“永和宣”茶器。后学习传统柴窑烧造和挛窑,负责丙丁柴窑的建设和烧窑。


采访:徐抒文、史佳鑫



访谈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第6期 

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文末二维码

鸟瞰 © 董素宏

AP:景德镇本地的年轻人似乎很少从事陶瓷产业,这儿陶瓷产业从最辉煌的阶段至今的发展历程大概是怎样的?

余沉:景德镇名字源于宋朝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命名为景德镇,沿用至今。在元朝时期,设置“浮梁瓷局”,标志着御窑产业开启了辉煌时代,这之后主要有三个巅峰时期。


元朝时创烧于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釉里红、明朝永乐和宣德不仅发展了甜白瓷、鲜红釉、青花瓷等,还对官窑器的制作提出了各个细节的要求(相当于开始制定标准),以及清朝康雍乾三代景德镇瓷器的新辉煌时代。后民国时期引进了西方科学,其与传统工艺结合做出的系列改革对陶瓷产业的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建国以后成立十大瓷厂,对受战乱影响的陶瓷产业重新进行恢复整理。政府设立陶瓷研究所、陶瓷学校,使得景德镇陶瓷业在七八十年代又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后因企业改制,国营瓷厂解体,导致员工下岗、技术传承流失、生产制度改变、原材料缺失,整个工业化体系解体,景德镇陶瓷产业因此受到重创,甚至有些瓷器至今仍无法恢复生产。二十一世纪手工业制瓷和艺术瓷开始发展,景德镇瓷器赢来新的发展阶段。去年国家还成立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这有助于未来产业发展。 

现在景德镇本地的年轻人因国家经济活跃,可选择的职业非常多,且他们的上一代正是经历陶瓷产业解体的那一群,对从事陶瓷行业原本就没有强烈的愿望,“大师瓷”“学院派”“仿古瓷”“创意集市”“陶瓷经商”“大学生创业”等等吸引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愿意从事陶瓷产业的年轻人,直接从事陶瓷生产和陶瓷工艺一线的年轻人就更少了。


而手工制瓷的许多手艺要从年轻就开始学,经历大量的重复工作后才能成为高手,长时间的等待和大量的重复劳动本就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愿意的,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陶瓷行业”,所以从表面看似乎景德镇本地的年轻人很少从事陶瓷产业。

窑房鸟瞰 © 姚力

窑炉前多功能平台 © 姚力 

AP:您为何选择重新返回景德镇制瓷业?

余沉:我选择重回景德镇主要是受朋友影响。当时正值景德镇瓷产业复兴,手工业文化逐渐突显地位。我认为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中,文化产业必然是重要领域。我的几个景德镇本地朋友祖祖辈辈都在做陶瓷,我的祖辈也是做陶瓷的,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自己可能也适合做陶瓷,再加上各种因素就选择回来了。只要舍得放下,其它也就没有那么复杂。

老余夫妇和烧窑师傅余恂铨 © AZL

AP:在此项目中,窑炉和窑房各自的设计和建造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余沉:当初我和我的合伙人只是准备做一座柴窑和窑房,柴窑的设计和建造工艺依据传统的景德镇蛋形柴窑,但对窑房的具体的建筑设计并无太多考虑。当时恰逢建筑师张雷来景德镇看项目,我们邀请他察看窑房的状态并简单交流。


由于景德镇柴窑在陶瓷历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如今传统手工制窑技术已濒临失传,建筑师表示传统柴窑也代表了工匠建筑中的一种建筑美学,故愿意为我们进行设计,同我们一起完成振兴传统技艺、打造世界级柴窑的愿景。建筑师对我们的窑炉造型、工作流程、各工序所需面积等一系列需求都做出了回应,并以建筑语言重新整理规划。


其中的窑炉是我们按照传统窑炉自己设计的,在建造过程中,手工挛窑的砌筑没有精细的图纸,全凭经验和传承。所以在做建筑设计时,我们只能提供给建筑师简单的窑炉位置、尺寸示意图,建筑师据此进行建筑及配套设施设计。为了配合建筑师的要求,我们也略微加宽了窑炉两侧。

窑炉 © 董素宏

窑炉是窑房的核心 © 董素宏

AP:窑炉在烧窑时产生的高温会对建筑产生影响吗?

余沉:窑炉的设计相对独立、完整,包含了窑中间的内胆、燃烧室及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除了窑顶部之外几乎没有热量散出,所以对建筑是没有影响的,窑炉和外部混凝土直接相靠。但是为了保护窑炉与顶部散热以及工作场所的舒适性,建筑对于窑炉上方高度和透气性有一定的要求。该项目顶部的开口被设计为景观窗,窑房两边的砖做花格也未安置玻璃,使其便于通风透气,从而提升烧窑环境的舒适感。

混凝土拱与窑炉 © 姚力

窑房中轴细长天光 © 董素宏

拱形窗洞与窑砖花格窗形成的丰富光影 © 姚力

AP:我们了解到,传统的窑房一般是木结构,本项目中材料和结构的创新是与建筑师沟通的结果还是主要是建筑师的想法?

余沉:我们的初衷都是希望能继承并突破传统,做出有现代代表意义的窑房。我们提供了使用需求,在具体设计上没有太多要求,留给建筑师发挥空间。建筑师了解传统的窑房结构后,也很乐意对其做出现代化转变。可能我们都能领会对方所想,所以项目完成的很顺利。


我们与张雷老师的首次见面仅用半天就达成了一致意见。一开始我们没有想过请建筑师来帮我们设计窑房,也没有了解过其他设计师,更是完全没有想过这个窑房的设计可以上威尼斯双年展。张雷老师原本是为了先锋书店改造的项目来景德镇考察,顺带给窑房提一些意见,是机缘促成了这次的合作。

窑房背面 © 姚力

窑房采用与窑炉砖拱结构类似的混凝土拱 © 姚力

AP:烧窑工艺对外部窑房的设计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平时窑房的使用场景是怎样的呢?

余沉:我们对工艺流程需要的功能区、窑房基本功能、未来使用可能拓展的功能都提出了要求。一层回廊集中的工作区域包括围绕窑炉东西两侧的小间,它们用来码放匣钵,在其中装坯、标记,还有处理瓷器的磨坝室等;生活区域有卫生间、淋浴房,以及窑房后面的两间休息室,方便烧窑时轮班的师傅休息;窑房还设计了左右对穿的两个工作门——这些是日常工作的区域。


窑前方空旷的场地是烧窑生产活动的核心区域,堆松柴、开窑后摆放瓷器都在这里进行,这也是连接窑炉和其他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窑两侧的楼梯是工作楼梯,在烧窑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走上去看火、窑体的变化和窑内的情况;另外在窑头正前方有反向的一排高楼梯,楼梯旁有两排小台阶,这里用于临时存放前期准备的坯,也可作为客人参与烧窑活动时休息和参观的场所。

一层工作空间 © 董素宏

柴炉后部平台 © 董素宏

二楼的回廊原用于堆放储存备用匣钵、柴及烧窑所需的辅助材料,高楼梯尽头是贵宾休息室,用于临时样品展示,访客也可在此参观整个烧窑过程,我们也会不定期在此举办品茶、品酒等活动。休息室下方则是窑房的门厅。这就是整个窑房的功能结构。


平时建筑一般用于接待和举办各种活动。有很多人来拍照、参观,还有拍婚纱照的,我们一般都向公众免费开放,带动文化传播。包括很多建筑师和游客,我们经常要接待大量访客。文化传播的作用得到了超常发挥,对于烧窑过程也没有影响。

入口门廊 © 姚力 

点火仪式 © 姚力

AP:该窑房用于生产烧窑的和作为展示宣传场所的时间大概分别占多少?

余沉:窑房平时都在正常使用,但不是一直处于烧窑状态。一年烧窑大概三到四次,其余时间用于筹备工作、坯的准备、陶瓷文化的交流、柴窑文化的推广等等。完整的烧窑活动从准备坯、装坯开始,到装匣、满窑、点火、烧窑、冷却、开窑,前后大概持续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


烧窑时炉内温度最高可达1300多度,窑炉顶部圆拱部分是由黏土制成的窑砖,无法承受高温,因窑炉结构的科学性,烧制过程中并不会坍塌,但长期烧制会使其逐渐失去强度。所以大概烧制60至80次左右就要更换材料,整个圆拱需手工重新制作,这么大的窑对挛窑师傅的手艺要求很高,全景德镇仅剩一位师傅可以制作。所以我对烧窑的频次有一定的控制。

满窑前的工序 © 董素宏

烧窑之中 © 姚力

为了振兴柴窑文化,我们希望这个窑房不仅作为一个生产场所而存在,更希望它成为业界工作者能够认可、膜拜的一个项目,带着柴窑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末民初的柴窑技术已达到全球顶峰,但至今都没有显著的发展。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具备可参观性,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柴窑。建筑师提出在设计中要体现柴窑的仪式感与体验感,在行动路线、台阶设计及烟囱背后的细节等各方面都做了精心设计。

主入口空间 © 董素宏

柴窑侧廊 © 董素宏

AP:您在与建筑师合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地方?其他使用者的感受如何?

余沉:建筑师为我们带来的惊喜和帮助太大了。我们之前没有做建筑的经验,窑房快完工的时候大家感觉出了它的独特。在施工过程中,一走进圆拱屋顶,给人的感觉就很舒服,不像其他窑房的阴暗和压抑。后期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个细节建筑师都考虑得很完备,使用体验非常好。


比如在很多老式窑房中推着板车寸步难行,而在我们的窑房中一路畅通,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窑房这样的功能性建筑的设计往往不受重视,我们也没想到过窑房也可以有这样的美感,成为一种建筑的艺术。整个窑房的形式与内容都结合得非常完美,各功能区都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多余的地方。

从窑炉向外 © 董素宏

村民上下山做农活时,路过有时也会在这里小憩休息——它整个与环境融合得非常完美。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柴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我们对建筑师尤为佩服。可稍做改进的地方在于,一是烟囱温度稍微有点高,离建筑的距离有些过近,不过这是我们对设计提要求时的问题,现在采取了隔热措施来弥补;第二是卫生间排气系统稍欠考虑,开始以为是开放式建筑就没有关注这点。其他的地方都很完美,用起来很舒服。

一层工作空间 © 姚力

另外让我们倍感意外的是,经威尼斯双年展及其他媒体报道后,现在此处已经成为了许多游客参观打卡的场所,这对于弘扬陶瓷文化大有帮助。“通过建筑自身的知名度吸引访客”这件事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一些陶艺相关的学校团队提出来景德镇进行创作和研究,从原来传统的生产行为提高到学术交流研究的高度——这种蜕变竟能在建筑艺术的帮助下发展得如此迅速和顺利。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原本只是简单地想把瓷器做好,而经过这次与张老师的合作后,我们意识到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应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有更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后整个产业区规划也将产生很大的改变,例如通过建立柴窑基地来让更多人参与、理解柴窑文化,这也能连结起更多不同的文化。我们也希望能够与张雷老师继续合作,一起完成关于民间文化积淀的项目。

一层工作空间 © 姚力

AP:相比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景德镇瓷产业是否象征的更是一种文化意义?

余沉:从我的个人理解来说,陶瓷文化具备几个特点:首先它带有艺术品属性,其次它又有文化产业的特征,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特征无法明确表达,应该算奢侈品这一大类:在欧洲国家有专门的精品行业协会,它需要一定文化积淀、现代科技、高端工艺流程、延续的手艺传承、技术基础,景德镇瓷器刚好具备这种高品质手工业的潜质。


我们不会丢掉工业化生产,将工业化生产做好做精,配合手工业发展,可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要像日本欧洲等其他国家学习标准化陶瓷生产,走向国际化。工业化生产甚至可以促进手工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仅靠手工业艺术,瓷产业很难发扬光大。传统制陶工匠并不太了解现代工业领域里已成熟的工艺技术,但其实学起来并不复杂。手工业有手工业的特点,不能代表落后,要做的就是普及推广新的工业知识。

老余的挛窑师傅余和柱 © AZL

AP:从技术上来说,现代工业能生产出比手工业更稳定,高质量的瓷器,为何手工业不可替代?

余沉:工业化体系很难提供个性化产品,无法代表个人思想,而手工业产品则可以传达个人想法,达到个性化的定制。手工业产品可以成为人与人沟通、相互影响,以及文化交流的载体。就像这次窑房设计项目,如果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业厂房,我和张老师之间不可能有这么深刻的共鸣。手工砌筑的窑炉具备建筑美学,工匠精神与建筑艺术结合才有火花的碰撞。所以在文化承载上手工业有着重要的优势。


相较于工业化产品,手工业的多个工序还无法处理得非常细致,但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手工业作为蓝本,用于模拟观察,中国陶瓷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蓝本。手工业对于未来工业化生产必然是有一定帮助的。手工业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可能市场比重会越来越少,这还是取决于市场经济发展,很难预测。

窑房正立面 © 姚力

本文图片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提供


编辑 / 徐抒文、李佳怡

视觉 / 李贺东方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营造十谈(上):筑境设计、MVRDV、gad、禾磊建筑、来建筑

营造十谈(下):简盟工作室、B.L.U.E.、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写建筑、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走向一种新的“地方性”——徐好好对话何健翔、蒋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