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颜革祖师爷与自学成才的“群体催眠大师”
二战期间,有一位亲眼目睹过希特勒演讲盛况的日本记者,详细记载了演讲的过程:
首先,希特勒的出场是被精心设计的。
“希特勒的专车为先导,数台汽车载着他的党徒紧随其后,缓缓驶向街角的广场。到达之后,随车的党队队员立即跳下车,团团围住希特勒的专车,而其他的车辆向四面散开,刺眼的灯光从周围射在希特勒的身上。”
这个时候,他还未开口,就已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因为四周都变得一片黑暗,唯一的光亮是照在他身上的。暗示着,“只有跟着我,才能够见到光明。”
“希特勒的身姿非常明显,在一阵‘欢迎希特勒’的欢呼声中,希特勒把右手向上斜伸。这是一个经典的,非常具有号召力的姿势,斜向上方的胳膊既代表了拥抱的宽容,又表现了挥斥方遒的能量,随后,他开始以激动的语气发表极富攻击性的演说。”
先是指引了方向,随后给予了力量。
希特勒想要的效果显然已经铺垫成熟。
“周围大约有1000多位听众悄然无声,每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希特勒身上。仰望着皓皓明光中站在车上发表演说的希特勒,听众正好似凝视着发光的特殊物体的被催眠者,处于即将被人催眠的手术者的境地,他们眼神集中在一个点上,神情恍惚,站在原地已然挪不开脚步。”
接下来,希特勒只需要掌握语气、语速和语调,将他那套关于战争的歪理邪说一一道出便可。他的确也是这么做的,“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最优秀的民族有支配世界的神圣义务。”如此的口号在每个人脑海中植根了下来。
直到战争结束后,依然还有很多德国人认为他们是在进行一场正义的战争,他们值得为此卖命。在希特勒的深度催眠下,这些原本善良的人最终竟然变成了连他们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希特勒出身草根,并在社会底层混过相当一段时间,他特别清楚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群众的心理,他们最关切什么以及仇恨的对象。当一块面包要价五十万马克的同时,那些犹太金融家们还在敲骨吸髓般地榨取财富,希特勒只需要把群众的心声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激烈地表达出来,自然会引发公众的强烈共情。其他一切的手法不过是为了让效果更好的雕虫小技。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著名的群体催眠大师往往出身于草根,因为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河底层民众一样的心路历程,才会让他们有感同身受的心理体验,并唤起受众的共情。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光凭长期的底层生活的感性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基础以及长期的刻意练习。因此真正能达到这一点的人凤毛麟角,基本不可能是刻意培养的,只能是机缘巧合之下野蛮生长出来。
两千年也有这样一位出身于草根,且比肩希特勒的群体催眠大师,你一定猜到我在说谁了,没错,就是世人所认为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
本文接上一篇:从饭圈大战到“颜革”祭品
犹太人注重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并由犹太拉比(犹太教祭司)对所有犹太小孩进行宗教以及文化教育,因此即使是贫苦如耶稣,也能接受基本的教育。混血儿通常比较聪明,少年耶稣学习勤奋,成绩出类拔萃,但私生子身份一旦暴露,必然使他在犹太人中饱受歧视。因为旧约中有歧视私生子的明确记载。《旧约·申命记》说:“私生子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的子孙,直到十代,也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也就是说, 私生子身份的人,基本就被排除在犹太教系统之外了。
犹太圈子又不大,上溯几辈人都是亲戚,这种私生子八卦,又是最为喜闻乐见的谈资,因此耶稣无论躲到哪里,都难以躲开“私生子”的流言。同时,犹太人又是罗马帝国中比较另类的一群人,犹太人整体饱受罗马人的排挤与防范,犹太人离开犹太聚集区,在罗马其他地盘上也很难生存。
但是反过来思考,一个犹太穷人创立的宗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打破族群差异,在罗马帝国广泛传播,此事背后必有蹊跷。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侮辱和歧视中长大的孩子心理多半会扭曲,抑郁、自残、焦虑。好在他的养父约瑟和母亲玛利亚都是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是宽厚的好人,虽然耶稣在外饱受歧视,在家中还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但是在家呆着什么也不干让父母养着,更让耶稣良心不安。耶稣不愿意做一个废人,唯一适合他干的事就是远离人群,去荒野中牧羊。
从此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他长到三十岁,遇到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人。
西方医学认可的催眠术,最早发明人是18世纪的德国医生麦斯麦,最早记录的催眠实例是1784年,麦斯麦的一个学生皮伊塞居尔伯爵对一位年轻的牧羊人实施的(为啥又是牧羊人)。但是在此之前,“精神控制法”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最早来源就是牧羊人驯服羔羊的技巧。甚至在西方,“数羊”也是人们进行自我催眠的一种常用手段。
羊是一种具有很强社会性的动物,“羊群效应”被用来形容群体无意识。耶稣无意之间练成了作为教主的必备能力:群体心灵控制。
在圣经新约中记载了耶稣大量传教的言行,实际来自于他牧羊的心得。例如,耶稣在耶路撒冷对那些犹太人说:“只是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 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
耶稣还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佣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见狼来,便弃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赶散了,因为他是佣工,对羊漠不关心。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我并且为羊舍掉我的性命。”
《旧约》主要出自犹太上层贵族拉比之手,这些人早已远离了一线劳动,自然对牧羊这些事比较陌生。作为对比,在《旧约》中,“牧羊人”这个词只出现过一次——《出埃及记》中“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并且为我们打水饮了群羊。”这里的牧羊人就是指牧羊的人,没有特别的含义。
“牧羊”,并不是犹太精英惯用的对于上帝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隐喻,而是耶稣这个牧羊人的劳动心得。
耶稣传教,除了空泛地谈爱啊、宽恕啊、平等啊,一到说理环节,就回到他自己最拿手的牧羊心得。而这恰恰对来自底层人群有极强的群体催眠效果。至于新约中记载的其他说理内容,很可能都是信徒自行添加的。其中典型的一个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一说法在圣经中只有一处,但分别记载在三本福音中。这种政治意味十分明显的说教,不可能来自于一个牧羊人,很可能是幕后推手的政治主张的表达。
历代各位杰出帝王、将领、教主、演说家以及成功的企业家,或多或少都掌握与耶稣类似的群体催眠技巧,只是道行深浅各有不同。例如,古代高僧的传道演说,能让听众听的如痴如醉,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成语“天花乱坠”就是形容这一情景;希特勒的演讲可以将全体德国人集体催眠,对其理论深信不疑;在现代社会,广告、公众舆论特别是传销,通过信誓旦旦地重复,常常也能达到催眠甚至群体催眠的效果,使得受众对宣讲者说的话深信不疑。美国苹果公司的前掌门人史蒂夫·乔布斯,显然也是深谙此道。
耶稣就是这样一块璞玉,只是远离人群无人知晓。
直到耶稣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碰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命运的那个人。圣经中记载耶稣正是跟他接触之后,接受了他的“洗礼”,放弃了二十年孤独的牧羊人生活,开始出现在众人面前进行传教。这个人来自旷野,被称作“施洗约翰”。
根据路加福音中的记载,施洗约翰的父亲是一位祭司,名叫撒迦利亚,母亲名叫以利沙伯(伊丽莎白)。以利沙伯不能生育,在当时是种羞耻,但撒迦利亚对她不离不弃。一次,撒迦利亚当职,进圣殿去敬拜,神的天使向他显现,预言他的妻子要生一个儿子,而这儿子将成为神所重用的工人。但撒迦利亚说,我都年纪这么大了,这怎么可能呢?结果不久之后,以利沙伯果然就生了一个孩子,就是施洗约翰。
撒迦利亚夫妇老来得子,人之常情应该是把这个宝贝儿子视作掌上明珠,但恰恰相反,约翰年幼时便离开家来到旷野去流浪,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经历过什么。直到数十年之后,当约翰再出现众人面前,就是一个穿骆驼毛衣服,腰束皮带,靠吃蝗虫和野蜜为生的粗豪大汉的形象。
也许是耶稣面对羊群侃侃而谈的奇怪表现,让施洗约翰对这个与众不同的中年牧羊人产生了兴趣,并上前与之攀谈起来。耶稣虽然心智极为聪明,但是从小只是接触羊群,很少接触人群,对于人的复杂心机知之甚少,因此在施洗约翰饱含江湖技巧的套话陷阱下,他将自己苦闷,自己的抱负,以及自己的各种详细信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施洗约翰。
施洗约翰不禁欣喜若狂:面前的这个牧羊人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造神胚子啊!少年,看你骨骼清奇,拯救世界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按照圣经中的记载,施洗约翰真正的作为就是两件事:一是拉耶稣走上传教的道路,二是给他介绍了两个门徒,分别叫做彼得和安德烈。这两位后来分别是耶稣的大弟子和二弟子,圣约翰和圣安德烈。
给耶稣施洗之后,约翰就离开耶稣,跑去抨击当时的犹太王希律与弟媳通奸,并激怒了他,但是希律碍于约翰的名声,对于是否处死他犹豫不决。
希律王的继女莎乐美(也就是希律的侄女),在希律面前表演了一场香艳的“七重纱舞(Dance of the seven veils)”,舞者在跳舞过程中要把身上的七重纱依次脱掉,变成裸体,说白了不就是脱衣舞嘛。在自己叔叔兼继父面前跳脱衣舞,犹太宫廷的淫乱风气真是一言难尽……
希律看了之后非常高兴(真是个LSP),向神发誓可以赏赐她任何物品。
在她母亲的怂恿下,莎乐美要约翰的头作为赏赐。于是,希律王派人杀死约翰,将头放到盘子中交给莎乐美。出现在众人中的约翰,就成了一具无头的尸体。这个香艳又血腥还带着变态的故事,后来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歌剧《莎乐美》。
施洗约翰,死在了一场莫名其妙的艳舞之下。
七重纱之舞
为了突出教主的英明神武,一般宗教都是描写教主要么获得神启,要么天神下凡,包括摩西在内的犹太教历代先知、释迦摩尼、穆罕默德,莫不如此。摩西和穆罕默德都是收到了神启,佛祖就更加威武霸气,释迦摩尼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立刻下地向四方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像耶稣这样作为天父之子却如此不给力,无比低调地放了二十年羊,然后还要靠一个神秘的领路人来带上道,这也是宗教界中的一朵奇葩。
这一反常现象反而说明,施洗约翰这个角色真实存在,绝非凭空编造。那么,施洗约翰那不合常理的身世以及莫名其妙的死去,是怎么回事?
“施洗约翰”虽然存在,但是他的真实身份非常可疑。笔者在这里大胆推测,他就是四处搜寻造神目标的希化贵族或其代理人!
约翰的出身,很有可能是编造的。说什么他是撒迦利亚夫妇的儿子,但问题是,这个儿子幼年就失踪了,几十年间都杳无音信。突然冒出一个大汉来认亲,这里面透着十足的诡异。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认亲吧,流浪多年回到故里,那还不在家里多住几天,顺便尽尽孝?但约翰不是,他除了把耶稣引到传教的路上之外,就是挑衅希律王主动送死。这个行为逻辑实在没法理解啊!
如果换个思路,“莎乐美之舞”就是这个老谋深算的颜色革命操盘手为自己安排的“金蝉脱壳”之计。希律王就是罗马治下的一个傀儡,要是上边来了个要人要求他配合演场戏,还不言听计从?这场戏在场见证人除了希律王和施洗约翰,就只有希律王的妻子和继女。随便找个人砍了变成无头尸体说是施洗约翰,约翰的真身就可以脱身。他本人可以继续暗中策划造神的下一步行动。约翰的身份来历,随便按到一对老年犹太无子夫妇身上,又是自小去了旷野,谁也没有见证他的成长过程,谁还能查清他的真实身份?多么天衣无缝!
这个计谋的副产品是,带着香艳和死亡气息的莎乐美之舞,也成为激发后世无数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比较著名的是王尔德的版本,被演绎为:希律王爱上了自己的侄女兼继女莎乐美,而莎乐美爱上了约翰,但莎乐美因为得不到对方的爱,因爱生恨,借希律王之手杀了他,并在得到人头后疯狂亲吻,暴力、乱伦、色情、虐恋……所有抓眼球的元素都在里面了,堪称宗教版五十度灰。
问题是,耶稣为什么会乖乖地配合,按照约翰的设计行动?
施洗约翰的真身作为长期浸政治斗争的贵族,早就深谙掌控人心之道。他针对耶稣的心理,抛出了一个令他无法拒绝的魔鬼般诱饵:“年轻人,你想不想一展自己胸中抱负,实现一个没有歧视,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世界?如果想,就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会派人一直辅助你,直到成功!”
施洗约翰说的这些话,正是二十年来一直萦绕在耶稣心头的强烈念头,让他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就把约翰的话变成现实。
他受够了犹太同胞对他的歧视的嘴脸,更悲愤于罗马治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现状,如果能实现约翰说的没有歧视,没有压迫,人人平等,那将是多好的一件事啊!再加上导师约翰已经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他只有继承遗志奋勇前行!
他哪里知道人心险恶?他连一点抗拒的可能性都没有!
耶稣除了传教中讲授牧羊心得,其他要说的话,所做的事,大都是听施洗约翰带来的两个代理人彼得或安德烈行事。由于耶稣是真诚地相信自己是在践行人间至善,因此心中毫无挂碍,再加上安德烈等人安排“托儿”来来显示各种“神迹”,自然传教效果极佳。
以上套路,跟颜色革命中的那些操盘者的手法,是多么的相似?HK暴乱中涌现出来的头目黄之锋与美驻港官员朱莉·埃德,跟两千年前的耶稣与约翰的故事,几乎如出一辙!
后世的颜色革命家,都应该尊称“施洗约翰”为祖师爷。这也是为啥基督教国家玩颜色革命如此得心应手,那是因为人家从小就是听着这些颜色革命的古代故事受到的启蒙。
(未完待续)
为何LGBTQ话题在西方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犹太人与基督教系列(1) 天启宗教中根深蒂固的殖民基因——犹太与西方文明的纠葛(2) 只要舆论战搞得好,没有什么黑白不能颠倒——犹太与西方文明的纠葛(3) 子宫才是征服世界的大杀器!——犹太人与西方文明的纠葛(4) 忽悠+精神胜利法,走遍天下都不怕!——犹太人与西方文明的纠葛(5) 如何遏制民族劣根性?——犹太人与西方文明的纠葛(6) 想要避免内战?美国唯有以毒攻毒!——犹太人与西方文明的纠葛(7) 伊朗国父居然被以色列人视作救世主?——犹太人与西方文明纠葛(8) 大国危机的祭品:夹缝中横跳的悲剧——犹太与西方文明纠葛(9) 双标到无法自圆其说,那么就直接无视?——犹太与西方文明纠葛(10) 美国距离“刺杀凯撒”还有多远?——犹太与西方文明的纠葛(11) 为什么说美国就是“新罗马”?——犹太与西方文明的纠葛(12) 耶稣居然是颜色革命的始作俑者?——犹太与西方文明纠葛(13) “躺平式共存派”几乎成了一种准宗教——犹太与西方文明纠葛(14) 从饭圈大战到“颜革”祭品——(16)